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拾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字7个,写字6个,学习多音字“落”。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自己喜欢的重要词句。教法:启发引导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弯腰捡东西)“穗”是指什么?(麦穗)(这是一篇介绍名画的说明文)二、出示目标1分三检测预习,整体感知20分1、引入:昨天晚上,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2、同桌分段轮读读课文。纠正读音。能正确、流利地读下来的在同桌的书上插一面小红旗。3、检测识字情况:(1)把下面词语填在句子的括号里,读一读。 搜寻 欣赏 传统 弥散 逼真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晨雾中,(弥散 )在田野上。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 搜寻)。拾穗的穷人都遵循古老的( 传统 ),只在白天拾穗,天黑了决不会来。拾穗这幅画画得十分( 逼真 ),充满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认真地(欣赏 )画面,会使我们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落(lao la luo)下毛病 落(lao la luo)叶 丢三落(lao la luo)四小结:没有老师的帮助,同学们自己就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并且能学会生字,真了不起。4、整体感知。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这幅画的?画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交流:(有总到分,由近及远的顺序)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捡拾麦穗。5、学生再读课文,分段。生先自学,再交流第一部分:(1-5)写拾穗画面。第二部分:(6-7)写作者介绍及对画的评价。6、老师小结。四、堂清检测:9分1、指名朗读课文。2、听写词语。3、形近字组词;妇(妇女 ) 麦( 麦子) 描 (描写 ) 扫(扫地 ) 表( 手表 ) 猫 (小猫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落:五、作业:8抄写好词五个,好句三个。六、板书设计:拾穗落 麦 描 腰拾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油画,理解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和想象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油画,理解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教学难点:欣赏油画,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和想象的写作方法。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2分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著名画家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学习了一篇课文,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这幅画想表达什么?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二、出示目标1分三、自学探究,理解课文20分(一)1、老师质疑: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板书(收获)读一读。(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副油画。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二)、赏析油画,学习写法。1、引入: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妇女的呢?2、出示自学提示(一):(1)用心默读24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画中人物的句子,用“”画出作者推想的句子。(2)思考后填写表格: 人物描写推想中间的妇女右边的妇女左边的妇女方法:四人读文、自画句子、互相交流时间:5分钟3、展示交流预设:一个组代表说,其他学生都可以补充。可以有评价的方法。(1)中间的妇女描写: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她正深深地弯着腰,左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描写)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做做“攥”的动作,这个动作还能用什么词表示?“攥”能换成别的词吗?推想: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你还能联想到她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吗?融入你的理解,把这段话读出来。教师读描写的句子,学生读推想的句子。(2)右边的妇女描写: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抓住“累了”、“欠起了身”、“腰疼”、“直不起身”、“攥着”、“搜寻”体会她的辛劳。(动作描写)推想:也许是中年妇女的婆婆。一辈子的辛劳,腰已经落下了毛病。可是,这是她能为家里增添一点食物的宝贵机会。因此,家里人不让她来,她还是坚持来了。打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家里人是怎样劝她的?她是怎样难过回答的?(比一比,谁的想象更丰富)把你的理解读出来。一二大组读描写的句子,三四大组读推想的句子。(3)左边的妇女描写:左边穿深色衣服戴蓝色帽子的妇女很年轻。她手脚麻利,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瞧,她平平地趴下身子,右臂伸向前方,拿着麦穗的左手弯在背后。抓住“手脚麻利”、“趴下”、“伸向前方”、“弯”体会她的勤劳能干。(动作描写)推想:可能是中年妇女的女儿吧。 艰苦的生活刚刚开始,生活的道路还很长一个省略号意味深长,你能想象她会面临怎样的艰难困苦吗?同桌接读。4、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一派丰收的景象,那么这几个辛苦的农妇捡拾麦穗能算是收获吗?回到家她们能不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呢?等待她们的是什么?(艰辛的劳作和艰苦的生活)5、同学们,捧起课本,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读读这几段话吧。6、小结:读到这里,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离不开作者仔细地观察和透过画面合理的想象,所以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四、回顾画面,体会感情5分1、我们跟着作者欣赏了这幅拾穗,我们该怎样评价这幅画呢?(读最后一段话。)2、为什么这幅画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生结合倒数第二自然段及课后资料卡谈。看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观刈麦,出示,教师朗读。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唐 白居易)观刈麦虽然年代不同,国度有别,但是所表达的感情却是一样的。只有了解农民,才能表现农民,热爱农民。3、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拾穗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五、学以致用,指导练笔(检测)。9分画家米勒和作者用手中的笔把现实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景变成了不朽的艺术,打动并震撼了每一个人。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我们用这堂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欣赏两幅收获图,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幅,把它写下来。六、作业:8分背课文24自然段。七、板书设计 拾穗中间: 中年人 承担生活重担右边: 老年人 腰落下毛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染物浓度实时监测与预警-全面剖析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发方案
- 气候适应与减缓策略-全面剖析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计划
- 2025年地震减灾服务合作协议书
- 工厂水电工的维护职责与流程
- 旅游摄影工作室创业蓝图
- 快递行业仓库风险规避及管理措施
- 小学数学在线教学模式探索
- 胃恶性肿瘤术后护理查房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1~4+期中共5套学情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
- 中考化学主题复习(重庆)专题4综合实验的探究
- 专题01 富强与创新【考情透视+框架梳理+考点突破+题型归纳】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资料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采购协议
-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投资商业计划书范本
- 中国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水处理技术”项目技术工作文件
- 学校运动会目的
- 讲解员礼仪培训
- 台风知识简介(共29张课件)
- 音乐鉴赏与实践 第一单元第四课音乐的力量(下)
- 生产设备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