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pdf_第1页
2014-2018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pdf_第2页
2014-2018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pdf_第3页
2014-2018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pdf_第4页
2014-2018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 共 20 页 2014 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2014 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130 分) 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A. 认知科学 B.神经心理学 C.认知神经科学 D.心理生理学 【解析】C,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 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心理学方向。 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意识 B. 潜意识 C. 意识流 D.行为 【解析】A,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A.大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解析】D。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 叫生命中枢。 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顶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 D.颞叶、顶叶、枕叶 【解析】B,此题考察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分布,躯体感觉在顶叶,视觉在枕叶,听觉在 颞叶。 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 A. B. C. D. 【解析】A,是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 8-13HZ。波是大脑处于 清醒和警觉状态是的脑电波频率为 14-30HZ,是在睡眠下的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 研视界() 研视界() 第2页 共 20 页 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A.梦 B.注意 C. 口误 D.笔误 【解析】B,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 不是潜意识。 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 A.习性学实验 B.恒河猴实验 C.武器效应 D.社会学习 【解析】C,武器效应,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 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A. 不确定 B.前者小 C. 两者相等 D.不确定 【解析】B。 9.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 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A.底部 B.顶部 C.中部 D.下部 【解析】B,行波说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 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 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 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解析】B,在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看作是衡量创造性高低 的指标。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 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11. 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研视界() 研视界() 第3页 共 20 页 【解析】A,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最轻。 12. 独白言语属于 A.对话言语 B 书面言语 C.外部言语 D.内部言语 【解析】C,独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13. 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用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A.忽视(neglect) B.表达(voice) C.忠诚(loyalty) D.退出(exit) 【解析】D,退出是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会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破坏 性的策略。表达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策略;忽视是很多男性会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忠诚表 现为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 1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A.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解析】A,情绪唤醒实验表明,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体 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15.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是 A.努力 B.运气 C.能力 D.任务难度 【解析】C,能力属于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排除法。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A.预定目的 B.克服困难 C.随意运动 D.习惯活动 【解析】D,意志是在达到目的的行为活动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来的。 无意识、无目的的,或不需要克服困难就能达到目的的行动,都不能体现出个体的意志。 17.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 A.深度知觉判断 B.运动知觉判断 C.颜色知觉判断 D.线段知觉判断 【解析】D,阿希的从众实验给被试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线段,被试需要在 另一张上印有几条线段的纸上找出与刚才那条长度相同的。 研视界() 研视界() 第4页 共 20 页 18. 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 型属于 A.T+型 B.T型 C.A 型 D.B 型 【解析】C,A 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敌意、竞争、性情急躁、富于上进心、有苦干精神、 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 1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力比多 【解析】B,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 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20. 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期男童和女童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 A.语文测验成绩 B.数学测验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解析】D,学前期男童和女童差异最大的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异,比在其他三 方面的差异大。 21. 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 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A.同步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化 D.