电影史-影评.doc_第1页
电影史-影评.doc_第2页
电影史-影评.doc_第3页
电影史-影评.doc_第4页
电影史-影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法学院考查课论文20 14 20 15 学年第 一 学期电影立春影评专业班级: 12级广播电视编导五班 学生姓名: 田玉红 学生学号: 201208020217 课程名称: 中国电影史 2014 年 12 月电影立春影评一、电影剧情电影讲述了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授音乐,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闭塞小县城的普通百姓对歌剧并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在那里一展歌喉发挥自己的天才。事业知音难觅,生活中同样。虽然她和小县城的几位男人都有过瓜葛,但是爱她的人她不爱,唯一一次付出的真情,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绝望的王彩玲甚至想到了以死了结。张瑶饰演的高贝贝找到王彩玲,她自称身患绝症,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参加全国歌手大赛并获奖。在北京求职多次碰壁已经让王彩玲深深失望,同时为了帮助高贝贝,王彩玲放弃了进京的梦想,将这笔金钱用来资助后者打通关系。却没想到,自己的好心面对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谎言。在新年的飘飘雪花里,在母亲点燃的鞭炮和祝福里,王彩玲似乎感到生命的冬天也快到了尽头,虽然春天的温暖还找不到,但是立春了,一切就都不会远了。她到孤儿院收养了女孩小凡做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和天伦之乐里,重新有了寄托不再孤单。二、精彩镜头立春是一部让人不容易忘记的电影,有几个镜头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镜头一:周瑜在下班的人群中,听到大喇叭里面播放的女高音,不由得停下自行车,认真倾听。这个镜头给我的印象是反差。周瑜的形象肥胖而猥琐,无论如何让人难与歌剧联系起来。但是事情就这样发生着。周瑜因此而爱上王彩玲。镜头二:王彩玲穿着自己缝制的演出服,毫不犹豫地从塔顶上跳下来。这个镜头连贯得让人没有思考的机会,把电影中人物死亡这样一件大事处理的轻描淡写,让人不思议。但是接下来的镜头又非常有搞笑感。这样一个丑女,在没有死成这样一事实之后,还得面对平庸的现实生活。镜头三:胡金泉老师挺直腰板,骑着三轮车,拉着母亲出来晒太阳。这个镜头稍微长一点,但是只是通过这一个镜头,就把胡金泉这个人的所有信息包含了进去。胡金泉比王彩玲还要执着一些,他的芭蕾梦已经贯穿了他整个人生。他在这城市里是多余的,人们视他为二椅子。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会阻止他低下高贵的头。镜头四:王彩玲在铁栅栏后面,与一群羊蹲在一起,人头与羊头都面无表情。这个镜头让人心碎。在没有看后面之前,不知道王彩玲为什么要和羊在一起,但是这个镜头的处理,非常震撼心魄。看完后面一段戏之后,更感觉这个镜头的用意之深。王彩玲的内心蠢蠢欲动的方式改变了,她的歌剧梦结束了,她开始了卖肉的工作。从梦想站在巴黎的舞台上唱歌,但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去贩羊卖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人难以接受。三、影片启示每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王彩玲”可能有些人对立春这部电影批评,他们不相信真实的生活中会出现王彩玲这样的异类,他们说这又是一部刻意展现中国社会的阴暗面来讨好外国评委的做作卖国影片。面对这样的评论,我觉得辩驳本身有点无聊,毕竟,他们不相信王彩玲,不信任顾长卫,就算生活中真的有王彩玲这样的异类,那也是该被关入疯人院的坏家伙们,是百年不遇的偶然现象,与“真正的生活”无关。如果我说“每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王彩玲”,他们会认为我也疯了,说的都是疯话,他们不听。可是,哪怕在不赞成王彩玲个人的情况下,我依然为她流泪了,为每个人心里的王彩玲。这个女人说好听了是执著,拥有对抗整个世界的勇气与力量;说难听了便是偏执、妄想症,摆不清自己的位置,自视过高。生活中真要有这样的女人,她们该是令人讨厌的一群:不爱正眼看人,总在喋喋不休的说着一些半真不假的谎话来自欺欺人,高傲的态度与卑微的境地落差之大直叫人笑话。影片中王彩玲的歌剧当然是唱得好的。在那个小城市里;但真好到惊世骇俗可以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程度么?我看很不见得北京的剧团不收她,除了市场条件所限,八成也是因为实际上与她水平类似的人太多,她并没有多么令人惊艳的突出成就。比较王彩玲出世的偏执,同样为社会所不容的边缘人,同性恋舞蹈教师胡老师就表现得更为入世:他从始至终都没放弃对舞蹈的艺术追求,他愿意当一个平凡的舞蹈教师而不是出人头地。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不具有王彩玲的偏执,不过他的偏执是要被一个还不能接纳同性恋的社会当作普通人来接受,而王彩玲是要被社会当作高人一等的术家来赞扬,他们两个其实并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王彩玲是悲剧性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当然离不开社会环境的限制,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对影片细腻刻画这些社会黑暗面而不满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比较社会环境的外因,其悲剧人生更为重要的主导因素是她个人无法摆正自己人生位置的无所适从。而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文艺青年也好,文学青年也好,甚至什么“文”也不占的小老百姓,自视过高与平凡现实之间的差距才是人生悲剧的根源。