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泸州乡村旅游之浅见.doc_第1页
发展泸州乡村旅游之浅见.doc_第2页
发展泸州乡村旅游之浅见.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泸州乡村旅游之浅见泸州市旅游协会(2011年3月10日)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以“农家乐庭院”为基本接待单位,借助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餐饮、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包括乡村农业观光、乡村民俗风情、乡村休闲度假和乡村自然生态旅游四种类型。在所有的旅游业态中,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最大,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贴得最紧,在有条件的地方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的有效途径。一、发展现状(一)发展类型一是景区依拓型;如九狮山、甜蜜公园、花博园、张坝等景区,既有景观特色,又有乡村农家乐。二是乡村度假休闲型,如佛宝天堂坝、杨桥湖、玉龙湖、凤凰湖、天仙硐等,观景、度假、休闲融为一体。三是纯农家乐型,如龙马潭的西湖、胡市金山、纳溪冠山、兰田下坝等。(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萌芽发展阶段,也是自发发展阶段。部分农民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利用自己的田地、宅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沙湾的团结村、农家乐发展很好,观田园风光、采摘新鲜蔬菜、品偿绿色产品、呼吸新鲜空气,还可购买盆景、花卉、根雕等,后来发展到棋牌、乒乓球、卡拉OK等娱乐活动。第二阶段:(1995年2005年)为政府主导阶段,这一阶段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先发展,后规范”政策,组织有意向的农户去成都啤县参观学习,加大通村、通乡公路建设,实施了“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制度。这些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江阳区杨桥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开展了时令菜的评比,对规范市场,提升档次,促进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泸县玉龙湖景区从2000年起,每年举办放生节,以节兴市,以节为媒,招商引资,既扩大了客源,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在招商引资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甜蜜公园的“樱花节”、“赏果节”、“蔬菜节”,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至2005年底,他们的“农家乐”,“五通”到户和景区连点成片,规模颇为壮观,既方便了游客,又方便了管理。第三阶段:(2005年现在),快速提升期,一批村镇兴办的旅游景区、星级农家乐、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观光点等农业旅游的主体市场不断壮大。农村风貌、农事活动、农俗节庆、赏花品果等农业旅游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起来。国家旅游局实行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化建设)和泸州市旅游局实施的星级农家乐的划分与评定,使全市农业旅游产品市场进一步规范,农业旅游点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加,农业旅游正在从单纯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为初步实现旅游产业化,全面实现小康村建设增添了一个新的工作抓手。(三)发展规模截止2010年底统计,全市乡村游/农家乐接待点总计达6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9家,吸纳就业人员5000多人。年接待旅游者8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5亿元;乡村旅游占全主市旅游人次的67.3,乡村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收入的26,乡村旅游就业占全市旅游直接就业的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和城郊农业资源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抓乡村旅游就是抓了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抓了旅游经济工作。二、存在问题由于受地域、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管理体制、旅游文化、规模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一)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全市乡村游景点虽已初具规模,但从规划、开发、服务、管理看,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旅游规划看,基本上处于自发、盲目发展状态,没有进行专项规划,因此,存在着点多、面广、单位小,各自为阵,孤立发展,彼此缺乏联系,档次低、设施差、特色不鲜明,没有形成集聚规模效益,乡村游发展后劲不足,从而降低吸引游客的能力。从行业管理看,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到位,商家还没有找到一个能管事的“婆家”,因此,存在着经营行为不规范,破坏环境严重,收费不统一,经营管理家族式,随意性大。尽管上级出台了“星级农家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但执行力度不够理想。从企业营销环节看,多数经营户还没有大营销意识,产品特色不鲜明,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市场的认知度不高,辐射范围窄。(二)产品单一,同质化特征明显目前,全市乡村旅游大部分以“农家乐”为载体,“农家乐”又以腊肉、豆花加麻将为消费结构,具抽样调查统计,在农家的娱乐消费打麻将占82,这种单一的消费形态,不仅会降低游客的满意度,而且还会造成“农家乐”彼此间的激烈竞争,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增大了市场风险,效益下降,导致部分“农家乐”关门停业。因此,现在还是数量型、低水平消费结构,旅游效益不理想。(三)季节波动性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普遍存在着季节波动性大的特点,在旅游旺季,到“农家乐”休闲的游客人数往往超过了接待能力,因此,造成了交通阻塞、停车困难、产品供应困难、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在淡节,大量的旅游设施闲置,部分旅游接待单位不得不关门停业。例如,张坝景区、桂圆成熟的时候,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量23万人,高峰时达4万人次,造成游客密度过大,景区超负荷接待,影响了观赏、品尝效果。而平时,游客量严重不足,周末有几百人,有时甚至不足100人,这些都导致了旅游经营单位收益下降。(四)管理滞后,经营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从管理上看,普遍存在着“政出多门,行业分割,职能交叉,行政管理主体不明确”,“依法扯皮,合理打架”现象普遍存在,管理体制滞后已成为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的行政职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各行其是,各吹各的号,各打各的锣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经营单位从硬件上讲,缺特色,没有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川南的民居建筑文化。从经营的品种看,种类单一、卫生差、环境差、收费标准不统一,游客满意度低。从经营方式看,企业的差距在拉大,总体上三区好于四县,近郊好于远郊,城里人去办的“农家乐”好于农民办的农家乐,景区周边好于近郊农家乐。