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市场;拓展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广泛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接触机会,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此,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具体而言。要从四个方面努力:群策群力,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走出去”,把用人单位“请进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就业工作先机;多维整合资源,做大、做实就业市场。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趋紧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广泛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此,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谓以就业为导向,是指高职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毕业生直接面向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因而也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一些高职院校之所以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办学定位不准,没有面向市场特别是就业市场办学,没有真正贯彻、实践就业导向。“出口”的不畅,直接导致了“进口”的滞涩,就业情况不佳的高职院校势必会同时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如此连锁反应,对经营困难的院校可谓雪上加霜。而笔者所在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却是另一番景象,近几年,湖北省高考志愿填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上线人数逐年攀升,2006年已直逼30000人大关。据07级新生入学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考生报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冲着“这个学校好就业”来的。招生火爆的背后,是该院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更是该院突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经营就业市场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迅速反应,注重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致力于全面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回报。一、群策群力,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乎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它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决非就业工作部门甚至少数几个就业工作人员的事务。高职教育的服务导向要求,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发现、锁定和挖掘“顾客”(用人单位)需求,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首先是领导重视,高职院校党政领导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关系学校根本大计的事务抓紧抓好,及时了解和把握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及时进行决策和指导;切实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要指出的是,重视绝不是只关注学生就业工作本身。要更进一步,彻底转变教育思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以我为主”向以社会需要为主转化、教育教学的学科化向工作场景(岗位)化转化,以从根本上无限缩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二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承担起实施科学化、专业化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责任,就必须构建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实现政策宣传、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等基本职能;要配备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高素质工作人员,保证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人力资源;要完善就业工作部门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明确责权关系,保证工作的切实有效。三是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帮学生找工作,就是帮自己找饭碗”的观念在教职员工的心目中还很淡薄,这种局面应该尽快得到改观。四是要发动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及相关社会关系。许多就业信息面对的都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某一所学校,仅靠学校提供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的,为此,应广泛动员学生本人及家长、亲戚、朋友等各种关系,多渠道推介学生就业,既减轻学校就业工作的压力,又促进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学校“走出去”,用人单位“请进来”要做好就业工作,首先学校要“走出去”,主动地广告和宣传,甚至应广泛参与公关活动,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你具备的社会价值。“走出去”还利于学校掌握更多的人才需求信息,可以广泛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以2006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统计数据为例,当年仅学院招生就业处就有26人次外出联系就业单位、参加招聘会;同时协调安排各系部参与寻求就业渠道工作,如该院电子系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建立用人单位资料库,长期保持与企业密切的联系。工商系积极开拓本市的就业市场,已与武商量贩、中石化湖北公司、华润万家等大型商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生物系在创建之初就广泛联系实习、就业单位,他们走访了全国70多家生物制药企业。建筑系组织30多家建筑、物业管理企业成立校企联谊会。2006年12月该院发起组建了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湖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省内外共计120多家企业加盟了这3个集团。这些工作不仅仅使武汉职院学科建设、专业开发更贴近社会要求,更重要的是该院毕业生就业从中得到了实惠。武汉职院还充分利用各地、各种形式的毕业生招聘会、校企洽谈会等社会搭建的平台推介毕业生,每年都派人参加各地的招聘会,参加省内外举行的校企合作洽谈会。派出参会的工作人员积极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单位,在会上找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尽力争取企业到校招聘;并将搜集的信息资料装订成册,回校后再分析,有针对地联系宣传,加深企业对学校的印象。2006年9月,该院派人参加了首届福建(晋江)校企人才合作峰会,在会上成功地联系利郎服饰有限公司到校招聘,当年就有67位07届毕业生在该公司顶岗实习。二是把用人单位“请进来”,积极办好各类型的校园招聘会。仅2006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向外发出邀请函7000多份,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半导体制造巨头赛意法公司就是他们多次邀请之后才到校招聘的。一年来,该院共组织各种类型的面试洽谈会100多场,为2006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举办校内招聘会,既节约了学生求职的成本,又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三、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就业工作先机市场机遇转瞬即逝,对有价值的信息熟视无睹,是无法做好市场开发的。2006年12月,有报道称: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武汉建立工业园。获悉这一信息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迅速派人收集相关资讯,了解到该集团武汉厂区总部、机光电事业群(武汉厂区)不久就会招聘员工,他们立即就招聘事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人力资源总处取得联系,经过接洽,富士康公司同意到我院招聘。假若他们轻易放过这个信息,反应不够敏捷,就无法获得合作机会。市场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化。“市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主动调整意识来适应市场变化。没有这种意识,已开发的市场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创新拓展更无从谈起。如何帮助学生投身市场不“呛水”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院内一切有形媒体和网络,宣传就业形势、就业工作动态和就业信息,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引导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同时,学院和各系部还通过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课、个性化咨询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提高求职能力和就业技巧,为学生适应市场要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就业工作部门长期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并以此促进学生的培养工作,使学校培养、社会用人形成双向沟通、良性交流。如此沟通和交流使我院毕业生推荐工作达到了企业认同的态势。烽火科技集团、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是集团内部企业相互介绍来该院招聘的,通过此项工作巩固了该院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建设,每年坚持到该院招聘的企业近百家。四、多维整合资源,做大、做实就业市场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职院校应多维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做大、做实就业市场。校友资源是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资源。校友分布地域广大、行业众多,他们对母校了解比较全面,对母校具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提供的就业信息往往最切近学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而且诚信度高、持续性强,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为此,应增强学生爱校意识,精心培育学生的母校情结,倡导“今天我以学校自豪,明天学校为我骄傲”,积极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母校的意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几年来,先后依托校友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建立起就业服务站(信息中心)30余处,仅2006年就有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楚天激光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公司通过校友的介绍来该院招聘。充分占有就业信息对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社会已逐步进入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应广泛搜集和掌握各种就业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占据主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充分利用报刊资源,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坚持订阅北京、上海等地人才市场报,购买昆山外商投资企业名录、长江三角洲人才黄页,注重积累用人单位信息,力求第一时间掌握就业市场需求动态,及时联络用人单位。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开发和建设就业无形市场是就业工作的新途径。该院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各大型网站信息,分地域、分行业进行市场分析,然后按照该院毕业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和联络。目前该院招生就业信息网已经成为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在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网上招聘活动的同时,该院也组织了自己的网上招聘月活动,丰富了就业推介形式。2006年为该院毕业生提供了500多条就业信息,为该院0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9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社会中介是对就业工作重要的补充力量,他们的存在是任何一个高职就业工作者不能也无法忽视的。从人才市场操作情况来看,愈来愈多的用人单位把招收员工的工作委托给中介部门,这样做减轻了用人单位在招工过程中人力、资金等方面的费用开支。高职院校应积极和操作规范、有诚信的中介公司进行合作,借助这一辅助的社会力量,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尝试借助社会力量,或依托校企合作,以股份合作等灵活的机制组建成立劳务服务公司等,以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