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CDMA无线网优工程师初级培训WCDMA:宽带的CDMA,由GSM演变而来。一、网络优化流程图:1. 数据采集(1) 话统: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话务掉话比、最坏小区、拥塞率、MSC、BSS、BTS、CELL、TRX。(2) 路测:DT、覆盖得分、话济得分、掉话率、接通率、切换成功率。2. 性能评估:统计分析,找出问题。3. 优化方案制定4. 优化方案实施5.二、优化人员的配置(最少要3人)1、天线工程师(处理天线高度,俯仰角等问题)2、硬件工程师(即督导,负责硬件诊断分析)3、路测和路测分析工程师(DT&DTA,驱车测试及路测数据分析)4、网络规划工程师(频率规划,容量规划,覆盖规划)5、话统分析人员6、系统分析工程师三、无线网优网规概述 1、移动通信的发展:(1)、不同时期,不同需求早期:保证基本通话当前:提供低速数据,大容量,有一定保密性,提高语音质量新要求: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大容量,高速数据,优质服务,更安全(2)、不同需求,不同业务(3)、不同业务产生不同技术第一代 模拟 AMPS TACS NMT第二代 数字 GSM CDMA-IS95 TDMA-IS136 PDC第三代 IMT-2000 WCDMA(UMTS) CDMA2000 TD-SCDMA2、通信基础概念介绍 大区制:(单工技术,只接收不发送)如电视,广播,寻呼机,都是单向下行的。小区制:蜂窝通信(双工技术,频率复用)。BCCH为4*3=4个基站三个小区;TCH为1*3,3*3。双工技术:区分用户上下行。时分双工:TDD,利用不同时隙来区分用户的上行和下行。频分双工:FDD,利用不同频率来区分用户的上行和下行。多址技术:区分同一小区内的不同用户。 频分多址FDMA:利用不同的频率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时分多址TDMA:同一频率下利用不同的时隙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码分多址CDMA:同一频率同一时隙下利用不同的码片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第二章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网络建设:1、 建网目标:覆盖区域,用户数,业务类型,服务等级。2、 网络规划:容量、频率、覆盖。3、 工程实施:4、 网络优化:网络建设关注点:3C1Q(覆盖:coverage,质量 quality,容量,capacity,成本,cost)。第三章 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一、网络规划1、 网规定义:根据建网目标和要求,结合成本,确定网络建设的规模和组网方式。2、 网规范畴: (1)核心网络规划:侧重NSS/CN网元数目和配置规划。(2)无线网络规划:侧重BSS/RAN网元数目和配置规划(直接影响核心网和传输网的规划),占70%投资。(3)传输网络规划:侧重各网元之间的链路要求和链接方式的规划.华为网规理念:成本最小,覆盖最佳,容量最大,质量最优。二、网络优化1、优化对象:即将投入运行或者运行中的网络(已激活的基站,UNLOCK的载频)。2、优化手段:数据采集:话统、路测(覆盖、质量、掉话次数、接通率、切换成功率)、参数配置(经纬度、天线高度、方位角、俯仰角)、工程参数(*.cel,*.txt文件)3、 优化目标:使网络达到最佳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4、 优化时机:A、正式投入运行后或者网络扩容后。B、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或者用户投诉较多时候。C、发生突发事件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如大型活动)。D、当用户群发生改变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候。WCDMA系统原理概述WCDMA业务:1、高速数据业务2、高清晰语音视频业务3、多样的个性增值业务无线传播环境:多径传播,包括直射、反射、绕射。