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君:明仁宗知民间疾苦不兴土木“你去过十三陵吗?”如果问住在北京的人或来北京旅游的人,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去过。但是绝大多数说去过的人其实只是去看了长陵、定陵;最近几年去过的,可能还看了经过重修、新开放的昭陵。真看全13个陵的人不多。10个没有开放的陵中,有4个解放后修缮过(献陵、景陵、永陵、思陵)。其他6个陵从2005年起开始陆续修缮,到现在已经完成5个陵,裕陵正在修复中。修复前,这些陵破烂不堪,不仅陵门和享殿解放前就被毁,而且仅存的明楼也坍塌得快成了一个个土堆了,唯有陵中的松柏郁郁葱葱。十三陵之最长陵:最大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葬于南京东郊的钟山。1402年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率军攻入南京,自己当了皇帝,年号“永乐”。1407年,永乐皇帝的皇后徐氏病故,他没有将皇后葬于南京,而是将现在十三陵一带的黄土山改名天寿山,动工修建地宫,埋葬了徐氏,随后建筑地面建筑,是为长陵。1421年朱棣将首都迁到了北京。1424年朱棣病逝于漠北征途中,当年葬于长陵。长陵是永乐皇帝在世时经营了十几年的庞大工程,又有将陵区建为“御外”和“制内”两用的城堡式防御体系的规划,因而它本身的雄伟在明朝帝陵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朱棣一开始就把十三陵一带视为朱氏王朝皇帝陵地,所以长陵的神道、石像生、牌坊、大红门不仅是长陵的,也是各陵“公共”的,而此前历代帝陵和清代的帝陵,神道和石像生都是各自另设的。长陵的祾恩殿是十三陵中唯一保留下来的明代当时的祾恩殿,面阔66.5米,进深29.1米。这是我国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林立在殿内的32根楠木大柱,高达12.6米,直径1.12米,两个人合抱不拢。长陵得到后来明朝各代和清朝的修缮,因而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但是,清朝修缮时费用有限,使用了拆其他陵的材料修补长陵的办法。所以,只有长陵的陵门、享殿是原制式的,其他各陵都被缩小了陵门和享殿的门面。献陵:最俭长陵以北第一个陵是献陵,建于1425年。献陵是诸陵中最朴素的陵,埋葬着仁宗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献陵也是诸陵中唯一祾恩门和祾恩殿与方城、明楼不在一体的(因风水),中间被一个土坡隔断。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献陵门面是修缮过的方城的“三座门”和门前的桥,从门缝中可看到里面祾恩殿的基石和修缮过的明楼,整个陵墓就这点地面建筑,确实简朴,而桥南不远处陵墓的正门和祾恩殿几乎完全被毁。这是我惟一没有看到无字碑的陵。仁宗是永乐皇帝的长子,在位仅十个月,但由于很早就在太子位上协助父亲理政,又处于开国初期,他关注百姓疾苦,善于重用贤才,并建立对己的纠错制度。史书记载,大理卿戈谦上疏时言词激烈,仁宗恼火,虽没治罪,但以后每当言事时,对他怒目而视。大学士杨士奇对仁宗说,他是根据您的号召陈言的,如果这样对待他,今后谁还敢说话?于是仁宗下诏自责,并任用戈谦为副都御史到四川查办案情。史籍对他的评价是:“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他临死前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其子宣宗皇帝遵从了父亲的指示,一切从俭,一个月就建成地宫,三个月完成地面建筑。景陵:最小宣宗皇帝朱瞻基和皇后孙氏的景陵,建于1435年,位于长陵以南。这是诸陵中除了思陵(亡国皇帝崇祯的墓,本来是其贵妃的墓)外最小的陵,解放后修缮过,明楼完好。现在看到的祾恩殿的基石是嘉靖皇帝指示扩建的,但陵墓的整体规模仍然是原来的。它的宝顶呈长方形,而不是圆形,这是由于依山势而建自然形成。宣宗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孙子,尚处于明朝“创业”年代的后期,他在位十年,注意节俭,反对奢糜,善于用人,本人能书善画,精于骑射。1428年在喜峰口迎战骚扰的蒙古部落时,一人接连射杀敌人三个前锋,以致敌人见了黄龙旗就跪地请降。后来的明朝皇帝只是凭血缘关系在位,再也没有这样的功夫了。