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doc_第1页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doc_第2页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doc_第3页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doc_第4页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作者:徐冉张震舒萍程圆【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对78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主要临床表现智力下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等症状进行观察,并提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采用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改善睡眠障碍、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痊愈29例,显著进步37例,进步8例,效果满意。结论 采取全面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保障患者安全,促使精神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颅脑损伤;精神障碍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是指大脑直接或间接遭受各种外伤而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的精神活动失调,本病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占0.05%0.15%1,在以颅脑损伤为主要收治对象的基层医院脑外科较多见,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7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8例,男56例,女22例,年龄1274岁,平均(35.6222.39)岁,交通事故47例,摔跌12例,殴打10例,空中重物击伤5例,其他原因4例。 1.2 临床表现 伤后59例患者出现20 min35 d时间长短不等的昏迷,临床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39例,CT提示硬膜外血肿22例,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28例,脑挫裂伤30例,颅骨骨折者42例,有6例患者CT未见任何异常,共有32例患者实施了开颅手术。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下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狂躁、抑郁、焦虑)、人格改变等。 2 护理方法 2.1 生活护理 部分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由于伤后遗留残疾,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此类患者应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协助患者进餐,料理个人卫生。对外伤性痴呆的患者,需要督促患者洗漱、如厕、饭前便后洗手,并用鼓励、暗示、诱导的方法,训练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2 安全护理 对有外伤性癫痫的患者,发作时尽快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口腔内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发作时表现及持续时间。对有狂躁倾向的患者要有防范突发性冲动的意识,接触时防止激惹患者,对危险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床单位无危险物品,必要时应予以保护性约束,同时床边加护栏。 2.3 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合理安排生活,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学习、劳动、娱乐,以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头痛、头晕等不适。帮助患者认识自身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会逐步学会控制、克服不良行为,并从感情上同情关心患者,积极配合家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他们逐步树立走上正常生活道路的信心。 2.4 饮食护理 服用抗精神症状的药物后,有的患者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而影响吞咽困难;有的患者受症状影响,认为饮食有毒,拒绝进食;也有患者受环境影响,如害怕陌生人而不敢进食。所以护士应首先评估患者不进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供愉快、舒适、优美的进食环境,允许患者选择个人嗜好的食物,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采用鼻饲或其他途径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2.5 改善睡眠障碍 此类患者大多伴有头痛、失眠、光敏感,故应选者环境安静、清洁、光线适宜的病室,睡前护理人员可嘱患者放松,用热水泡脚或喝热牛奶等方法促进患者入睡,必要时可由家属陪伴。 2.6 健康教育 由于该病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脑组织损伤后部分功能难以恢复,患者很难全面康复,所以做好健康教育无疑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护理人员可在疾病恢复期向患者说明坚持服药、继续治疗的重要性,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应疾病知识。此外,要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促进康复及社会适应。 3 结果 按临床表现及相关疗效评定标准2,本组痊愈(精神症状消失、生活自理、恢复工作)29例,显著进步(精神症状大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37例,进步(精神症状部分消失,部分生活自理)8例,无明显改善4例。 4 讨论 随着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发病率亦随之攀升,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脑外伤伤情较重,且以顶枕部、颞部着力的暴力所致对冲伤多见,额叶损害尤其常见,精神症状的出现程度、特征与颅脑损伤的程度亦有一定相关性,昏迷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谵妄、精神错乱等症状,此类颅脑外伤患者伤后应警惕并发精神障碍的可能。 依据脑外伤病史,结合CT及出现精神症状后的临床表现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应给予脱水、激素、预防感染、脑营养药物等4,待大脑功能逐渐恢复后精神症状大多能逐渐好转。早期多以狂躁、易激惹为主,可行镇静药物治疗,减少机体严重体能消耗并防止院内意外伤害,使用氯丙嗪时应严格卧床休息,观察血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对此类患者应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善于分析不同患者精神障碍的不同类型,加强个性化护理。与患者进行交流时,首先要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得到患者的信任,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其在良好的心态下配合护理,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中,要认真向患者解释,解除其恐惧、焦虑等心理,给予患者人格上的尊重,对患者呼唤姓名或职务称谓,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与到治疗和护理中,以提高精神障碍的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88-490. 2 刘明铎,王伟民,王国良.实用颅脑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