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doc_第1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doc_第2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doc_第3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doc_第4页
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适应我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鹤城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深刻认识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一)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按照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我市“五大经济区”、“大项目”建设的需求,作为农业大市,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推进现代化大农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普职协调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高鹤城劳动者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由教育大市和人力资源大市,向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迈进的迫切需要,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鹤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服务中深化改革,在贡献中加快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全市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市农村职业教育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在一些县区和部门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体制、机制支撑。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能力建设薄弱,一些县(市)职教中心学校办学条件,在实验实训规模、设备数量、工位等方面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够,农科教结合不紧密,服务经济能力不强。农村职业教育规模较小,涉农专业学生少,职普比例失调。专业设置不尽科学,重点专业,涉农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十分必要。二、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三)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重点,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大力推进“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促进城乡职成教育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建设、服务城乡统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鹤城大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逐步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与终身教育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中高职衔接,具有鹤城特色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事业发展目标。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000人左右,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0人以上,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农村的职业培训,年培训规模20万人次以上。“十二五”期间,累计培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4万人,各类职业培训100万人次,全市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和经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产业目标。对接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办好涉农专业和专业群,培养20万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技能型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改革创新目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基本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紧密结合,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完善评价考核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的评价机制;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行业企业与社会各方深度参与的局面。基础能力目标。“十二五”期间,12个县进入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行列;35所县级职教中心达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标准。9所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9县(市)有20个专业达省市重点专业标准,其中10个涉农重点专业。重点建设10个左右专业性农科教结合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达40%。90%的农村综合中学达市农村综合中学标准。三、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五)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对接地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基础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推动专业设置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要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促进专业产业化、实体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一县一品”、“一校一特色”的专业格局。要围绕我市推进以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的“八化”为重点的特色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巩固涉农优势专业,发展涉农紧缺的特色专业,尤其是发展前景看好的专业,深度融入县域产业链,服务现代农业和新一轮“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使中职学校成为重点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基地。(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一手抓扩大招生规模,一手抓提高教学质量,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要强化价值引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要强化文化育人,创新德育途径,推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要强化实践育人,创新德育形式,组织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切实把抓好实习实训期间的德育工作;要形成工作合力,创新德育管理,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完善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建设多方衔接的德育工作网络。要深化课程改革,从课程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出发,按照“行动导向、任务引领、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和适应农民学习特点的原则,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农村生产实际,按照农时季节和生产过程,开展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在田间地头解决生产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边致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落实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见,大力推行具有县域特色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学中做、做中学”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七)搞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在“省部共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改革,勇于创新,争取项目、政策、经费支持。扎实推进黑龙江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人才保障综合改革研究、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等八大改革试点项目。鼓励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办学,以高职带中职、城市带农村,促进产教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扎实开展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和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活动,争取12县达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35所县级职教中心学校达国家和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标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要积极推动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各地要以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努力改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使基地的设备对接企业生产,技术对接职业岗位,装备先进,人员配套齐全,管理水平较高,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地方产业升级。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农业委员会、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农村中学用地不少于50亩,小学不少于30亩”的规定,并注重发挥基地在推广先进种值技术、培养优良品种、科学实验等方面的育人、示范、辐射等作用。四、整合资源,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八)统筹高中阶段教育管理。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进一步完善“分级负责、以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地)级人民政府在区域内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作用,按照“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原则,调整招生比例,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合理整合各县(市、区)职业教育资源,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核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严格控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要拓宽生源渠道,积极招收未升学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员退役军人等入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确保高中教育新增部分用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确保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九)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明确中高职定位,扎实推进中高职衔接,解决中高职脱节、断层和重复问题。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供条件。(十)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统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完善以县级职业教育学校为龙头,以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综合中学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各县(市)区政府要办好职教中心,并以此为依托组建社区学院,使其成为指导县域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加强农村综合中学建设,以此为依托组建社区学校。“十二五”期间,有35农村综合中学达省示范性综合中学标准。