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0621-1989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食品添加剂 液体二氧化碳 (石灰窑法和合成氨法)》。该标准规定了用于食品行业的液体二氧化碳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适用于以石灰窑法和合成氨法生产的、意图添加于食品中的液体二氧化碳。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石灰窑法和合成氨法制造的、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液体二氧化碳。
-
引用标准: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这些标准通常涉及试验方法、产品安全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
定义:对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确保读者对标准内容有准确理解。
-
技术要求:
- 感官指标:规定了液体二氧化碳的外观应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
- 理化指标:详细列出了包括纯度、水含量、酸度、油分、气味、重金属含量等具体的质量指标及其允许的最大限值,确保产品安全及使用效果。
- 微生物指标:虽然二氧化碳本身不具备微生物生长条件,但标准可能也会提及相关的卫生要求。
-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物理检测等方法来测定液体二氧化碳的各种理化指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要求产品外包装上需明确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生产商信息、净含量、执行标准等。
- 包装:规定了适合液体二氧化碳特性的包装材料和方式,以防止泄漏、污染,并保持产品性质稳定。
- 运输:提出了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措施,以避免损坏、泄漏。
- 贮存:说明了适宜的储存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以保证产品质量在有效期内不变质。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旨在保障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质量安全,规范其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过程,保护消费者健康,同时为生产厂商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和法规遵循依据。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国 家 标 准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氯化碳GB 10621一 89( 石灰窑法和合成氨法)Fo o d a d d i t i v eL i q u i d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f r o m l i me - k i l n a n d a mmo n i a p l a n t o f f g a s e 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石灰窑窑气和合成氨工艺脱碳再生的二氧化碳气经净化、 干燥、 冷却、 加压后制得的用钢瓶或贮罐( 车) 包装的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以下简称“ 食用二氧化碳” ) 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食用二氧化碳主要用作饮料的添加剂, 也可用于食品保鲜、 贮存等用途。本标准适用于食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分子式: C 0 2分子量: 4 4 . 0 1 09 8 5 年国际原子量表)2 技术要求食用二氧化碳应符合下表要求。组分名称组分含量二氧化碳, %妻9 9 1 5水分, %镇0 . 2亚硫酸、 亚硝酸不得检出氧化碳、 硫化氢、 磷化氢及有机还原物不得检出汕分不得检出酸度符合检验气味无异味 7 1 :二 氧化碳含量为体积比; 水分含量为质量比.3 检验方法 本标准检验方法中所用的水, 如无特殊规定, 均为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水3 . 1 水分含f的测定 水分含量的测定必须先于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和油分的测定3 . 1 . 1 仪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 9 8 9 一 0 3 一 0 1 批准1 9 9 0 一 0 2 一 0 1 实施GB 1 0 8 2 1 一 89 业用天平, 感量0 . 