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会培训教案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活动目的:以家长会为契机,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以及学校开展的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筹建家长委员会,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更好地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活动时间:2016年09月2日下午午2:30分三、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四、会前准备1、打印一年级家长签到表。2、确保教室干净整洁,黑板布置要美观,欢迎标语要醒目、热情。3、准备家长会课件。4、准备家长会教案。五、活动流程1、家长签到。2、学校领导致欢迎词4、介绍家长会的意义5、讲座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代表学校感谢各位的光临;感谢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是娄底九小德育副校长,同时也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当然,我还有一个和大家一样的身份,那就是孩子的家长。很荣幸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和在座这么多优秀的家长一起来交流和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呢,包括一些体验活动,一些实用的工具,让大家有所思考。我刚刚有说到优秀两个字啊,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几个问题,请大家积极配合我回答,我现在需要你们的帮助。第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自己的孩子优秀吗?认为孩子优秀的请举手!(这么多!)是的,我们的孩子都很优秀,那你觉得自己优秀的请举手,(显得很谦虚啊)那问最后一个问题,除了觉得孩子跟自己都很优秀,你还认为自己和孩子的关系非常亲密,很温馨的请举手!好的, 谢谢大家的配合!在刚刚的几个问题当中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优秀,而可能有家长现在就在思考,天呐!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我怎么就成天在家要求他要比我优秀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被我忽略得太久了?我们来看看,齐大辉教授的大树原理分析得非常透彻,家长教育我们把它比作树根,是看不见的,却是最重要的,只有根深干粗,枝繁叶茂才能培养出硕果累累的孩子。所以我们家长是有双重身份的,首先作为知识的输入者,只有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才能作为知识的输出者去培养好孩子。那么有些家长就会问,我们的父母也没有通过什么学习,不是照样把我们培养得好好的吗?为什么到了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遇到了这么多问题,碰到了这么多困惑,我们归纳一下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家长的权威带来了挑战。第二,环境和食品安全导致我们的孩子身体和心智发育提前,而在中国,很多的教育是比较滞后,比如生命教育、爱的教育、性教育等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三,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家庭问题带来的影响。第四、家长缺乏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家教方法。家庭教育包含各个方面,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时间的关系,也不能一次聊太多,那么,接下来我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孙云晓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是的,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让您的家庭教育事半功倍。那么说到亲子关系,什么是亲子关系呢?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的核心是信任、尊重、快乐和妥协。家长在构建整个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因此家长应负更大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对亲子关系责任的划分。谈到这里,我想起曾经有家长和我交流过的一些话题:他说,老师,我的孩子不爱做家务;我的孩子待人没礼貌,我的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甚至顶撞父母;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地等等。这样一来我们这似乎把亲子关系的主体放到了孩子身上,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在构建亲子关系当中家长的责任更大,应起主导作用。