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做好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工作由安博测试空间技术中心/提供【聚杰网测试技术】如何做好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工作 欢迎进入软件测试社区论坛,与200万技术人员互动交流 进入 测试的流程中,测试计划是对整个测试活动的安排,而测试用例则是测试执行的指导,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的测试人员没有认识到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重要性,在项目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计划和用例往往成了形式上的东西,甚至有些测试人员脱离用例,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在执行测试活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个人认为做好测试计划的编写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问题:1、要充分考虑测试计划的实用性,即,测试计划与实际之间的接近程度和可操作性。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考虑执行测试时的各种资源,包括测试内容、测试标准、时间资源、人力资源等等,准确地说是要分析执行时所能够调用的一切资源以及受各种条件限制,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说的再明确一点就是要“计划”“如何”去做“测试工作”,而不是“如何编写测试计划”。2、要坚持“5W1H”的原则,明确测试内容与过程。明确测试的范围和内容(WHAT);明确测试的目的(WHY);明确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明确给出测试文档和软件册存放位置(WHERE); 明确测试人员的任务分配(WHO);明确指出测试的方法和测试工具(HOW)。3、采用评审和更新机制,确保测试计划满足实际需求。因为软件项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需求变化,为满足需求变化,测试计划也需要及时地进行变更。之所以采取相应的评审制度,就是要对测试计划的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进行评估,以保证测试的质量。4、测试策略要作为测试的重点进行描述。测试策略是测试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计划是从宏观上说明一个项目的测试需求、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安排等因素,而测试策略则是说明世纪的测试过程中,应该怎样具体实施。因此,测试策略一定要描述详尽并且重点突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可以认为测试计划就是测试工作的预期输出,而测试执行是测试工作的实际输出,在预期输出!=实际输出的情况下,您会认为这样的测试合格么?至于测试用例工作,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明确测试用例在整个测试工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个人认为,测试用例在整个测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实体,是测试方法、测试质量、测试覆盖率的重要依据和表现形式; 2、测试用例是团队内部交流以及交叉测试的依据;3、在回归测试中,测试用例的存在可以大大的降低测试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4、测试用例便于测试工作的跟踪管理,包括测试执行的进度跟踪,测试质量的跟踪,以及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的跟踪和考核;5、在测试工作开展前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可以避免测试工作开展的盲目性;6、测试用例是说服用户相信产品质量的最佳依据,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客户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GPS系统的特点:1、全球,全天候工作: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2、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3、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GPS发展在卫星定位系统出现之前,远程导航与定位主要用无线导航系统。 1、无线电导航系统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Omega(奥米茄):工作在十几千赫。由八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精度几英里。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角),推算出飞行器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系统。误差随航程增加而累加。缺点:覆盖的工作区域小;电波传播受大气影响;定位精度不高。 2、卫星定位系统最早的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的子午仪系统(transit),1958年研制,64年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该系统卫星数目较小(5-6颗),运行高度较低(平均1000KM),从地面站观测到卫星的时间隔较长(平均1.5h),因而它无法提供连续的实时三维导航,而且精度较低。为满足军事部门和民用部门对连续实时和三维导航的迫切要求。1973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GPS计划。 3、GPS发展历程GPS实施计划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接收机。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GPS原理1、GPS系统的组成GPS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地面支撑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用户设备部分: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经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GPS接收机硬件一般由主机、天线和电源组成。2、GPS定位原理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t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可以测定GPS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t,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式:上述四个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x、 y、 z 和Vto为未知参数,其中di=cti (i=1、2、3、4)。