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学习拖延是拖延行为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在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故意延缓或推迟完成一些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不理智行为倾向。有研究表明,学习拖延是一种消极的回避性行为,它会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进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观察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习拖延现象进行了深入归纳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主要受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有:缺乏注意力和自制力、时间观念和管理低效、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能力低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学习任务的性质、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根据影响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因素将学习者分为自尊导向型、任务导向型、环境导向型和习惯导向型四类,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性的教育措施:首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自信心与责任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其次,要改变小学生学习任务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次,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最后,引导小学生正确地管理时间和规划学习,从而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改变学习拖延的不良行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拖延;影响因素;类型;教育对策Abstract Procrastination is a learning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students in the case of intentional delay or delay, there is enough time and energy, the behavior of the unreasonable to complete the unreasonable learning task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rocrastination is a passive avoidance behavior, which will lead to a waste of time to learn, students are not learning tasks completed on time, thereby reducing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in time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produce very adverse effect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inl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iming at the common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delay phenomenon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Intern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 lack of attention and self-control,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efficiency, self-efficacy and self adjustment ability. The extern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 the nature of the learning task, parenting styl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predestination of learners will be divided into self oriented, task oriented, environment oriented and custom oriented four categories, and put forward the pertinence, effective education measures: firs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lf confidence and responsibility heart, improve self-efficacy; secondly,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the primary school learning tasks, stimul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irdly,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finally, to guide students the correct and planning study, so as to effectively help students change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pupil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inl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iming at the common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delay phenomenon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Intern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 lack of attention and self-control,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efficiency, self-efficacy and self adjustment ability. The extern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 the nature of the learning task, parenting styl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ademic predestination of learners will be divided into self oriented, task oriented, environment oriented and custom oriented four categories, and put forward the pertinence effective education, measures: firs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lf confidence and responsibility Y heart, improve self-efficacy; secondly,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the primary school learning tasks, stimul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irdly,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finally, to guide the students correct and planning study. To effectively help students change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pupils.