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ppt_第1页
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ppt_第2页
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ppt_第3页
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ppt_第4页
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池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朱艳,CONTENTS,肺结核,乙型肝炎,艾滋病,其他,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医生提醒那些连续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并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直接接触的人应该提高警惕性,尽快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侵入全身各种器官,但80以上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及其常见症状,什么是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者为肺结核主要可疑症状者。,肺结核及其常见症状,肺结核及其常见症状,结核病感染、发病和传染,(一)传染源 一般来说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具有传染性,是结核病的传染源。有咳嗽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病人在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可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 “咳嗽传染”,是经科学试验证实的,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二)传染途径,结核病感染、发病和传染,尽管传播结核菌的途径有以上种种,但结核菌的原发感染95.93%发生于肺,且绝大多数是通过飞沫传染。,(三)易感人群 未受结核菌自然感染 ,也未接受过BCG者。受到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510%的人发病,其余90%以上的人并不发病。 发病与否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 1、结核菌数量、频度、毒力的大小 2、人体抵抗力的强弱,结核病感染、发病和传染,哪些人容易患结核病? 儿童、青少年、妊娠或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人群抵抗力弱; 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 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等也易发生结核病; 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结核病感染、发病和传染,结核病如何预防与治疗,结核病如何预防与治疗,对已感染者预防治疗,肺结核病人的用药原则: 早期、联合、全程、规律、适量。 目前,治疗结核病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等五种药。,结核病如何预防与治疗,结核病如何预防与治疗,为什么要及时、规律地治疗肺结核? (1)可以治愈病人,恢复劳动能力,防止对病人造成慢性损害甚至死亡。 (2)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人体内的结核菌,从而使结核病人不具传染性,是目前预防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3) 如果不规律服药的话,易产生耐药结核病,导致一线的抗结核药无效,要使用价格极昂贵、副作用更大的二线药物。,乙肝防治,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丹氏颗粒,核心抗原,乙肝病毒,慢性乙肝的本质是由病毒引发的 免疫清除给肝细胞带来的损伤,免疫系统,免疫清除不彻底是乙肝治疗的困难所在,母婴传播,免疫耐受期 不识别 不攻击,免疫清除期: 清除与病毒的较力,病毒占上风,复发,清除力占上风,治愈成功,乙肝的自然演变史,急性 HBV感染,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失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70-86%,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14-20%,青少年和成人期5-10%,12-25%,5年,6-15%,5年,婴幼儿期25-30%,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新生儿期90,乙肝病毒是如何传播的?,血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诊断乙肝的原则,测定乙肝病毒标志,肝生化功能、临床检查,肝生化功能、临床检查、肝活检,测定其他肝炎病毒标志,作好鉴别诊断,乙肝是否存在,肝脏是否有病,肝脏疾病发展趋势如何,是否合并其它病毒性肝炎,是否同其他疾病混淆,什么是乙肝二对半检查,HBsAg抗-HBs HBeAg抗HBe 抗HBc(HBcAg不常规检测) 测定两种抗原和三种抗体,也就是俗称的“两对半”。,乙肝“两对半” 意义如何?,什么样的慢乙肝需要治疗,大三阳,转氨酶升高,HBV DNA阳性 小三阳,转氨酶升高,HBV DNA阳性 转氨酶正常,但肝穿提示炎症活动, HBV DNA阳性 肝硬化倾向或已有肝硬化,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乙肝发生、进展和恶化的罪魁祸首 其他治疗乙肝的方法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仅能缓解一些症状,而对乙肝病毒这个直接病因却“无能为力”,抗病毒治疗针对直接病因 乙肝病毒复制,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分为两类: 干扰素类: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核苷(酸)类药物:我国上市的有4种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药物,正确对待乙肝的传染性,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一亿多人,广泛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劳动法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禁止从事餐饮、食品、医疗、幼教、医药等职业,另外禁止服兵役。 重在预防。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产生表面抗体,获得对乙肝病毒成功的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与乙肝病人接触,一般都不会被传染。所以不要谈乙肝色变。,乙肝疫苗接种人群,新生儿、婴幼儿普种 高危人群 HBV感染者的配偶,子女和其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 长期受血输血依赖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医护人员 免疫力低下者,如HIV 阳性者 器官移植及与癌症等患者 吸毒者及性乱者,乙肝疫苗预防,未感染HBV的人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HBV感染,但对于已感染HBV的人无效 于出生时、出生后1月、6月共注射3次(0、1、6方案) 儿童接种疫苗后有效率达90%以上 从2002年起,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列入新生婴儿计划免疫 新生儿以外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母婴传播阻断关键,妊娠前阻断 抗病毒治疗后妊娠(拉米夫定、替比夫定) 妊娠期阻断 避免羊膜穿刺、脐血穿刺 关于抗病毒治疗 (拉米夫定、替比夫定) 关于乙肝免疫球蛋白 出生后阻断最为重要 尽早联合免疫(母婴传播可降低到3) 乙肝疫苗主动预防(全程016三针) 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预防(出生后及1月后) 剖宫产无法消除感染机会,推广安全注射 (包括针刺的针具) 对牙科器械、内镜等严格消毒 医务人员注意防护,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 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 阳性者, 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其他传播途径预防,关注艾滋预防艾滋,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逐渐破坏人体的正常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身体一向很健康的青年男性同性恋中发现了一种“怪病”。