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周东升浙江省江山中学【教材版本】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六章第四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3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简要介绍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即“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教材首先通过“科学真是迷人”,在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情况下,认为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引力相等,进而得到只要知道了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v和引力常量G,即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这种设计思路既给出了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也展示了万有引力理论的魅力“称量地球的质量”。教材随后作为示范,以计算太阳质量为例,给出了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思路清晰,表述规范。最后从科学史的角度,简要介绍了亚当斯和勒维耶发现海王星的过程,都显示了万有引力理论的巨大成就。因此,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能体会到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合外力提供,初步掌握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处理匀速圆周运动的方法。在前一节又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不熟悉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对天文学的研究方法相对比较陌生,不了解万有引力理论所取得的成就。【教学设计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两条主线:一是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称量地球的质量”,“计算天体的质量”的学习,明晰万有引力定律运用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二是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和“我国天文观测的成就”等史实材料的展示,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让他们体会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时代,前辈科学家所做的巨大贡献和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奠基作用,也让他们感觉到科学的美妙与科学定律发现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这也是本教学设计的亮点所在,即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整体而言,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2)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天体质量和天体密度的计算,理解称量天体质量和计算天体密度的方法。2)通过天体质量的计算、未知天体的发现,明确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体质量的计算、未知天体的预测的学习活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2)通过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求解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一般方法。难点:(1)求解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知识回顾】1行星围绕太阳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提供?2重力与万有引力有什么关系? (以上两个问题由学生复习回答。)3卡文迪许测量万有引力常量G有何重要意义?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适性;同时使得包括计算星体质量在内的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定量计算成为可能;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前两个意义大家已经有了体会,但如何推动天文学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地体会。回忆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并且复习圆周运动知识和万有引力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教学提出问题: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出了引力常量,成为“称”出地球质量的第一人。他是怎么做的?活动一:测量地球的质量已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地球的质量M?学生自主计算完毕后,展示学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小结:根据公式来看只要知道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R和万有引力常量即可算出地球质量。在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之后,可以具体计算出地球的质量来,因此,卡文迪许将自己的实验称之为“称量地球质量”的实验。提出问题:刚刚我们用了如此精妙的方法,称出了地球的质量。太阳的质量更大,怎样测量太阳的质量呢?用刚才的办法可以吗?活动二:若某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运行的轨迹近似与圆周,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求太阳的质量。(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在行星运动模型中,将太阳可以看成中心天体,行星看成环绕天体。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中心天体对环绕天体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举出几个中心天体和环绕天体的例子。要求学生利用这一模型推导出计算太阳质量的表达式。教师总结评估。思考:(1)应用此方法能否求出行星的质量?为什么?(2)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r、公转周期T不同,这种方法能否保证用不同行星计算出的太阳质量必须是一样的?小结: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两种思路:知道中心天体的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利用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计算。知道环绕天体运动的情况和轨道半径,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计算。特别地,这两种方法只能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活动三:测量月球的质量畅想一下,假如2024年你被选为宇航员被送到月球上,给你的任务之一是测量月球的质量,请你设计一份能完成这次任务的实施方案。活动四:求天体的平均密度天体的质量求出来了,能否求天体的平均密度?如何求?写出其计算表达式.(友情提示:球体的体积公式)活动五:发现未知天体阅读教材“发现未知天体”部分的内容,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海王星为什么被称为“笔尖上发现的行星”?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星体有哪些?有何意义?学生自主探究,写出测量过程,相互交流展示结果。体会卡文迪许将自己测得引力常量的实验称之为“称量地球质量”的原因。体会物理模型及其重要性。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列方程、计算:得: 加深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理解,引出中心天体和环绕天体的理解。回顾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k,只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加深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开放性的探究活动,融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万有引力定律知识和密度、球体体积公式处理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认识到:海王星的发现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测未知的星体,这不仅巩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也充分展示了科学理论的预见性。引发思考,激发探究积极性。通过实例,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明确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发现未知天体”,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从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等几个侧面,学习了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