一、衰落1、慢衰落:定义:由于障碍物的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接收信号的强度下降造成的衰落,又叫阴影衰落,其场强中值随地理位置的变化不大。特点:场强中值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且与位置地点相关,衰落的速度取决于移动台移动的速度。2、快衰落:定义:由于合成波的振幅和相位随移动台的移动速度起伏很大,造成的衰落,其深衰落点在空间上的分布近似相隔半个波长。特点:又因场强服从瑞利衰落,故又叫瑞利衰落,特点是,振幅和相位是随机的。CDMA克服快衰落的三种方法:时间、空间、频率分集技术。GSM克服快衰落的方法:跳频技术。二、典型无线信道分类1、 静态信道 static 室内 CQT测试2、 典型城区步行信道 TU3 3KM/H 步测3、 典型城区车载信道 TU30 30KM/H 短呼4、农村车载信道 RA50 50KM/H 长呼5、高速公路车载信道 HT120 120KM/H 长呼三、双工技术和多址技术1,双工技术: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1),频分双工:FDD 以不同频率区分上下行。用于WCDMA和CDMA2000。优点,实现简单缺点,在上下行业务不对称的时候,主要是数据业务,频谱利用率低。(2),时分双工:TDD 以不同时隙区分上下行。用于TD-SCDMA。优点,在上下行业务不对称时,可以灵活分配不同数量的时隙,频谱利用率高。缺点,实现难度较复杂,需要比较高的精确的同步,CDMA体制下需要GPS同步。和CDMA技术同时使用时,上下行干扰控制困难,功率控制难。2,多址技术:区分不同用户(1)频分多址 FDMA:不同用户占用不同频率,频率间隔保护不受干扰。(2)时分多址 TDMA:不同用户可占用相同频率,但占用不同时隙解决干扰(3)码分多址 CDMA:不同用户同时占用同一频率,通过相互正交的码片来区分用户,不同码正交相乘等于0,相同码相交等于1。CDMA系统的用户容量是软容量:当用户数目增加时,对所有用户而言,系统性能有所下降,相应当用户数目减少时,系统性能提高。或者说,CDMA系统可以通过牺牲部分系统性能来换取更大容量缺点,占用较大的带宽,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系统内用户相互干扰,技术实现难度较大,如功率控制技术,负载控制技术等。 CDMA原理和RAKE接收机一、 CDMA系统基本框图: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交织 扩频 加扰 调制 射频发射无线信道 射频接收 解调 解扰 解扩 去交织 信源解码二、常用术语:1、比特 Bit -经过信源编码的含有信息的数据成为比特,bps2、符号 symbol -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后的数据称为符号,SPS3、码片chip -经过最终扩频得到的数据称为码片,CPSWCDMA的扩频速率是:3.84mcps三、处理增益:-最终扩频速率和比特的比CPS/bps-在WCDMA系统中,根据提供业务的不同,处理增益时可变的。-信噪比 Ec/Io:Ec,码片能量。Io,所有信号能量之和(有用和杂音)四、信源编码:AMR(自适应多速率语言编码)WCDMA系统采用AMR (adapter multiple rate )语言编码1、编码共有8中,速率从12.2kbps-4.75kbps2、多种语音速率与目前各种主流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的编码方式兼容,有利于设计多模终端3、根据用户离基站的远近,自动调整语言速率,减少切换,减少掉话4、根据小区负荷,自动降低部分用户语言速率,可以节省部分功率,从而容纳更多用户五、信道编码交织:1、信道编码作用:增加符号间的相关性,以便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回复信号2、编码类型:(1)语音业务:卷积码(2)数据业务:Turbb码 3、交织:打乱符号间的相关性,减少信道快衰落和干扰带来的影响(2次交织)4、码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1)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扩频码字X1(t)(2)其自相关特性决定了多径干扰特性(3)其互相关性决定了多址干扰特性六、扩频原理:理论原理,需要发送信息的用户:UE1,UE2,UE3。