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5含解析.docx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5含解析.docx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5含解析.docx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5含解析.docx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5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A 加入硝酸钾晶体B 降低溶液的温度C 蒸发部分溶剂D 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 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 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3.工业上用Mg(NO3)2作为浓缩HNO3的吸水剂,向m1g溶质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中加入m2g溶质质量分数为72%的Mg(NO3)2溶液,蒸馏,分别得到97.5%硝酸溶液和60%硝酸镁溶液,若蒸馏过程中,硝酸、硝酸镁和水均无损耗,则投料质量比m1/m2为()A 0.3B 0.4C 0.5D 0.64.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 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了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 溶剂质量减小了D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 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B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C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6.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 氯化钠B 硝酸铵C 生石灰D 氢氧化钠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8.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9.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现有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质量,可向该硫酸中加入适量的()A 碳酸钾溶液B 稀盐酸C 氧化铁D 水10.下列关于基础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第一步操作是称量B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可用倾倒法转移需配溶液至细口瓶C 在“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中,先观察常见金属的外观,再用砂纸打磨某些金属D 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先将导管放在盛满水的倒置集气瓶口,再点燃酒精灯11.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硝酸铵和水;铁和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水;生石灰和水;石灰石和稀盐酸A B C D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口可乐汽水和白蒲黄酒都属于溶液B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13.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A 无色透明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 混合物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14.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5.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D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16.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A 甲:水,:食盐;乙:水,:蔗糖B 甲:水,硝酸铵;乙:稀盐酸,:铁C 甲:水,氢氧化钠;乙:稀硫酸,:锌D 甲:水,生石灰;乙:稀盐酸,:氢氧化钠17.将一根铁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A 铁丝B 硫酸C 硫酸铁D 硫酸亚铁18.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 g M放入15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 80 g N放入150 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D 200 g N的溶液,蒸发60 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 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9.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20.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A 增加压强B 升高温度C 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 降低温度21.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40 时的溶解度为36.6 gB 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D 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二、填空题22.根据下列图像回答:(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填离子符号)。(2)图二是20 时,取10 mL 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_。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3)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_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将t2时,15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_g a物质。(4)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氢气摩尔质量n的变化关系如图四。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_。23.做生物实验需要配制1 000 g 0.9%的生理盐水,请回答:(1)你的配制步骤为_、_、_。(2)需要NaCl_g,水_g。三、计算题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 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 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当加入212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g。(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加入106 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5.20 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 g,同时生成氢气0.4 g。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01%)。26.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硝酸钾不足;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可以使其变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B项,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要想将其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来完成,正确;C项,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剂水太多,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的方法,使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项,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是不会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错误。2.【答案】C【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加热时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A、B错误;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正确;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D错误。故选C。3.【答案】D【解析】设被转移的水的质量为X。65%的硝酸含水量为35%,72%的硝酸酸镁溶液含水量为28%。97.5%的硝酸含水量为2.5%。60%的硝酸镁溶液含水量为40%。则硝酸中水:0.35m1X (m1X)0.025,则m13X,硝酸镁中水:0.28m2X (m2X)0.4,解得m25X,故二者的比值为0.6。4.【答案】C【解析】A项,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错误;B项,析出溶质后溶液仍为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C项,食盐水露置于空气中,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小,正确;D项,析出溶质的溶液所剩溶液一定饱和,错误。5.【答案】A【解析】A项,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 g,而乙的溶解度50 g,故在两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 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项,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C项,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项,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6.