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NY/T 389-2000 气雾器》是一项由中国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标准,主要针对用于植物保护作业中的气雾器设备。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气雾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根据标准内容,气雾器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喷雾性能指标(如喷雾量均匀性)、安全性能等。此外,还明确了不同类型的气雾器应达到的具体参数值,比如工作压力范围、容量大小等。这些具体数值有助于确保产品能够有效地完成其预定功能,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对于试验方法部分,《NY/T 389-2000 气雾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试气雾器的各项性能指标,例如通过特定的实验装置来检测喷射距离、喷雾模式等关键特性。这样的测试不仅帮助制造商评估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也为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提供了依据。

关于检验规则方面,本标准提出了对气雾器进行抽样检查的原则与方法,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均能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同时,它也指出了当发现不合格品时应该如何处理的流程。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0-03-31 颁布
  • 2000-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NY-T 389-2000 气雾器.pdf_第1页
NY-T 389-2000 气雾器.pdf_第2页
NY-T 389-2000 气雾器.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NY-T 389-2000 气雾器.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N Y / T 3 8 9 -2 0 0 0前言 制定气雾器行业标准的目的是使气雾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章可循, 并把该产品的生产和检验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对于保证生产企业产品质盘的提高, 维护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植保机械质盈监怪检验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 刘珍秀、 谭本垠、 李明流、 周云舞、 王忠群。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气雾器N Y / T 3 8 9 一2 0 0 0Ae r o s o l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雾器的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 运翰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畜禽消毒、 卫生杀虫、 室内消毒、 清洁环境用的气雾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 B / T 1 1 9 6 -1 9 9 3 重熔用铝锭G B / T 1 7 2 0 -1 9 7 9 漆膜附着力侧定法G B / T 2 5 2 0 -1 9 8 8 电镀锡薄钢板和钢带G B / T 2 8 2 8 -1 9 8 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J B / T 7 8 7 5 -1 9 9 9 植物保护机械名词术语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他有关定义按J B / T 7 8 7 5 的规定。3 . 1 气雾器 将药剂、 溶剂、 辅助剂和抛射剂充装在由气雾罐和气雾阀组成的包装容器内, 可通过气雾阀将内容物按预定的形态喷出的一种制品。3 . 2 气雾阀 配2在气雾器上的一种机械装置。揪压时, 使内容物按预定的形态喷射出来。3 . 3 阀门促动器 配里在气雾闷杆上的一种机械装置, 撤压阀门促动器时, 使气雾闷杆上下运动, 促使内容物按预定形态喷射出来.3 . 4 内压力 气雾器内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3 . 5 正常喷雾 正确徽压阀门促动器, 当阀门促动器运动的频率为2 0 次/ m i n 时, 雾化应均匀, 无明显粗大液滴夹在雾流中的喷雾状况.3 . 