远端近端发展 【解析】B,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 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 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22. 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A.蒙台梭利 B.霍尔 C.斯宾塞 D.桑代克 【解析】B,霍尔复演论。 23.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 A.社会起因 B.个体起因 C.婴儿期的发展 D.青少年期的发展 【解析】A,维果茨基的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他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 研视界() 研视界() 第5页 共 20 页 24.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 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A.同一性达成 B.同一性延缓 C.同一性停滞 D.同一性混乱 【解析】D,同一性混乱也称同一性弥散,是指青少年既没有经历同一性危机,也没有 进行各种生活上的尝试与选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 25. 对同一批被试分别在其 55 岁, 65 岁和 75 岁时测量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随年龄增 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 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 B.感觉记忆能力 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 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 【解析】B,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属于晶体智力,不会下降; 而感觉记忆与动作反应速度相比,感觉记忆的下降更显著。 2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生心理 B.学习心理 C.教师心理 D.课堂管理心理 【解析】B,教育心理学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主。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亲和内驱力 【解析】A,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 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 了获得知识), 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 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28.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 生的学习提供 A.比较组织者 B.观念固着点 C.关系类属者 D.符号中介物 【解析】B,固着观念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能为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的联系提供切入点的 具有的相关观念;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 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 概括和包容水平, 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 任务关联。 研视界() 研视界() 第6页 共 20 页 29.威特金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A.沉思-冲动 B.同时性-继时性 C.场独立-场依存 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解析】C,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 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他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 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 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30. “水中打靶实验”证明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 B.原理概括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解析】B,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提出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原理概括说)。 31. 根据阿特金森的观点,不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特点的是 A.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获取成功 B.活动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C.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D.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来选择工作伙伴 【解析】D,高成就动机者不会以交往的亲疏关系选择工作伙伴,他们会选择能带来结 果最优的人合作。 32. 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 索的学者是 A.韦伯 B.费希纳 C.缪勒 D.赫尔姆霍茨 【解析】B,1860 年,费希纳费希纳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 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33. 波斯纳(M.I.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 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他采用的方法是 A.减法反应时法 B.加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心理旋转实验法 【解析】A,波斯纳应用简述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两个连续的阶段。 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 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 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 并在其他方面相同, 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只差来判定此加工 研视界() 研视界() 第7页 共 20 页 阶段。 34. 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解析】B,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 度是自变量。 35.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实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 属于 A.引言 B.方法 C.结果 D.讨论 【解析】B,实验报告在方法部分阐述实验被试,仪器以及材料等情况。 36.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 验设计为 A.23 设计 B.13 设计 C.22 设计 D.33 设计 【解析】A,该实验使用性别 2(男,女)年龄 3(青年,中年,老年)设计。 37. 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这种控 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消除法 B.恒定法 C.随机法 D.匹配法 【解析】A,排除法即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如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 等。 38. 下表所示为一个有四种实验处理的设计方案。该研究设计属于 A.匹配设计 B.ABBA 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解析】答案略。 39. 