d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t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所经历的时间。c为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四个方程式中各个参数意义如下:x、y、z 为待测点坐标的空间直角坐标。xi 、yi 、z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在t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可由卫星导航电文求得。 Vt 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卫星钟的钟差,由卫星星历提供。 Vto为接收机的钟差。 由以上四个方程即可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x、y、z 和接收机的钟差Vto 。DGPS原理 目前GPS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是优于10米,而为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我们通常采用差分GPS技术: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差分GPS分为两大类: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1 伪距差分原理这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差分。在基准站上,观测所有卫星,根据基准站已知坐标和各卫星的坐标,求出每颗卫星每一时刻到基准站的真实距离。再与测得的伪距比较,得出伪距改正数,将其传输至用户接收机,提高定位精度。这种差分,能得到米级定位精度,如沿海广泛使用的“信标差分”2载波相位差分原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即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载波相位差分可使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大量应用于动态需要高精度位置的领域。GLONA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字头缩写,是前苏联从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与美国GPS系统相类似的卫星定位系统,也由卫星星座、地面监测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现在由俄罗斯空间局管理。GLONASS系统的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3个近圆形的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面8颗卫星,轨道高度19100公里,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轨道倾角64.8。与美国的GPS系统不同的是GLONA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根据载波频率来区分不同卫星(GPS是码分多址(CDMA),根据调制码来区分卫星)。每颗GLONASS卫星发播的两种载波的频率分别为L1=1,602+0.5625k(MHz)和L2=1,246+0.4375k(MHz),其中k=124为每颗卫星的频率编号。所有GPS卫星的载波的频率是相同,均为L1=1575.42MHz和L2=1227.6MHz。GLONASS卫星的载波上也调制了两种伪随机噪声码:S码和P码。 俄罗斯对GLONASS系统采用了军民合用、不加密的开放政策。 GLONASS系统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m,垂直方向为25m。 GLONASS卫星由质子号运载火箭一箭三星发射入轨,卫星采用三轴稳定体制,整量质量1400kg,设计轨道寿命5年。所有GLONASS卫星均使用精密铯钟作为其频率基准。第一颗GLONASS卫星于1982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到目前为止,共发射了80余颗GLONASS卫星,最近一次是2000年10月13日发射了三颗卫星。截止2001年1月10日为止尚有10颗GLONASS卫星正在运行。为进一步提高Glonass系统的定位能力,开拓广大的民用市场,俄政府计划用4年时间将其更新为Glonass-M系统。 内容有:改进一些地面测控站设施;延长卫星的在轨寿命到8年;实现系统高的定位精度:位置精度提高到1015m,定时精度提高到2030ns,速度精度达到0.01ms。 另外,俄计划将系统发播频率改为GPS的频率,并得到美罗克威尔公司的技术支援。 GLONASS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导航定位,当然与GPS系统一样,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等级和种类的测量应用、GIS应用和时频应用等。 GLONASS系统和GPS系统的比较项目GPS系统GLONASS系统星座卫星数2424轨道面个数63轨道高度20183公里19100公里运行周期11小时58分11小时15分轨道倾角55度65度载波频率L1:1575.42MHzL1:1602.56-1615.50MHzL2:1227.60MHzL2:1246.44-1256.50MHz传输方式码分多址频分多址调制码C/A-码和P-码S码和P码时间系统UTCUTC坐标系统WGS-84SGS-E90SA有(2000年5月1日取消)无AS有无GPS+GLONASS系统对纯GPS系统的改进1) 可见卫星数增加一倍:GLONASS卫星星座组网完成后,可用于导航定位的卫星总数将增加一倍。在地平线以上的可见卫星数纯GPS系统时,一般为7-11颗;GPS+GLONASS系统则可达到14-20颗。在山区或城市中,有时因障碍物遮挡,纯GPS可能无法工作, GPS+GLONASS则可以工作。 2) 提高生产效率:在测量应用中,GPS测量所需要的观测时间取决于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所需要的时间。观测时间越长或可观测到的卫星数越多,则用于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数据也就越多,求解结果的可靠性越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常使用快速定位、实时动态测量(RTK)或后处理动态测量。但要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必须正确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可观测到的卫星数增加得越多,则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所需要的观测时间就可缩短得越多,因此GPS+GLONASS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 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用卫星系统进行测量定位的观测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决定于用于定位计算的卫星颗数。因此GPS+GLONASS将大大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4) 提高观测结果的精度:观测卫星相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DOP值)直接影响观测结果的精度。