推动乡镇人民政府办好已有的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农业科技推广站,使其成为乡村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没有举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乡镇,要依托乡镇初中、中心小学的师资和远程教育设施以及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的学校资源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各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13名,组织引导农民参加教育培训。(十一)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科教结合。按照“政府统筹、部门支持、学校实施、群众受惠”的机制运行,市、县(市)区政府要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经费,人社部门、农业老转、扶贫开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中等职业学校培训主阵地作用,扎实开展就业再就业、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中小学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师资、设备、场所支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扩大农村实用人才规模,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农村成人教育要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五、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十二)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县、乡、村三级职成教育培训网为阵地,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围绕全市现代农业、二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菜篮子工程、农村生态能源等重大农业工程项目,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扎实推进“农村科技明白人培养计划”、“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针对农民学习特点,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远程教育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推广“送教下乡”、“流动课堂车”等培训新模式,因地制宜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结合农时季节,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产高效种养技术、防灾减灾技术、节能增效技术、农机化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扎实推进“百万中专生培养计划”、“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专后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培养大批具有中高等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采用送教下乡、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学分管理、跟踪服务等方式,解决工学矛盾,确保教育质量。到201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93000人,2020年达17万人。(十三)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针对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县(市)区职教中心学校(电大)和乡镇综合中学为主体,以提高农民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系统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学校远程教育优势,利用农业科技直通车、宣传栏、明白纸等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形成相信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风尚。依托相关农民培训项目,实行“订单”培养,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的职业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劳动力素质和结构,增强农民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就业的能力与生产经营服务水平。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等方式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能力,改善农村民生。(十四)实施农村“双带头人”培训工程。适应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实施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头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双带头人”培训工程。发挥县(市)区职教中心(电大)培训主阵地作用,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培养计划,对全市农业产业化178户龙头企业890名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带头人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增强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创新能力。2015年培训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经营者1500人,2020年培训2500人。实施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复合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促进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每年培训合作社带头人500人。2015年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由目前的2936人发展到5000人,2020年发展到1万人。六、多元并举,打造高素质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十五)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动态管理”,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各县(市)区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坚持特岗特聘,吸引优秀人才和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县职教中心任教。人社部门在编制上予以倾斜,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等组织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带头人补充到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县(市)职教中心学校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4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十六)加强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深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扎实开展“教师学习工程”,对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轮训。建立教师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合作组织实践的基地,完善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实践制度,促进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建立和完善教师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通过 “送教下乡”、技能竞赛、在职攻读相关硕士学位等方式,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到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修学习,造就一批农村、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十七)努力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待遇。各地要结合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实际,逐步完善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用人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做好工资收入分配,保证教师合理的工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向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倾斜。(十八)加强农村中职学校校长队伍建设。拓宽视野,选贤任能,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方式,选拔优秀干部任中职学校校长。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三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注重校长在岗培训,通过专题研究、高级研修、经验交流和学习考察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提高校长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学校领导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管理能力、熟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教学副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七、加大投入,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十九)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五个增长”,即中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中职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普通高中之比、中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占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比例、师资队伍建设师均投入经费逐年增长。从2012年起,各县(市)区政府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低于50万元,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有条件的县(市)区,按辖区内人口数人均1元以上标准设立成人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二十)落实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政策。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各县(市)区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更新实验实习设备和改善办学条件。落实职工工资提取教育培训费政策,“一般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各级政府对职业学校用于教学和生活的征地、基建,要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二十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管理。要统筹使用各类培训经费,提高效益。各地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职业培训;在安排扶贫和移民资金时,要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用于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的经费,也要安排一部分用于农村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确保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事业性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各有关部门不得收取调节基金,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不得乱收费、滥罚款、乱集资和乱摊派。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的发放与管理工作。企业、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按时足额向实习学生支付报酬,不得拖欠、克扣,企业支付给实习学生的报酬,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捐助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捐赠必须用于指定用途,不得挪用、克扣,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八、加强领导,形成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合力(二十二)切实履行政府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强规划统筹,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强化市(地)级政府统筹发展、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农村职业教育责任。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和发展本地职业教育的责任,尤其要加大高中招生统筹管理和职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