【答案】B【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项,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错误;B项,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正确;C项,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错误;D项,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D错误。7.【答案】D【解析】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有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的受温度影响不大;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8.【答案】A【解析】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故选A。9.【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质量,要求所加入的物质不能改变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可采取减小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A项,碳酸钾溶液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错误;B项,加入稀盐酸,会使溶液中酸性物质的质量增加,生成氢气的量增加,错误;C项,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错误;D项,加水稀释,使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减缓了反应速率,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正确。故选D。10.【答案】D【解析】A项,在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实验的操作中,为了计算产率,应先称量粗盐的质量,正确;B项,配制好的溶液,可用倾倒法转移需配溶液至细口瓶进行贮存,正确;C项,由于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金属的表面生成了金属氧化物。所以,实验前,用砂纸打磨某些金属,再进行试验,正确;D项,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开始排出来的气体主要是试管中的空气,应等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才开始收集,错误。故选D。11.【答案】B【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不合适;反应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12.【答案】D【解析】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 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谈溶解度时四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有意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符合溶解度的概念,D选项中温度不确定,所以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13.【答案】B【解析】本试题的关键是对于溶液的“均一性”的理解,均一性是指溶液各个部分的组成和性质是相同的,因此选项中上层溶液和下层溶液一样甜是正确的理解,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14.【答案】B【解析】A项,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而放入盐酸后先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开始后在反应的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直至反应结束气体质量不会变化;B项,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像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C项,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像更陡一些),由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所以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D项,由于硫酸稀释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pH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pH只能永远的接近7但不会达到7。故选B。15.【答案】D【解析】A项,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项,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例如氯化钠溶液中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C项,蒸馏水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是不是溶液;D项,溶液是均一的,所以各部分性质相同。16.【答案】C【解析】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说明瓶内的压强变大,所以可能是温度升高或者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说明是温度又降低,因此甲和接触要放热,因此排除了A、B;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说明生成了气体,因此选C。17.【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硫酸没有剩余;铁和稀硫酸反应的产物是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最后剩在溶液中的物质是硫酸亚铁,故本题答案为D。18.【答案】B【解析】A项,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外,还要指明一定温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项,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时,M的溶解度为40 g,则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M质量为40 g,故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 g100 g25,正确;C项,t时,N的溶解度为40 g,那么150 g水最多只能溶解60 g N,而现在80 g N放入150 g水中全部溶解,说明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错误;D项,200 g N的溶液,蒸发60 g水、冷却至t 后得到40 g晶体,最终得到100 gt时的饱和溶液,根据t时,N的溶解度为40 g,可计算出100 gt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N的质量28.6 g,则原200 g N的溶液含溶质N的质量28.6 g40 g68.6 g,故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故选B。19.【答案】B【解析】A项,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错误;B项,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正确;C项,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错误;D项,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是利用溶解原理洗去可溶性污物,利用悬浊液形成的原理洗去不溶性污物,错误。故选B。20.【答案】C【解析】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方法);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C。21.【答案】C【解析】A项,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40 时的溶解度为36.6 g,正确;B项,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项,比较甲乙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错误;D项,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正确。22.【答案】(1)H、Na、Cl(2)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要放出热量(3)升高温度30(4)先偏向右边,最后回到分度盘中央【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m点对应的溶液的pH值小于7,即此时溶液为酸性。说明该点对应的溶液中酸还未反应完。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盐酸 (未反应完的)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的)。 所含的离子为H、Cl、Na。(2)根据图示可知,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加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达到最大值。可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够放出热量。如改用氢氧化钠固体,则不能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氢氧化钠在溶解于水时也能放出热量。无法确认温度的升高来源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3)t1时,c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即可继续溶解c物质,所以可通过再加入c物质的方法使其饱和。因为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还可以通过升温的方法,使c物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质量变小,从而使其溶液由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根据图示可知,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即在t2时,a物质在100 g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50 g。所以在t2时15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a 50 g,溶剂水的质量为100 g。当溶液的温度降低至t1时,其溶解度为20 g。即在t2时,a物质在100 g水里最多溶解20 g。所以此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50 g20 g 30 g。(4)开始时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有等质量的金属和酸,所以开始时天平平衡。随着反应的进行,镁反应较快,所以天平放镁的一方偏轻;天平偏向放铁的右盘。当反应停止时,二者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两盘中质量的减少值是相等的。所以最终天平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