(五)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一是可进入性差。交通建设滞后,停车场设施、交通导向标示等还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二是部分经营户盲目模仿城市的建筑风格,现有的建筑体与人文和谐的村落景观不协调,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三是乡村游经营户在庭院景观设计建设上,功能分区上缺乏自身的特色,缺乏文化包装,没有形成舒适的乡村田野景观。(六)指导规划乏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缺乏市级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全市尚没有进行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没有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研究,发展特色研究,发展文化研究,发展业态研究。二是产业促进和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滞后。三是缺乏国家级、市级服务质量标准。四是第一产业政府投资向第三产业转移力度不够。五是乡村旅游的国际化水平不足。三、基本思路1、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品牌、大效益”的大旅游发展观原则。大旅游观是现代国际、国内旅游经济界定的旅游活动的观点。它认为旅游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旅行”和“游玩”。一切离开常住地一定距离和时间,不是为谋生而进行的活动都被视作旅游活动。包括商务、公务、会议、探亲、访友、体育、科考、休闲、度假等内容。这些活动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涉及到社会、精神、物质文明环境和相关的城建、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从大旅游的观念出发,确立“做大旅游、做旺人气、做响品牌”的发展思路,都需要我们去考察、安排、规划和策划旅游经济活动,需要我们去认识乡村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相关产业的综合效益。2、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任何产业都需要政府主导,乡村旅游更需要政府主导。在投入上坚持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的方针,鼓励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一起上。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大力发展旅游生产力。3、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原则。泸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尽快转化为旅游产品,产生效益。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前提,加强市场调查,选准目标市场,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4、坚持开发优势产品、配套产品和规模产品原则。要以配套为基础、质量为保证、特色为生命、文化为核心。只有开发出有特色、高质量、成规模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只有产品上去了,乡村旅游开发才能上去,产业规模和效益才显现出来。因此,旅游产品是构成旅游业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应花大力气去探索研究、创新开发。着力开发建设优势产品、配套产品和规模产品。5、坚持“国际、国内旅游并举”原则。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6、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在建设中强化保护,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永续利用。7、坚持“突出重点,适度招前”原则。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四个四”战略目标,突出重点,调整结构,适应市场,注重配套,形成产品,讲求质量,效益为先,集约经营,规模发展。重点发展城市周边游,依靠城市这个载体,建成泸州乡村旅游产业的骨架体系和产业体系。“适度招前”,泸州乡村旅游产业的总体速度要略高于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8、坚持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原则。要改革旅游管理体系,突出重点、形成有利于资源保护,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把景区资源还归市场,向市场要效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9、坚持“旅游开发与扶贫相结合”的原则。旅游业是富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是全市重要的扶贫方式之一。应利用旅游业的关联作用带动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扶持一批种植业、农业精加工企业以及旅游服务实体。10、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职能,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好宏观调控、规划引导、方向、力度和时机,为乡村旅游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兴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主要对策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城市人群消费理念、消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崇尚健康休闲、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赏田园风光、观自然美景、享自然之乐已成为都市人群消费度假的新时尚。以农业的生产过程、农村生活风貌和农民生活场景为资源开展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具2010年末有关资料统计,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超过3000亿元,受益村寨超过2万个,直接受益农民超过2400万人。“开发一个洞、富了一个村”,“开发一个景区、富了一个乡镇”的典型,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加快建设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经济工作来抓发展乡村旅游,关键是解放思想,核心在扩大开放,着力点在招商引资。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在行业内确立战略创新、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着力解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解放思想是推进乡村旅游建设的“总法宝”、“总阀门”。只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振兴,区域的大联合,招商引资的大突破,乡村旅游建设才能有大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一是乡村旅游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二是乡村旅游促进民间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三是乡村旅游突出的是文化差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是乡村旅游实质是资金消费的再分配,为农民致富创建效益;五是树立了国家和地方形象,树立了品牌;六是乡村旅游巧妙的传达了国家意志,维护了国家利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发展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说明,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活品质的象征,通过发展旅游,巩固国家核心利益时代已经来临。