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认识到的。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分享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四个非常落地,非常实用的方式方法。第一,建立爱的递达渠道。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必须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有效亲子沟通的前提是要把爱传递出去,让孩子接收到爱。那么接下来给大家看一段视频特殊的招聘。看了这段视频,相信大家都感触颇深,是啊,当父母很辛苦,很不容易,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爱有效地传递出去,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呢?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爱的五种语言,他在书中提到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通道通常有五种语言,也叫五个方式。第一种是肯定的语言。当你肯定或赞美的时候,孩子能够接收到爱。第二种是特殊的时光。也人有把它译成高品质的时间。我们家长和孩子共处一段时光,在一起看看电视,或一起到游乐场玩耍,或现在天气好,又暖和了,一起到野外春游。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会感觉到,爸爸妈妈爱着我,爸爸妈妈深深地爱着我,是通过这种通道接收的。这也是在告诉家长再忙,每天某一个小时或半小时是专心陪孩子的,或者每周某个一天或半天是陪孩子的,而第三种是精美的礼物。当你送给孩子新的玩具或新的书籍等礼物时,孩子能接收到,我妈在疼我,我爸在爱着我。第四种是服务的行动。你给孩子做他爱吃的,你就为孩子做了服务性的行动,这时候孩子接受到爱了。第五种是身体的接触。亲吻、拥抱、拍背、牵手等。实践证明:妈妈的怀抱能医治很多心理问题。家长朋友们请您一定记住了:妈妈的怀抱能够医治孩子百分之八十的心理问题,所以做为家长,要记得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孩子听话高兴时给一个拥抱,孩子不听话犯错误时更要给一个鼓励的拥抱,让孩子时时刻刻感觉到爸爸妈妈爱我、疼我。著名心理学家萨提亚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大到用爱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家长要投其所好,而非“给己所要”,要用孩子喜欢的,乐于接受的传递爱的方式,去把爱传递给孩子,而不是把自己觉得对的强加给孩子,孩子接收不到,你不是白给了?是吧!这是我们所说的第一部分,建立爱的递达渠道。第二部分是如何应对孩子的偏差行为。什么是偏差行为,是指一个孩子不可接受的,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行为。孩子的偏差行为是有目的的、有需求的,他的目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举自己的一个例子吧,我在电脑旁边查资料,这时候3岁大的孩子在旁边玩,玩着玩着没意思了,就到妈妈身边:妈,我要过去,噌噌噌,从我腿上过去了,然后我又继续上网查资料,孩子在旁边玩了几分钟,又过来说:妈,我要过去。这样的孩子很常见对吧,你说他前面也能过,后面也能过,偏要从妈妈的腿上过去,你们说这孩子他想要干什么呢?他就是想要引起你的关注。那么偏差行为的第一个叫做引起关注,这时候家长的感受是什么?烦,真烦人,那么什么样的家长容易让孩子引起关注呢?忙碌的家长,忽略的家长,有一次我去一个小诊所打吊瓶,对面有一个4、5岁的孩子打吊瓶,爸爸坐这边,妈妈坐那边,两个都陪着孩子打吊瓶,可是爸爸在这边低着玩手机,妈妈在那头低头也在玩手机,孩子坐在中间,玩着小汽车,结果5分钟不到,孩子说“妈,我要撒尿”。妈妈就把手机放下,拎着吊瓶陪孩子撒尿去了,回来把吊瓶放好,妈妈又接着玩手机,又过4、5分钟,孩子又说“妈,我要撒尿”。妈妈这就烦了,对孩子他爸说:哎呀,我不去了,你去!这孩子明显的在干吗呀,在引起关注吧,虽然说打吊瓶尿是多一点,但也不至于这么频繁,我当时在对面坐着就笑了,就陪他聊了一会儿,问他在哪上学呀?喜欢做什么事情呀?这孩子一下就来劲了,拿着小汽车跟我说:阿姨,这是我跟妈妈去上海旅游的时候买的,我们看这件事情,看似爸爸妈妈两个人陪着孩子打吊瓶,多重视呀,但是孩子体会到这种重视没有?没有,他们一个人拿着一个手机在那玩,孩子感觉被忽略了,所以出现了这种行为,让家长感到烦。那么现在放开二胎政策放开以后,有那么一拨孩子被忽略了,是谁呀,2个孩子的老大是最容易忽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的家长说“我感觉对他挺好呀。”这个家长说了不算,这是孩子自己的内心感受,没有弟弟妹妹时,爸妈回家第一眼都是看谁呀,看我,可自从有了这个弟弟、妹妹以后呢,爸爸妈妈回家第一眼都奔着弟弟妹妹去了,所以这时候老大就会有一个失落感,感觉自己被忽略了,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心理,妈妈不喜欢我了,爸爸不爱我了,那么为什么妈妈不爱我,爸爸不爱我了呢?因为我不够好,就会产生这样一个不好的心理。所以在咱们家长生二胎时,四个做一个不做,哪四个做呢,1、当你怀孕的时候,当你准备要老二的时候,开始对老大进行催眠,没事时就把老大搂在怀里说“孩子,妈妈爱你,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呢,妈妈也爱你,妈妈永远爱你,你永远是妈妈的好孩子。