要缩小这种差距,要么开天辟地努力改变外在环境,要么就修身养性陶冶豁达的情操。不管做到了那一样,成功的人我们都佩服,但失败了的,尤其是影片中表现极端又执拗的王彩铃,大多数人给予的就只有鄙夷,甚至连怜悯都要吝啬,不肯分出一点点。我不是王彩玲,除了在叛逆的青春期,似乎也从未偏执于某件事情;但当王彩玲柔柔的叙说春天湿润的风从而自己为自己感动的时候,我的心却不得不为这个样貌丑陋的女人柔软起来;而当她无比悲愤的跪在北京剧院办公室的楼梯口歌着“上帝为何对我如此不公”的时候,我的心也仿佛失恋般抽搐起来我也想随着她放声大哭,这情绪来得真是强烈又激荡。我想,大概我们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对梦想与理想或短暂或长久的追求吧,也许我们也都曾经为了梦想的破碎而在黑暗中独自哭泣或者自怜自怨吧。不说别人,我自己就曾经幻想过当商人,经济学家,作家,甚至爵士歌手。我知道每当我满怀激情写字的时候,或者每当我双腿发软站到舞台上随着音乐的节拍开始轻晃的时候,那都是我内心里的王彩玲在歌唱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年轻时代的理想都叫王彩玲,遇到不如意后终于向生活低头之际也是王彩玲,直到我们叹出一口气最后终于跟自己妥协,那一刻也还是王彩玲。电影最后的片段“献给王彩玲”,我觉得顾长卫绝不是要为王彩玲的行为高歌或为她开脱,那只是一种对逝去的青春与被埋葬了的时代的最终祭奠,虔诚得近乎一个朝圣者面向麦加的顶礼膜拜。在晦暗压抑的现实之后通过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手法让影片突然充满了无限温情,这样的处理一下子让我想起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在化作泡沫之下依然痴想着王子的幸福,令人悲伤得连眼泪都流不出来。同时,我发现顾长卫在刻画这样一个外表丑陋而内心也说不上有多么美好的女人时,竟然充满了无限的 激 情与同情,但比较孔雀之时偶尔 的做作与急躁,立春从头到尾镜头都稳健有力,缓急有序。顾长卫丝毫没有因为情绪表达的迫切便乱了叙事的节奏,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时候充满自信的使用了大量“第三只眼”视角的长镜头,而人物面部特写这样突兀的主观镜头又极少,大部分时间都仿佛在某个角落远远的暗中偷窥一样,极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比较孔雀中较为单一节奏的叙事手法(除了傻子弟弟的片段作为调剂),立春中加入了多个性格鲜明的辅线人物,其中不乏黑色幽默的娱乐瞬间,比如胖子周瑜用王彩玲的裸体油画向兄弟母亲索要封口费的片段,再比如文艺青年黄四宝从深圳回到小城开了婚姻介绍所被人追打如丧家之犬的片段等。长镜的“慢”完全演化作人物性格的细节塑造,同时搭配上叙事中的高低起伏,立春长而不慢,稳而不闷。即使破开电影拿出每个片段来独自祥解,它们的手法也都扎实可靠充满力度,有的甚至还拥有十分巧妙的留白,着实令人赞叹。比如王彩玲回到农村父母家过春节一段中,她清早起床,披着一件碎花罩衣走到门口站在门槛前看年迈的老母亲放炮竹,蒋雯丽的妆是疲惫而苍老的,但她的神情中有种自然的活泼与欣喜,她独自站在破旧的门框中,仿佛早春的明信片一样动人;随后镜头转到王彩玲母亲身上,老太太双手高举着竹竿,竹竿一头的炮竹劈劈啪啪直响,背景是灰扑扑的旧砖墙,土地上满是爆竹崩下的碎红纸屑。老太太扭回头来看女儿,一个逆光的镜头,满脸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从这个片段开始,影片的基调正式进入“立春”,王彩玲终于放下了多年不变要迈向云端的固执挣扎,开始接受现实,努力融入平凡而琐碎的社会生活。王彩玲母亲放炮竹这个细节可以说是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要是杨德昌来拍,肯定要啰嗦上一小会儿;但顾长卫稳住了,片段里人物没有一句废话,一切滋味都沁在画面里头,让观众自行咀嚼回味。这种稳扎稳打的手法,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抠,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磨,该留白便绝不啰嗦,简直让人没法不由衷佩服。从态度到技术到影片整体的运筹帷幄。当然,蒋雯丽对王彩玲的生动刻画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一环,这一对夫妻搭档还真是琴瑟合鸣齐头并进呢。如果顾长卫能够保持立春中的严谨态度,在下一部影片中继续发挥他出身摄影的处,不急躁但也不冷静得过火而忽略叙事节奏,我想他的态势便是惊人的。也许可能我太过欣赏立春的技术层面从而不自觉的加入了很多对人物的个人感情进去吧,但我真的真的很想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王彩玲,她的别名叫青春。四、观影思考立春是一部含义很深的励志影片,需要很大的耐性才能看下去。我觉得王彩玲这个人物为了自己的追求从未放弃过,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另外,蒋雯丽突破以往的造型,扮演了一名极丑的歌唱老师,她的演技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电影在结尾给王彩玲一个假想的演出机会,也是观众想要看到的,这可能也是导演刻意安排的,我们应该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王彩玲以及这些爱好艺术的人,都是因为生命残缺,所以才通过这一条极端的路来成就自己,弥补自己内心的委屈。是假借艺术之名,行私自之心,希望获得的是个人的成功和关注。我想,很多人走上这条路,有一些的确是因为先天的不足,导致思考关注的问题会和别人不一样,比如梵高也丑,但凡高对人世的责任和关注远远大于对自身的关注。他眼睛里更多的是别人,他将生命投入艺术是因为看到一种苦难,而这种苦难不是自己一个人身上的,是由己及人的。正是因为这种由己及人,在关注他人的时候自己内在的生命才得以改变。他并没有委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说过“我一定要把我的画挂在国家大画廊里”这样的话。而王等人是对自我的现实不满,自始至终,艺术没有改变他们,他们也不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