-UE1使用C1扩频:UE!*C1-UE2使用C2扩频:UE2*C2-UE3 使用C3扩频:UE3*C3-C1C2C3相互正交。发生信息:UE1*c1+UE2*C2+UE3*C3=0.OVSF码与WOLSH码的互相关为零,相互正交得到的码。七、WCDMA系统的加扰1、下行:不同小区(扇区载频具有不同的下行扰码),不同小区配置不同的下行扰码,手机通过扰码识别小区,以OVSF码区分同一小区内的不同用户。2、上行:同一小区的不同用户配置不同上行扰码,以不同的上行扰码来区分同一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以OVSF码区分同一用户的不同业务。八、CDMA的码生成技术1、随机序列:(贝努利序列)-0和1各有一半-移位序列和原序列有一半相同2、M序列:用于CDMA和CDMA2000.-由移位寄存器生成-是最大长度的线性移位寄存器,周期是2的N次方减1。-缺点:对同步要求很高,只有一个序列,不同用户通过不同相位(节拍)区分3、Gold序列:用在WCDMA中-有两个优选的M序列异或而成-自相关函数有多个值,没M序列好,比M序列多。-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质,用于区分小区和用户-优点:不需GPS同步,灵活性、安全性高-缺点:码间干扰大。九、扩频、解扩原理CDMA宽带扩频技术有效避免无线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RAKE接收机CDMA特有,可通过多个相关监测器接收多径信号中的一个隔路信号。一个手机有4个RAKE接收机(1个用于调制,3个用于解调)。无线资源管理(RRM)一,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的目的:-保证CN所请求的QOS-增强系统的覆盖-提高系统的容量RRM无线资源管理的工作就是结合Qos(Quality of service)对功率等资源进行管理RRM的内容:功率控制,负载控制,AMR控制,小区切换,信道分配。1、功率控制:调整发射功率,克服远近效应、阴影衰落和快衰落,使用所有用户到达基站的功率都相等,减少了干扰,提高了系统容量。功率控制的分类: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分上下行内环功率控制【基站和手机之间】和上下行外环功率控制【基站和RNC之间】)(1)、开环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假设发射功率与接受功率之间的耦合损耗以及干扰水平相同,利用先行测量接受功率的大小并由此确定初始发射功率的大小。作用:克服阴影和路径损耗缺点:未考虑到上下行信道电波功率的不对称性,因而其精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应用:上行:应用于PRACH和DPCCH信道 下行:应用于DPCCH信道。 2、负载控制:负载控制:小区呼吸是负载控制的主要手段,热点小区的负载分给其他小区。3、AMR控制:通过动态调整AMR的语音速率,保证了在相同容量下,保证ue的通话质量。二、WCDMA切换分类1, 切换:分为软切换和硬切换1软切换:先连接后断开。分软切换(同系统同频不同RNC有IUR接口或同RNC不同NODE B)和更软切换(同系统同频同RNC同NODE B)。2硬切换:先断开后连接。(不同系统或同系统不同频率或同系统同频不同RNC没IUR接口)三、压缩模式 compressed mode一般一个UE只有一个射频接收机,也就是说只能接受一个载频信号。用于异频切换和异系统切换时UE对目标的测量和同步。四、直接重试:减少呼损,合理分布用户负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满足用户动态调整带宽要求。在呼叫建立阶段。五、RNS迁移:=RNC+NODE B。有效减少IUR接口流量,增强系统适应能力。六、信道分配:复用方式,随着业务量的变化,灵活分配信道,节约系统资源,提高容量。 第三章WCDMA FDD技术一、WCDMA FDD模式技术规范基站同步方式:支持异步基站和同步基站的运行。信号带宽:5MHz,码片速率:3.84Mcps信道编码:差积码(语音)、turbo 码(数据)。