孩子说“妈妈,啥意思呀?”你就说“妈妈就想告诉你这个事”咱们中国人就是爱你在心口难开,不善于表达出来,不善于说出来,那么第二天,又搂在怀里说,每天坚持说直到说到他耳朵都起茧了。这时候一旦老二出生以后,当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对弟弟妹妹好的时候,感觉妈妈不爱我的时候呢,妈妈的声音在潜意识里自己会提取出来“妈妈爱你,妈妈永远爱你,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妈妈也爱你”。这样就会抵掉那些妈妈不爱我,我不够好的这样一些信念,这就是在老二没来之前给老大的一个催眠,一遍遍的说,让它变成一个自动化,耳朵磨出茧出来了,有时候,突然妈妈这个声音“噌”就出来了。2、当老二生出来,我们要怎么做呢,经常抱着老二,让老大坐另一条腿上,对老二说:“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要把全部的爱都给你”,然后掉过来对着老大:“你也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要把全部的爱给到你”,然后使劲把两个孩子搂一下,“你们俩都是妈妈的好孩子,咱们是一家人,妈妈会把所有的爱给到你们两个”,没事就做这个,三个人搂在一起,让两个孩子有一个身体接触,让孩子感受到我们都是一伙的,我们是一起的,我们都是妈妈的孩子,经常这样表达,这是第二个要做的。第三个,就是要把他俩分开,给每个孩子单独时间,特别是给老大,那么什么叫给老大单独时间呢?就是我今天要带着老大上街,不准带老二,我们中国的家长有一个习惯,上哪去总爱抱着老二,牵着老大:“走,妈妈带你们上街”这是中国家长最爱做的,那么当你抱着老二领着老大的时候,势必会关注老二,因为他小呀,你得抱着他,所以老大会感觉很难受,所以最好是带老二就老二,带老大就老大,把他俩分开,比如说,今天老二睡着了,家里爷爷奶奶看着,你带老大出去买衣服逛商场、玩呀,干什么都行,这个时候要让老大感受到妈妈只有我一个孩子,在这个当下,妈妈就只有我一个孩子,这时候千万不要提老二的事,如果给孩子试衣服时回头一看“诶,这件衣服你弟弟穿好看”,完了,前功尽弃,你就看着那件衣服适合弟弟也不要说,把老大送回去之后再偷偷的回来买,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我是唯一,我是妈妈唯一的孩子,包括上公园,也是这样的,不提老二,一心一意地陪老大玩,这是第三个要做的,给每个孩子单独时间。第四个,要做的是翻老照片、讲老故事,怎么理解呢?就是老大从小的时候你就要做好准备,把关于他的照片专门买一个U盘存好,设立每月每周的文件夹。并附带记录某年某月某日带着孩子在什么公园等等。这照片不一定都是孩子的照片,要有合影。出去玩的所有照片保存好等着。等什么呢?等老二,当老二出来后,老二多大的时候。拿老大多大时的照片,给老大讲故事。比如说老大二岁的照片翻出来,说:“孩子你过来,你看看啊,这是你两岁的照片。这是你弟弟那么大的时候,那时候你跟妈妈去公园。你看咱们玩的多开心呀。”孩子一看:哟,我这么大的时候,妈妈也是这么对我的。有的孩子会抱怨:“妈,你就是对弟弟好”妈妈说:“他不是小吗,你跟他这么大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对你的”妈妈们经常这样说,孩子们信吗?绝对不信,鬼才信呢,他会说:“你别骗我了。”那么现在怎样?有照片为证。我们看着照片:“孩子你看看照片啊,这就是你2岁的时候,就跟你弟弟这么大的时候,妈妈带着你怎么玩怎么玩?一张张照片翻过来。孩子是耳听为证眼见为实。妈没骗你,这些照片上都有,是吧。翻老照片讲到孩子10岁或12岁为止。因为10岁以后的道德判断期形成了。那时候我们可以讲道理了:“看着,等爸爸妈妈老了。你和弟弟互相有个伴,可以相互照顾。”10岁以前讲这些是没有用的,10岁以前的孩子没有形成道德判断,讲道理是行不通的,10岁以后讲道理,孩子就理解了。这是要做的第四个事。一个不做,如果这一个不做,要做了。前面4个就都白做了,这一个不做是什么?不拿两个孩子做比较。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拿两个孩子做比较,拿自家两个孩子做比较,就是在给两个孩子注入仇恨,现在我们很多兄弟姐妹像仇人一样的。为什么?是我们家长在比较:“你看看哥哥多听话呀,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看看妹妹多乖呀,等等。这都是咱们家长干的事。我们家长在无形中给孩子制造仇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整体。所以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做的所以在生二胎咱们家长要4个做,一个不做。好的,接下来我们继续讲引起关注。当孩子引起关注的时候,我们家长的感觉是烦,这是忙碌的家长,忽视的家长最容易让孩子做些事来引起关注,家长常做的事是纠正孩子的坏行为,比如说,孩子在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大声喧哗。“啊”地大叫,他想干什么?引起你的关注,这时候家长常常会怎么做?“哎,你小点声。”你一纠正他了,他感觉我通过这个事引起关注得逞了,是不是?得逞了之后他会变本加励地这样做。好,现在呢,请大家一起来跟我体验一下,我现在需要大家的帮助,请大家轻轻的闭上眼睛,“我告诉你,不要去想那只小白兔,不要去想那只白兔,我都说了不要去想那只白兔,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话!”好请大家睁开眼睛,请问有多少人想了那只白兔,请诚实地举手告诉我,通过这个活动,大家有什么思考?当你在大声的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事实达到你的想要的效果了吗?