可观测到的卫星越多,则可以 大大改善观测卫星相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从而提高观测结果的精度。小常识:GLONASS系统从理论上有24颗卫星,但由于卫星使用寿命和资金紧张等问题,实际上目前只有8颗。“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GNSS系统)什么是“伽利略”计划 说起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人们就会想到GPS,但是现在,伴随着众多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兴起,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GNSS。当前,在这一领域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GPS外,就是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计划是一种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定位方案。“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立将于2007年底之前完成,2008年投入使用,总共发射30颗卫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卫星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该系统除了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伽利略”系统将为欧盟成员国和中国的公路、铁路、空中和海洋运输甚至徒步旅行者有保障地提供精度为1米的定位导航服务,从而也将打破美国独霸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格局。按计划,首批两枚实验卫星将于2005年末和2006年发射升空。“伽利略”定位系统的优势“伽利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2008年投入运行后,全球的用户将使用多制式的接收机,获得更多的导航定位卫星的信号,将无形中极大地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这是“伽利略”计划给用户带来的直接好处。另外,由于全球将出现多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将会出现GPS系统与“伽利略”系统竞争的局面,竞争会使用户得到更稳定的信号、更优质的服务。世界上多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存,相互之间的制约和互补将是各国大力发展全球导航定位产业的根本保证。 “伽利略”计划是欧洲自主、独立的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实现完全非军方控制、管理,可以进行覆盖全球的导航和定位功能。“伽利略”系统还能够和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实现多系统内的相互合作,任何用户将来都可以用一个多系统接收机采集各个系统的数据或者各系统数据的组合来实现定位导航的要求。 “伽利略”系统可以发送实时的高精度定位信息,这是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所没有的,同时“伽利略”系统能够保证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提供服务,如果失败也能在几秒钟内通知客户。与美国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统更先进,也更可靠。美国GPS向別国提供的卫星信号,只能发现地面大约10米长的物体,而“伽利略”的卫星则能发现1米长的目标。一位军事专家形象地比喻说,GPS系统,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则可找到家门。我国参与“伽利略”计划目前全世界使用的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是美国的GPS系统,欧洲人认为这并不安全。为了建立欧洲自己控制的民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欧洲人决定实施“伽利略”计划。2003年9月18日,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的协议。2004年10月9日,双方又签署了此项目的技术合作协议;因而引发美国媒体发出美国可能击毁“伽利略”卫星的报道。可见,此项目不但具有极高经济价值,也深具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参与“伽利略”计划是迄今为止我国与欧洲最大的合作计划。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各方面来考虑,我国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比如,将来我们建立起全国的车辆定位系统后,如果我们没有其他导航定位系统而只依靠GPS系统,那么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将使整个交通系统瘫痪。“伽利略”计划总值36亿欧元,2004年10月9日,中欧伽利略计划技术合作协议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国将投入2亿欧元参与“伽利略计划”,约5。据悉,中国是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的第一个非欧盟国家,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国际合作领域迈出走向欧洲化的第一大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什么是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800E和1400E)、一颗在轨备份卫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组成。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和卫星 同时发送询问信号,径卫星转发器项服务区内的用户广播。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径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接收并解调用户发来的信号,然后根据用的申请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对定位申请,中心控制系统测出两个时间延迟:即从中心控制系统发出询问信号,经某一颗卫星转发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定位响应信号,经同一颗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迟;和从中心控制发出询问信号,经上述同一卫星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响应信号,经另一颗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迟。由于中心控制系统和两颗卫星的位置均是已知的,因此由上面两个延迟量可以算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覆盖范围是北纬555,东经70140之间的心脏地区,上大下小,最宽处在北纬35左右。其定位精度为水平精度100m(1 ),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 m(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 491.75 MHz。