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V一、绪论1(一)问题的提出1(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1、理论意义12、实践意义2(三)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22、国内研究现状3二、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内涵解析3(一)拖延3(二)学习拖延3(三)学习拖延的相关理论31、行为主义理论42、认知心理学理论43、自我调节理论4三、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外在表现和影响因素4(一)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外在表现41、口头禅42、找借口或者逃避43、谈条件 要承诺54、抱怨55、沉默5(二)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51、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内在影响因素52、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外在影响因素7四、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常见类型及教育对策7(一)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常见类型71、自尊导向型72、任务导向型83、环境导向型84、习惯导向型8(二)小学生学习拖延的教育对策81、注重培养小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自我效能感82、改变小学生学习任务的现状,激发学习动机93、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104、引导小学生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规划学习10参考文献12致 谢13咸阳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总是贪玩,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们都努力地点头说记住了,可是出了校门便将老师的话和一切作业都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肆无忌惮地玩耍,直到夜幕降临,月亮爬上了树梢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好多作业没有写完,看着表盘上时针与分针分分合合那急匆匆的脚步,种种焦虑和懊恼便如洪水般席卷而来,总是会皱着眉头,抓耳挠腮,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飞奔着完成作业,字迹间写满了不认真、应付任务等等不良情绪,至于正确率如何,那就得另当别论了。这与我们小学时学过的一篇文章寒号鸟中的情景颇为相似。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关于寒号鸟和喜鹊的故事,喜鹊在冬季来临之前就忙着搭建窝棚,而它的好朋友寒号鸟却在自由自在的玩耍,喜鹊劝它赶紧垒窝,不然冬季会冻坏的,寒号鸟总是说:“今天天气真好,明天再垒窝”。就这样,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冬天终于来了,寒号鸟却在寒风中哭泣,蜷缩着身体,最终被冻死在了半夜。小时候的自己和寒号鸟一样,总是将任务往后推迟,本来时间很充足,可就是怕开始,将学习任务抛却脑后,推迟或者逃避开始行动,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拖延。如今,国内外研究者们对拖延行为已经开始了关注和研究,而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存在个体差异性,无论是在大学生中,中学生中还是在小学生群体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在情感、认知和精神等多方面初步发展、丰富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本阶段所习得的思维和品质将会影响其终身的发展。有的小学生从总体上来说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可是每当出现更有趣的事物或者活动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扔下当前的学习任务,于是,我们会经常听到“待会儿再做吧”、“有的是时间”、“不着急,慢慢来”或者“明天再说”等等推辞的话语。久而久之,这种行为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将健康。因此,对于小学生学习拖延问题的研究,便显得颇为迫切和重要了。(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理论意义近年来,对于学习拖延问题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而且国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地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学者对于学习拖延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对学习拖延的概念界定、性质、预防与干预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和清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学习拖延与个体成就动机的强弱、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是否追求完美主义等等因素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由于国内外学者们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中学生来进行的,但是关于小学生学习拖延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从学习拖延的概念内涵解析、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来进一步丰富学习拖延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框架。2、实践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心理学中称其为儿童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在情感、认知和品德等方面初步丰富、发展的时期,也正处于各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于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深刻人们对于学习拖延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的认识;有助于帮助学校和教师们更加科学合理地布置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且针对研究结果,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改变小学生的认知错误,端正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并且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三)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学习拖延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开始进行的,但是,有关学习拖延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逐渐开始对学习拖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做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纵观近30年以来,从国外研究者对于学习拖延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学习拖延具有以下特征: (1)学习拖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但关于中学生和小学生群体的研究就相对比较少。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学习拖延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比较普遍;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研究者从事的是高校教学研究,对大学生接触比较多,比较容易进行跟踪调查。 (2)学习拖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研究阶段:特质论阶段:认为学习拖延行为是一种比较稳定存在的人格特质;动机论阶段:主要研究学习动机因素与学习拖延是否相关,以及激发学习动机是否有助于改善学习拖延;自我调节论阶段:研究者认为学习拖延主要是学习者自我调节的失败造成的。他们从认知、元认知策略角度和动机信念角度来研究学习拖延,Molter 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运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能力与学习拖延行为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动机信念的强弱体现在目标定向上,研究表明,目标定向明确的人往往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发生学习拖延的现象几率比较低。自我调节理论已经成为研究学习拖延的主要理论。 (3)学习拖延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有关现状描述的研究、相关的研究和行为干预的研究1。2、国内研究现状从研究对象上看,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所涉及,但关于小学生学习拖延的研究比较少。 与国外的研究不一致,我国不仅从学生的心理机制层面来研究影响学生学习拖延的因素,而且也从外部环境层面来研究有关影响因素。在心理机制方面主要从学生的人格、动机、认知和自我调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从学生学习任务、家长教养方式和班级管理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二、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内涵解析(一)拖延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现象,对于拖延的英文解释有“procrastination”和“procrastinate”,对此,“procrastination”表示一种行为,而“procrastinate”表示一种行为倾向。故而,早期的研究者们对于拖延概念的解释也便趋向于这两个角度:(1)拖延是种行为体现。例如E1lis &Klaus(1977)认为,拖延是指个体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开始或者是完成一项任务的行为;Solomon & Ruthenium(1984)将拖延定义为,个体把任务不必要地拖到主观上感到难受的一种行为。