6 喷出速率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欲压阀门促动器时每秒钟的喷出量。3了 泄漏速率 气雾器贮存一年后内容物泄漏量的百分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 0 0 0 - 0 3 - 3 1 批准2 D O D 一 0 & 一 0 1 T.9N Y / T 3 8 9 一2 0 0 03 . 8 残留液量 不能正常喷雾时, 留在气雾器内的内容物重量3 . 9 喷雾射程 正常喷雾时, 达到每平方厘米 1 0 个雾滴的雾状射程。4 基本参数气雾器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气雾器的基本参数基 本 参 数参数值气雾器内压力, MP a0 . 2 0 0 . 8 0容里 , -L2 0 0 1 0 0 05一 技术要求5, 气雾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气雾器内的药剂必须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经允许使用的品种。52 气雾罐材质要求 气雾罐用厚度为0 . 1 8 mm-0 . 4 mm的镀锡薄钢板材料, 硬度值 H R 3 0 T为4 8 6 5 , 镀锡量为( 4 - 9-2 0 . 2 ) g / m 。其他性能应符合G B / T 2 5 2 0 的规定。 气雾罐用铝材含铝童不应小于9 9 . 5 %, 其他性能应符合G B / T 1 1 9 6 的规定。53 整机性能 气雾阀打开后, 所有通道必须畅通, 各活动件应操作灵活。5 . 31 喷雾性能 气雾器正常喷雾时, 雾化应均匀, 雾流应连续, 无气雾交替现象, 雾流中无明显的流束和粗大雾滴,气雾阀喷孔处应无滴液现象。5 . 3 . 2 雾滴谱 雾滴体积中值直径应(9 0 K m,5 . 3 . 3 喷雾角 正常喷雾时, 其喷雾角应1 8 , .5 . 3 . 4 喷雾射程 对雾滴体积中值直径不大于5 0 J A M的气雾器, 喷雾射程应不小于1 . 0 m; 对雾滴体积中值直径在5 0 Ja m -v 9 0 I m的气雾器, 喷雾射程应不小于1 . 2 m,5 . 3 . 5 气雾器内压力 气雾器在出厂一年内, 其魄内压力在2 5 的情况下应保持在0 . 2 MP a - 0 . 8 MP a 之间。5 . 3 . 6 残留液量( 重蚤) 应不大于总药液量的5 0 0 ,5 . 3 . 7 泄漏速率应不大于总药液量的3 0 6 g / 年 e5 . 3 . 8 喷出 速率应不小于。 . 7 g / s e5 . 3 . 9 气雾嫩的漆膜附着力, 按G B / T 1 7 2 0的规定, 分别检查三处, 并达2 级要求, 涂层不脱落.5 . 4 安全性能要求5 . 4 . 1 气雾器在0 . 8 5 MP a 压力时, 应保持 1 m i n 无泄漏现象。5 . 4 . 2 气雾器的变形压力应不小于1 . 2 MP a ,5 . 4 . 3 气雾罐的爆破压力应不小于1 . 4 MP a ,5 . 5 外观质量N Y / T 3 8 9 一2 0 0 0: .: .;外观应图文清晰、 色泽鲜艳、 套印准确。罐体应平整、 无锈斑、 焊缝平滑, 印刷的主要部位应无明显划伤, 次要部位轻微划伤( 不大于0 . 3 m m X 2 0 m m) 不超过三处。5 . 5 . 3 卷口应光滑, 不得有皱褶、 裂纹和变形。5 . 6 使用要求当阀门促动器的运动频率在 2 0次/ mi n时连续工作 2h ( 容量小的气雾器到喷完为止) , 各运动件工作应正常 , 喷雾应均匀。6 试验方法6 . 16.2rc *气雾器试验分为性能试验和使用试验。 试验条件雾滴谱和喷雾角测定, 应在温度为( 2 0 士5 ) C, 湿度)5 0 %、 无风的室内进行。试验用仪器设备应在标准计t部门检定的有效期限内, 其主要测量参数, 最低精度应满足表2的表 2 试验用仪器设备测量参数及精度侧 t 参 数精度备注重盆. 9分辨率 2压力 , MP a1 . 5级量程 0 -1 . 0蛋程 0 -2 . 0时间. 5分辨率 1流j . mL0 . 2温度 . 0 . 56 . 3 性能试验6 . 3 . 1 雾化性能试验6 . 3 . 1 门排除滞留在阀门和吸管中的空气, 置于( 2 5 士1 ) 的恒温水中, 使水浸至罐身的五分之四处,恒温3 0 m i n , 取出并将试样攘干, 摇动六次( 标明不允许摇动的气雾器除外) 。6 . 3 . 1 . 2 以每分钟2 0 次的频率欺压阀门促动器, 使其正常喷雾, 观察雾化是否均匀, 雾流中有无明显的粗大液滴以及喷孔处有无滴液现象。6 . 3 . 2 雾滴谱的体积中值直径( V MD ) 测定6 . 3 - 2 . , 试验条件按本标准 6 . 1的要求。6 . 3 . 2 . 2 先按本标准6 . 3 . 1 . 1 的步骤准备。6 . 3 . 2 . 3 激光粒谱仪测试法: 将气雾器阀门促动器的喷嘴放里在距激光粒谱仪采样点 1 0 0 m m处, 按下阀门促动器1 0 s , 使其正常喷雾, 测定雾滴的体积中值直径( V MD ) , 记人附录B表B 1 中。6 . 3 - 2 . 4 显微镜测试法: 气多器喷头离地面高0 . 5 m, 在喷头正前方的纵向喷雾范围内离地 1 5 c m处均匀放置 1 0只取样皿, 然后在取样皿底部均匀涂布一层凡士林, 加温化匀, 加人 1 0 号车用机油, 厚度为2 mm-3 m m。 按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正确按下阀门促动器l o s , 使其正常喷雾, 停喷3 0 s 后, 将取样a放在显微镜下逐一观察, 读取雾滴直径。 