1 g ; 或一般试验室用量筒3 . 1 . 2 测定 将装满被测样品的钢瓶倾斜倒置, 瓶嘴向下。 经5 m i 。后缓慢开启瓶阀, 将钢瓶中流出的水收集到容器中, 直到有少量二氧化碳流出为止 关闭瓶阀。 将收集到的水用天平称量或按体积测量。3 . 1 . 3 水分含量计算 水分含量( 以质量百分数计) 按下式计算:c一里 ; X 1 0 0 刀卜式中 。 一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 m一 一 收集到的水的质量, k g ; 。 : -一钢瓶中样品的质量, k g3 . 2 二敏化碳含量的测定3 . 2 . 1 方法原理 二 傲化碳可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 根据吸收前后气体体积之差, 直接在二氧化碳快速测定仪上读出其体积百分含量。3 . 2 . 2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钾( G B 2 3 0 6 ) , 分析纯, 3 0 0 g / L溶液: 称取3 0 0 g 氢氧化钾, 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1 0 0 0 m l ,3 . 2 , 3 仪器 几 氧化碳快速测定仪参见附录A( 参考件) , 吸收器容积1 0 0 士0 . 5 m L其中9 8 1 0 0 m l . 处刻度为0 . 1 m L , 允许误差0 . 0 2 m L e3 . 2 4 测定 从样品二氧化碳的液相中取样。 先检查仪器各部分完整无损无漏气之处, 方可取样分析 将二通旋塞A , B开启, 用橡皮管将旋塞B处的玻璃管与已倒置的样品钢瓶上的减压阀出口联接,用徉品气充分置换测定仪及其联接管道( 置换用气量应大于被a - 换容器容积的、 。 倍) 。 先关闭旋塞A , 再关闭旋塞B , 取下橡皮管。 迅速旋转旋塞A数次, 使仪器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平衡。 确保取样体积一致性。 向滴液漏斗D中加入1 0 5 m l , 氢氧化钾溶液。 缓慢开通旋塞A, 使氢氧化钾流人吸收器 C至不再流入, 说明吸收完毕, 关闭旋塞A ,3 . 3 油分的测定读取吸收器C中液面所指的刻度, 即为二氧化碳的含量。 将干燥无油的粗织棉布袋套在倒置的样品钢瓶瓶阀出口接管上并扎紧 开启瓶阀, 让适量二氧化碳迅速流入布袋中。 从布袋中取出约l o g 固体二氧化碳置于试验室用的定量滤纸上 待二氧化碳蒸发后,滤纸上不应有油迹3 . 4 一氧化碳、 硫化氢、 磷化氢及有机还原物的测定3 . 4 . 1 仪器和试剂 转子流量计: 测量范围2 0 - 1 0 0 m L / m i n ; 比色管, 参见附录B ( 参考件) ; 硝酸银( G B 6 7 0 ) ; 氨水( G B 6 3 1 ) 。 氮制硝酸银溶液: 将5 0 g 硝酸银溶于 0 0 0 m L水中、 在不断搅拌 下 滴加氨水至初起的沉淀将近长溶: 匕过滤, 移至棕色瓶中避光保存。GB 10621 一 893 . 4 . 2 测定 从样品二氧化碳的气相取样 取甲、 乙两支比色管, 各加2 5 m L 微热的氨制硝酸银溶液与3 m L氨水, 向甲管中以6 0 - 7 0 m L / m i n流量通入1 0 0 0 m L 样品气后将甲管与乙管比较 应同样澄清无色3 . 5 亚硫酸和亚硝酸的测定3 . 5 1 仪器和溶液3 . 5 . 1 . 1 吸收器, 参见附录C ( 参考件) 。3 . 5 . 1 . 2 转子流量计, 测量范围1 0 0 1 0 0 0 m L / m i n , 或湿式流量计, 0 . 5 m / h o3 . 5 . 1 . 3 高锰酸钾溶液, 3 . 1 6 g / L , 按G B 6 0 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 容量分析) 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制备3 . 5 . 1 . 4 硫酸( G B 6 2 5 ) , 9 5 %-9 8 %, 分析纯。3 . 5 2 测定 将0 . 1 m L 高锰酸钾溶液、 5 m L 水送入吸收器, 并加数滴硫酸稍加酸化, 使1 5 L二氧化碳以0 . 5 L /m i n 的流速通过, 在约1 5 m i n时再加数滴硫酸酸化 吸收器中溶液颜色有微小的变化, 若溶液颜色改变或脱色, 就证明二氧化碳中含有亚硫酸和亚硝酸。3 . 6 酸度测定3 . 6 . 1 溶液和仪器3 . 6 . 1 . 1 转子流量计, 2 0 2 0 0 m L / m i n o3 . 6 . 1 . 2 甲基橙指示剂, 按G B 6 0 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制备。3 . 6 . 1 . 3 盐酸溶液( 1 -1 2 0 0 ) , 按G B 6 0 1 制备。3 . 6 . 2 侧定 取新煮沸后冷却的水1 0 0 m L , 加3 -5 滴甲基橙指示剂, 混匀后分别置于甲、 乙两支比色管中, 乙管中加1 m L 盐酸溶液( 3 . 6 . 1 . 3 ) , 甲管中通入1 0 0 0 m L 样品气体, 甲 管显示的颜色不得比乙管深。3 . 7 气味的测定 气味测定凭人的嗅觉 1 F 5 0 0 m L 烧杯中加入2 0 0 m L 冷开水, 通入样品气2 0 m i n , 水中仅能有弱酸味, 而不能有异味。4 检验规则4 . 1 食用 二 氧化碳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 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4 . 