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质量监控.doc_第1页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质量监控.doc_第2页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质量监控.doc_第3页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质量监控.doc_第4页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质量监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前中教科研 卷首语膈蒅蚇薈袇芈薃薇羀蒃葿薇肂芆莅薆膄聿蚄蚅袄芄薀蚄羆肇蒆蚃肈节蒂蚂袈肅莈蚁羀莁蚆蚁肃膄薂蚀膅荿蒈虿袅膂莄螈羇莇芀螇聿膀蕿螆蝿莆薅螅羁膈蒁螅肄蒄莇螄膆芇蚅螃袅肀薁螂羈芅蒇袁肀肈莃袀螀芃艿衿袂肆蚈衿肄莂薄袈膇膄蒀袇袆莀莆袆罿膃蚅袅肁莈薁羄膃膁蒇羃袃莆莃薀羅腿莈蕿膈蒅蚇薈袇芈薃薇羀蒃葿薇肂芆莅薆膄聿蚄蚅袄芄薀蚄羆肇蒆蚃肈节蒂蚂袈肅莈蚁羀莁蚆蚁肃膄薂蚀膅荿蒈虿袅膂莄螈羇莇芀螇聿膀蕿螆蝿莆薅螅羁膈蒁螅肄蒄莇螄膆芇蚅螃袅肀薁螂羈芅蒇袁肀肈莃袀螀芃艿衿袂肆蚈衿肄莂薄袈膇膄蒀袇袆莀莆袆罿膃蚅袅肁莈薁羄膃膁蒇羃袃莆莃薀羅腿莈蕿膈蒅蚇薈袇芈薃薇羀蒃葿薇肂芆莅薆膄聿蚄蚅袄芄薀蚄羆肇蒆蚃肈节蒂蚂袈肅莈蚁羀莁蚆蚁肃膄薂蚀膅荿蒈虿袅膂莄螈羇莇芀螇聿膀蕿螆蝿莆薅螅羁膈蒁螅肄蒄莇螄膆芇蚅螃袅肀薁螂羈芅蒇袁肀肈莃袀螀芃艿衿袂肆蚈衿肄莂薄袈膇膄蒀袇袆莀莆袆罿膃蚅袅肁莈薁羄膃膁蒇羃袃莆莃薀羅腿莈蕿膈蒅蚇薈袇芈薃薇羀蒃葿薇肂芆莅薆膄聿蚄蚅袄芄薀蚄羆肇蒆蚃肈节蒂蚂袈肅莈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质量监控李 烈- 1 -省前中教科研 卷首语教学质量监控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同行朋友一起聚会,大家都会提到目前各地愈演愈烈的考试和学业质量抽测的问题。一位朋友曾却抛开考试和质量抽测,向我们娓娓道来她在教研中遇到的一则案例。那是一节初三数学课二次函数(区间取值)的最值问题。评课的时候,与会者认真探讨和比较了从表达式、图形以及数形结合三种途径来理解本课最值问题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具体方法,大家都倍感有收获。然而就在结束时,授课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她说,其实掌握这个知识点有个窍门,就是不管什么原理、方法,只要直接将三个特殊值(即区间的两个端点值和顶点横坐标值)带到表达式中,求出并比较三个函数值,大的就是最大值,小的就是最小值这样做,学生不需要去理解、比较、掌握数学原理和各具体方法,不需要那么麻烦就能百分之百做对,既简捷又省力,还能答对、得分,多好啊朋友讲这个案例,大概是想说明质量抽测的意义如果被曲解或误用为是只重分数的考试,那么带给日常教学的负面影响有多可怕。听故事的我,却在一刹那,仿佛看到的是流水线传输带上生产出的一批又一批光洁美丽的瓷娃娃,然碰撞之下,却很快化成了一地碎片不过是脆弱、易碎的空心玩偶!这大概就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而不少教师还自诩这样的教学背后蕴含的是自己对知识理解进行浓缩加工后的“精华”,这种“窍门”化教学正体现了自己的教学智慧可惜,这样的精华却不是教学的“精华”,这样的窍门训练很多时候恰恰背离了教学规律,何谈教学智慧呢?在我看来,教学有三层境界。境界一,教知识内容。处于这一境界的教师,首先是要教得正确,确保科学性;其次是教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感性的学习兴趣。境界二,以知识学习为平台教学科方法论。处于这一境界的教师,其教学特点在于,每节课必以学科的学习方法培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其心中所储备和蕴含的早已超越了所教授的知识本身,而以鲜明的方法论意识为先。这类教师不仅懂学科的内容知识,对学科的发展史及学科的方法论更是耳熟能详,使学科的内容知识之间相互印证,建立系统的、整体的学科知识观。境界三,在知识学习和方法论意识的培养中育人,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跨越!处于这一境界的教师,在教学时,以知识学习为平台,不仅心中有知识、有鲜明的方法论,更有“人”关注学生!于是,这类教师的课堂往往因上课对象学生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这类教师的备课往往无确定道路一一从起点到终点可谓灵活多样,条条大道通罗马;这类教师的课堂往往拥有无以伦比的鲜活性, “生成”是其永恒的特点。达到境界三的教师,确实很少,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精华;境界一又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那么境界二,在当前应是大多数教师的追求。在境界二中,学科方法论的思想大多蕴含在学科知识发现、发展的过程中,而非结果中。