每个取样皿内测定1 0 0 个雾滴, 再将大小不同的雾滴分级、 统计( 尺寸分级按收集到的雾滴尺寸来决定) , 将测定和计算结果记人附录B表B 2中。6 . 3 . 3 喷雾角测定6 . 3 . 3 . 1 试验条件按本标准 6 . 1的要求。6 . 3 . 3 . 2 按本标准6 . 3 . 1 . 1 的步骤准备。6 . 3 - 3 . 3 在阀门促进器出口处正前方的水平面上铺一张毫米格纸( 或白纸) , 使气雾阀促进器喷孔高出N Y / T 3 8 9 一 2 0 0 0纸面5 mm-1 0 m m, 喷射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按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正确按下阀门促动器 4 s , 使其正常喷雾( 气雾器不得偏摆、 移动) , 然后用量角器直接测量雾流二边直线部分的夹角, 即为该气雾器的喷雾角( 见图 1 ) 。连续测试三次, 取平均值 , 记人附录 B表 B 3中。射流上有明显界限的直线部分 图 16 . 3 . 4 喷雾射程的测定6 . 3 - 4 . 1 试验条件按本标准6 . 1 的要求。6 , 3 . 4 . 2 按本标准6 . 3 . 1 . 1的步骤准备。6 . 3 . 4 . 3 装水剂的气雾器 将气雾器置于 1 . 5 m长的平板上( 或水磨石地上) , 并在气雾器正前方铺一张长 1 . 5 m、 宽 8 0 c m的白纸, 再在白纸的 1 m前后铺长 5 m m、 宽 1 0 m m的雾滴试纸若干张( 最少 3 张一5张) , 纵向排成一列,使气雾器的喷射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按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按下阀门促动器4 s , l m i n后( 让雾滴充分沉降在纸上) , 用 4 倍的放大镜. 在雾滴试纸上观察雾滴, 测量以最远 1 0 点/ c m, 雾滴的距离为雾状射程, 将测定的结果记人附录B表 B 3中。6 . 3 . 4 . 4 装油剂的气雾器 将气雾器置于 1 . 5 m长的平板上( 或水磨石地上) , 并在气雾器正前方铺一张长 1 . 5 m、 宽 8 0 c m的白纸, 使气雾器的喷射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按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按下阀门促动器 5 s -1 0 s , 观察雾双及到的距离, 将测定的结果记人附录B表B 3中。6 . 35 气雾器内压力的测定6 . 3 - 5 . , 按本标准 6 . 3 . 1 . 1 的步骤准备。6 - 3 , 5 - 2 拔出阀门促动器, 在专门的试验台上, 用专用接头将压力表进口对准气雾阀阀芯用力压紧压力表, 待指针稳定后, 记录压力表上的读数, 重复三次, 取其平均值, 记人附录B表B 4 中。6 . 3 - 6 残留液量的测定616 . 1 按本标准6 . 3 . 1 . 1 的步骤准备。6 . 3 . 6 . 2 在通风的室内按试样标明的喷射方法喷雾, 直至喷出的气雾荆不成雾状为止。6 . 3 - 6 . 3 将罐底开个小孔倒出残留液, 称其残留液量的重量, 记入附录B表B 5中。6 . 3 . 7 泄漏性能测定 将试样放人( 2 5 士1 ) C的水浴器内( 露出气雾阀芯) , 用专用接头将压力表对准气雾阀阀芯, 使气雾器充气加压至 0 . 8 5 MP a , 保压 1 m i n , 观察气雾阀、 气雾罐所有焊接处有无冒气泡及泄漏现象, 将试验结果记人附录 B表 B 5中N Y / T 3 8 9 一2 0 0 06 . 3 . 8 泄漏速率的测定 将试样按标明的喷射方法, 排除在充装操作中滞留在阀门和吸管中的气雾剂或空气, 称其重量 W,( 准确到2 g ) , 在2 5 C -3 0 C 的条件下经3 0 天静置后, 取出后再称其重量W2 ( 准确到2 g ) , 计算气雾器的泄漏速率, 将结果记人附录B表 B 6中。 泄漏速率按式( 1 ) 计算:泄漏速率( 又 / 年)W, 一 W37 2 0X ( 3 6 5 X 2 4+ 6 ) . . (1)式中: Wl 存放前的重量, 9 ; W, 存放后的重量, 9 ;3 6 5 X2 4 +6 一年里的小时数。6 . 3 . 9 喷出速率的测定 将试样置于( 2 5 +1 ) 的恒温水浴中, 使水浸至罐身高的五分之四处, 恒温3 0 m i n取出试样擦干,称其重量W3 , 将试样摇动六次( 标明不允许摇动的气雾器除外) , 欲下阀门促动器1 0 s , 然后擦去试样表面粘上的液体, 再称其重3 W, ( 准确到2 g ) 。 重复测试三次, 取其平均值, 将结果记人附录B 表B 6 中。 喷出速率按式( 2 ) 计算:喷 出 速 * (g / s ) 一 W 3 - W ,1 0 . . . . , (2)式中: W,喷出前试样重量, 9 ; W 喷出后试样重量, 9 。64 使用性试验 考核气雾器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 安全性。6 . 4 . 1 可靠性试验 当阀门促动器的运动频率在2 0 次/ m i n时连续工作 2 h ( 容量小的气雾器到喷完为止) , 观察气雾器各运动件工作是否正常, 喷雾是否均匀。6 . 4 . 2 安全性能试验6 . 4 . 2 . 