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课件(1)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课件(1)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课件(1)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课件(1)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安徽临泉实验中学 韦敏锐,课标展示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通过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兴衰,理解交通线路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了解交通线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自主预习学案,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 (1)表现: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_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方式的_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典例 嘉兴市:随_和_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发展缓慢。,带动,衰落,水路,陆路,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聚落空间形态沿_扩展,_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_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_分布的大城市带。 (2)典例 株洲:沿_发展。 武汉:沿江分布。 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交通干线,交通干线,交通运输网,交通网,铁路,思考1.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为什么城市形态大多沿河延伸?,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稀少,单一,便利,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_或市区边缘的_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_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对集镇的影响:集镇是在_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_。,环路边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或衰落,思考 为什么在广大山区现在仍存在着“货郎担”、“大篷车”这种流动式的商业网点? 【思考提示】 1.水运是古代我国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南方地区水网稠密,水运便利,至今仍作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存在,故而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设城,城市形态也沿河伸展。 2.因为山区面积广大,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商品流通量小,难以维持固定的商业网点的存在。,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线铁路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市人口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是人口为3万左右的小城。,【想一想】 石家庄市为什么能发展成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而正定县至今仍为一座3万人的小城?,乡村,城镇,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车站,铁路线,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往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省会,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正定县城,石家庄,石太线,石德线,思考:这种变化时谁导致的?,京 广 线,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2.聚落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沿京广铁路线延伸,日本筑波市受南北向公路的限制,“火车拉来的城市”还有石家庄、宝鸡等。,(1)新的交通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嘉兴市城市形态如何演变?并详细说明各个阶段形成的原因。,3.交通方式的变化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嘉兴市城市形态演变经过,铁路:,工业发展:,公路运输:,嘉兴市的城市形态变化,是随着水路和陆路 运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唐宋时:,环城河:,团块状,东、北方向伸展,沪宁杭铁路伸展,但仍以河伸展为主,松散状,星状,扬州,扬州的衰落,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扬州发展的原因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2)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聚落,空间形态,发展变化,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加快,缓慢,交通线衰落,交通线发展,交通条件,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典型案例: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每个商业企业,点,商业网点,商业中心,商业网点的概念,商业网:一个区域内各种商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交通线、运输工具、仓库等交织在一起,形成商业网,即若干商业企业依靠交通运输线路所形成的商业网络。在商业网中的单个商店被称为商业网点。,读图分析,图中两个商业网点分布的异同点?,1.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为什么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稀少,多沿河谷山谷分布,居民点和商业点稀少,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众多,居民点和商店多,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平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山区 平原,1.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和 。 (2)你认为旧城区区域和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因。解决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从图中读出河流、铁路线的分布。(2)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而新城区主要沿铁路沿线布局。(3)旧城区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应最早形成。,答案:(1)河流 煤铁资源 (2)区域。因为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 (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原则: 交通最优原则,原因:便捷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分布在城市中心处,接近大量的消费人群,市场最优原则,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商业网点布局,便捷交通,3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商业中心是指一个城市里经济、贸易活动最繁华的地带。,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前门和王府井两在商业中心的出现与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发展相关,钟鼓楼市场的出现与当时的大运河相关,三个相隔离的商业区的出现与当时城内交通的阻隔相关,4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例如 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的繁荣与衰落,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对集镇商业的影响,促进集镇商业繁荣,使集镇商业衰落,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路的改线,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商业网点就是商业中心 这种说法不正确。商业网点每个商业企业在空间形式上都表现为大小各异的点,商品的流动所凭借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和一定数量的仓库。在空间形式上除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点以外,更多地表现为联络各点的线。众多的点和线的连接,在购、销、存、调各环节的运动循环中相互联系与制约,也相互交错和联结,形成商业网点。 商业中心指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或城市内的区域。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1、现在,株洲市的聚落空间形态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河流 B、地形 C、铁路 D、气候 2、下列城市的区位因素与株洲相似的是( ) A、扬州 B、华盛顿 C 、 石家庄 D、上海 3、关于商业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因此商业网点多于平原 B、北京王府井商业网点的选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C、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D、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一般沿河分布,C,C,巩固练习:,C,2.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商业网点A的布局符合 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 _; _ 。 (2)图中商业中心B的布局符合 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是 。 (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为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网点A位于城市的外环线附近,这里交通便利,城区的绝大部分居民可,以极方便地到达这里购物,其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此外,这里位于城市边缘,地租较低,也是商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商业中心B位于城区中心,这里人口密集,市场较大,符合市场最优原则。C商业点的布局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因为这里市场狭小,交通不便。 答案:(1)交通 交通便利 地租较低 (2)市场 人口密集,市场广大,且市场对外的辐射能力强 (3)不合理。这里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热点考向示例,考向导析 本节在以前的高考中基本上没有作为重点考查过,但是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如2007年高考的江苏卷中就出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这一新的交通方式对住宅空间分布的影响。今后试卷会以某地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或某条重要的交通线为主干,考查它所产生的影响。,( 2007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读图判断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双选)(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解析】 本题考查了轨道交通所产生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的站点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逐渐增大,这有助于市中心人口朝市区外缘迁移,即B、C项正确。 【答案】 BC,教材深化透析,教材P86活动 1.(1)略。 (2)商业场所一般分布在城市交通干道交会处及其附近,因为这些地区客流量大,市场条件好,且便于商品的运进和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