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第一节 能量代谢,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机体能量的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利用糖(70%)和脂肪(30%)供能,少量的能量依靠蛋白质分解供给。,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热量来计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体内物质分解所释放的能量,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其余不到50%的能量转移储存在ATP。机体利用ATP的能量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二、能量代谢的测定,1.直接测热法,将动物置于热量计中,就可收集和直接测定一定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此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测热法。,2.间接测热法 (indirect calorimetry),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来计算机体的产热量。,间接测热法比较简便易行,并且准确,是研究动物营养、环境生理和内分泌的一种实验方法。,间接测热法的原理:定比定律,C6H1206 + 602 6CO2 + 6H20 + 热量,间接测热法,(1)食物的热价,每克营养物质完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价(caloric value)。,营养物质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称物理热价;在体内氧化分解到最终产物CO2和H2O时产生的热称生物热价。,V糖(物理)=V糖(生物) V脂肪(物理)=V脂肪(生物) V蛋白质(物理) V蛋白质(生物),3.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2)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氧热价。,氧热价在能量代谢测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按照定比关系,测知了氧热价,即根据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就可以推算出能量消耗率。,(3) 呼吸商,生理学上把机体在单位时间内CO2排出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简称RQ)。,CO2排出量(L) 呼吸商RQ 耗O2量(L),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为0.71,蛋白质为0.80,如果测得的呼吸商接近于1,则体内氧化利用的主要物质是糖。,如果呼吸商接近0.71,则氧化利用的主要物质是脂肪。,价,1.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动物在采食后,虽处在安静状态,而其产热量却比采食前有明显增加,这种由于摄食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叫做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若吃的全是蛋白质食物,则额外产生的热量可达30%;以糖和脂肪为主,生热可增加4%6%,一般混合食物可增加10%左右。,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几个因素,2. 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劳动或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躺卧 2.73 开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 9.89 扫地 11.37 打排球 17.50 打篮球 24.22 踢足球 24.98 持重机枪跃进 42.39 ,3.精神活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温度升高能量代谢率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能量代谢率增加。,1. 基础代谢,人在基础状况下的代谢,称为基础代谢。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KJ/m2/h)来表示。,受试者至少12小时未吃食物,在室温20,静卧休息半小时,保持清醒状态,不进行脑力和体力活动的条件下测定的代谢率称为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维持清醒状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消耗。,四、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2. 静止能量代谢,条件是要求动物安静休息(伏卧);早饲前在普通畜舍或实验室内进行测定;环境温度适中。,静止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实际测定结果证明,差异并不大。,在家畜,用静止能量代谢来代替基础代谢。,3.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个体大小 (袖狗),性别,年龄,营养状况,3.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阿狄森病、肾病综合征、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等,诊断某些疾病,甲低:-40- -20,甲亢: +25%-+80%,基础代谢率,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呼吸困难的心脏病,基础代谢率,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体温: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恒定的维持有赖于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体表温度: 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机体表层的温度,又称表层温度。,体核温度比体表温度高,且比较稳定。,体核温度: 包括心、肺、脑和腹部器官等机体深部的温度,又称深部温度。,1. 体 温,体温调节,正常的体温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新陈代谢要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哺乳动物的体温超过42或低于25,将引起代谢严重障碍甚至死亡。,一、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2.动物体温的生理波动,家禽的体温比家畜高 幼畜的体温比成年家畜略高 母畜较公畜略高 发情期、妊娠期体温较高,排卵时体温降低 肌肉活动时体温升高 采食后体温升高0.21,持续25h之久 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体温调节,各种家畜的正常体温(肛温),(二)各种家畜的正常体温,体温调节,安静时:内脏器官 ,特别是肝脏 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 占90,1.