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一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现当代一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现当代一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现当代一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现当代一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五四: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1920年3月中国文学史第一部诗集尝试集。 陈独秀:1917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应该重新发现“人”助成人性的健全发展。周作人从人道主义观念谈论文学变革。2 、鲁迅:l 1)野草散文诗集,写于1924年秋至1926年夏的23篇散文诗。 野草是理解鲁迅的最好窗口,是他“荷戟独彷徨”时期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度透视。希望过客秋夜死后影的告别这样的战士颓败线的颤动墓碣文求乞者好的故事复仇复仇(其二)雪风筝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淡淡的血痕中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一觉我的失恋l 2)兔和猫作于1922年10月。收入呐喊集。l 3)故事新编于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出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故事的内容虽来源于历史,但只是用了一点因由,经作者随意点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副绝妙奇趣的画卷4)、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3、叶绍均:又名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4、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5湖畔派诗人:王静之、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6、茅盾:短篇(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 中篇(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7、曹七巧是张爱玲金锁记的人物。8、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9、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曾树生。10、萧红:生死场11、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原署名为“舒庆春” 改为“老舍”。1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二:主观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旧文学的终结、新文学的诞生,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1)首先,文学观念得到全面更新。 “五四”时期崛起了“人的文学”观,“为人生”的文学观、“自我表现”的文学观,体现了现代人对文学的要求。2) 其次,创作主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精神解放。接受“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作家们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由选材,自由创作。3) 再次,文体形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五四”文学革命,现代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的正宗地位,运用白话,形式自由多样的新诗取代讲究对仗,平仄的旧诗追求。4) 拉开与世界文学全面对话的序幕。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中国文学封闭自锁的状态,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开端。2、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文学团体,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热心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文学表现人生,批评人生的社会职能,提倡血和泪的文学和反映人生的真文学,运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在现实主义理论的建设和开展新文学批评以及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推动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五四”运动以后会员逐渐分化,到1931年小说月报停刊,该会便无形解散了。 3、创造社1921年6月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发起组织了创造社。早期创造社成员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踏实地表现“内心的要求”,形成浪漫主义的主导倾向。1928年后期的创造社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曾受到国内外“左”倾思潮的影响。1929年2月该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创造社曾先后出版过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并出版创造丛书。4.语丝社: 语丝社于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因语丝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以简短犀利的思想杂感、社会批评随笔、小品散文成就最高。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 “语丝文体” 的特点:“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要竭力加以排击”。(鲁迅语)5、周作人散文特征:平和冲淡的散文1) 思想内容的特色: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归返自然,顺乎天性,享受生活的情趣。周作人倾向于把文艺当作“自己的园地”,艺术的品味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品味。饮酒、品茶,使平淡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性和风雅。他的散文是其人生况味的表达,而其散文的艺术品味又进入到了作者的人生之中,周作人的散文与其生命具有互为关照的关系。2).艺术特色: 特有的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他散文的平淡,首先是感情的淡化。平淡是超然与冷漠逃避的结合。初恋 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故乡的野菜苦雨 乌篷船 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 周作人散文的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蕴涵着无穷的韵味。周作人凭渊博的学识和恬淡的趣味,把文体发展到任心闲话、着手成春的境地。6、新格律诗: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新月派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词藻华丽、视觉形象),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诗歌创作过于散漫自由的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中。