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概论及_第1页
脑血管病概论及_第2页
脑血管病概论及_第3页
脑血管病概论及_第4页
脑血管病概论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 经 病 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科 高秉勋,脑血管疾病 概论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概述,概念 : 脑血管病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 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流行病学 :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三大致死疾病。发病率约为120 180/10万,死亡率约为60 120/10万,发病率,年龄调整后首次卒中的发病率为每年116-219/100000。多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确诊卒中的发病率为每年216-219/100000。 中国每年卒中的新发病例接近1500000-2000000。 从1985年至1990年,北京地区年龄校准后的卒中发病率: 男性:每年247/100000 女性:每年175/100000,中国卒中的发病情况,脑卒中患病率 0.6% 发病人数 500-600万/年 存活者中1/4程度丧失劳动能力 重度致残约 40%,我国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WHO-MONICA调查报告:我国脑卒中发病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占第二位。,中国脑卒中的绝对负担,每年发生大约1 500 000 例急性脑卒中事件,平均每天发生4 000 例急性脑卒中 人群中约有3 500 000 -4 500 000 例有不同残疾程度的脑卒中病人 ,其中不少人还将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脑卒中.,4 000,每年,每天,1 500 000,Year,(1/100 000),Sino-MONICA:1984-1999年北京监测区人群急性缺血型 脑卒中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年平均上升6.4%,年平均上升4.5%,WHO-MONICA 复发性脑卒中比例的国际间比较(2003),男性,女性,(%),27%,27%,我国卒中病人的年轻化,根据BNC(北京神经病学术沙龙)脑血管病协作组(2003)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十八个省市36家医院,64558例病人,45岁以下卒中发病率9.77%。说明我国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中国是老龄化最快的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个亿,占人口的10,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人口的1/4。,一个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患病到去世,花费巨大。统计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医疗费用 1999年为每例6801元 2000年升至每例10489元 2000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直接经济负担126亿196亿元 2004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直接经济负担250亿 由高度致残率导致 近千万患者及家属长期的误工费及护理费 巨大的精神上、体力上与经济上的代价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失去劳动能力,更为沉重的负担,我国脑卒中发病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占第二位。 脑卒中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 45岁以下卒中发病率9.77%。我国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每年卒中的复发率为27,占世界第一位。 中国是老龄化最快的国家。 2004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直接经济负担250亿。,脑卒中流行病学的“四高”特点,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 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 美国:第三大死因 北京及日本:第一位死因,脑部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系统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地节的血液 见图Willis环 见图脑基底部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脑桥支 内听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供应大脑 半球后2/5部分即枕叶及颞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及丘脑等,病因,血管壁病变 心脏病 (heart diseases) 动脉硬化 心房纤颤 动脉炎 心肌梗塞 先天异常 血液成分改变 血管损伤 血粘度增高 血液动力学 凝血机制异常 高血压(hypertention) 低血压 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干预 高血压 心脏病 型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低血压(低灌注) 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 口服避孕药 吸烟、大量饮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久坐不动 肥胖,.不可干预 年龄 种族 性别 遗传,分类,脑 血 管 病,慢性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缺血性脑血管病,TIA,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分水岭梗死,出血性梗死,多发性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CT灌注成像、 XeCT MRIMRA、fMRI (PWI, DWI) 血管超声TCD DSA ECT SPECT、 PET,CT,CTA成像技术,Thrombolysis Beyond 3 Hours,perfusion-computed tomography raw data,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prognostic map,mean transit time,患者,男性,29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半小时 CT显示左侧半球缺血,CT perfusion 成像技术 MTT|CBV|CVF|TTP,XeCT CBF analysis,新型磁共振技术,弥散磁共振 灌注磁共振 磁共振波谱成像,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影像方法,弥散:早期描绘最可能发展为梗塞的范围 灌注和波谱:描绘有梗塞危险的区域 MRS: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可以发现与脑缺血有关的物质的共振。乳酸盐:在正常脑组织中很少;N乙酰天冬氨酸(NAA)仅在成熟的神经元与轴突中存在。,fMRI,PWI 2h,PW! After r-tpa,DWI 7d,无创伤 早期发现颅内、外血管病变 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经济实用 二者同步检测,为颅内、外血管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选择与评价提供依据。 依赖操作者技术水平,TCD 、颈部血管B超,ULTRASOUND,B超二维成像:观察管腔是否有狭窄、斑块和溃疡 波段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部动脉内的峰值频率和血流速度,借以判断颈内动脉ICA的狭窄程度,残余管腔越小峰值频率越高,血流速度越快,颈动脉狭窄造影测量方法,DSA,DSA,DSA,R,L,DSA,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路线优选,急性脑血管病 首选CT MRI MRA DSA,TCD,血管B超,CT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防 预后,概念,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一般在5分钟内达高峰,一次发作常持续520分钟,最长不超过1小时,但可反复发作。,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有多种学说: 微栓塞 血液动力学改变 颈部动脉受压 其它-盗血 血管痉挛 血液成分改变,临床表现,TIA基本临床特征 发作性 短暂性,症状1小时内完全缓解; 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 神经功能缺损 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 合一定的血管供应区 年龄多在50岁以上,颈动脉系统 TIA,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上肢多见) 或轻偏瘫,可伴有面部轻瘫。 特征性症状 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或失明,对侧 偏瘫。 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 对侧偏瘫。 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 眩晕、平衡失调,多不伴有耳鸣 特征性症状 跌倒发作(drop attack) 双眼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