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热粘合工艺 (Thermo-bonding Process),2,2,第一节 热粘合的基本原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大都具有热塑性,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软化熔融,变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粘流体,冷却后又重新固化,变成固体。 热粘合非织造工艺就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热塑性的这一特性,使纤网受热后部分纤维(或热熔粉末软化熔融),纤维间产生粘连,冷却后纤网得到加固而成为热粘合非织造材料。,一、热粘合加固纤网基本原理,3,3,1.产品卫生性好 不带任何化学试剂、生产无三废、无噪音。 2.生产速度高 2060m/min,最高可达100120m/min。 3.能耗低 如丙纶纤网,热粘合能耗2.4105J/kg,浸渍粘合3.9105J/kg。 4.生产灵活性大 既可直接加固纤网,也可作为辅助加固,改善其它加固方法的不足。,二、热粘合加固纤网的特点,4,4,热粘合非织造工艺可分为:热轧粘合、热风粘合和超声波粘合。 一、热轧粘合 利用一对加热的钢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同时加以一定压力的热粘合方式。 1. 点粘合 花辊+光辊,第二节 热粘合工艺的分类,5,2. 面粘合 产品表面光滑,不采用一对钢辊,以防止产品纸一般的感觉。,面粘合热轧工艺示意,6,3. 表面粘合(轧光) 产品较厚,表面光滑。采用表面粘合热轧的非织造材料常先进行针刺加固,根据产品的密度要求,可进行轻度针刺或高密度针刺加固。,7,二、热风粘合 利用烘箱对混有热熔介质的纤网进行加热,使纤网中的热熔纤维或热熔粉末(熔点低)受热熔融,熔融的聚合物流动并凝聚在纤维交叉点上,冷却后纤网得到粘合加固而成为非织造材料。 在热风粘合过程中,纤网离开烘房的热熔区域后应马上采用一对轧辊对纤网加压,以改善纤网的粘合效果,同时提高产品的结构、尺寸的稳定性。,8,三、超声波粘合 高于人类听觉上限频率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或称为超声。,超声波粘合的能量来自电能转换的机械振动能,换能器C将电能转换为20kHz的高频机械振动,经过变幅杆D振动传递到传振器E,振幅进一步放大,达到100m左右。在传振器的下方,安装有钢辊筒F。,9,辊筒表面按照粘合点的设计花纹图案,植入许多钢销钉,销钉的直径约为2mm左右,露出辊筒约为2mm。,10,超声波粘合时,纤网或叠层材料喂入传振器和辊筒之间形成的缝隙,并在植入销钉的局部区域将受到一定的压力,在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4消费降级-现象洞察与破局之道-OI咨询
-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 八年级上册 1.《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防震演练会前培训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5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第一课时 桂师星球版
-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我和你》、《奥林匹克颂》教学设计
- 人教八下地理 9.2 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 道德讲堂培训
-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4 植物和我们 苏教版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消防队伍廉洁警示教育
- 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程
- 国际合作与中外合拍片的发展现状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版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