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doc_第1页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doc_第2页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doc_第3页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doc_第4页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之苏轼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命题人:王芳玲 审核人:唐淑娟 编号:5 使用时间:2、15 限时:45分钟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际用时 二次批改 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探究的方法解读诗词的思想情感及表现手法。2.了解苏轼高尚的人格,体会他达观的处世心态。课前预习案一、结合下面材料,回顾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了解诗人主要经历,熟悉诗词写作背景。苏轼(10371101年),字 ,号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写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诗与 并称“苏黄”,写词与 并称“苏辛”,书法方面是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次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与弟苏辙同科及第。时父苏洵也深受重视,父子三人,一时名噪京师。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这就是发生于1079年的“乌台诗案”,这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由专人从其诗文中寻章摘句,罗织罪名,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关押4个月,受尽屈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押公文,不得擅离驻地,明为贬官,实则流放。他因经济困难,申请城东坡荒地,躬耕求食,自号东坡居士。在黄州五年,苏轼思想转变很大。一方面他没有放弃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继续关心国家政局,因壮志难酬而苦闷;另一方面他闭门思过,消极彷徨,又时时向佛老思想去求解脱。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但又于山水游历中渐渐孕育出坦荡豁达的人生观。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雄伟的江山,淳厚的民风,不能忘怀现实的壮心,促使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文,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或雄健豪放,或清旷淡远,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高峰。他的文风、人格也趋于成熟。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俗语云:“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主张“参用所长”,反对全盘否定新法。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回朝。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二、回顾苏轼名句并填空(A层):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乱石穿空,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 人生如梦, 。 三、解释下列词语。(A层) 漏断人初静 漏断_ 时见幽人独往来 幽人_ 有恨无人省 省_ 回首向来萧洒处 萧洒 _四、 反复诵读定风波和卜算子,借助课下注释初步疏通词意后尝试背诵。(A层) 课堂探究案(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作起笔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B层)2. 下片是写“幽人”还是“孤鸿”?表现了“孤鸿”的什么心理状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初至黄州的苏轼什么样的思想情感?(B层)小结: (二)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 上片让我们从哪些词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B层)4. “一蓑烟雨任平生”怎么理解?下片哪一句与它呼应?(C层)小结:二精讲点拨:比较卜算子定风波两首词,苏轼在心态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C层)知识树:举例(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说明被贬黄州后苏轼思想的变化:课后拓展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