(2)拖延是种行为倾向,属于一种心理特质。例如:Lay(1986)把拖延的概念界定为:对重要任务的开始或者完成所具有的延迟的行为倾向。 综合多种对于拖延的界定,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Schoenberg(1995)所提出的有关拖延的三个核心标准,分别是:延迟行为、不必要和产生不良的后果2。(二)学习拖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对于拖延进行了类别的划分,其中最常见的是根据其稳定性划分为特质拖延和情境拖延。特质拖延属于一种人格特质,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国内学者王国燕认为学习拖延具有三个特征:1.学习任务是学习者应该完成的或者是最终需要完成的。2.学习者在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3.学习者将学习任务不必要地推迟完成,却在规定的时间里丝毫没有学习的动力,甚至还会去做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 (三)学习拖延的相关理论不同的理论对于学习拖延解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以及自我调节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学者们主要是从强化理论的角度出发来解释拖延行为的,他们认为,行为的存在,是因为个体行为受到了强化3。拖延行为是在生活中由偶然习得的一种行为在强化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习惯,故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拖延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成功拖延的经历,使他们从中获得了比较愉悦的刺激。2、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取向的学习拖延理论认为,学习拖延与人的认知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例如认为失败是不能避免的,划分的标准太高,自己的能不足等等,拖延者会常常感到不自信,有意识地推迟任务开始的时间或者拖着不想完成学习任务。3、自我调节理论 自我调节理论是一种自我意识在外在行为方面的体现,指的是个体自身内部存在一种自我调节机能4,它的存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自己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进行主动地调节,从而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目标进而更好地发展。有学者进行研究发现,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高的人学习拖延行为较少。总的来说,对于学习拖延行为,我们无法用一种特定的理论来准确地解释,只能是在某一种情况下,某种理论能够比较好地解释这种拖延现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多种理论来不同角度地、更加全面地、深刻地解释学习拖延这种现象。三、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外在表现和影响因素(一)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外在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小学生存在以下关于学习拖延的表现:1、口头禅很多小朋友经常把“我等会儿再做”,“先别急,等一会儿”,“晚一点再做,好吗”,“我下午保证完成”,“没事儿,还早呢”,“明天再做吧”等等经常挂在嘴边,每每让他写作业时这些话就会随口而出,将需要完成的任务抛到了一边。2、找借口或者逃避 许多父母反映,当你让孩子学习或者做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找各种借口,比如说“我累了,先歇会儿”,“我想上厕所”,“我想喝水”等等。而且会特别磨叽,有时候会在厕所待好久才会出来,以此来逃避学习任务,这让父母很是头疼。3、谈条件 要承诺 有的小学生为了拖延学习会和父母讲条件,例如下午回家妈妈让他写作业,他会提出“你先让我看完动画片我就马上去写作业”,“你给我买个冰淇淋我就写作业”等等条件,才会付出行动。4、抱怨 有的小学生不愿意或者暂时不想做这件事情,他就会说“这不是我该做的”,“我这会儿没心情做”,“这点小事情,为什么让我做”,“这个根本没法做”等等抱怨的词儿。5、沉默 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对于老师或者父母布置的作业选择沉默,一声不吭,这表示他们不愿意完成这项任务。(二)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1、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内在影响因素张传花等(2010)分析和探讨了任务的性质、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等成分对学习拖延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令人不愉快的学习任务情景会造成学生学习拖延。自信心、完美主义与学习拖延行为有关系,比较低的学习动机和比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也是造成学习拖延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5。 (1)缺乏注意力和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和意志力不坚定是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拖延的原因,这体现在他们会一边做一边玩,或者没做多久就会去喝水、上厕所,要是听到外面小朋友的嬉闹声或者电视的声音就会坐不住了。有时候,你看着他坐在桌子前手里拿着笔,还一边看着书本,其实他眼神呆滞,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早已经神游很远了,这样很难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缺乏注意力和自制力的学习者很难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行为,他们总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缺乏时间观念并时间管理低效能。小学生时间观念缺乏和不能有效地管理时间,这普遍表现为时间概念模糊,常常没有时间的紧迫感,不能尽快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小学生在老师和父母分配的学习任务或者事情中经常处于游离状态,他们自我放纵,漫无目的,有时候会突然忘记自己在干什么。他们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崇尚完美主义。经过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取向与自我效能感相互制约,并且二者对学习拖延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6。有的小学生尽管他们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也很有时间观念,但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比如写生字,要是几个字写得不好,就会用橡皮反复擦掉重写,甚至撕掉这张作业重新写,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还影响其他任务的进行。 这样的小学生主张完美,精益求精,但是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浪费了时间,严重影响了其他事情的进行,也最终导致了不良行为学习拖延的发生。 (4)逆反性心理。有的小朋友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按时上交,问其原因,他说作业太多,学校里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还有妈妈布置的作业,周末还有各种辅导班,有时候作业写不完,妈妈就说“写不完也得写,写不完不许睡觉。”久而久之,你越是压迫他写作业他越是不听,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看到学习就产生厌恶感,所以做什么都拖拖拉拉,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5)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意识淡薄。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小学生学习主动并且积极,情绪高昂,而有的学生就慢慢吞吞,老师布置的作业完全可以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然而他们等到放学了还是没有完成,只能带回家再继续了。回到家里,父母催促着他赶紧做,他总会说只有一点点,不着急,再等一会儿,要是有时候催急了他就会说自己已经完成了,养成撒谎的坏习惯。人都有逃避痛苦的习性,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会很积极,而且效率特高,但是遇到比较麻烦的、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潜意识地产生焦虑感,如果人为地压抑这种焦虑就会产生逃避行为,常表现为找借口、充耳不闻或者讲条件来拖延任务的完成。 (6)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本身对自己能否顺利取得预期结果的主观推测,这与个体本身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拖延,由于低的自尊和自我效能而造成的自我消极行为,低的自我效能感能负向预计学习拖延7。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经常会将学习结果预测为失败,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其学习的低自尊,为了避免受到低自尊而带来的焦虑感和伤害,学习者就会尽可能地推迟学习任务开始的时间。