宣宗皇帝开了皇帝微服私访的先河,扮作王公家使、校尉,不过他不是为了了解民情,而是出去斗鸡走马,图个自由玩乐。几年前我看到的景陵,大门前还是一片空场,从无字碑走到大门无障碍,现在陵门前西侧变成了停车场,无字碑被停放的卡车包围,陵门前被铁栅栏围住,里面种上了菜,为了输水灌溉,陵东侧高悬一根水管,整体风景被破坏。十三陵之特裕陵:“俘虏皇帝”裕陵建于1464年,由于常年失修,只剩下一个坍塌得像一个高土堆似的明楼,围墙也不完整。该陵巨大的无字碑距离陵门最远,有约400米,现在连基座也不存。这里埋葬着明朝第六个皇帝英宗朱祁镇和他的两个皇后。英宗是宣宗长子,10岁继位。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英宗轻率领兵50万出征,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被蒙古瓦喇部俘虏,数十万军队被歼,五十多位文武大臣战死;愤怒的护卫将军樊忠,举起铁爪将王振打死。此时,太子朱见深两岁,国无长君,其弟郕王朱祁钰(代宗)继承了皇位。代宗任用于谦,动员全城军民抗击城下之敌。一年后英宗被放回,被幽禁于南宫。1457年,趁代宗重病,一些大臣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再次登上皇位。英宗杀于谦等六人,恢复王振名誉,将代宗降为郕王(20天后代宗逝世)。英宗在位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临死前他废除了人殉制,算是积了点德。茂陵:“特务皇帝”裕陵的西北方为茂陵,建于1487年,是明朝第8个皇帝宪宗朱见深和他的三位皇后的墓地。其建筑格局与裕陵差不多,但是在宝城左右各设了一道踏垛,可以登上宝顶。这是其他陵没有的。茂陵的建筑在清初还算完好,清末时陵门倒塌,民国初年祾恩殿也被拆毁。宪宗是英宗长子,他恢复了叔叔朱祁钰的帝号,为于谦平反,算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但是他首开“皇庄”制度,即将民间土地直接收归皇帝所有,后来许多皇亲国戚指民田为闲地,请求赐予,造成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他钟情于大他17岁的万贵妃,造成宫中内乱,万氏死后宪宗专为她在十三陵西侧修了“万娘坟”。他重用太监汪直,设立“西厂”(特务机构),迫害了不少人。他十分迷信,把众多僧人、道士纳入官阶,朝政搞得乱七八糟。泰陵:“一代明君”泰陵建于1505年,在茂陵西北,紧挨着公路西侧,是宪宗皇帝的三子孝宗朱祐樘和皇后张氏的墓地。目前泰陵修缮后仍没有祾恩门,祾恩殿也早毁,围墙尚存。孝宗皇帝是在宫内争斗中活下来的宪宗惟一的儿子,儿时受了不少苦,因此较为律己,算是一代明君,在位18年,年号“弘治”。他继位后清除和遣散了父亲任用的约2000名非科举而当官的人以及约1000名佛、道人员,选任贤臣,勤于理政,为及时处理紧急事项,除了每天的早晚朝,还设置了“平台召见”朝参方式。考虑到夜间晚归官员路途昏黑,下令凡遇在京官员夜还,一律铺军执灯传送。生活上也注意节俭,曾下令停止为皇宫织造细绒布。在生活上,不近声色。因而,明史上有“弘治中兴”之说。康陵:“拈花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康陵,建于1521年,在泰陵以西的莲花山下,坐西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仲裁终止合同样本
- 书柜采购合同范例
- 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案设计
- 2025年医用电子仪器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 备课教案模板
- 商务合同文体特征
- GA/T 1163-2014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 钢栈桥施工监理细则
- 骨转移瘤课件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污水处理培训课件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 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课件
- 高中英语各种教材词组汇总大全(超级实用)
- 内燃机机油泵转子系列参数
-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