调制方式:上行GPSK,下行GPSK功率控制:上下行闭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解调方式:异频辅助的相关解调语音编码:AMR二、WCDMA与GSM空中接口的主要区别 WCDMA GSM载波间隔 5MHZ 200Khz频率服用系数 1 1-18功率控制频率 1500 2Hz更低服务质量控制 无线资源管理算法 网络规划(频率)频率分集: 3.84hz的带宽使其 跳频:降干扰,提容量可以采用Rake接收机进行多径分集分组数据: 基于负载的分组调度 GPRS中基于时隙的调度下行发射分集: 支持,以提高下行链路容量 不支持无线网络规划的基本流程一、 流程:1信息收集确认分析2无线网络估算3地图辅助规划,初始基站选择4基站勘测5系统仿真6无线网络预规划7小区参数设计8局数据制作9无线网络规划 无线网优流程一、无线网优范围:1工程网优项目(最简单)2维护网优项目(中等要求)3第三方网优项目(运营商招标,商业网优,要求最高)二、无线网优流程:1, 数据采集及需求分析:收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与文档,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软件,网络优化信息的收集,合同中的界面分工,指标要求,功能需求。DT数据:覆盖得分、Rxler-sub20dB3, 室内损耗值是楼层高度的函数(地板) 1.9dB/层4, 家具和其他障碍物的阻挡2-15dB5, 厚玻璃 :6-10dB6, 火车厢的穿透损耗为:15-30dB7, 电梯的穿透损耗为:30dB左右8, 茂密树叶损耗为:10dB第三章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一、 常用的传播模型1、自用空间传播模型:理想的真空模型,各向同性。空气中近似2、OKUMUWA(奥村)HATA模型:频率范围:150-1500MHZ(天线高度30-1200M,移动台1-10M,距离1-20KM),宏蜂窝。3、COST231-HATA模型:频率范围:1500M-2000MHZ(天线高度30-1200M,移动台1-10M,距离1-20KM),宏蜂窝。4、COST231-WALFISH-IKEGAMI模型:频率范围:800-2000MHZ(天线高度4-50M,移动台1-3M,距离0.02-5KM),适用于市区,宏蜂窝或微蜂窝。5、KEENAN-MOTLEY模型:在自由空间基础上,增加了墙壁和地板的穿透损耗,没考虑多径影响。适用于室内。6、计算机辅助计算模型:不同的设备商有自己的软件(ASSET,U-NET)7、理论传播模型。 WCDMA天线原理与选型第一章 天线原理1、天线功能:将馈管中的高频电磁能转化成自用空间的电磁波,反之,将自有空间中的电磁波转化成为馈管中的高频电磁能。2、天线作用:(1)、把导线上转下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天线电波发射到空间(2)、收集天线电波并产生电信号3、天馈系统的组成:1、抱杆(直径:50mm-100mm) 2、天线3、天线调节支架4、室外跳线5、走线架及线卡6、室内馈线及馈线卡7、跳线与馈线的密封接头4、天线的工作原理(1)、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2)、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互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就大大增加,因此就形成较强的辐射,通常将上述能产生显著辐射的直导线称:振子振子分类: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臂长为四分之一波长称为半波振子 -全波与波长相等的振子称为全波对称振子 -将振子折合起来称折合振子5、天线的工作带宽 天线工作带宽的定义:(1)、一种指天线增益下降3dm时的频带宽度(2)、一种是指在规定的驻波比下(即=25dB。 7、其他上副瓣抑制+零点填充。二、郊区:1、 工作频率:1710-2170MHz2、 极化方式:+ -45度 双极化3、 水平波束宽度65度 或90度4、 增益:靠近城区dBi,靠近农村dBi5、 下倾方式:电下倾小角度三、农村: 1、定向天线:1710-2170MHz、垂直极化、90度波束宽度、18dBi增益、不预置下倾 2、全向天线:1710-2170MHz、垂直极化、11dBi增益四、公路: 带状、8字形全向天线或双扇区,在穿过乡镇或旅游景点时也可采用三扇区或心形全向站。 