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成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特殊性,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历史哲学争论的焦点问题。这里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切历史唯心主义从根本上说都是以不同方式颠倒了这两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自然和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各种哲学由于没有正确解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结果是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观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同自然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关于“社会的本质”的几种观点 社会历史观起源于人们对劳动及在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反思。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人类尚不具备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明确区别开来的能力,社会历史观只能浑然一体地包含在一般宇宙观之中。在原始人的眼里,社会和自然一样神奇,都只能凭想象去理解,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就是这样产生的。在对社会历史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最初往往把不明其因的现象归之于偶然。但是,这些偶然事件的理论却是那样地顽强,统治和压迫人们的时间又是那样地长久,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进一步去探求这些偶然事件背后的原因。,关于“社会的本质”的几种观点 神学历史观:以“神意”或上帝为最高主宰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张精神或观念是历史本质的历史观,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理性如绝对观念看成是支配和决定历史的最终力量;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则强调人的意志、思想、观念是历史的决定力量,把人类历史的本质看成是思想史。,抽象人本主义历史观:用人的抽象不变的人性解释历史,以人性作为观察和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最高裁判的唯心主义观点。 自然主义历史观:把人类社会自然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或者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或者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物本能,认为人类与“动物社会”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积极影响的几种理论,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们对环境和意见相互作用的考察。 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他在历史观上的首要贡献,就在于他第一次把人类的历史描写为一个过程,并试图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原因,社会本身的特殊性:社会不同于自然。在自然中,一切都处在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是预期的、有目的的;而在社会中进行活动的,都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蕴含着人的意识、意志和目的。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他们经常歪曲历史。剥削阶级在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精神生产,决定了它必然要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意义。,社会历史根源:由于当时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之前,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联系,历史发展的动因,都未能充分暴露。而狭小的生产规模又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不可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认识论原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抽象人本化或自然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列宁对旧的历史理论的缺点的分析:,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新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市民社会:这一术语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这一术语的使用有两重含义。广义地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总和;狭义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因此,应按照上下文作不同的理解。),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再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从思想史上看,圣西门就已初步提出了社会有机体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有机体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确认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就是要求从对个别社会对象、领域或过程的研究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参见课本p96100),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石。第二,从活动的主体来看,人是社会有机体的主体系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理论,是同“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的理论相贯通的,这是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原则。第三,强调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性、整体性和变动性。从物质基础来看,生产方式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和骨骼系统;社会有机体是由许多具体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有机结构;社会有机体又是发展着的。,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1.社会是人类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 社会就是由从事文化创造的共同活动和连续活动的人类个体所组成的。用人类个体之间的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说明社会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方法。,社会交往的分层 生产技术的社会交往 经济的社会交往 政治的社会交往 精神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与社会有机 各个层面的社会交往关系都植根于物质生产活动,并且构成物质生产活动的社会条件。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规范化、制度化的产物。,社会结构 结构概念源于自然科学对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结构分析。随着人们对社会的整体把握正成必要,结构概念被引进社会科学,以研究特定领域的事物和现象。“结构”这一概念是指事物的基本构成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结的方式。 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是社会有机体的隐结构,而社会交往制度则是社会有机体的显结构。,生产技术制度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即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 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1.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从内容上看,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形态或经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范畴。 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3.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仅仅指其中的某一种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往往以萌芽状态、成熟状态和残余状态分别存在于依次出现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4.经济结构的功能 1)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这是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的基本前提。,2)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二者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又称经济结构为经济基础。 5.阶级的本质与经济结构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从本质上看,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1.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体系中便出现了政治结构。政治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它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直接形成于人们的政治活动之中。 2.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前一个系列是实体因素,后一个系列是规章与准则。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它又被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3.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是一切阶级斗争的焦点。 4.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结构集中反映了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政治结构不仅集中地反映着一定的经济结构,而且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并广泛地影响和制约着文化结构(观念结构)。,5.政治结构对社会有机体进行总体性调节,以强制性的力量保证社会总体的有序性。政治结构履行社会职能的主要形式是组织和保护社会经济生活。,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1.“文化”概念 从词源上来看,“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耕种、加工、照料、改善),而cultura本身又是由colo、colere(栽培、耕作土地、务农),cultus(耕种过的、加工了的)这些词组成的。在古典拉丁语中,“文化”一词通常是在耕种土地、农业劳动的意义上应用。 作为哲学范畴,“文化”一词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是指人的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一切“人化”的事物;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是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有关的观念形态。 文化和文明 2.文化结构: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专卖店、超市、商场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 库房出租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土地流转居间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买房盖房租房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原则
- 系统培训方案模板
- 买期房抵押合同样本
- 居间厂房转让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代签合同授权的委托书
- 投资收益分配股权转让定金协议二零二五年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 2024年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完整版)
- 水培吊兰的养殖方法要领
- 动物的迁徙行为与地球生态系统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100字】
- 校园金话筒大赛(临沂赛区)策划书
- 正确使用文丘里面罩
- 破碎锤施工方案
- 2023年10月自考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大学物理第8章-机械振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