主要产热器官:内脏器官、骨骼肌、脑,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2.机体产热的其它形式,又称代谢产热,指体内发生广泛的代谢产热增加。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非战栗产热总量的70。,战栗产热(shivering thermogenesis),骨骼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代谢率可增加4-5倍。,非战栗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体温调节,其他的散热途径还有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和排尿等。,3.主要散热途径,动物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7585%),散热方式,辐射(radiation)散热,传导(conduction)散热,对流(convection)散热,蒸发(evaporation)散热 体表水分蒸发。,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温度较低物体。,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与体表接触的气体或液体流动来交换和散发热量。,在气温接近或超过体温时,蒸发散热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汗液的成分(Composition of sweat),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液,物质 血浆(mmol/L) 汗液(mmol/L) 钠 142 80 钾 4.3 4.3 钙 2.5 1 氯 104 86.5 尿素 5.5 5.5 葡萄糖 5.6 0.1 乳酸 1.5 3.5,血浆和汗液的成分比较,4.环境温度对散热方式 的影响,体温环境温度:辐、传、对(70%)+ 蒸发(30% ),体温环境温度:100%通过蒸发散热,高温、高湿、高劳动强度,散热障碍,中暑、热痉挛,奶牛热应激条件下的反应,动物机体体温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自主调节,行为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调节而使体温维持恒定。,指动物通过自身行为的改变以控制散热和产热的程度,维持体温的恒定。,四、体温恒定的调节,马属动物:能大量出汗;,出汗对调节散热有明显的畜种差异:,牛:有中等程度的出汗能力;,绵羊:可发汗,但热喘呼吸是主要散热方式;,啮齿动物:即不热喘呼吸也不发汗,它们向毛上吐抹唾液或水来蒸发散热。,热喘呼吸是炎热条件下增加蒸发散热的一种形式,即呼吸频率升高到200400次的张口呼吸,呼吸深度减小,因而潮气量减少,气体在无效腔中快速流动,唾液分泌有明显增加,所以热喘呼吸时,不会发生通气过度和呼吸性碱中毒。, 外周温度感受器,1、温度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等处。,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体温调节,2、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体温调节,3、信号传出途径与效应器,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对血管、呼吸、皮肤、汗腺和代谢的影响。,躯体神经系统,主要控制骨骼肌的紧张性和运动。,内分泌系统,产热活动的调节,寒冷刺激时 交感-肾上腺髓质 NE、E 产热量 特点: 作用迅速 维持时间短。, 长期在寒冷环境中 甲状腺 T3、T4 代谢率(增加45倍) 产热量 特点: 作用缓慢 维持时间长。,在PO/AH区中有一个控制体温的调定点,而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可能起调定点的结构基础。,体温调节,4.体温调定点学说,当体温处于调定点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体温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水平。,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家畜的耐热与抗寒,家畜对高温与低温的适应,五、外界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体温调节,1.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适当的环境温度,就可以使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这种温度称为动物的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体温调节,2.家畜的耐热与抗寒,各种动物对炎热和寒冷的耐受能力不同;,骆驼(体表的蒸发散热和体温升高),绵羊(喘息),马(出汗散热),猪的耐热能力较弱,尤其是仔猪更弱。,牛(水浴),家畜的抗寒能力一般较强。,体温调节,3.家畜对高温与低温的适应,习服(acclimation),动物短期(通常数月)生活在超常环境温度(寒冷或炎热)中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风土驯化(accilimatization),随着季节性变化机体发生的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表现为被毛厚度和血管收缩性发生变化等,以增强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体温调节,经过几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动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化,不仅本身对当地的温度环境表现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能传给后代。,气候适应(climatic adaptation),为什么发热病人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耗材(试剂)采购合同汇编
- 2025深圳租赁合同范文
- 共同买地皮合同标准文本
- 厦门民宿建筑施工方案
- 促进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策略计划
- 急诊工作安排方案计划
- 冷却塔管道施工合同样本
- 中介口罩合同标准文本
- 信息通道租赁合同样本
- ledoem代加工合同样本
- 《智能网联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车载终端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规范标准》
- 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共识(2021)解读
- 2025年华能青海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健康进课堂》2024年幼儿园家长助教医疗版
- 新能源微电网(光储柴混)海外市场及经典案例分享-中腾微网
- 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提高保护性约束使用的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FOCUS-PDCA品管工具改善案例-手术室与外科病区提高手术患儿交接过程正确率成果汇报
- 劳动力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 《吸光度与透过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