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预算社会公开情况汇报.doc_第1页
中国地震局预算社会公开情况汇报.doc_第2页
中国地震局预算社会公开情况汇报.doc_第3页
中国地震局预算社会公开情况汇报.doc_第4页
中国地震局预算社会公开情况汇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预算公开与防治腐败”三地研讨会第二专题:财政预算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中国地震局预算社会公开情况汇报中国地震局发展与财务司副司长 徐铁鞠2010年8月2627日 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地震局预算社会公开情况汇报预算公开是强化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预算公开有利于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一、预算公开的基本情况我局预算公开始于2008年,当年将地震系统部门预算编制成书,在系统内部公开。2010年3月31日,我局按照有关要求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2010年预算收支及预算支出大表,并没有立即引起社会关注。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后,才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并受到质疑。 6月29日,在门户网站上公开发布了中国地震局2010年部门预算书,面向社会全景展示了中国地震局部门预算,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和新闻媒体的普遍肯定,增进了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二、预算公开的内容与形式2010年3月底,我局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2010年预算收支及预算支出大表后,就开始研究详细公开部门预算的内容与形式问题,着手编制中国地震局2010年部门预算书。网民的质疑不仅对预算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我局决定,从社会公众的视角看待预算,以公众看得懂的方式编制预算。最终形成的预算书由概述、2010年预算、预算科目解释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概述。对我局系统机构、人员、预算收支总体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2010年预算。用5个表格详细列示我局预算收支安排。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的了解,我们在财政部批复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了按照支出内容列示的财政拨款预算表以及所属47个二级预算单位支出预算表,同时简化了例如科目编码、项目代码、单位代码等次要信息。 第三部分:预算科目解释。考虑到预算科目专业性较强,不易理解,为避免歧义,在公开预算书中特别增加了对预算科目的解释。三、预算公开后的社会反应2010年6月29日,中国地震局2010年部门预算书在我局门户网站发布后,立即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国内媒体和网站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和转载。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读者来信,索要纸制预算书。一是内容详实受到好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评价:中国地震局是首个以预算书形式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也是迄今为止公开内容最为详尽的一份部门预算。一份能看得懂的部门预算书背后体现的是对公众的尊重,其意义大于内容。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称此举为:并不微小的进步。二是回应了相关质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以“地震局再次公布预算,澄清公众质疑”为标题,对中国地震局公开部门详细预算做专门报道。此外,证券时报等平面媒体也给予了肯定,称“预算书回应了公众对地震预报预测270万元支出的质疑这不但是对民意的回应,更是践行中央的承诺。”三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证券时报文章称:这份预算书特别声明是献给每一位支持国家公共事业的普通纳税人。这对于当了几十年纳税人的社会公众,是第一次有了被尊重的感觉。尽管网络上对这份预算书不乏批判,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青年时报文章认为:这正是地震局改善自身形象,通过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化解公众质疑的一种努力。四是防震减灾工作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东方早报文章称:地震预报确实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是中国的地震局不行,而是人类的认知局限。即使目前不可预测,但为了将来可以预测并驯服地震,国家仍须投资对地震进行研究,甚至因为目前预测不了,更应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研究,提升预报水平,减少灾害损失所以“目前不可预测”与“加大研究投入”并不矛盾,不能以“投入何以无产出”去苛求地震局。四、预算公开的经验与启示 今年是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第一年,在被肯定其重大意义的同时,存在一些负面评议甚至质疑也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局在预算公开的过程中有几点体会尤其深刻:一是公众评议不是坏事。预算公开毕竟刚刚起步,并且公开的预算远未达到让社会公众满意的程度,存在负面评议或质疑几乎不可避免。公众评议本身反映了社会对预算的关注,而我们公开预算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督不断改进预算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公众评议,预算公开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公众评议都不是坏事。二是政策公开和预算公开应相互促进。预算绝不仅是钱,其体现的是部门的各项工作和国家政策。就我局的公开情况看,负面评议基本上都来源于评议人对部门工作和国家政策的不了解。在不了解政策的情况下,往往会把预算数据的产生归为一些不合理的原因,产生误解,进而导致负面网评乃至质疑。而推进部门工作和政策公开,则有助于消除负面评议现象。三是开启了与社会沟通的一扇新窗口。防震减灾事业是公益性事业,需要社会公众、各级政府的关注、支持和参与。预算书以其权威且定量化的数据反映中国地震局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说明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在与社会公众沟通中有着其他政务信息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我们相信,随着预算公开的推进,预算必将成为我局与社会沟通的一个新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成为收集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新窗口。四是做好预算工作与预算公开要相互促进。做好预算工作是实施预算公开的前提。2010年预算书公开也为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地震局预算科目体系、更好反映中国地震局各项职能的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服务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对促进中国地震局预算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是预算公开需要持续努力。预算公开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看得懂。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努力,但与欧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比较粗放,与公众的要求相比,相差还很远,尚未实现让社会公众看得清、看得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编制到审议执行、从预算内容到表述形式等各方面做出努力,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六是应加大预算公开的舆论引导和支持。目前,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预算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