并没有,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要忽略孩子的坏行为,关注孩子的好行为。我们假装没听到,然后说:哎,孩子过来过来,给爸爸拿双拖鞋过来。孩子把拖鞋拿过来了,爸爸说:哎呀,孩子,谢谢你给爸爸拿了拖鞋过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然后抱怀里搂一下,这时候孩子就会感觉:哟,爸爸这样关注我,那他还会继续大声喊叫吗?不会,这个行为没有得到关注,行为就消失了,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他铺垫一个好行为,然后强化它关注它,这个孩子今后就会用好行为来引起关注,这时候孩子就会越来越正向,越来越好,这是第一个。假如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就会引发第二个叫做权利斗争,孩子和爸爸妈妈斗争,争吵,跟父母争取权利,一旦孩子经常干这个事,家长感觉是什么?生气,什么样的家长让孩子想要跟你争取权利呢?一般是强势的家长,一旦孩子跟家长进行权利斗争的时候,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吼,更加强势,这无疑是不对的,那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退出争斗,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举个例子,晚上要吃饭了,妈妈说“孩子,吃饭了。”“不吃。”家长说:“你吃不吃呢。”“我不饿。”这时候怎么办?家长要告诉孩子,“今天咱家吃晚饭的时候是六点到七点,七点钟以后咱家没吃的了。”孩子根本没听见继续看电视,或者做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必生气,把饭桌收拾好就行,一般八点多钟,孩子来了“妈,我饿了,有吃的没有?”妈妈说:“咱家吃饭的时间过了,没有吃的了。”他到厨房里一看没有了,打开冰箱一看空空的,当然这需要家长事先做好准备,“妈,你给我做吃的。”妈说:“不行。”今天咱家吃饭时间过了,不再做饭了。“妈,你给我下碗面吃。”妈说:“不行。”一定要坚持什么都不行。要饿着他,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四个字,和善、坚定。不论他怎么做,都是这四个字,你不要着急,反正不管孩子怎么样,你就是不生气,不着急,就是不给饭吃。这个考验的是谁呀?家长,家长能不能坚持,孩子饿一顿是饿不坏的。现在家庭条件都好了,孩子营养都过剩,今天晚上说啥都不能给饭吃,到了第二天晚上,吃饭时孩子如果还是那两句话,家长也是那两句话“今天咱家吃晚饭时间是六点到七点,七点钟以后咱家没吃的了。”但是咱们家长到这时候可能就沉不住气了。“又不吃,又不吃,昨天是谁叫肚子饿的呱呱乱叫呀?现在又不吃,等会儿又说饿。”你说这话相当于什么?挑起他的斗智,因为他早上吃饭了,中午吃饭了,在这个当下不十分饿,你这样一挑,无形中只是告诉孩子你又要多饿一顿,所以家长还是那两句话,这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反应过来了,他来吃饭了之后,千万不要提昨天的事,孩子按点吃饭就行了,如果他真的还不来那没办法,继续那两句话,一般的孩子超不过3天,这个时候需要考验的是家长,咱们的家长一定要和善而坚定。当孩子和家长一次次的进行权利斗争时,权利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就出现报复了,报复谁呢,报复家长,孩子报复采取哪些呢?第一个用伤害自己的手段来报复你,比如说故意让自己感冒生病,让自己处在危险的状态,这都是孩子们常用的,见过这样的孩子吧?第二个报复形式就是搞破坏,这也是孩子们经常用的,比如说:要一个孩子去涮碗,这时候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心想:“你要我涮,要我涮,”啪的把碗打碎了。这时候孩子说“妈,我不是故意的。”其实他就是故意的。妈妈你不是老师吗?你不是想让我学习好吗?我偏偏考试得0分来报复你,爸爸你不是警察吗?我偷东西去,我去犯法去,我就让你难受,让你伤心,有没这样的孩子?有,这些都是报复的初级手段,那么再高级一点呢?直接报复你,掐妈妈的,打妈妈的,咱们有个最严重的,闻名全国的“徐力杀母”事件对吧。一旦孩子报复的时候,家长的感受是什么?痛苦、伤心,会说,“这是我的孩子吗?我的孩子怎么养来养去变成这样了呢?”那么什么样的家长最容易招到孩子的报复呀?暴力的家长,经常打孩子的家长最容易遭到报复,当孩子报复家长时,家长更加以暴制暴,对不对,甚至有时在气头上,拼了命的打孩子,嘴里还念着,“你个小毛孩,还敢跟老子斗”,结果打完,看到一道道的伤痕心里又后悔莫及,反问自己为什么当时就忍不住。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对呢?三个不做一个做。哪三个不做呢?当孩子报复你时,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比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以后就是做班房的料等)第二个是不做羞辱孩子的事(比如你给我跪下,甚至当众羞辱孩子),给大家分享一件我下班回家在路上亲眼目睹的事情,突然有一辆面包停在我的前方,然后车还没停稳,一位男家长就拽着她女儿的头发,直接拖下车,就在马路边暴打他的女儿,这个孩子看上去大概15、6岁的样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然后马上车上下来了三个人来劝这个家长,其中有一位应该是孩子的母亲,我就听到母亲拼命挡在孩子的前面,跟他丈夫说:你要打她,你先打死我。这个时候就有越来越多的行人来劝这个家长,最后就被劝上了车,就开车走了,当时我就在想,是有多大的仇恨要当着这么人的面来这样暴打羞辱自己的孩子,而这件事情真的就解决了吗,也许给孩子留下的就是一辈子的创伤。