在某研究设计中,用方便分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 组均进行了一次前测和后测。该设计是 A.交叉滞后设计 B.时间序列设计 C.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D.不相等对照组设计 研视界() 研视界() 第8页 共 20 页 【解析】D,不相等对照组设计的实验模式是具有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被 试均进行前测验和后测验,以便于对照比较。 40. 有研究发现,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自由回忆的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 XX 辨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知实验存在 A.期望效应 B.练习效应 C.习惯效应 D.交互效应 【解析】D,交互作用,运用排除法。 41. 下列选项中,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A.匹配组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解析】D,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 42. 用直线内插法来计算差别阈限 A.恒定刺激法 B.平均差误法 C. 最小变化法 D.信号检测法 【解析】A,恒定刺激法的计算方法有直线内插法(S-P 作图、S-Z 作图),平均 Z 分数法 (将 P 值转换为 Z 分数,这种方法比直线内插精确),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这是最为 精确的方法),斯皮尔曼分配法(用次数分布计算,梯级间距够大时可用) 43. 平均差误法实验 A.时间 B.习惯 C.动作 D.期望 【解析】答案略。 44. 在制作心理量表是,用下表的顺序来呈现刺激的方法是 A.感觉比较法 B.等级排列法 C.感觉等距法 D.对偶比较法 研视界() 研视界() 第9页 共 20 页 45. 在研究瞬间记忆消退规律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A.自由回忆法 B.对偶联想法 C.系列回忆法 D.延迟部分报告法 【解析】D,斯柏林用部分报告法研究瞬间记忆的。 46.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的简单反应时是 300ms,辨别反应时是 450ms,选择反应时是 850ms,该被试的选择时间是 A.550ms B.400ms C.150ms D.100ms 【解析】B,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是选择的时间。 47.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0页 共 20 页 A.反应时间 B.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回忆数量 【解析】A,心理旋转实验是测定反应时的实验。 48.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论的经典实验为 A.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解析】B,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 49. 为了规范和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于 1992 年颁布 A.计算机化测验学解释指南 B.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C.心理测验管理 D.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 【解析】B,中国心理学会于 1992 年已提出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但内容 较为简单。 50. 多质多法(MTMM)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同时效度 D.预测效度 【解析】B,多质多法由 Campbell 和 Fiske(1959)提出,他们通过对多质多法的相关矩 阵的分析来判断不同测量方法的汇聚效度和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区分效度。 51. 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A.百分数 B.四分位差 C.百分位差 D.百分等级 【解析】D,瑞文推理测验使用被测试者的百分等级表示被测试者的实际智力水平在同 龄人中所处的位置。 52. 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J.I.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 A.人际关系 B.组织关系 C.组织 D.组织地位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1页 共 20 页 【解析】A,由心理学家莫雷诺 1934 年提出。是指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 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53.如果要评估一个人员选拔测验的预测效度,最恰当的效度是 A.薪水 B.工龄 C.绩效 D.职务 【解析】C,以上选项中只有绩效可以作为预测效度。 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XX 测验的是 A.句子完成测验 B.XX 人格调查表 C.语词联想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解析】答案略。 5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快速选拔官兵和分派兵种而编制的测验属于 A.个别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语词联想测验 D.同体测验 【解析】B,特殊能力测验是对管理能力、运动能力、机械能力、艺术能力、音乐能力 等专业能力的测定。该类测验有利于发现特殊才能,因材施教,并能充分发挥潜力,使人尽 其才,才尽其用。 56.下列选项中,具有等距单位的常模参照分数是 A.发展顺序量表 B.教育商数 C.T 分数 D.百分等级 【解析】C,以上选项中只有 T 分数符合等距条件。 57.由五选一的选择题组成的测验,其通过率为 0.60,消除猜测因素的影响后校正难度 为 A.0.40 B.0.50 C.0.75 D.0.80 【解析】B,根据公式 CP=(KP-1)/(K-1),得 CP=(5x0.60-1)/(5-1)=0.5。 58.下列有关正态曲线模型,不正确的是 A.曲线以平均数为对称轴 B. y 值越大,P 值越大 C.曲线与 X 轴之间区域面积为 1 D.曲线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 【解析】B,y 是密度函数而 p 是概率,是由面积表示的。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2页 共 20 页 59. 通常主要成分分析要求所选择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应该是 A. 0B. =0C. 0.1D. 1 【解析】D,因子中的信息可以用特征根来表示,如果一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 1 就保留, 否则抛弃。 60.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恰当的统计指标是 A.全距 B.方差 C.四分位差 D.变异系数 【解析】D,变异系数 1.png ,适用于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 61.心理学研究中,协方差分析能够 A.控制无关变异 B.使实验变异最大化 C.减少个体误差 D.减少随机误差 【解析】A,协方差分析将那些人为很难控制的控制因素作为协变量,并在排除协变量 对观测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控制变量(可控)对观测变量的作用,从而更加准确地对控制 因素进行评价。 62.当两个总体时,当对两个求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通常用 A.2 检验 B. 检验 C.t 检验 D.F 检验 【解析】C,t 检验适合小样本情况下两组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63 单尾 Z 检验中,确定为 0.01 时,其统计决策的临界值为 A.1.64 B.1.96 C.2.33 D.2.58 【解析】C,2.58 对应双尾的 99%,单尾的 99%应该对应的是 2.33。 64.总体平均数为 M,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则变量为 n 的求平均权分布服从 【解析】答案略。 65.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 A.1/3 B.1/6 C.1/12 D.1/36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3页 共 20 页 【解析】D,乘法原理,分两步完成两个骰子的投掷,第一步的概率是 1/6,第二步也 是 1/6,故出现相同的概率是 1/36。