1、定向天线:1710-2170MHz、垂直极化、30度水平波束宽度、21dBi增益、不预置下倾。 2、8字形天线:1710-2170MHz、垂直极化、70度波束宽度、14dBi增益、不预置下倾。 3、心形天线:五、山区: 1、定向天线:1710-2170MHz、垂直极化、90度水平波束宽度、15dBi增益。 2、全向天线:六、近海: 定向:1710-2170MHz、垂直极化、30度水平波束宽度、21dBi增益、不预置下倾。七、隧道: 1、小于2KM:选10-12dBi的八木天线或直放站或小型定向天线。 2、大于2KM:采用泄露电缆。八、室内: 1、全向天线:800-2500MHz、垂直极化、360度水平波束宽度、90度垂直波束。 2、定向天线第五章 天线新技术一、 动态多波束:有效调整覆盖范围,专用波束分陪(语音、数据)1、 动态多波束特点:(1)、多波束形成 (2)、波束方向可控 (3)、波瓣宽度可控(话务量增加,宽度调小) (4)、波束距离可控二、智能天线: 1、与波束天线区别 2、两种算法(切换多波束、自适应波束)三、作用: 1、链路级:抑制干扰,提高SNR(信噪比) 2、系统级:增加容量,增加覆盖范围,提高QOS,BIT RATE,MOBILITY RATE。 WCDMA切换原理第一章 切换概述一、切换的目的:当即将离开当前小区信号覆盖的时候-为UE提供连续的无中断的通信服务,基本目的-覆盖当前小区负载不平衡时-资源共享-与当前使用小区业务特性不符合时候(语音切换到2G,数据切换到3G)二、UE的模式和状态: DEAD-IDLE-RRC CONNECTION三、切换方法与分类: 1、CELL-DCH状态下小区的变化:切换,直接重试。 2、IDLECELL-FACHCELL-PCHURA-PCH:小区重选四、在CELL-DCH下切换分类:按系统划分按信令划分按切换点划分说明同系统(WCDMA)软切换同频低速业务高速业务,无接口异系统(WCDMA)硬切换异频覆盖或业务平衡目的,如在不同负载的载频间切换,切换到支持WCDMA向GSM系统切换五、软硬切换的对比:对比项目软切换(更软切换)硬切换激活集天线链路数多条一条是否有切换中断无有切换前后小区载频同频小区间同频异频,异系统切换增益最大比合并或者选择合并,可以减少。衰落后影响,降低手机发射频率无缺点占用更多系统资源,掉话比较高软切换通过牺牲一定的系统容量换取的第二章 切换测量一、 切换的相关基本概念:1、活动集(激活集CDMA),保持与手机保持连接的无线链路的集合。2、监视集,不在激活集单北手机检测到的邻区信道的集合。3、检测集,不是当前集合集的邻区,但被手机检测的其他信号。4、事件报告,5、时间转周期报告,6、周期报告,7、RadioLinks与Node链接,8、RadioLinksSet同一个Node链接9、最大合并比:下行增益大,10、选择合并:上行增益小11、软切换增益12、导频信道二、切换三部曲:1、测量:(主要手机完成:邻区的,根据情况产生切换事件)。2、判断:(主要网络完成:满足切换条件)。3、执行:(主要信令完成:执行切换,更新参数)。三、测量控制:1、通知手机需要测量的对象,邻区列表,报告方式,事件参数等2、测量条件改变时,通知手机新的测量事件3、根据激活集中最好的小区下发测量控制测量标识分配原则:1、不同类型的测量必须使用不通ID2、同一类型的测量可以使用多个ID3、一个测量ID可以保护属于同一测量类型的多个测量事件测量命令measurement command,set up B,modify C,release测量的对象:RSCP接受信号码功率:receivedsignalcodepower同频测量:,异频测量异系统测量公共导频信号GSM,carrier,Identification,测量模型:层三滤波四、测量报告:满足测量报告条件时,通过事件报告给RNC事件报告:满足报告条件时,发送测量报告周期报告: 转周期报告:1、部分事件报告后,RNC未进行相应的切换控制,则转周期报告。 2、报告的间隔与总次数受参数控制同频测量事件:同频的测量时间采用来表示,同事件报告种类:一个主导频道进入报告范围,表示一个小区的质量已经接近最好小区或者活动集的质量,当手机的活动集满后,停止报告事件。:一个主导频信道离开报告范围,表示一个小区的质量比最好小区或者活动集质量差很多。:替换事件,一个非激活集的主导频信道好过一个激动集里主导频信道:最好小区时间变化:对活动集小区的测量结果低于绝对门限事件异频测量事件:2X异系统测量事件:3XUE内部测量事件:6X测量控制参数:相对门限:两个测量值之间的单向差值绝对门限threshold:测量值达到一个绝对值磁滞门限hysterectomy:两个测量值之间的双向差值延迟触发事件timetrigger:达到上述门限并必须维持的时间权重因子:控制比较基准值的计算。