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对等角度谈归化与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oc_第1页
从文化对等角度谈归化与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oc_第2页
从文化对等角度谈归化与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oc_第3页
从文化对等角度谈归化与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oc_第4页
从文化对等角度谈归化与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文化对等角度谈归化与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王敬策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但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两种语言进行表面的转换,还要注意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风土人情等内容。本文立足于文化对等层面,探讨如何有效地使用归化翻译法和异化翻译法,如何掌握两者在翻译中的尺度,从而实现跨文化背景下翻译的完美和准确。 关键词:文化对等;归化与异化;文化翻译;跨文化 :H059:A:16711580(xx)08013102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34095。 :xx0426 作者简介:王敬策(1983),女,河北昌黎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语言是一种承载着大量文化信息的符号,因此,当两种语言相互碰撞时,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所以,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对比中西方文化,不难发现两者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民族历史、社会制度、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从而导致汉语和英语在词语的使用、理解、表达上不尽相同。所以,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寻求语言之间的对等,而且还要考虑文化层面,寻求文化之间的对等。 一、对等的界定 翻译对等理论在翻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也是衡量翻译优劣的标准。许多翻译理论家对“对等”的含义争论不休,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功能对等”、“交际对等”、“形式对等”、“内涵对等”、“外延对等”、“语用对等”。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翻译理论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翻译要传达表层的词汇信息,另一方面,翻译也要传达深层的文化信息。尽管在翻译实践中,要实现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但译者都在努力实现文化对等,在尽可能维持源语文化色彩的基础上,将源语的文化词翻译成目的语中功能相同的文化词。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文化词汇的过程中要了解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让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尽量保持原文的文化色彩。这就给译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翻译文本时,是选择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以下将就此进行探讨。 二、归化与异化策略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这种翻译方法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翻译时运用目的语文化容易接受的表达法,因此,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品味。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打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再现原文色彩。这种翻译方法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保留语言文化差异,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规范,适当地采用晦涩难懂的表达法,因此,译文呈现出异质成分,但目的语读者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奈达认为归化翻译是一种有效的避免文化冲突的不可或缺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重视翻译的交际功能,所以,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与之相反,反对译文通顺翻译策略的韦努蒂倡导异化翻译,主张“存异”而不是“求同”。 然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考虑最多的是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要求。如果考虑到作者的意图,译者就要根据翻译目的,选取翻译策略。原作者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译者在翻译类似著作或文章时,就应该很自然地选择异化翻译策略。如果译者是要翻译类似新闻报道、科普作品、公告、通知、宣传资料等实用性文体的文章或著作时,最佳选择是归化翻译策略。同时,译者也要根据读者的不同要求,选择某种翻译策略。比如,读者是正在学习外语的学生,阅读的目的是想了解异国文化,感受异域风情,他们会更青睐于选择异化翻译策略的译本。但如果读者的目的只是为了轻松娱乐,他们会倾向于选择读起来通俗易懂的运用归化翻译策略的译本。但这并不是说,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只能选择一种翻译策略。在实际操作中,二者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可能单独地选取归化或异化策略。 三、归化与异化策略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从理论角度而言,归化翻译策略将语言视为一种交际工具;从翻译实践的角度而论,归化翻译策略强调避免歧义,通俗易懂。但如果出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由于文化差异无法实现对等的问题时,一般采用以译语文化替代源语文化的翻译手段,习惯上把源语中无法翻译的词汇替换成译语中读者熟悉的文化形象。归化翻译法常用于处理某些文化色彩较浓的表达方式。比如:在将“胆小如鼠”翻译成英语时,考虑到在东方文化中虽然老鼠象征着胆小,而在西方文化中,兔子却诠释了胆小的含义,所以,往往译成“astimidasahare”。 异化翻译策略的性质决定了翻译要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要能表达源语的异域文化特色,尽量传达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审美价值。随着全球文化的大融合,异化翻译是缓和文化冲突、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手段。这种翻译策略既能向外国读者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能使本国读者了解异域文化。异化翻译策略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由汉语到英语的异化词汇,gongfu(功夫),jiaozi(饺子),taichi(太极拳);又如“下海”一词译成tojumpintotheseaofbusiness,这种异化翻译不仅生动传神,而且恰当地描述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从商的一股潮流。同样也会发现许多从英语到汉语的异化词汇,如inter因特网、ivorytower象牙塔、thegardenofeden伊甸园。异化翻译策略有利于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一旦这些新元素为社会接受,就会增强语言的生命力,丰富语言的表达。 但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只依赖一种翻译策略,如果单一运用异化策略,可能无法吸引译语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无法达到促使读者探究源语文化的目的。如果单一运用归化策略,虽然易于译语读者的阅读,但很有可能导致译语读者误解源语文化,所以,单独使用一种翻译策略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红楼梦的两个经典英译本,中国杨宪益夫妇译本和英国霍克斯译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杨译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异化”,霍译本的最大特色就是“归化”。但不难发现,在杨译本中仍然有归化的影子,如在翻译“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句时,译成了“Beautyisintheeyeofthebeholder”。译者采用归化策略,用英语谚语代替了汉语谚语。而在霍译本中也可以找到异化翻译的例子,如在翻译“兔死狐悲”时,译者采用了异化策略,译成了“thefoxssympathyforthehuntedhare”。由此可见,两位翻译大家在进行翻译时,并未单一运用某一策略,而是将两种翻译策略相互融合。 四、总结 归化与异化策略归根到底只是一种翻译手段,二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恰当地选择翻译策略,是进行成功的翻译实践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有许多因素左右着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之前,需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具体的语境、翻译的目的、思维习惯、阅读对象等因素,对翻译策略进行取舍。总之,异化和归化作为翻译策略,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只是侧重点不同,一个侧重于传播异国风情,一个侧重于满足本国口味。文化差异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文本时必然既有异化翻译,又有归化翻译。所以,好的翻译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异化和归化的尺度,找到两种策略的融合点,最终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莉.从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角度评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