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66.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A. 知觉对象的特点 B. 活动任务 C.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D.知识经验 【解析】ABD,注意广度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知觉对 象的特点、活动任务、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都影响着注意的广度。 67.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式有 A.黏合 B.内化 C.典型化 D.夸张 【解析】ACD,想象对表象的改造形式有黏合、.典型化、夸张,内化不属于。 68.用测谎仪测谎通常使用的生理指标有 A.血压 B.心率 C. 皮肤电 D.呼吸频率 【解析】BCD,测谎仪测谎通常使用的生理指标不包含血压。 69.艾森克提出人格的基本维度有 A.外倾性 B.开放性 C.神经质 D.精神质 【解析】ACD,艾森克的三维模型: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 70.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毕生发展思想的是 A.心理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 B.心理发展包括生成和衰退两个方面 C.心理发展过程存在选择、优化、补偿三者之间的协调 D.从中年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时一个逐步老化和衰退的过程 【解析】ABC,ABC 是毕生发展观的观点,其中 C 是毕生发展的元理论的观点,毕生 发展观的主要倡导者认为发展是一个伴有补偿作用的选择性的优化过程。 选择、 优化和补偿 之间的协调存在于个体发展的任何发展领域。D 是老年丧失观的观点。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4页 共 20 页 71.下列观念中,与“认知结构”含义相同的是 A.赫尔巴特的“统觉团” B. 托尔曼的“认知地图” C.布鲁纳的学科结构 D.皮亚杰的“图式” 【解析】ABD, (1)赫尔巴特提出了统觉和统觉团的概念。他认为,学习的过程表现为观念联想的过程,在 这个观念联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觉团。 虽然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中没有明确地提出认知结构 的概念,但其统觉团的概念表达了认知结构的意义,统觉团的实质就是认知结构。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皮亚杰的“图式”都是认知结构。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不属于认知 结构。 72.一个声音的听觉阈值因另一个声音的出现而提高的现象称为听觉遮蔽,其特点有 A.白噪音的遮蔽效果与纯音相同 B.单耳遮蔽的作用比双耳遮蔽的作用显著 C.遮蔽声音强度增加不导致遮蔽两的相应增加 D.被遮蔽声音在时间上越接近遮蔽声,阈值提高越大 【解析】 BD。本题考查听觉实验中的声音掩蔽的相关知识点。 73.研究注意的实验范式包括 A.点探测范式 B.启动范式 C. 空间线索 D.快速系列呈现范式 【解析】ABCD。本题考查注意实验的研究范式的相关知识。 74.霍兰德根据其职业人格类型理论编制的兴趣量表有 A. 自我定向调查表 B.职业偏好调查表(VPI) C. 职业指向调查表(OOI) D.职业评定调查表(CAI) 【解析】 霍兰德根据其职业人格类型理论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I Preference lnventory)和自我导向搜寻表 (Self-directed Search)两种职业兴趣量表。 75.在心理学科学的调查研究中,通常不可避免的误差有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5页 共 20 页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组间误差 D.抽样误差 【解析】ABD,误差一般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系统误差稳定影响效度,不能避免,但 可以通过精巧的实验设计、改进实验仪器等减小;随机误差大小和方向不固定,影响信度, 但是可以通过多次反复测量改进减小;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全及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误 差。在进行抽样检查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抽样误差,因为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其结构不可 能和总体完全一致。组间误差与前三个不同,是由于实验处理引起的变异。 三、简答题(共 5 题,每题 10 分) 76.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知觉的过程就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所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是知觉 组织最基本的原则。对象和背景相互依赖,又可以相互转换。 (2)图形组织原则还有: 邻近性:空间和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性:相似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良好连续:连续的事物容易知觉成为一个整体; 共同命运: 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时, 人们容易把它们知觉为一个 整体; 封闭:可以把事物知觉成一个整体,把缺少的部分补充上来; 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简单: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77.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能力的内 涵是多元的。具体包括如下七种能力: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6页 共 20 页 言语:包括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 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逻辑数学: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的能力。 空间: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 运动: 包括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 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 力。 音乐:包括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 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社交: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 组织 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分析能力,指能 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人际联系,指对他人 表现出关心,善解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自知: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 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2)后来,加德纳又继续补充了两种能力类型,包括: 自然能力:能认识、感知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敏锐地觉察周围环境的改变。 存在: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78.