第四章 硬切换一、 同频硬切换1、 同频硬切换测量与事件:测量与软切换类似。相关事件 ID(TIME TO TIGGERHYSTERESIS)BE业务:当BE业务传输信道最大速率小于等于此门限时,做软切换 当BE业务传输信道最大速率小于等于此门限时,做软切换2、 异频硬切换:切换前后频点不同,对于只有一个接收机的UE需启动压缩模式辅助测量,切换成功率比软切换高,载频间负载平衡。3、 异系统硬切换:WCDMA FDD-GSM 切换前后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一般需要压缩模式。覆盖可以解决不同系统的过度问题,最大限度提高旧系统利用率。 WCDMA RNO 单站点验证第一章 单站点验证概述一、 单站点验证目的:1、 在RF优化之前,保证待优化区域中的站点各个小区的基本功能均是正常。2、通过单站点验证,可以将网络优化中需要解决的因网络覆盖原因造成的掉话,接入等问题与设备功能性掉话,接入问题分离开来,有利于后期问题定位和问题分析解决,以提高网络优化效率。3、通过单站点验证还可以熟悉优化区域的站点位置配置,周围环境 等信息,为下一步优化打下基础。二、单站点验证检查功能:通过单站点验证功能检查,检查各小区的功能正常:1、空闲模式参数配置检查2、链接模式业务呼叫功能检查(AMR/VP/PS)3、覆盖检查(CPICH RSCP&CPICH EC/IO)4、站点安装问题检查(馈线是否接反)三、在耗时的单站点验证功能之前,应确认以下条件的具备:-站点状态和告警检查(UNLOCK,无告警,注意传输闪断)-配置数据采集和检查:(面向各网元RNC,NODEB,MSC,SGSN)看LMT或M2000,MML脚本采集配置数据(查询小区状态的MML命令是:DSP CELL),NASTAR查询分析数据。-工具和软件准备(扫频仪,手机,软件)-其它准备工作:-从运营商的优化人员核实各站点的功率是否已经允许发射-获取测试用的测试终端号码-检查UE是否是工程模式的测试手机,UE电源电量是否充足。-测试表格打印纸-测试前熟悉测试基站的情况,包括站点位置,小区ID,扰码,全向站,定向站,天线方位角等。第二章 单站点验证工作-验证测试范围 -测试站点的选择 -测试地点的选择-测试路线的选择 -验证测试项目一、验证测试范围1、扰码检查:通过检查UE/Scanner接收的扰码/频率是否与规划一致,确认是否下行天馈接反。2、频率检查:在手机的工程模式中查看当前小区的频点号3、覆盖检查:通过检查CPICH RSCP和CPICH EC/IO,了解小区下行覆盖状况。4、 常规的话音业务,VP业务,PS业务测试,保证个小区的接入,通话等基本功能正常。5、 接收天线分集测试:确认是否存在上行天馈接反。二、站点的选择 当时间有限时,在和运营商充分沟通的前提下选择10-15%站点进行检查,原则如下:1、选择覆盖重点区域的站点2、选择预计话务量较大的站点3、选择覆盖区域较大的站点4、根据运营商要求选择站点(可参考2G站点)三、测试地点的选择1、选择目标区,信号强度较强且不存在其它小区信号的位置进行测试2、将待测小区以外的其他同频小区的功效关闭,只保留信号小区,对测试站点的要求:如果不能关闭其他小区的功效,在选择测试点时,要求接近小区中心(100米以内),与基站间最好在可视距离内,但是测试点也不能离基站太近,或其下方都不好(塔下黑),因为此时同一基站的其他扇区的信号也相当强,不一定保证是目标小区在根据CPICH RSCP强度确定测试点时,测试小区信号变化起伏不大。四、路线的选择尽量选择没有建筑物阻挡,可视距离在一百米内转圈。五、测试项目 扰码:频率和LAC/RAC的检查-测试目的,通过路测检查待测站点测得小区信号的扰码,频率和LAC/RAC是否一致,判断方法:IDLE 模式下,观察小区频点,扰码和LAC/RAC和规划的频点,扰码等是否一致。如果关闭了相邻小区的功放,还有检查信号强度是否与规划一致;如果站点没有采用多载频则须观察信号频率。扰码和载频检查:测试手机在IDLE模式下可直接看到。覆盖检查:看SCANNER/UE接收的CPICH RSCP&CPICH EC/IO是否高于门限;是否有功率异常,天馈接反,天线俯仰角,方位角不对。方法:测试手机在IDLE模式下观察RSCP Ec/Io是否有明显异常。呼叫测试:目的:呼叫正常,语音质量好,图像质量好,PL业务的呼叫功能正常,PS业务速率正常。天线分集检查:目的:在天线分集接收时,判断接收天线分集是否接反。