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内科护理学脑血管疾病IA.ppt_第1页
课件:内科护理学脑血管疾病IA.ppt_第2页
课件:内科护理学脑血管疾病IA.ppt_第3页
课件:内科护理学脑血管疾病IA.ppt_第4页
课件:内科护理学脑血管疾病IA.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ursing ( CVD ),概述,脑血管疾病(CVD):是一组由于脑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的一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高发病率:年发病率219/10万(城市) 185/10万(农村) 高死亡率:年死亡率116/10万(城市) 142/10万(农村) 高致残率:存活者中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偏瘫、麻木、言语困难、吞咽障碍、视力障碍、情感异常、卧床、痴呆等,40%生活不能自理。,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健康的最主要杀手,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 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复习脑血液循环,脑血液供应,复习脑血液循环,脑底动脉环,复习脑血液循环,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前3/5血液,供应大脑半球的后2/5血液小脑和脑干,大脑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大脑血管结构特点,脑动脉: 内膜层厚,有较发达的弹力膜,中层和外层壁较薄,没有弹力膜,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这样可避免因血管波动影响脑功能。 脑静脉: 腔大壁薄弹性差;无静脉瓣;大多不与动脉伴行;静脉窦,静脉血及脑脊液经此血流缓慢。 特点: 1、长、弯曲度大,缺乏弹性搏动,不易推动和排出随血液来的栓子,故易患脑栓塞。 2、因脑动脉壁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又容易导致脑出血。,脑的血流及其调节,正常脑血流量 800-1000ml/min 1/5流入椎基底动脉 4/5流入颈内动脉 脑的平均重量1400g 占体重的23, 脑血流量占全身1520。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源储备,需要血液循环连续不断地供应氧和葡萄糖,一旦脑的血供受到障碍,其后果是严重的。,脑血流量的调节 平均动脉压60160mmHg可自动调节,(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按症状持续时间:24h为TIA,24h为脑卒中。 按病理性质,出血性,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TIA,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二)脑血管疾病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以AS所致的血管损害最常见。 2、血液成分的改变:高粘血症(如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和凝血机制异常(如应用抗凝剂、服用避孕药和DIC等)。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颤等。 4、其他:如颈椎病、肿瘤压迫邻近的大血管,血液栓子(如空气、脂肪、肿瘤)等。,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TIA或脑卒中病史 其他: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酗酒、吸烟、抗凝治疗、脑动脉炎等,不可干预 年龄 性别 种族 遗传因素,有效防治危险因素显著降低脑卒中事件发病率,不良生活方式增加脑卒中风险,吸烟、酗酒,太油! 太咸!,不健康饮食,脑卒中发病率,(三)脑血管病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发病前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但无卒中病史的个体,干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发生。 二级预防:针对已发生过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发展为完全性卒中。 三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发作持续10-20min, 通常1h内恢复,不超过24h 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是脑梗塞的特级警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TIA患病率为180/10万。,2019/8/5,17,可编辑,(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微栓子学说 脑血管的狭窄、痉挛或受压 血液动力学因素 血液成分改变,(二)临床特点,TIA基本临床特征 老年人(50-60),男女 发作突然; 历时短暂,一般为15-20min,多在1h 恢复,最长不超过24h; 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1、颈动脉系统TIA: 常见: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偏瘫; 特征性的症状: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失明、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如果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常见:眩晕,跌倒发作,一般无耳鸣; 典型表现:交叉性感觉障碍或交叉性运动障碍; 其它: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多数患者影像学检查正常,少数MRI有缺血灶,经颅多普勒(TCD)发现有动脉硬化的改变,血管狭窄。对所有TIA 的患者均应检查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等。DSA可以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有利于指导下一步治疗。,1、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一至数十次不等。 2、表现为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症状体征。 3、发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四)诊断要点,(五)治疗要点,1、病因治疗: 控制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治疗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 颈内动脉狭窄70%的患者作颈内动脉剥离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阿司匹林(首选)50-100mg/day qn,对TIA的预防有确切的疗效。但应注意出血倾向。 氯吡格雷75mg/d,副作用较少。,治疗要点,(2)抗凝治疗: 对颈内动脉系统效果较好。 肝素100mg+NS500ml静脉滴注,20-30gtt/min;5日后用低分子肝素4000IU,脐周皮下注射 bid,7-10天。 华法林6-12mg ,qn,3-5天后2-6mg维持,4-6w减量停药。,(3)扩血管: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 (4)中医中药:复方丹参、川芎、红花、水蛭素、脉通等。,3. 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要点,护理诊断,焦虑 与TIA突然发病或反复发作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及一过性失明有关 潜在并发症:脑血栓形成,护理措施,1、安全指导:合理休息和运动,频繁发作的病人应避免重体力运动。发作时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15-20度);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 2、运动指导:生活规律,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3、饮食指导:低盐、低脂、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戒烟、限酒。,4、用药护理: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时测定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一旦出现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 5、 病情观察: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伴随症状等。尤其对有失液者(如腹泻、呕吐、大量出汗等),应及时进行治疗并补充适量液体,以防低血压、血液浓缩而易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TIA是公认的缺血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TIA后1月内完全性卒中的发生率为4%8%,预 后,未经治疗&治疗无效的病例 约1/3发展为脑梗死 1/3继续发作 1/3自行缓解,小结,TIA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