相反,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学生会主动并且积极地开始行动,即使在处境艰难或者学习任务趣味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增强学习的信念,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所以,学习拖延情况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几率非常低。 (7)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指的是,个体根据所在的周围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己的注意、情绪和行动等进行自我调控,并且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8。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和安排学习计划,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愉悦情绪体验,这使得其自我调节得到内部强化并且得到进一步强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然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不能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不良适应会使得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容易导致学习拖延现象的发生,同时他们的学习拖延会不同程度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2、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外在影响因素 (1)任务的性质。学习任务的性质包括任务的科学性、难易程度、任务的量和任务的奖惩等等9。学习任务的各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并且对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的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感性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行动并高效地完成,而若是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到乏味、枯燥和不新颖,他们就会倾向于逃避或者拖延学习任务,以达到逃避体验不愉悦的情绪体验。 另外,从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审阅情况来看,作业的“”与“”、“完成”与“没完成”已经成为主要的审阅标准,老师通常不会客观具体地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只是一味地批评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磨磨蹭蹭,这样的评价形式是比较牵强和冷漠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真真切切的沟通交流,缺乏师生之间的人文关怀,学生的积极性逐渐被磨灭,很容易造成学习拖延的行为发生。 (2)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10。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控制力差、高度依赖父母,当遇到陌生的事物或环境时便显得紧张和畏首畏尾。另外,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于学习拖延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两种11:一种是娱乐性环境,它让学习者因为外界环境的诱惑而情不自禁地转移注意力,从而产生学习拖延的行为;另一种是不良的环境氛围,比如课堂或者自习上纪律不严格,吵吵闹闹,学生无法身心投入地进行学习,又如在家里家长在看电视或者打牌,呼声高过一切,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拖延的行为。四、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常见类型及教育对策(一)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常见类型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小学生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自尊导向型 这种类型学生及其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看法。在面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者某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时,通常会担心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这项任务,经常会担心如果结果令人失望,会有着不好的情绪体验,如: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指责,同学的嘲笑等,因此,他们会选择拖延学习任务,宁愿被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通过认真努力而导致的学习任务失败。他们经常感到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性格内向而又自尊心很强,这类小学生很容易因此而产生学习拖延行为。2、任务导向型 这种类型的学习者其学习行为一般直接受到学习任务的性质的影响,当学习任务较难、任务量又庞大、枯燥无聊或者具有惩罚性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拖延来或者回避任务的开始来达到逃避学习任务带来的焦虑和懊恼感;而当他们面对有趣味性、有奖励的任务时,其拖延的行为会消失得毫无踪影。他们还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间接影响,小学生正处于低年龄阶段,这决定了他们的低自我效能感,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低年级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任务导向型学习拖延。3、环境导向型 对于环境导向型学习者,外界环境的诱惑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对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着好奇心,又特别喜欢游戏玩耍,因此,外部环境中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都会唤起他们无限的好奇心,面对无聊的学习任务和有趣的外部世界,他们当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学习拖延行为。4、习惯导向型习惯导向型学习者的生活中,学习拖延已经成为他们自身的一种习惯,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他们都会习惯性地拖延。这类学习者的行为往往受父母教养方式、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多。(二)小学生学习拖延的教育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回避性学习反应,是小学生身上的一种弱点,长久而言,它会造成小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滑,自尊心受损,总是知难而退,不思进取。虽然已有的研究发现拖延行为也存在某种积极的作用,但是更多的研究表明学习拖延对学习者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改变,所以,针对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提出可操作性的、切实有效的对策是相当有必要的。根据以上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四种类型,在此提出以下几种针对性教育策略,希望能够预防或者缓解学习拖延行为的发生:1、注重培养小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培养自信心,改变其不良信念。学习拖延者往往存在以下几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惧怕失败、害怕消极评价、自尊降低、令重要他人失望等等12。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面对考试、竞赛等活动,而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失败的可能,这时学生会不同程度地体验到失败的羞辱感,不自信、畏惧等消极情绪会伴随而生。教师和父母要引导孩子认识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有失败才会有成功。面对结果不可知的事情,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知难而上,才能锻炼自己。 (2)正确归因,提升自我价值感。有的学生总是将学习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足,用能力来衡量自己的价值13。一旦经过努力却失败了,会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这样就将能力看成是稳定的、不变的,这在学习情境中会带来很多消极的暗示,以选择低的、容易实现的目标,并且出现回避性行为来保护自我价值。 (3)树立责任心意识,积极调控情绪。责任心维度可以衡量个体办事条理性和果断性的。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积极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能够拥有面对学习的自信心,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自己,不会因为任务艰巨而止步不前;能够积极地迎接挑战,不因为未知的恐惧而止步不前,对学习任务负有责任感;能够正确地归因,自觉地管理和约束自己,增强自我效能感,做学习的小主人。