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 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docx_第1页
改革开 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docx_第2页
改革开 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docx_第3页
改革开 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docx_第4页
改革开 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县农业委员会)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40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历经一系列深刻的农业农村改革后,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稳 定发展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40年来,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健康发展,乡村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保供给水平有效提高;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加速融合;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经营机制日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品牌农业加速发展;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8.8亿元。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种养结构调整优化。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4.5万亩,通过加大品种引进优化力度,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全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总产13.06万吨,较78年增加2.47万吨。保障了全县粮食安全。通过虾稻种养、烟薯连作等高产模式,建立农业种养结构调整示范片,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童埠圩万亩虾稻种养示范区,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23万亩,年实现龙虾产量1200吨以上;发展优质茶园面积2.72万亩,较78年增加1.1万亩,年产中高档名茶245吨,较78年增加76吨,茶叶年总产值近8800万元;发展特色蔬菜,建成连片莲藕基地3300亩、黄花菜基地1000亩,栽培食用菌235万袋。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施健康生态养殖,全县生猪饲养量7.56万头,牛存栏0.12万头,羊存栏0.32万只、家禽存栏313.7万羽,(1978年全县饲养量119976头,年出栏4万头,出栏率低于5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新建县级农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全覆盖,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100%,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有力推进。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坚持以特色化推进品牌化、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推进九华黄精、九华佛茶等地理标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依托特种水产、皖南土鸡、木竹加工等特色资源,着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合作社,不断提升农业特色品牌。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到32.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1.57:1,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体闲农业。突出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积极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省、市、县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年营业收入达到9亿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有力带动县城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业品牌建设,提高*优质稻米、油料、皖南土鸡、XX溪茶叶、加州鲈鱼、有机葛粉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已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9个,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县。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九华黄精产业的实施意见,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科技研究院开展合作,制订省级“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并大力推广,九华黄精种植基地面积已扩展到6500余亩,带动贫困户160户,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九华黄精已荣获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国家森林生态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九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入选省“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围绕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村,全县共有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58个,其中部级1个,省级5个,市级36个,县级18个。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达16家,认证产品21个。三、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广良种良法,遴选了33个(类)农业主导品种和29项主推技术,在全县范围内予以推介发布。全面推广“一增五改”综合技术,落实到位水稻高产配套技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提升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9.5万千瓦,较2005年增加15.2万千瓦,实现水稻机械化育插面积8万亩,有序推进机器换人步伐,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 %,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成高标准农田3.02万亩。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选定615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和164个贫困户,成立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专家服务队,围绕农业绿色增效,大力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推进土地确权登记成果应用,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95万亩,较确权前(2013年底)增加4万亩,占全县农村土地的38.5%,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达700余个;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9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11家;发展家庭农场45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引导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其中省、市级6家;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开展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全县实养水面约4.18万亩,连片名优水产养殖0.52万亩,加州鲈年产销4000余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7100亩,比重达17.3%。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四级联创”,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0%。五、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测报警系统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25万亩。以土肥基础县工作为抓手,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工作,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开展秸秆“五化”利用,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10200吨,利用率为93.8%;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县规模化养殖场防污设施配套率达83%,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严守耕地红线,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扎实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分解落实“两区”划定面积22.5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18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4.5万亩,全县耕地保有量35.76万亩;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以上。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振乡村发展实力,全县2017年农林水事务支出2.4575亿元,是十五时期总投入3418万元的7.2倍。进一步优化和扩大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覆盖面,强化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支撑。六、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强农民理财能力,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突出抓好产业扶贫。2017年,全县发展贫困村集体产业项目20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个,建成1205户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6823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困难学生1430人,贫困人口医药费补偿1798万元,6个贫困村出列,2030名贫困人口脱贫。积极开展特色种养业扶贫,截止目前,全县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3934个(到村15个,到户3919个),到户产业项目覆盖率95%。项目资金1213.2万元(到村553.1万元、到户660.1万元)。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2018年发放支持保护补贴资金2595万元;落实“劝耕贷”扶持政策,全县700个新型经营主体“劝耕贷”建档立卡,2017年全县“劝耕贷”授信贷款3000万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业就业技能培训2184人,城镇新增就业2761人,农村转移劳动力3021人。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养老、消费等各项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85.5元,实现年增幅7%以上(据县农调队抽样调查资料,1985年以来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2005年为3298.7元)。七、农村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全县11个乡镇确权登记农户数61592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并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号角,农业农村步入新时代。结合县情、农情、民情,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统筹协调,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坚持20字方针,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精准推进,加快推进“五个振兴”。二是着力产业兴旺,加快“一优两高”发展,实施质量兴农工程、特色兴农工程、品牌强农工程。三是着力发展带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狠抓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控和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