方法:(1)、交叉馈线(或直接拔掉一个) (2)、测试手机固定最大功率发射:在待测小区主瓣方向接入业务,看RTWP(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有无明显提升。第四章 单站点验证用例 WCDMA基站勘测一、角色定义: -无线网络规划经理:总体负责 -网规勘测人员:清频测试、站点勘测、写报告 -工程勘测人员:配合-网规勘测人员二、勘测的基本流程理想站点是否与2G共站输出search ring站点勘测站点是否满足要求勘测报告获得备选站点在正式开始勘测前,应集中所有人员开会-了解当地电磁背景,必要时进行清频测试-勘测及配合人员的落实-车辆,设备准备-制定勘测计划,确定勘测路线,如果需勘测区域比较大,可划分几个组,同时进行勘测。-传输,电源的初步方案-与运营商交流获得共站址站点,已有天线系统的频段,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同运营商进行充分沟通后,确认运营商需要重点照顾的区域,在本站址的覆盖范围内勘测前应该明确这些重点覆盖区域。三、注意事项:1、网归人员:生成理想站点2、勘测人员:勘测、确定备用站四、选址原则:1, 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上,备选站点,应在R/4 search ring内选择2, 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3, 市区边缘或者郊区的海波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波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的,一般不做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便于控制覆盖,二是减少工程施工难度,三是为了方便日后维护。4, 新建站应选择交通比较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及少占用良田的地方。5, 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者其他干扰源附近建站6, 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免接收信号快衰落的地方7, 在山区,河岸比较陡或者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地方以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信号反射和时间色散的影响。8, 网路分层:利用频段,无线高度落差来实现分层,其作用是,低层吸收话务量,高层解决覆盖问题。五、选址的典型问题:1, 弱覆盖区以及信号盲区 :站点间距离过大,有障碍物的阻挡。2, 重叠覆盖区域过大:导致软切换比例过高,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会造成导频污染,恶化BLER,甚至掉话。3, 越区覆盖:当选择市区,郊区,高山,或者高的大楼建站,可能产生越区覆盖 ,当确定站址以及天馈主瓣方向时,若小区方向与具有波导效应的地物(如街道,江河)走向一致,也可能产生越区覆盖。4,六、基站详细勘测:1、站点的总体拍摄2、基站经纬度采集3、基站周围环境(记录500米内的高建筑物,每30度角拍一张照片)4、天面信息七、天馈系统勘测与设计:天馈系统包括天线、馈线、跳线、塔放、霹雷器、接地夹、馈线夹,馈线窗等塔放:塔顶放大器(Tower Mounted Amplioter),安装在塔上,与天线很近通过一根2-3米的跳线连接。塔放作用:有效提高系统灵敏度,提高系统的上行覆盖范围,有效降低手机发射功率,减小系统内的干扰噪声,提高话质。WCDMA与GSM,DCS1800共站情况下:天线隔离度要大于30dB八、 天线的选型原则:1、城区:水平半功率角60-65度 ,定向, 15dBi(低)增益,预置6度电下倾,或0-10度可调电下倾,双极化天线2、郊区:水平半功率角65-90度 ,定向, 15-18dBi(高)增益,可不用下倾,双极化或垂直极化天线3、农村:水平半功率角90-120度 ,定向或全向, 16-18dBi(高)增益,不用下倾,垂直极化天线,零点填充。4、公路:8字形全向天线或变形全向,中低增益,不用下倾,垂直极化天线,前后比不宜太高。5、隧道:(1)、小于2KM:选10-12dBi的八木天线或平板天线。 (2)、大于2KM:采用泄漏电缆、同轴电缆或光纤直放站。