患病者出现全身免疫功能的缺陷,从而引发致命的感染和肿瘤,各种治疗均不能解决临床症状,患者很快死亡。 随后,在吸毒者、血友病患者以及多性伴者中也大量发现了这个怪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造成了人们很大的惊慌和恐惧,许多国家不惜投入巨资,研究病因,探索治疗方法。,性 接 触 传 播,通过性接触的方式在同性或异性之间传播; 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大约全球70 80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艾滋病。,返回目录,血液途径,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注射、纹身、穿耳、器官移植、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母婴途径,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艾滋病传染给下一代。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母亲传给下一代的几率是15%-50%。,日常接触不传播,这样接触很安全,一旦感染HIV病毒就是艾滋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窗口期,潜伏期(无症状期),发病期,窗口期(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 临床表现: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2周自行消退。 症状出现率约为50-75。 HIV抗体可能无法检出。 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无症状感染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可长达8-10年。 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血液检测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发病期(艾滋病期),1年左右; 前期的各种症状加重。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不能抵挡任何致病微生物感染; AIDS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如:卡波济肉瘤,淋巴癌,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结核,脑病等; 最为常见的死因是肺部感染,然后就是肿瘤等。,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 径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根本之路。 青年人要丰富健康的生活学习,学会克制性冲动,过早的性关系不仅会损害友情,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 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正确使用避孕套(安全套)不仅能避 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径,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远离毒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经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目的,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成功经验。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流行性腮腺炎,一、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 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女性可并发卵巢炎。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 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 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三、隔离时限 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耳垂为中心 表面不红 边界不清 压痛,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 痘,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024d,一般1416d。出疹顺序:皮疹首发于头皮、脸或躯干,逐渐延及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和“四世同堂”。 皮疹特点:疱疹位置表浅,直径为35mm,壁薄易破,形似露水滴,周围绕以红晕。疱疹于l2d内枯干、结痂,数日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二.隔离时限 疱疹结痂全部脱落,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一般为3周)。,型似露珠 周围绕以红晕 瘙痒,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性感冒,一、临床症状: 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 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 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二、隔离期限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自发病之日起隔离1周,普通感冒流行时,建议隔离至症状消失后24小时。,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风 疹,一、临床症状 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潜伏期10-23天; 皮疹顺序:发热1-2日后出疹,1日内波及全身,经2-5日消退,退疹后不留色素沉着;皮疹先见于面部,手掌足底无疹; 皮疹特点:呈红色充血性斑丘疹,直径约2mm,浅红、稍隆起,大小相近,面部及四肢皮疹有时呈融合状; 其他特征症状:常伴有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膜轻度红肿、咳嗽、流涕; 二、隔离时限 病人隔离至疹后5天,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猩红热,二.临床症状 临床特点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疹退脱皮。 潜伏期:一般为27天。 皮疹特点:典型皮疹为在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 其他特征症状: “巴氏线”、 “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杨梅舌”。 三.隔离时限 隔离至发病后7天。,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尖样皮疹,皮肤充血潮红 压之褪色,草莓舌,杨梅舌,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概念,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以肠道病毒EV71型和柯萨奇A组16型多见,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口腔疱疹及手、足等部位的皮疹。 个别重症患者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 EV71感染较CoxA16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手足口病,斑、丘诊,或疱疹。不易溃破,很快结痂。(不痒、不痛),口部疱疹可迅速溃破,并融合成片。 (疼痛明显),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播途径,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易感性及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