1 气雾器的变形压力测定 将试样放进( 2 5 士1 ) 的水浴器内( 露出气雾阀芯) , 用专用接头将压力表对准气雾阀阀芯, 使气雾器充气加压至规定压力, 保持 1 m i n , 观察气雾阀和罐体所有焊接处有无变形和冒气泡现象, 将试验结果记人附录B表B 7中。6 . 4 . 2 . 2 气雾器爆破压力测定 气雾器爆破压力用气雾罐的爆破压力代替。将气雾罐装满水装在专用设备上, 用专用接头夹紧, 充水加压气雾魄至规定压力, 保持1 m i n , 观察气雾罐所有焊接处有无爆破现象, 将测定结果记人附录B表 B 8中。了 检验规则7 . 1 气雾器出厂时需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标志和使用说明书方可出厂 。7 . 2 气雾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使用性试验。7 . 2, 气雾器的出厂检验按附录A表A1 规定的必检项目进行。7 . 2 . 2 对成批生产的气雾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抽查,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数量应不得少于五只, 按附录A表 A1 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7 . 3 型式试验7 . 3 . 1 气雾器有下列情况之一, 应进行型式试验:N Y / T 3 8 9 一2 0 0 0 a )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 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 如产品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产品长期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时; d ) 型式试验已满三年, 仍正常生产的产品。7 . 3 . 2 型式试验应包括性能试验和使用试验的全部项 目, 试验数量应不少于五只。74 购货单位可按产品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试验项目复检产品质量, 抽样方法及合格质量水平, 由供需双方按G B / T 2 8 2 8的规定进行协商。8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8 . 1 标志8 . 1 . 1 每只气雾器应在明显的部位设置标牌, 标牌内容应包括: a ) 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b )产品名称和产品型号; c )主要技术参数: 气雾器重A, 魄内压力范围、 有效成分和含f. 气雾剂容f和有效期; d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药剂号; e )产品出厂 日期和出厂编号。8 . 1 . 2 每只气雾器产品应有产品的执行标准和卫生许可证复印件。8 . 2 包装和运翰8 . 2 . 1 气雾器包装应牢固可靠, 便于运输, 并有防潮、 防压措施。 包装箱外标志的字体应清晰完整, 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a ) 收货单位和地址产品; b )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c ) 产品名称、 型号、 规格、 数f; d )包装箱外形尺寸: ( 长x宽x高) mm; e ) 生产 日期 ; f ) 毛重, k g ; 9 ) “ 小心轻放” 、 “ 不得倒jt .防潮, 、 “ 防压” ; h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药剂号; i ) 发货 日期。B - 2 . 2 运输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碰搜, 要防止雨淋和污染, 并且要避光。8 . 3零 存8 . 3 . 1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 通风、 清洁的仓库内。8 . 3 . 2 严禁重压, 不得与腐蚀品混贮。N Y / T 3 8 9 一2 0 0 0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气,器检验项目及要求表 A 1 气雾器检验项目及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 验 要 求1喷雾性能必检2雾滴体积中值直径必检3喷雾角必检4喷雾射程抽检5气雾器的内压力必检6泄翻性能必检7漆腆附粉力必检8气雾器的变形压力必检9气雾.的姗破压力抽检1 0残留液,抽枪1 1泄肠速率抽枪1 2喷出速率必枪1 3使用可命性抽检1 4外观质t必检1 5装配质1t必检1 6包装质t必检 附录B ( 标准的附录)试脸原始数据记录衰产品名称及型号:制造单位名称:表 B 1 气雾器雾滴谱侧定 试脸地点: 试脸时间:序号体积中值直径( V MD ) , p m12345试脸人员记 录校对 :1 81N Y / T 3 8 9 一2 0 0 0产品名称及型号制造单位名称:表 B 2 气雾器雾滴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