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为每小时540 000户。由于在定位时需要用户终端向定位卫星发送定位信号,由信号到达定位卫星时间的差值计算用户位置,所以被称为“有源定位”。 北斗系统三大功能快速定位:北斗系统可为服务区域内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20100m;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 和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相比,增加了通讯功能。 全天候快速定位,与GPS精度相当。 安全可靠,保密性强。 劣势: 北斗系统属于有源定位系统,系统容量有限,定位终端比较复杂。 北斗系统属于区域定位系统,目前只能为中国以及周边地区提供定位服务。 北斗系统的应用 200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两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对于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由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服务区域为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它可以在服务区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信息,并提供双向短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服务。北斗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生产、水文测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军队、公安、海关等其他有特殊指挥调度要求的单位。北斗应用五大优势 同时具备定位与通信功能,无需其他通信系统支持; 覆盖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24小时全天候服务,无通信盲区; 特别适合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与管理,以及无依托地区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 独特的中心节点式定位处理和指挥型用户机设计,可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 自主系统,高强度加密设计,安全、可靠、稳定,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GIS数据采集系统 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地理信息系统是随着地理科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在计算机发展史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的出现使人们可以用计算机处理象图形这样的数据,图形数据的标志之一就是图形元素有明确的位置坐标,不同图形之间有各种各样的拓扑关系。简单地说,拓扑关系指图形元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和连接关系。简单的图形元素如点、线、多边形等;点有坐标(x, y);线可以看成由无数点组成,线的位置就可以表示为一系列坐标对(x1, y1),(x2, y2),(xn, yn);平面上的多边形可以认为是由闭合曲线形成范围。图形元素之间有多种多样的相互关系,如一个点在一条线上或在一个多边形内,一条线穿过一个多边形等等。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地理信息系统要管理非常多、非常复杂的数据,可能有几万个多边形,几万条线,上万个点,还要计算和管理它们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空间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的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地矿、军事、交通、测绘、水利、广播电视、通讯、电力、公安、社区管理、教育、能源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并正在走进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计算机硬件是工作站和微机。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是UNIX、Windows9X、Windows NT、Windows2000、Macintosh等。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计算机应用软件是ARC/INFO、MGE、GeoMedia、GenaMap、MapInfo、AutoDesk Map、ArcView、MapObjects、MapX、Maptitude、MapGIS、GeoStar、MapEngine等。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地理数据比例尺为1:400万、1:100万、1:25万、1:5万、1:1万、1:2000、1:1000和1:500等;基础地理数据种类为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数字正射影象图(DOQ)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GIS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GIS与其他几种信息系统密切相关,但由于其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使其与它们相区别。尽管没有什么硬性的和快速的规则来给这些信息系统分类,但下面的讨论可以帮助区分GIS和桌面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遥感、DBMS、以及GPS技术。桌面制图桌面制图系统用地图来组织数据和用户交互。这种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产生地图:地图就是数据库。大多数桌面制图系统只有及其有限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以及个性化能力。桌面制图系统在桌面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例如PC机,Macintosh以及小型UNIX工作站。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促进了产生建筑物和基本建设的设计和规划。这种设计需要装配固有特征的组件来产生整个结构。这些系统需要一些规则来指明如何装配这些部件,并具有非常有限的分析能力。CAD系统已经扩展可以支持地图设计,但管理和分析大型的地理数据库的工具很有限。遥感和GPS 遥感是一门使用传感器对地球进行测量的科学和技术,例如,飞机上的照相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或其他设备。这些传感器以图象的格式收集数据,并为利用、分析和可视化这些图象提供专门的功能。由于它缺乏强大的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作用,所以不能叫作真正的GIS。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专门研究如何存储和管理所有类型的数据,其中包括地理数据。