简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学习观上的区别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 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 教学,主张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观 上主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也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这三个过 程同时发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则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与物、人与人 的互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接受现成结论的过程;而知识是对客观现实的一 种解释、假设,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7页 共 20 页 (2)学生观上的区别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 总是由一系列情节组成的, 每一 个情节(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因此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 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则认为: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需 要等对意义建构的影响,因而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教学观上的区别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结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 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 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操作、对话、协作等进行意义建构。 79.简述心理实验过程的主要流程。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3)实验设计与实施(4)数据处 理与统计分析(5)研究报告的撰写 80.在一项典型的儿童前瞻性记忆实验中,先向儿童介绍一个叫嘟嘟的鼹鼠玩偶,并告 诉儿童,鼹鼠嘟嘟有很多图片,但它在白天看不到东西,请帮它把这些图片的名字读出来, 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羊、猪等),如果发现了动物的图片,就把它们藏起来,请根据 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中前瞻记忆的任务是什么?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2)该实验属于那种类型的前瞻记忆实验。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该实验中前瞻记忆的任务是让儿童将动物图片藏起来,衡量指标是选择动物图片的 准确率。 (2)此实验属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类型。 四、综合题(共 3 题,每题 30 分) 81.什么是工作记忆,请分析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功能。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8页 共 20 页 (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既有从感觉记忆转来的,又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处于工 作状态的短时记忆, 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叫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信 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2)1974 年,Baddeley 和 Hitch 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 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概念。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 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3)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 语音环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 视觉空间模板:重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情境缓冲器: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 中央执行器: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 作记忆的关键成分。 82.下图是伍德沃德在一项研究中用的所有刺激,只在考察 6 个月大的婴儿能否认识到 实验者的伸手动作是指向某一特定客体的(即带有某种意图的动作,而不只是具体时间空间 特征的动作)。让婴儿可以看到平台上放置的 A 和 B 两物体。 步骤一:一人多次反复从右下侧去拿 A,使婴儿观察并习惯。步骤二:AB 调换位置, 仍从相同位置去拿 A。步骤三:AB 位置不变,但转而选择 B。 研视界() 研视界() 第19页 共 20 页 实验结论证明,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的程 度。 分析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的逻辑及其结果的意义。 【说明:用文字取代图画的球和小熊。每个图从右下侧有只手伸过去,去拿 A 或 B。 选择的物品在图中用红色字体标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法”范式: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 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短,乃至消失,这一现象成为习惯化。如果给予一个新的 刺激,婴儿的注意时间又恢复或变长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2)实验逻辑:运用被试内设计,一个自变量是 A 球与 B 球的位置,一个自变量是拿 A 球或者 B 球,因变量是儿童对于拿 A 球与 B 球的注视时间,结果反应拿不同位置的相同的 球,儿童的注视时间变短,拿不同的球,注视时间变长。结果说明了证明了婴幼儿具有超强 的反映外界刺激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83.现有一项关于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在分析两者的关系时, 有人建议用相关分析,有人建议用回归分析。 (1)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研视界() 研视界() 第20页 共 20 页 (2)若学生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 0.95,能否判断学习成绩的变异可用动机 水平来解释?如果可以,解释量是多少?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3)已知动机水平的平均数为 38.6,标准差为 21.6,学习成绩平均数为 33.8,标准差为 18.76,求回归方程。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从广义 说,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分析,但严格地讲,二者有区别。 回归分析是以数学方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而相关分析则是检验或度量这些关系的密切 程度,两者相辅相成。如果通过相关分析显示出变量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则通过所求得的回 归模型可获得相当准确的推算值。 根据不同目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关系, 这是回归与相关分析的共同起点。 当旨在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时, 一般使用相关系 数,这个过程叫相关分析。倘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可能形式,找出表达 它们之间依存关系的合适数学模型, 并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表示这种关系形式, 则叫做回归分 析。 (2)不能,相关分析是双向的,不强调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解:使用最小二乘法,设 1.jpg 相关系数 2.jpg 代入以上各值,其中相关系数 r=0.95, 求得:b=0.825,a=33.8-0.825*38.6=1.951。