2 食用二氧化碳按批量抽检, 每批瓶数不得超过一个生产班的产量。4 . 3 批量少于4 0 瓶时, 抽取4 瓶; 4 0 - - 2 0 0 瓶抽取6 瓶; 2 0 1 - 4 0 0 瓶抽取s 瓶; 4 0 0 瓶以上抽取1 0 瓶。 如果食用二氧化碳以贮槽( 车) 包装供应, 则每一贮槽( 车) 为一个批量验收。4 . 4 当检验结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应从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检验, 若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则该批产品不合格。4 . 5 用户有权按本标准规定验收.4 . 6 用户和生产厂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 由双方共同检验或提请仲裁5 包装、 标志、 贮存、 运输5 门充装食用二氧化碳的钢瓶和运输贮槽( 车) 必须符合国家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和有关压力容器法规, 以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5 . 2 钢瓶或运输贮槽( 车) 充装 几 氧化碳的充装量和充装压力也应符合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和有关压力容器法规GB 10 621 一 895 . 3 充装食用二氧化碳的钢瓶或贮槽应专用, 表面漆色为铝白色, 并有明显的“ 食品添加剂” 字样, 装过其他物品的容器, 不得用于充装食用二氧化碳。5 . 4 用户将空瓶或运输贮槽( 车) 返回生产厂时, 钢瓶或贮槽内按国家有关规定应留有余压, 并不得低于0 . 3 M P a5 . 5 生产厂在充装前必须检查钢瓶或贮槽内有无余气或其他杂物 如不符合要求, 则必须作相应的严格处理, 方可充装。5 . 6 装有产品的钢瓶必须戴好安全帽。 钢瓶和贮槽不得有任何漏气之处。5 . 7 食用二氧化碳出厂时, 应附有质量合格证。 其内容包括: 生产厂名、 生产日 期、 产品的质量( k g ) 、 本标准号、 合格证号、 检验员姓名( 或代号) 、 产品规格、 明显的“ 食品添加剂” 字样标志5 . 8 二氧化碳有很强的窒息性。 液体二氧化碳的钢瓶应竖放, 避免受热、 曝晒. 生产、 贮存二氧化碳的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 阴凉干燥。6 生产厂的保证6 . 1 在遵照本标准运输、 贮存条件下, 生产厂应保证食用二氧化碳的总的污染对使用者不应产生毒性。6 . 2 生产厂应保证钢瓶装食用二氧化碳的贮存期, 从生产日 期起为一年。 贮槽装贮存期从生产日 期起为六个月。7 其他 在贮存保证期期满后, 食用二氧化碳在使用前应按本标准要求检验 食用二氧化碳的生产、 运输、 使用中都应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G B 1 0 6 2 1 一 8 9 附录A二盆化碳快速测定仪 ( 参考件)1 0 8 . L 刻度标记壁厚 2 图AIA , B 一两通旋塞、 C 一 几 氧化碳吸收器 D -滴液漏斗, 容积1 2 0 m L , 1 0 8 m L 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公路洒水养护方案范本
- 新餐厅木工施工方案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雅艺术走进学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信息系统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组合钢模板衬砌施工方案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合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镀锌桥架施工方案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化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智能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课件详解
- 2023年06月天津市便民专线服务中心招考聘用合同制员工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高速公路监理工程师质量目标责任书
- 抖音政务号运营建设方案版
- 医学检验心壁的组织结构
- 《小池》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 广州酒店中英文对照
- GB/T 819.1-2000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钢4.8级
- GB/T 4323-2002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 《伦理学原理》教学课件
- GB/T 12168-2006带电作业用遮蔽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