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经济论文-教育产业化问题探析内容摘要近年来,围绕着应当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还是一项产业来发展的问题,在理论界展开了一些讨论。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含义和内容,理论界尚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图对教育产业化这一问题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作一些评价。关键词教育;产业;产业化目前,就国家教育事业能否产业化,该不该产业化,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主要有两大派,即赞成派和反对派。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可避免的必须先解释“什么是教育产业化”这一问题。下面我就对两派的观点进行综述。一、赞成派的观点1、有一种观点认为,把教育产业化理解为建立一种合理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即接受教育的个人应缴纳一定比例的学费以保证教育经费的来源。教育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本身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成为利国利民的有效投资和消费重点,开发教育产业势在必行。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逐渐从产品与技术的竞争深化到人力资本的竞争,谁掌握了教育优势,谁就控制了主动权。教育的出路,乃至于中国经济的出路之一,就是要将教育,甚至包括义务教育,全面推向市场,借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把教育抬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之上。理由有如下几点: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市场,但并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发展不足和质量不高并存仍然是当前的最大问题,教育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反映了教育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仍然存在把教育当作消费性投资、教育行业依赖国家输血、不计成本产出等痼疾,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必须尽快改革。随着教育政策的开放,国内外教育机构纷纷涉足教育市场,留学宣传活动铺天盖地,甚至瞄准了中小学生和高考落榜生;民办教育方兴未艾,从1992年起步,到1997年底已发展到5万多所,在校生总数约为1600万人,从业人员达52万多人,资产达到上千亿元,这与其他行业减员转岗恰成对照,与公办学校经费困难形成对比。在产业组织思想的指导下,英豪学校创造出教育储备金发展模式,南洋发展集团创造出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适度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浙江台州探索股份制办学形式。公办学校也在其影响下改弦易辙,东南大学等高校借用校外公寓,北京发展寄宿制中小学校,葛洲坝建立教育实业集团,以教养教,以教促教,这些经验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可贵在开拓思路,丰富了教育产业理论,证明在我国开拓教育产业大有可为。教育发展既有长效性,而且回报率高、风险小、无污染、市场广大,既有利于减缓就业压力,促进再就业,应当是人口众多且独生子女普遍、资源短缺、环境基础薄弱的我国首选的发展行业,也是可待续发展的重点行业。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办大教育是我国长期的国情特点,国家应当酌情考虑调整教育发展政策,以富国利民为出发点,鼓励社会资源办学,适当引进产业管理经验,允许适度的利润存在,求大利存小弊,充分利用多年来积聚的教育优势和闲置资源,打破地区和部门的人为限制,扩大社会服务,使教育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2、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教育主要是指九年义务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教育是指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类普通教育、政府举办的各类成人教育等,私人产品的教育主要是指私人办的各种教育,如以个人名义举办的补习班、培训班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成人教育是一种产业,该产业是向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教育产业化主要是指非义务教育产业化。因为非义务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更密切一些,其培养的学生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据经济学家的估算,随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其个人回报率呈递增而社会回报率呈递减趋势,教育的商品性质愈明显。因而,个人和受益单位有义务对教育进行补偿。这一条成为国家投资倾向于义务教育而不对非义务教育承担主要义务的理论依据。非义务教育的投资收益规律使个人、家庭、单位和社会之间呈现一种类似市场上的交换关系。一些学者便据此提出“教育市场”的存在并断言教育可以象一般企业那样引入市场机制。二、反对派的观点1、针对赞成派的第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教育产业化是以狭义的产业概念为论述的出发点的。狭义的产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教育产业化意味着教育转变为一种具有产业性质的活动,成为一种产业。教育(狭义的)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儿童、青少年)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的基本性质主要在于它的精神性,即: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具有思想、个性的人;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将前人积累下来的、经过加工整理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他们的心身发生教育者所预期的变化;教育活动的结果是受教育者的心身得到应有的发展,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比较上述教育与产业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不难看出,两者有着许多根本的区别。虽同为人类活动,前者是人的培养,后者是物的生产。人的培养有人的培养的特点、规律,物的生产有物的生产的特点、规律,或许两者之间有些许兼容、相通之处,但恐怕无论什么时候将人的培养的规律用之于物的生产,或将物的生产的规律用之于人的培养,都是行不通的。因此,从概念的逻辑分析出发,我们认为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是不恰当的,也就是说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具有产业性质的活动,教育成不了产业。因此,教育自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含义,不能将市场机制生硬地套用到教育上面,反对大张旗鼓地倡导教育产业化。