九、天线安装环境: 避开高建筑物阻挡、WCDMA与GSM,DCS1800共站情况下,天线隔离度要大于30dB RF优化的流程一、优化的目的: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保证信号分布正常。包括天馈硬件及邻区列表的优化调整,第一次需优化所有小区。二、测试准备:1、确定目标(区域、站点、性能指标) WCDMA性能指标:CPICH RSCP95 EcIo-12,软切换比例30-40%,导频污染5%2、划分不同的簇3、确定测试路线:与客户协商,少重复,大小街道均匀的有覆盖的区域。匀速行驶。4、准备工具、资料(工程参数表,地图,KPI要求,网络配置参数,勘站报告,单站点验证记录,室内测试平面图。第三章 RF常见问题分析一、覆盖问题:弱覆盖,越区覆盖,上下链路不平衡,无主导小区1、弱覆盖:无信号-覆盖区域导频信号RSCP小于-95dBm-出现环境:凹地,山坡背面,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室,高建筑物内等-导致结果:业务接入困难,掉话,手机无法驻留小区,无法发起位置更新和位置记录而出现掉话,死机等-应对措施:可以通过增强导频公路(广覆盖,低容量),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益天线等方法来优化覆盖。新建基站或者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是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一定大小的软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新增基站或RRU以延伸覆盖范围,RRU,室内分布系统,泄露电缆等2、越区覆盖:超过规定覆盖范围-某些基站超过覆盖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出现环境:丘陵地区,沿道路,港湾地区-导致后果:切换失败,“孤岛效应”现象-应对措施: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或者利用高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或者调整导频功率或者使用电下倾角天线以减少基站的覆盖范围,消除岛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照明及安全用电概念考核试卷
- 报纸的企业发展历程考核试卷
- 全科医生临床思维培训大纲
- 培训机构学科课件
- 水产品养殖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对策考核试卷
- 公司员工工作述职报告(6篇)
- 幼师保育老师述职报告【7篇】
- 2025教师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30篇)
- 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假日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 粤教版第二节 南方地区教案
- 2024-2030年中国3D IC和2.5D IC封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Python编程案例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手阳明大肠经(经络腧穴课件)
- IATF16949-COP-内部审核检查表+填写记录
- 2024新《公司法》亮点全面解读课件
-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2023年校园招聘60名人才笔试上岸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中华护理学会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团标解读
-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 特种设备检验申请单
- 马渭丽《月光下的中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