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看宋代咏物词的特征.doc_第1页
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看宋代咏物词的特征.doc_第2页
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看宋代咏物词的特征.doc_第3页
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看宋代咏物词的特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宋代咏物词的特征对外汉语081 王露200850605106内容摘要:咏物词是宋词中的一种重要题材类型,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咏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词史上,咏物词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堪称是宋词的精华。宋词中的咏物篇数量之多,不甚枚举,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巧妙的写作技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以苏轼、周邦彦、姜夔的咏物词为例浅析宋代咏物词的特点。关键词:宋代 咏物词 特征(一)苏轼的咏物词特点一、 运用拟人化手法,充分展开想象。咏物词通常使用的手法是“拟人化”。这里以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为例: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中将杨花比拟成一位春日思妇,全词写离别的闺怨。写像花又好像不是花的杨花,无人怜惜任凭它衰零坠地,犹如思妇被弃,貌似“无情”,实是“有思”。而思妇的柔肠百转、娇眼困酣,恰犹如柳枝的细软婉曲,柳叶的飞坠无定。杨花随风飘舞,起落往返;思妇离魂寻郎,飞越万里,莺呼梦回,既摄杨花之魂,又摄思妇之神。从“晓来雨过”着笔,去追踪杨花的最终归宿。不想唯见池萍零乱,三分春色,委身黄土,付于流水,了无踪迹。至此,思妇的惜春、恨春之情,连同“美人迟暮”之感,就被发掘得淋漓尽致了。全词由人体物,心与物游,借物写人,神人合一。笔法空灵,气韵生动,即抓住了杨花之神,又摄取了人的精神。二、“以诗为词,虽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一般说,北宋咏物词重在自然明快和涵浑的意境,不甚寄托。南宋兴咏物词,重在字句的工巧和典故的运用,尤重寄托。以苏轼的卜算子为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咏雁,既体现了北宋咏物词的艺术风格,又开南宋咏物寄托的先声。 “幽人独往来”,是实写,但亦如飞舞于月空的缥缈孤鸿,此实中有虚。“缥缈孤鸿影”,是虚写,但亦如静夜徘徊于小院的幽人,则虚中见实,虚实映衬,人鸿合一,形神十分鲜明丰满。其实,词作反映的是作者贬黄时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词人偶见孤鸿掠影,一时景与情会,遂将无限眷恋、哀怨、幽愤之情,清高自守,自甘寂寞之志,尽借孤鸿形象倾吐而出。(二)周邦彦的咏物词特点周邦彦被誉为“词家之正宗”,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对宋词艺术形式的成熟与完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做的咏物词既丰富,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用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一、 开创了一种人格化的咏物词以六丑蔷薇谢后作为例: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峰媒蝶使,时叩窗槅。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剞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这首词并不是一首简单的“惜花惜春之作”,而是一首寄寓作者主体自我强烈的情感、意绪的咏物名作。此词以情语开篇,“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数句交待时序,传达出作者春晚客居异乡的落寞情怀,奠定全词情感基调,使作品一开始即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愿春”三句进一步强化我之无可奈何的情怀,而作者主体自我身世之感、落寞之怀,也蕴于其中。二、 周邦彦开创“禁体物”和前人相比,周邦彦在咏物词创作手法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即对对象物的表现由静态观照发展为动态呈现;在表现吟咏对象时将传统的拟人手法与审美移情作用相结合而成“拟情”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咏物词的艺术表现手段;将咏物诗中禁体物的表现手法借鉴到咏物词中,从而开创了词中的“禁体物”体。试看周邦彦的咏物名作大酺春雨:对宿烟收,春禽静,下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此词咏春雨,稍稍留意便会发现,全词除“飞雨时鸣高屋”、“听檐声不断”点到雨外,几乎没有对雨作正面的描写,而且即使是这两句也只点其声,未写其形。首三句“飞雨时鸣高屋”正面切题,但没有直接描写春雨的形态:“墙头”三句写新竹经雨之后,竿上之嫩粉洗尽,显出无限清新,则非春雨莫属,故是通过竹呈现春雨;“润逼”三句,体察入微,触人心弦,“润”者,雨也,“寒”者,春也,“吹”而且“粘”者,微风吹拂雨丝也,皆非写春雨而句句非春雨当不得;“邮亭”三句,再以“檐声”示意雨,而“困”字则暗合“春”意;下片“流潦妨车毂”,暗切雨;最后数句“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更是非春雨莫可当。(三)姜夔的咏物词特点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多重伤痕心理使得姜夔咏物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意蕴,即自我的人生失意、对国事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深深怀恋,这些与咏物词融为一体,形神兼备、寄托遥深中又显得空灵蕴藉、清空超眇。如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舆,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咏蟋蟀的鸣声,全词充溢着“一声声更苦”的“哀音”,渗透着词人自我凄凉身世的感受,但又很难坐实说哪一句是写他自己;“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似乎寄托着靖康中徽、钦二帝蒙难的国耻,但其寓意又绝非此一事所能涵盖。其寄托在若有若无、若即若离之间,含意丰富深广,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姜夔词在题材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主要是以登临怀古词、爱情词、都市词、咏物词为主。他的咏物词进一化繁艳绮丽为清空淡化,用遗貌取神的手法,独特的冷色调咏物,处理炽热的柔情,将艳词雅化,赋予所咏之物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简析宋代咏物词的特点苏轼、周邦彦、姜夔都是宋代的著名词人,他们创作特色虽各有不同,但也不失宋代咏物词的基本特点,不妨由此来分析宋词咏物篇作的一些特点。咏物词,就是以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某种具体事物作为吟咏对象的词作。苏轼、周邦彦、姜夔的词作大多数都是属于“托物言情”即形态美寄托类咏物词:运用比喻或象征手法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运用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