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振兴),课前探究,二、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什么作用?,一、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政府发展科技的战 略决策,1956年,制订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 1963年,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人造卫星的研制。,“863”计划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个领域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年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新中国科技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进程导弹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银河一号”,“神五”载人成功升空和返回,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钱学森,钱学森(1911-),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筹划回国支援祖国建设,但受到美国当局阻挠,历时5年最后才于1955年回国。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在美国,钱学森在美国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科学家。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 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 坐牢、软禁、恐吓,都未能让钱学森屈服,他说:“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 “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以为,我的根在中国。”,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境? 为什么中国要集中力量首先在一些尖端领域取得突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秦山核电站内部,大亚湾核电站,中国在任何情况任何时侯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2)火箭导弹技术,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揭开导弹、火箭发展史新一页。,钱学森一家,(3)卫星技术: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83.6公斤)、美国(8.2公斤)、法国(38公斤)、日本(9.4公斤)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1、2007年10月24日,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中国的西昌,为什么? 2、你知道下面这幅是什么照片吗?,从时事热点导入,(设计意图)注意从最近的时事 热点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 兴趣。,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1961年4月12日,身着90公斤重的太空服,原苏联首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重达4.7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世界首位太空人”加加林(苏),阿姆斯特朗说:“对一个人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行动,(4)载人航天工程:,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5年月日凌晨时分,在经过小时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北京时间2008年月日时分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分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了空间出舱活动。2008年28日17时13分飞船着陆,三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安全返回。,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 计算机行业,航天制造业,钢铁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讯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1973年-南优二号,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垂死的女人,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饥饿的女孩,看一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粮食问题对中国及其世界的影响,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主要贡献:,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 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聚焦网络:推荐袁隆平获诺贝尔和平奖,你认为如何?,网友“天南地北”认为:当初诺贝尔设立和平奖,就是希望奖励致力于消除矛盾、缩小差距,创造社会和谐,为人类和平与科学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天南地北”认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谈一谈,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65年,中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面对功绩和荣誉,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王应睐,想到的是集体和他人,甚至没有在科研报告中署上自己的名字。 第二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专程来到中国,研究评选有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获奖事宜。由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我国众多科学家集体研究的成果,不符合该奖授奖对象最多为三人的规则,因此,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生物技术,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我国的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人类基因草图,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2 .增强了综合国力,1 .振奋了民族精神,3 .提高了国际地位,总结: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保证) .吸收人类文明成就,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从背景、战略重点和成就等方面总结一下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文革,文革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方针,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两弹一星”,在原子能、航天工程、计算机等高科技方面,与世界整体差距明显缩小。,背景,1、国际环境恶劣: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2、为了巩固国防、维护安全。,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课堂小结:,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三:科教兴国。,四: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五: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反之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一 美经济学家 唐帕尔伯格: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 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材料二 美国、欧洲的一些航天专家纷纷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发表评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西班牙世界报评论说:“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结论:科技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唱歌 举杯祝福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3比例的应用第6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四川融信泰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红河谷》教学设计
- 管理人员转正申请审批表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2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实践 开掘记忆 搜寻动人故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4四川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公开招聘63人专科及以上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 宠物医院安乐协议书范文模板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构造与原理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年2个娃儿的离婚协议书模板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17导数中的三角函数问题(原卷版+解析)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iso2200020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 《基础会计》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
-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毕业论文(设计)多功能台灯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