那么,最后一个不做呢,是不给孩子增加焦虑,(如何给孩子增加焦虑了呢,比较,谁家谁家孩子都上大学啦,你看看你,学习不好,还天天给我惹事)不能做这些,一个做是什么,给孩子重新注入心理营养,那么怎么给孩子注入心理营养呢?心理营养是什么呢?第一个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前三个月家长都是能完完全全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们也一样要做到。第二个要尊重他,第三个要信任他,要给他安全感,第四个,在孩子好的那个点上鼓励,赞美确认他,第五个呢,做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做到这五个方面。那孩子在报复不成功的时候就会产生自暴自弃,自暴自弃就是相当于放弃了,一开始是放弃一到两门学科,慢慢地放弃学业,还有的孩子放弃家庭,离家出走了,最严重的孩子放弃什么?放弃生命,这就叫做自暴自弃,当一个孩子自暴自弃的时候,家长会感到很绝望,那么什么样的家长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呢?完美主义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了,不知道,前些日子大家关注了一条新闻没有?一个叫贺婷的14岁女孩,在娄底二中读初二,有听说吗?当时他的父母通过各大网络寻找他的孩子,记得有天晚上我们几位老师在关注说这个孩子找了没有,结果第二天早上我起来打开微信就看到她的新闻,在涟水河里被人发现打捞上岸,但已经没有了呼吸,我一看里面的内容,就发现了贺婷的家长平时对她管理得太严厉了,当天孩子去上课前被她的爸爸训斥了几句,还扇了一记耳光,然后下午孩子给他的父亲发了一条两个字的信息“再见”。后来她的家长急的四处寻找,但悲剧还是发生了,这是放弃生命的一个真实案例。那么,当孩子出现自暴自弃时,咱们家长正确的办法是降低标准,你的孩子可能真不是北大清华的料,有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要降低你那个标准,重新寻找孩子的优势,看看你这个孩子的优势是什么呀?我们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没优势,啥都不是?你错了,上帝是公平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有可能你的孩子上学不行,但手工很灵巧,有可能做生意脑瓜转得特别快,嘴巴能说会道,所以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我们家长要降低标准,寻找孩子的优势,然后鼓励孩子重新上路。这就是偏差行为,我们看到偏差行为的目的是有这样一个关系,孩子最初都是引起关注,引起关注得不到的时候就引起权力斗争,权力斗争再得不到就变成什么了?报复,报复再得不到就自暴自弃,是这样一个过程,那么一般情况下,前面孩子引起关注和权力斗争的时候,我们靠家长的改变,靠家长的学习成长,孩子就能教育过来,但是到了后两个的时候,如果光靠家长自己,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光靠家长的改变已经力不从心了,还需要我们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对孩子进行干预,对孩子进行一些引导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孩子拉回来,这是我们所说的第二部分。那么我们在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坏行为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人事分开,就事论事。什么意思呢?当孩子有一个坏行为时,比如说孩子在学校打架回来了,我们应该对孩子说,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在学校打架的这个行为,但是你是妈妈的孩子,妈妈永远爱你。然后把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千万不要说你上次也是和谁谁谁打架我还没说你呢!孩子就会很不接受,那么十岁以前,家长教育孩子只要讲明对错,然后领着孩子做一遍对的,那么十岁以后的孩子犯了错误,我们要给他讲道理讲原因,讲危害。同时,对他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可以进行惩罚,但要告诉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孩子,但是妈妈的这个好孩子今天犯了这样一个错,你要为你这个错负责,所以妈妈今天要惩罚你干什么干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事分开,就事论事。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如果家长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的大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第三部分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有效的沟通通常有两个语言技巧。第一,积极倾听。什么叫积极倾听呢?就是反馈信息加标明感受。就是要反馈孩子的信息,标明孩子在当下的感受。比如说:你一回到家,孩子跑过来跟你说:妈妈,金鱼死了。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说,“孩子,你的金鱼死了,你很难过,对吗?”家长这样说了,这时候孩子的情绪就能够得到缓解,会感受到爸爸、妈妈很理解我,很了解我,很有同理心。第二,自我表达。