7、 阿Q的人物形象分析:阿Q是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性格里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其核心便是“精神胜利法”,即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善于忘却,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在幻觉世界里变现实的真实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现实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精神胜利法”正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8、 国民性批评: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体现国民性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此刻画出了国民的灵魂,集中揭露了封建文化对民众从物质到精神戕害的严重性,使人痛切感受到改造国民性,进行全民族文化启蒙的重要性。9、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子夜里的中心人物,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作家凸现人物在几重挤压的环境下求生存,赋予人物性格的多重性、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使具有立体感的吴荪甫成为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10、沈从文:一、对理想人性和人生的追求:湘西题材小说。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展现了两种人生形式。1).现实的人生形式。柏子萧萧丈夫会明等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存状态和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这种生活既是庄严的,又是悲凉的。2).理想的人生形式。在边城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月下小景等小说中,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呈现出牧歌式的“边城”世界。11、湘西世界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认为是丑恶的都市社会。因此,沈从文的小说同30年代主流文学以阶级、阶层的观念分析考察社会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视角,通过两种文化的对峙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11、翠翠形象分析:翠翠是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女主人公1)纯朴、灵秀、至情至性的山城少女2)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3)优美的人性与人生的化身与极致,人情美、人性美、自然美的化身。边城表现了特殊世界、特殊关系中人性的极致美:自然、淳朴、和谐、宁静。展示理想的人性,以此批判都市人性的失落。12、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1)苍凉的格调,参差对照的写法。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得透彻。 她说“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人生的斗争),多少有点超人气质,而超人仅限于一个时代(特殊的环境),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2)中西合璧,新旧杂糅的风格。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既是客观写实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具有大雅大俗的风格。(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造气氛,有很强的意境。(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比喻聪明、巧妙,意象丰富而深远。如写创世纪中的全少奶奶,年纪不到四十,却已操劳忧苦,像个淡白眼睛的焦忧的小母鸡,“东瞧西瞧,这里啄啄,那里啄啄,顾不周全”。13、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一)、骆驼祥子的内容通过洋车夫祥子追求“拉上自己的车”而三起三落的悲剧故事,描绘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二)、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和意义(1)祥子悲剧首先来自于客观社会原因,作品由此揭露和抨击了黑暗社会的罪恶。(2)祥子悲剧与他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有关。作品由此宣告企图用个人奋斗求解放的道路是行不通的。(3)在祥子悲剧中,虎妞闯入他的生活是一个重要原因,作品由此启发人们去更深地思考有关家庭、伦理等问题。 三)骆的艺术特色1)、结构方法: 继承我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法,以祥子的希望、挣扎、毁灭为主线,交织成一幅相互关连的军阀统治下的社会图景,连结各种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家庭和人物,反映当时的现实。2)、人物描写着力在刻画其心理状态3)、语言特色用的是道地的北京话,简洁又朴素。4)创造了一系列丰满的艺术形象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具有极大的独创性和一定的历史深度。老派市民老舍写得最好、性格最丰富的是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是保守的、闭塞的。其代表人物有二马中的老马,四世同堂里的祁老人,离婚中的张大哥等。老舍以戏剧化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了他对传统文化落后方面的批判。 新派市民兰小山(老张的哲学)、张天真、小赵(离婚)、祁瑞全(四世同堂城市贫民:祥子、老马(骆驼祥子)、拳师沙子龙(断魂枪)、娼妓(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月牙儿中的母女俩等)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 ; 理想市民:赵四(老张的哲学)、李景纯(赵子曰)、李子荣(二马)、丁二爷(离婚)14、觉新形象分析: 觉新是巴金家中的封建大家族的长子形象。1)一个封建家族制度重压下灵魂扭曲、病态的形象2)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3)双重人格。半新半旧的人物。思想与行动分裂。既是受害者又是帮凶。4)觉新的悲剧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对人的扭曲、异化,对生命活力、自由爱情的压抑,反映了传统。15、家与寒夜比较1)由家到寒夜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深化。2) 风格:情感外露到客观冷静,热情奔放到沉郁忧伤。3) 题材:封建大家族到平凡小家庭,写没有英雄色彩 的凡人小事。4) 人物描写:两极对立到复杂性,刻画的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向内心世界。16、繁漪人物形象分析:繁漪是曹禺话剧雷雨的人物。1) 她具有“雷雨”的性格,是矛盾的中心。2) 体现了作者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恐惧“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3) 她的性格有许多矛盾的因素,她表面文弱,哀静,内心却决断,有一种野性的美。她任性,却又脆弱,作者通过她的性格折射出封建势力的强大,反映出那个可怕的环境是怎样把一个要求自由,渴望爱情的女性逼上绝路。17、曹禺的话剧成就:建国前曹禺的戏剧创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