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767.1-1999 是一项关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来测定这类肥料中总氮的含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下面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这类肥料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用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2. 原理:测定基于经典的开氏法,通过消化样品,使肥料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态氨,随后与硫酸和催化剂(如硫酸铜和硒粉)在高温下反应。氨气在碱性条件下被蒸馏出来,并通过硼酸溶液吸收。最后,使用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吸收液,以测定氨的量,从而计算出总氮含量。

  3. 试剂与材料:标准列出了进行试验所需的各种试剂规格,包括分析纯硫酸、硼酸、硫酸铜、硒粉等,以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准备方法。

  4. 仪器设备:描述了进行测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如开氏瓶、消化装置、蒸馏装置、滴定装置等的基本要求。

  5. 样品处理:详细说明了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步骤,确保样品均匀且代表性。

  6. 测定步骤:分为样品消化、氨的蒸馏与吸收、滴定三个主要步骤,每一步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的标准化。

  7. 结果计算与表示:根据滴定结果,利用标准曲线或直接计算公式,得出样品中的总氮含量,结果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8. 精密度与允许误差:标准规定了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即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的允许偏差范围,以评估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9. 试验报告:要求报告中应包含样品信息、试验条件、测定结果及必要的计算过程,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记录和可追溯性。

该标准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销售、使用及质量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方法,有助于保障肥料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安全有效。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7767.1-2008
  • 1999-06-08 颁布
  • 1999-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7767.1-199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_第1页
GB17767.1-199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_第2页
GB17767.1-199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7767.1-199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l T 1 7 7 6 7 . 1 1 9 9 9前台 卞 标准中硫酸 棍合催化剂法非等效采用美国公职分析家协会分析方法于册( A O A C ) ( 1 9 8 4 ) 中2 . 0 6 1 肥料中 . It 含举的测定方法改进的综合定氮法” ; 本标准中硫酸一 过氧化氢氧叱法非等效采用前苏联国家标准1 0 ( 1 2 6 7 1 5 : 1 9 8 5 有机肥料总氮含道的测定方法 中的硫酸 过氧化氢氧化法c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r . 业部提出。 本标准山全国肥料和七壤调理剂标准化枝术委员会归!J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化工研究院 木标准上 要起草人: 杨一、 范宾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有机一 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C B / 1 门 7 7 6 7 . 1 一1 9 9 9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o t a l n i t r o g e n c o n t e n t : o r o r g a n i c - i n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f e r t i l i z e r s范围 本标准规定I 了 1 机一 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J 二 由各种有机肥料与 化学肥料组成的固体有机一 无机复混肥料, 也适用于各种固体有1 L肥料的总氮含员的测定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8 5 7 1 1 9 8 8 复混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 n e q I S O/ D I S 7 7 4 2 . 