DBMS使存储和查找数据最优化,许多GIS为此而依靠它。相对于GIS而言,它们没有分析和可视化的工具。 Acquisition Time: 初始定位时间 Active Leg: 激活航线 Adapter: 转接器、拾音器、接合器 Airborne: 空运的、空降的、机载的、通过无线电传播的 Alkaline: 碱性的、碱性 Almanac: 历书、概略星历 Anti-Spoofing: 反电子欺骗 Artwork: 工艺、工艺图、原图ss Atomic Clock: 原子钟 Auto-controlling: 自动控制 Avionics: 航空电子工学;电子设备 Azimuth: 方位角、方位(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方向) Beacon: 信标 Bearing: 方向,方位(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方向) Bug: 故障、缺陷、干扰、雷达位置测定器、窃听器 Built-in: 内置的、嵌入的 Cellular: 单元的、格网的、蜂窝的、网眼的 Cinderella: 水晶鞋、灰姑娘这里特指JAVAD GPS接收机OEM板的选项,能自动在隔周的星期二GPS午夜时刻开始的24小时内让您的Javad接收机和OEM板变为双频双系统。 Coarse Acquisition Code(C/A): 粗捕获码 Cold Start: 冷启动 Connector: 接头、插头、转接器 Constellation: 星座 Control Segment: 控制部分 Converter: 转换器、交换器、换能器、变频管、变频器、转换反应堆 Coordinate: 坐标 Co-pilot: 飞机副驾驶 Cost-effective: 成本低,收效大的 Course: 路线、路程、航线 Course Deviation Indicator (CDI): 航线偏航指示 Course Made Good (CMG): 从起点到当前位置的方位 Course Over Ground (COG): 对地航向Course To Steer(CTS): 到目的地的最佳行驶方向 Crosstrack Error (XTE/XTK): 偏航 D - FD - FDe-emphasis: 去矫、去加重 Definition: 清晰度 Diagonal: 对角线、斜的、对角线的 Distinguishability: 分辨率 Dropping resistors: 减压电阻器、将压电阻器 Datum: 基准 Desired Track (DTK): 期望航线(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Differential GPS (DGPS): 差分GPS Dilution of Precision (DOP): 精度衰减因子 Elevation: 海拔、标高、高度、仰角、垂直切面、正观图 Enroute: 在航线上、航线飞行 Ephemeris: 星历 Estimated Position Error (EPE): 估计位置误差 Estimated Time Enroute (ETE): 估计在途时间(已当前速度计算)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ETA): 估计到达时间 Front-loading data cartridges: 前载数据卡D - FG - MGeodesy: 大地测量学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俄国全球定位系统 GOTO: 从当前位置到另一航路点的航线 Greenwich Mean Time: 格林威治时间 Grid: 格网坐标 Heading: 航向 Headphone: 戴在头上的收话器、双耳式耳机 Headset amplifier: 头戴式放大器 High-contrast: 高对比度 Intercom: 内部通信联络系统、联络用对讲电话装置 Intersection: 空域交界 Interface Option (I/O): 界面接口选项 Initialization: 初始化 Invert Route: 航线反转 Jack: 插座、插孔 Keypad: 键盘、按键Kinematic: 动态的 L1 Frequency: GPS信号频率之一(1575.42 MHz) L2 Frequency: GPS信号频率之一(1227.6 MHz) Latitude: 纬度、纬线 Leg (route): 航段,航线的一段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液晶显示器 Local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LAAS): 局域增强系统 Localizer: 定位器、定位发射机、定位信标 Longitude: 经度、经线 Long Range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System (LORAN): 罗兰导航系统 Magnetic North: 磁北 Magnetic Variation: 磁偏角 Map Display: 地图显示 Meter: 米 Mount: 安装、支架、装配、管脚、固定件 Multiplexing Receiver: 多路复用接收机 Multipath: 多路径D - FN - SNautical Mile: 海里 (1海里=1.852米). Navigation: 导航 Navigation Message: 导航电文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NAVSTA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系统的全称 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NMEA): (美国)国家航海电子协会 NMEA 0183: GPS接收机和其他航海电子产品的导航数据输出格式 North-Up Display: GPS屏幕显示真北向上 Observatory: 观象台、天文台 Offset: 偏移量 Omnidirectional: 全向的、无定向的 Orientation: 方位、方向、定位、倾向性、向东性 Panel: 仪表盘、面板 Panel-mount: 配电盘装配 Parallel Channel Receiver: 并行通道接收机 P-Code: P码 Photocell: 光电管、光电池、光电元件 Pinpoint: 极精确的、准确定位、准确测定、针尖 Pixel: 象素 Position: 位置 Position Fix: 定位Position Format: 位置格式 Power-on: 接通电源 Pre-amplifier: 前置放大器 Prime Meridian: 本初子午线 Pseudo-Random Noise Code: 伪随机噪声码 Pseudorange: 伪距 Rack: 齿条、支架、座、导轨 Resolution: 分辨率 Route: 航线 RS-232: 数据通信串口协议 Radi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 Maritime Services (RTCM): 航海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差分信号格式 Selective Availability (SA): 选择可用性 Sidetone: 侧音 Source: 信号源、辐射体 Space Segment: 空间部分 Speed Over Ground (SOG): 对地航速 Specifcation: 详述、说明书、规格、规范、特性 Split Comm: 分瓣通信 Squelch:静噪音、静噪电路、静噪抑制电路 Statute Mile: 英里(1英里=1,609米) Straight Line Navigation: 直线导航 Strobe: 闸门、起滤波作用、选通脉冲、读取脉冲D - FT - YTracBack - 按航迹返航 Track-Up Display - 航向向上显示 Track (TRK): 航向 Transceiver:步话机、收发两用机 Transponder: 雷达应答机、(卫星通讯的)转发器、脉冲转发机 