总体上,有吸引力的农村风貌、农事活动、农副产品都可发展乡村旅游。当务之急是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搞好思想发动,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把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一是要走出去参观考察,通过学习,开拓眼界,学习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家耳闻目睹,激发调动村民参与开发乡村旅游的热情。二是要加大教育培训,要从规划入手,邀请有资质的、资深的专家进行项目策划,开展对村民乡村游的教育,解决村民会建设、会经营的问题。特别是卫生知识、工商知识、环保知识,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投诉处理程序和办法等,要求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基本能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三是抓好典型,以典代面。要有目的地组织有一定经济基础,有热情,懂经营,有技术的农户进行重点帮扶、引导、鼓励他们经营乡村旅游,帮助和改造经营环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指导、辅导、召开现场会,及时推广。(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面对竞争激烈的乡村旅游市场,如何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增加游客消费,把客人请得来,留得住,再想来,谋划乡村旅游发展新路?一是旅游活动多样化。以人为本,以“健康”为线,针对成年游客推出盆景、棋牌、登山、垂钩、品茶、看书报等活动;针对单身家庭游客推出土地认养(种)、农活体验、花果采摘、农家菜制着等活动;针对儿童游客推出“捉蝉”、“练字”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星期六、日还可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耍龙灯、舞狮子、妞秧歌等。真正使游客“有看头,有吃头,有耍头,回去以后有想头”。二是管理专业化。管理专业、经营规范有序,服务标准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实行“六统一”、“三公开”(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办理证照,统一接待服务流程,规章制度统一悬挂,价格基本统一)、(服务价格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投诉电话公开)。三是设施景观化。在设施建设中,要因地制宜,注重突出山村特色,体现川南民居风格,卫生设施系统,标识导向系统,景观点培育系统,尽可能经济、简洁、环保、自然,色调艺术与环境自然协调一致,人文内涵与环境特色交相辉映。(三)谋划长远,规范管理,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后劲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同样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把乡村游做大做强。如何发展,我们认为: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镇(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实施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战略,不断形成乡村休闲度假产业体系,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一是抓好泸州市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调查规范,对全市乡村旅游/农家乐实施全面统一调查,划分调查类型,确定资源等级,指导开发模式,研究产品特色,为乡村旅游优化结构提升品质确定发展方向。二是抓好产业规划。要结合现有的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如无公害的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名优果基地等优势,以镇为单位,搞好全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专业规划。对资源、产业进行可比分析,确定乡村旅游项目和开发载体,确定产业定位、资源定位和发展目标,这对于理清思路抓发展,以规划为切入点建精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抓好机制建设。凡是资源富集的地方,首先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建立责任制,将乡村旅游作为对干部的考核内容。其次,有条件、成规模的乡村旅游点,应由镇政府出面,协调建立“乡村旅游协会”,走诚信经营、自主经营、守法经营的路子,在诚信建设、产品体系建设上企业自我创新、自求发展。再次是抓管理。卫生、工商、旅游、物价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定期上门服务,指导村民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共同致富。四是抓好乡村旅游经营业态的研究。为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特色规模档次和品牌效益,在资源调查整合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提练,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新业态。如“采摘篱园”、“乡村酒店”、“养身山吧”、“休闲农庄”、“生态渔村”、“山水人家”、“民族苑”、“驿站苑”等,并形成标准,经过评定,挂牌经营。(四)加强领导,综合管理,共同营造乡村旅游发展大环境一是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有条件的乡镇,要成立领导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具体由一名班子成员分管,列入工作日程,做到常抓不懈。二是乡村旅游要和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优先考虑老百姓的既得利益,充分利用现有的若干政策,有的地方推出“六个联”(即道路硬化联户、水利灌溉联地、绿化美化联院、骨干产业联户、学校医疗联点、活动阵地联村民)和户办工程“六个一”(即每户一个骨干项目、一口蓄水池、一口卫生井、一个沼气池、一条进户水泥路、一个硬化院坝)。这六个“联”和六个“一”,我们都可以借鉴。发展旅游,使甜蜜公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村容整洁,路面硬化,交通四通八达,环境优美,家家户户电话、冰箱、彩电等现代化设备到位,使经营基础和经营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三是做好乡村旅游跟踪服务。按照“市场带动,基地生产,企业经营,政府服务”的模式,把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政府跟踪服务,主要是办证服务(营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税收服务、管理服务等。四是坚持多元化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市场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支持,部门协调”的多元推进协调机制。五是坚持产业化发展。要大力推进乡村的组织化经营,延长和拓展旅游产业链,有条件的区县,可以创建旅游产业园区,旅游社区,实现旅游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六是坚持特色化建设。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方向,防止同质化、无特色的简单重复建设。七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乡村旅游要有一套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最终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们重点将抓好“休闲农业示范县区创建”、“乡村旅游基地建设”、“乡土文化挖掘”、“知名品牌创建”、“从业人员培训”和“市场体系开发”等六大重点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