2 ) ( B / T 8 5 7 2 - - 1 9 8 8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M 1 定蒸馏后滴定法( e q v I S O 5 3 1 5 : 1 9 8 4 ) M ; / T 2 8 1 3 1 9 9 71 9 9 7 作肥产A作学仆析常用标准滴宁滚液 # T a MA . i lt!F 1I iQib 5 和t o 未剂溶滴3 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将硝酸盐还原为按盐, 在混合催化剂或过氧化氢的存在下, 用浓硫酸消化, 将氮转化为硫酸按。 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 并吸收在过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中, 在甲基红一 亚甲基蓝混合 指示液存在 下 ,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4 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 水及溶液的配制, 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应符合H G / T 2 8 4 3 之规定。4 . 了 铬粉: 细度小- 2 5 0 p m4 . 2 硫酸钾。4 . 3瓦水硫酸铜4 . 4 混合催化剂制备: 将 1 0 0 0 g 硫酸钾和4 0 g 五水硫酸铜充分混合, 并仔细研磨。45 硫酸4 . 6 欲酸。车7 加x O n 加 , ) 过氧化氢溶液。4 . 8 城x 1. 化 钠济液: 4 0 0 g / 1 。4 . 9 减杖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 N a O H ) =0 . 1 m o l / I 。4 . 1 0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c ( 1 / 2 H , S O .J =O . 5 . 0 . 艺 , 0 . 1 m o l / L 口4 . 1 1 甲榷红 亚甲基蓝棍合指示液4 . 1 2 、 泛 p H试纸。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 9 9 9 一 0 6 一 0 8 批准1 9 9 9 一 1 2 一 0 1 实施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G B / T 1 7 7 6 7 . 1 一1 9 9 95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以及 :5 . 1 消化仪器: 1 0 0 0 m 工圆底烧瓶和梨形玻璃漏斗52 蒸馏仪器 按G B / T 8 5 7 2 配备。5 . 3 防 爆沸颗粒或防 爆沸装置: 后者由一很1 0 0 m m x 5 m m玻璃棒连接在一很2 5 m m聚乙 烯管4 -6 分析步骤6 门试样 按G B / T 8 5 7 1 规定制备实验室样品。 若样品很难粉碎, 可研磨至 通过2 m m试验筛 称样按G B / T 8 5 7 2 进行6 , 2 分解 可选用6 . 2 . 1 硫酸一 混合催化剂法和 6 . 2 . 2 硫酸一 过氧化氢法之一。62 . 1 硫酸一 混合催化剂法6 . 2 . 1 . 1 还原( 如果试样中含硝酸态氮时, 必须采用此步骤) 按G B / T 8 5 7 2 进行62 . 12 消化 将盛有试样的烧瓶置于通风 橱内 加入1 9 g 混合催化剂, 小心加人3 0 m L的硫酸( 4 . 5 ) , 插上梨形漏斗 置于预先调节至通过 7 -7 . 5 m i n 沸腾试验的加热装置上加热 如泡沫很多, 减少供热强度至泡沫消失, 继续加热, 直到烧瓶底部清晰, 再消化i 5 m i n冷却烧瓶至室滥, 小L 地加入4 0 0 m L水, 冷却。6 . 2 . 2 硫酸一 过氧化氢氧化法 向 盛有试样的烧瓶中加人2 0 m L 硫酸( 4 . 5 ) 和5 m L 3 0 %( m / m ) 过氧化氢溶液, 放置过夜( 约 5 h ) 向 烧瓶中再加入5 m L同 样的过氧化氢溶液, 瓶口 插上梨形玻璃漏斗。 在通风橱内的加热装粉 土加热3 0 m i n ( 若泡沫 过多, 暂停加热至泡沫消失为止, 再继续加热) 。 若溶液呈现深色, 稍冷后再加入5 m T -同样的过氧化氢溶液, 继续加热1 0 m i n , 重复此步骤至溶液无色或浅色为止。冷却烧瓶至室温 小心加入4 0 0 m L水 冷却6 . 3 蒸馏 按G B / T 8 5 7 2 进行口6 , 4 滴定 按G B / T 8 5 7 2 进行6 . 5 空白试验 在测定的同时, 按同 样的操作步骤, 使用同样的试剂, 但不含试样进行空白 试验。7 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表述7 门计算 总氮含量( X) 以氮( N) 的质量百分数表示, 由下式计算:X _F c l v , ._,- c 2 U z - ( c ,V ., - t ,V 些 K 0 . 0 1 4 0 1 X l 0 0式中; 、 、 - -一 测定及空白试验时, 使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 o l / L ; : 一一测定及空白 试验时, 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m o l / L ; v J - 一测定时. 使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 r ; v测定时, 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 L;c B / T 1 7 7 6 7 . 1 一 1 9 9 9 v空自试验时. 使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 L; u空自试验时, 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济液的体积, m 工 ;. Old 0 1一 与l . 0 0 m 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仁 , c l / z l i z s 0) 一l . 0 0 0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