Transducer: 渔探用探头、传感器 Triangulation: 三角测量 True North: 真北 Turn (TRN): 现时航向和目的地之间的夹角 Two-way: 双向的、双路的、双通的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UTC): 世界协调时间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UTM):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U.S.C.G.: 美国海岸警卫队 User Interface: 用户自定义界面 User Segment: 用户部分 Velocity Made Good (VMG): 沿计划航线上的航速 Viewing angles: 视角 Waypoint: 航路点 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WAAS): 广域差分系统 World Geodetic System - 1984(WGS-84): 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Windshield: 防风玻璃、防风罩 Y-Code: 加密的P码 Yoke: 架、座、轭、磁轭、磁头组、偏转线圈1PPM - 1PulsePerMinute-分脉冲1PPS - 1PulsePerSecond-秒脉冲2D-二维定位3D-三维定位A/D - AnalogtoDigital-模拟/数字信号转换A/J - Anti-Jamming-反人为干扰ADF - AutomaticDirectionFinder-自动定向仪ADOP - AttitudeDilutionofPrecision-姿态精度子AE - AntennaElectronics-天线电子学AFB - AirForceBase-美国空军基地AFI - AutomaticFaultIndication-自动错误显示AFS - AirForceStation-空间站AHRS - AttitudeandHeadingReferenceSystem - 姿态方向参考系统AIMS - AirspaceTrafficControlRadarBeaconSystemIFFMarkXIISystem空中交通监控雷达信标系统敌我识别标志XII系统AOC - AuxiliaryOutputChip - 辅助输出芯片AOPA - AircraftOwner&PilotAssociation - 飞机所有者及飞行员协会AS - Anti-Spoofing - 反电子欺骗ASIC - 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 - 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TC - AirTrafficControl - 空中交通控制ATE - AutomaticTestEquipment - 自动测试仪器ATIS - AutomaticTerminalInformationService - 自动终端信息服务ATRCC - AirRouteTrafficControlCenter - 空中航线交通控制中心AMV - AutoMagVar - 自动磁偏角AVLN - AutomaticVehicleLocationandNavigation - 车辆自主定位和导航系统AWG-AmericanWireGague - 美国线规BCD - BinaryCodeDecimal - 二进制BIPM - InternationalBureauofWeightsandMeasures - 国际度量衡局BIT - Built-In-Test - 内置测试BNC - 同轴电缆接插件BPSK - BiPhaseShiftKeying - 双相移键控BRG - Bearing - 方位角(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方向)C/Acode - Coarse/AcquisitionCode - 粗捕获码CAD - ComputerAidedDesign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D - ComputerAidedDesignDevice - 计算机辅助设计设备CDI - CourseDeviationIndicator - 航线偏航指示CDMA - CodeDivisionMultiplexAccess - 码分多址CDU - ControlDisplayUnit - 控制显示单元CEP - CircularErrorProbable - 循环可能误差CMG - CourseModeGood - 从起点到当前位置的方位CMOS - 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 - 补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G - CourseOverGround - 对地运动方向CRPA - ControlledRadiationPatternAntenna - 受控辐射天线CTS - CourseToSteer - 到目的地的最佳行驶方向CTR - criticaltemperatureresistor - 临界温度电阻器CVR - 飞行语音记录器CW - ContinuousWave - 连续波 D - FD - FDAC - DigitaltoAnalogConverter - 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DB - Decibel(X=10LogXdB) - 分贝DGPS - DifferentialGPS - 差分GPSDLM - DataLoaderModule - 数据装载模块DLR - DataLoaderReceptable - 数据装载接收器DLS - DataLoaderSystem - 数据装载系统DMA - DefenseMappingAgency - 国防制图局DME - DistanceMesurementEquipment - 测距设备DoD - DepartmentofDefense - 美国国防部DOP - DilutionofPrecision - 精度因子DRMS - 二维均方根DRS - DeadReckoningSystem - 推测航行系统DSP - DigitalSignalProcessing - 数字信号处理DT&E - DevelopmentTestandEvaluation - 测试评估发展DTK - Desi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阴山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郑州科技学院《锅炉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第二中学2025年初三3月测试(线上)语文试题含解析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歌曲写作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统计建模与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长治市潞城市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XX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
- 护理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9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中国纺织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TB-T 3356-2021铁路隧道锚杆-PDF解密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偶像之路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