自我表达分三步,第一,要描述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第二表达家长的真实感受,第三表明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确实对家长造成的影响。例如:孩子说好了放学就回家,可孩子放学一个多小时了也没回到家,并且没给家里打电话,一个半小时后,孩子背着书包回来了,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和他沟通呢?我们就用以上三个步骤。第一:要描述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孩子我看到你放学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回到家,第二表达家长的真实感受,我感到很担心,第三表明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确实对家长造成的影响。因为我担心你,我给老师打电话,给你的同学打电话,到处找你?到现在连晚饭都没做,要把这个影响告诉他,用自我表达的方式把孩子不可接受行为的改变责任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他会感受到的而且会去改变,而不是家长去强迫责骂孩子做错了什么,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内疚感和负罪感,自我表达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孩子的内疚感和负罪感,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第四,化解亲子之间的两大冲突。一是要化解亲子之间的需求冲突。什么是需求冲突,就是亲子之间,你有需求,我也有需求,当发生冲突的时候怎么解决。例如:礼拜天,家长想要孩子参加数学补习班,而孩子想去动物园看老虎,那我们家长怎么办。妈妈说:礼拜天你必须去参加数学补习班。孩子说:我不想去,我就是去了也不会好好听课,我想玩。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双赢法则。首先要找准真正的需求,要找准在这个冲突过程中,家长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礼拜天家长让孩子参加数学补习班,那他真正的需求是让孩子参加补习班吗?不是,是通过参加补习班来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孩子呢?他是让妈妈带他去动物园看老虎,那孩子的真正需求是去动物园看老虎吗?也许孩子真正的需求是到动物园去了解老虎,同学们都看了老虎,他们在班上谈老虎我都不知道,这是孩子的真正需求,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了解老虎,而父母的真正需求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时候我们想想,除了给孩子参加补习班还有什么可以提高成绩的呢?可以给孩子购买学习资料、请家教、家长亲自辅导等,达到家长的需求方式就增多了;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是了解老虎,要了解老虎,可以到动物园去看,可以从网上查资料,可以到书店买有关老虎的书等等,也有很多的方式。所以说当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任务一《金属丝便签夹》(教案)-五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工厂安全管理培训资料
- 顾荣施炙-【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2024中车科技创新(北京)有限公司人才招聘1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数学上册 3 测量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2)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辅警岗前法律培训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25 玲玲的画教案
- 2024中国移动安徽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现场安全管理综合岗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履职清单
- 村级巡察培训课件
-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原理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作业设计
-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题-2
-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不完全性医疗性流产
- 物业服务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人防工程巡查检测投标方案
- 基于PLC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 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表(一起)一至六年级164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