2、针对赞成派的第二种观点:他们认为,这种理论推导带有很大的假想性质,所谓的“教育市场”是虚拟出来的,它并不恪守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教育进入市场和企业进入市场是两回事。教育产业化提倡者认为产业化就是要转换现代教育体制;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前两点是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而最后一点却令人迷惑:教育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那还要不要按教育规律运作?A事物却要符合B事物的规律,这种观点未免有些牵强。即使退一步来说,教育就完全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吗?我们看一看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就知道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要求:产权独立化;经济运行市场化;交易自由化;盈利最大化;政府干预适度化;市场主体平等化。如果教育也要象其他产业那样进入市场就意味着:学校要独立于政府,政府不再干预教育事务;学校在市场上与用人单位、学生家庭实行等价交换,只要付得起学费就可以任意择校受教;学校的首要目的就是从交换中盈利;所有学校一律平等,优胜劣汰,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来分配教育资源,基础差的学校和没有明显经济收益的专业将倒闭、停办。因为教育产业化了的便要符合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这些无情的市场法则。这些可能后果大概有违教育产业化论者的初衷。据此,他们也反对“义务教育也能产业化”。认为这一命题所隐含的前提条件是“非义务教育能产业化”。前提不成立,结论也就不攻自破。三、评价无论人们承认与否,如今教育的产业化进程在加快都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认为,之所以赞成派与反对派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原因是由于对于“产业”、“教育”概念的理解不同。反对教育产业化的,往往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出发;主张教育产业化的,往往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产业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20世纪中叶,西方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时,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矿业等;第二产业主要指制造业;第三产业一般包括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事业、商业、服务性行业、文教、卫生、科研事业等。从以上的产业的广义定义来看:教育是一种产业。从教育的属性来看,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教育机制的运行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因此,教育系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不能产业化运作;在教育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则可以建立起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新体制,进行产业化运作。教育产业化及中国国情来看是必要的:1、从教育投入来看。由于政府一直包办教育,教育支出大部分源于财政性教育经费。而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是教育规模大、教育经费少、教育系统负担沉重。在这种状态下想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显得力不从心。2、从教育产出看。因为教育投入的不足,教育产出不容乐观。教育产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受不同层次教育的人口的多少,以及教育质量的高低。以人口素质的大学文化率为例,假如中国为1,那么印度为3.4,匈牙利为7.7,原苏联为11.3,日本为15.3,加拿大为17.9,美国为38,可见差距巨大。3、从教育质量来看。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年一贯制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已经窒息了受教育者潜力的发挥,“素质教育”模式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如果还是凭借“应试教育”和“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模式选拔和培养人才,就难以适应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但是,在教育产业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现象:1、大幅提高学杂费。教育产业化在很多学校被理解为大幅提高学费、杂费等各种费用。2、有钱就有文凭。把教育当成一种赚钱的手段也使一些高收费、低质量、易进易出的研究生班通行无阻。在政府机关,有研究生学历的,可能不比1992、1993年海南省有经理头衔的比例低。这就导致了中国整个教育质素的降低。3、乱收费。有的学校甚至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帜下违规招生,违规收费。去年下半年,辽宁省审计厅对全省85所中学的收费情况进行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1.3亿元,其中违规收费和超标准收费1亿多元。另外,擅自收取补课费、晚自习费等现象也较普遍。这里面有一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学校领导头脑中存在“教育是一种赚钱产业”的思想。4、民办学校贵族化。鼓励民办学校,是我国推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教育商业化的误导下,民办学校越来越倾向于贵族化。目前有很多民办学校,都是由企业出资筹办的,而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我国将“产业化”引入教育领域,确实能够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窘境,还可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领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商业化的倾向应当收敛。至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旗帜鲜明地向社会公开表示:高校收费、中学择校高收费等并不意味着有钱就能上大学,就能上好学校。这应该是教育产业化政策的低线。总之,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是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它产业的。教育是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各国的教育主要是由政府来办。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又需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教育,而社会投资是要回报的,但又规定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于是,就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