故回归方程为:3.jpg 研视界() 研视界() 2015 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 16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 认知需要B 审美需要 C 自我实现需要D 爱与归属需要 2 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 A 恒常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选择性 3 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伤的脑区域是 A 布洛卡区B 威尼尔克区C 艾克斯勒区D 运动区 4 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A 桥脑B 中脑C 延脑D 间脑 5 “马赫带”反映的感觉现象是 A 感觉适应B 感觉补偿C 感觉融合D 感觉对比 6 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 更亮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B 棒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敏感性 C 锥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D 锥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敏感性 7 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是 A 刺激物的新颖性B 刺激物的强度 C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 对注意任务的依从性 8下列选项中,将明暗和阴影作为重要线索的知觉是 A 形状知觉B 大小知觉 C 深度知觉D 颜色知觉 9 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注视一根点燃的熏香,开始你会看见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了 一会儿,你会觉得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种现象是 A 动景运动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D 运动后效 10 格列高里(R.L.Gregory)认为,人们除了依靠网像运动系统获得关于物体运动 的信息之外,还依靠 研视界() 研视界() A 特征觉察系统B 头眼运动系统 C 外周神经系统D 自主神经系统 11 “小赵比小王聪明,小王比小李聪明” ,据此得出“小赵最聪明”的结论。该推理属 于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 C 类比推理D 概率推理 12 下列关于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语言是人际交流中使用的符号系统 B 音位是语言中可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C 有限的词语和规则可以产生无限的语句 D 音位能被组合成语素,语素能被组合成词语 13 “语言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沃尔夫(B.Wholf)提出的这一假设被称为 A 语言相对假设B 语言生成性假设 C 语言概括性假设D 语言交互假设 14 右图所示的是两条长度相同的线段,但 b 线段显得比 a 线段长,这种现象是 A 缪勒莱耶错觉 B 贾斯特夫错觉 C 波根多夫错觉 D 多尔波夫错觉 15 小王开车行驶在路上,突然从路边窜出一条狗,此时他顾不上多想,迅速转动方 向盘并急刹车。停车之后他才感到自己的心怦怦乱跳,呼吸急促,觉得害怕。能 够较好地解释该现象的情绪理论是 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学说 C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D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16 托尔曼有关动机的观点是 A 对达到目标的期待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 B 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动力 C 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的动机水平 D 诱因和驱力共同决定个体行为 17 个体目标定位在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既定目标就是成功。根据成就 目标理论,该个体所持有的成就目标属于 A 掌握目标B 成绩目标 C 效能目标D 表现目标 18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 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 A 双趋式冲突B 双避式冲突 研视界() 研视界() C 趋避式冲突D 多重趋避式冲突 19 下列有关幼儿概念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一般只能掌握比较具体的实物概念 B 能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性 C 实物概念的掌握先于数概念的掌握 D 所掌握的概念内涵往往不够精确 20 下图所示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a、b 、c 分别代表 A 操作、产品、内容B 产品、内容、操作 C 内容、操作、产品D 操作、内容、产品 21 横断、纵向和聚合交叉设计常用于发展研究。其中,聚合交叉设计尤其适合于 A 研究某一年龄组在长时间内的变化 B 测量某一年龄组内的集中趋势和个别差异 C 分析在多个任务上年龄组与任务间的交互作用 D 在不同年龄组重复验证纵向发展变化,增强研究推断 22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老年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 A 繁殖感B 亲密感 C 完善感D 认同感 23 下列有关幼儿言语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B 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C 句法结构从简单到复杂D 自我中心言语是其主要的言语形式 24 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用来研究婴儿知觉能力的是 A 陌生情境法B 视觉偏爱法 C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D 操作性条件反射法 25 在个体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假想的观众”和“独特的自我”等现象的时期是 A 幼儿期B 青少年期C 成年时期D 成年中期 26 小明两岁时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 分类,这种学习属于 研视界() 研视界() A 刺激反应学习B 言语联想学习 C 概念学习D 规则学习 27 对个体原本就感兴趣的活动提供外部奖励有可能降低其内部动机。这一现象被称 为 A 罗森塔尔效应B 旁观者效应 C 德西 (E. Deci)效应D 蔡戈尼克 (B. Zeigarnik )效应 28 某 3 岁儿童经常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大人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这种行为最 可能的原因是 A 该行为受到了负强化B 该行为受到了正强化 C 该儿童天生脾气坏D 该儿童注意力功能有缺陷 29 在学完“分数”之后学习“百分数” ,这种学习的同化类型是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学习D 发现学习 30 桑代克 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包括三部分内容,不属于该书组成部分的 是 A 人类的本性B 学习心理C 教师心理D 个别差异 31 有机体每得到一次强化后,反应速度都会下降;此后,逐渐加快反应速度,直至 下一次强化到来,表现出一种扇形效应。导致这种行为模式的强化程式 A 定比例强化B 变时距强化C 定时距强化D 变比例强化 32 在向被试呈现的知情同意书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 被试有权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 B 告知被试拒绝参加实验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 C 告知被试可以自由参加实验、拒绝参加实验或中途退出 D 告知被试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参与意向的重要因素,如风险、感觉不适等 33 下列选项中,可以把儿童作为被试的实验研究选题是 A 延迟满足B 习得性无助 C 长期感觉剥夺D 长期恐怖情绪诱导 34 在进行选择反应时测定时,反应数目和刺激数目的关系是 A 两者应相等B 前者应比后者少 C 前者应比后者多D 前者应是后者的倍数 35 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智力为额外变量的 实验。下列选项中,最能有效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 消除法B 恒定法C 等组匹配法D 双盲实验法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