2、改变小学生学习任务的现状,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更多的依赖于直观具体的情境和对象,虽然学习是对他们的未来生活有利,但如果学习过于繁重、无趣和枯燥,他们难免会心生厌恶之感,拖延往往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要改变传统的学习任务形式,有所创新和突破,尽可能地减少小学生学习拖延的现象,教师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提高课堂效率,精简作业。要改变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偏难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精心准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让学生在极为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足够的知识。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根据重点精选和设计练习题,避免机械式、重复性的作业,以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小学生作业拖延的现象。其次,设计形式丰富多彩的“有效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练习、迁移和运用,也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让作业成为塑造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负担,要让学生积极地、充满兴趣地去完成。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精心的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的量和实际性,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减轻小学生拖延作业的现象。最后,采用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老师都会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不能考虑到个别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简单容易,可有的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就会感觉作业好难,别人用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他却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多,这使得他们产生畏惧心理,拖着不做。老师需要特别照顾这类学生,要采用作业分层,在作业难度、任务量和形式上做适当调整,确定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造目标,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是解决学习拖延的有效措施。3、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研究发现干扰因素与学业拖延存在较高相关14。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不仅需要安静,舒心的场所。而且需要轻松、良好的人文环境,这要求父母和老师共同的努力,帮助小学生创造这种学习环境氛围。 第一,在学校,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要是喜欢老师,他就会积极热情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如果不喜欢甚至讨厌老师,他就不愿意在老师的课堂上努力得太多,跟老师唱反调,造成消极的学习拖延现象,尤其是有长期学习拖延习惯的学生,老师会对他们失去耐心,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会失去自信和希望,所以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管理班级的纪律与学风建设,安静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和成长,减少学习拖延的行为发生。 第二,家长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以身作则15。做事情不要拖拖拉拉,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多表扬和多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有助于减少他们的学习拖延行为。4、引导小学生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规划学习 学习拖延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其中,不正确地时间管理和不恰当的学习方法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有效地管理时间,并能够很好地规划学习,是减少学习拖延的有效措施。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又都是奢侈的,要把握每一分一秒的时间。然而,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时间观念,边做边玩,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倒计时的办法很是管用。如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出一道题,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然后每隔几分钟提醒一次,制造一种时间的紧迫感。还可以比一比,看看学生在一分钟之内都可以做些什么,体会一分钟时间的容量和长短。只有当小学生接到学习任务会产生紧迫感,有立即想完成的感觉,其时间意识就得到了提高。其次,时间管理策略。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管理时间要讲究策略,并运用自如,才不会浪费时间。时间排序。要学会安排时间,将事情分为: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16。要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有条不紊,还不会耽误事情。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如果某件事情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做完,这就需要把时间分割开来,某段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即设定短期目标和终期任务,在此期间,一定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最后,学习策略运用。一方面,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学习能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最初,小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学习计划,这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尝试和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可以使得学习任务顺利地完成,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202504 202504高一物理期中调研试卷
- 2025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课件 02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检测设备和执行机构
- 渭南市临渭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科技(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华中学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4月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外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大学英语Ⅲ(艺体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秘书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扎兰屯职业学院《体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民航客舱服务艺术案例分析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GB/T 4857.7-2005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7部分: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
- GB/T 13936-1992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 GB/T 12689.1-2010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CAS分光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
- GB/T 11344-2021无损检测超声测厚
- 生涯适应力量表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
- 正压空气呼吸器检查使用实操考评表
- 《严重创伤》课件
- 跨道施工保通方案(门洞式)
- 甲午中日战争-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