我想,这大概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为什么一再强调“过程方法”吧。而那位初三数学教师和很多与她志同的教师恰恰就违背了这样的教学规律,直接以“窍门”的方式喂给了学生知识学习的结果,忽视甚至完全丢掉了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和原理,也就永远背离了教学的“精华”!后听朋友又补充道,这位教师坦陈,自己所教的学生得A的不少,但能得A+的学生却很少显然,看似捷径、看似精华的“窍门”化教学,却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无法真正实现高质量的死穴封杀了学生的思考力、创新力,自然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本身失去了千变万化的魅力,容易陷入机械的重复式的训练当中。近来各种形式的赛课越来越致力于“精致教案”,追求不出错、无意外、学生对答如流的“完美教学”的课堂,鲜有学生在课堂上有所“生成”,学生之间也缺乏真实的交流。这些课堂是否真正有意义、有价值呢?以教学的三境界来分,课堂无外乎就是由知识、方法论和学生三大要素构成。试想,抛开知识本身,只要课堂上的学生是鲜活的、真真实实在参与的人,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到知识的生成过程,那么“生成”一定是课堂的必然结果和显著特征,而素质恰恰就是在这“过程”的学习、在这动态的生成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与知识学习的完美结合。这才是教学质量的意义所在。鉴于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现实,实现境界二、追求境界三,也许是当前素质教育和质量监控阶段性的现实目标。因此,只有真正弄懂并且真正落实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或者说什么是课堂教学的质量观,才能真正消融争论、澄清误解,实现中国教育的彻底转型,培养出不仅有知识,而且有思想、能创新、有道德的一代新人。- 45 -省前中教科研 专家论坛本刊组编委员会主 任:孔建华副 主 任:陈纪平 朱晓承陆亚东 黄惠涛 张国良委 员:周校鹰 翁玉中徐亚文责任编辑:陈 荣 陈国祥张传东刊名题字:邹兴华目 录2010年 第2期卷首语 1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质量监控 李 烈专家论坛 3试析高中化学科学探究常态化教学的必要性 陆亚东课程建设 7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课型试题编拟课 孙东升1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赵新伟17对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朱 伟19情境教学前的情境材料处理蒋超英22在新课程及减负背景下如何“享受”语文孙 健25论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陈艳君27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思考顾国富教法探索31高中学生对光单缝衍射问题的理解疑难与原因分析 蔡卫东34一道数学期望题的释疑徐 伟36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云传瑶38等电子原理及其应用朱国梅40三角中忽视隐含条件错解剖析段宗奎43苏教版选修教材选读中人物自杀现象的探析 徐红芬45基于史料的问题式教学法在复习中的运用赵玉清48把握学生情感,提高学习效益刘玉华德育天地 51班主任,请学会赞美! 方海燕53加强心理教育 提升心理品质 庄丽君55今天,你“点击”你的学生了吗?丁文伟我的成长故事 57带着问题上路王玉环60丽若夏花杨 虹62诚信无小事 师爱严中来郁 娥63美丽的人,美丽的事顾 松试析高中化学科学探究常态化教学的必要性基于科学探究文献的统计及其本质的分析陆亚东摘 要: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三种中等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中有关化学科学探究文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在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追问之后,指出了高中化学科学探究常态化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关键词:化学科学探究;常态化;本质;必要性 美国国家理科教育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发展其他标准所要求的理解力和能力的基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并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几年来,一线教师尝试着用新理念作指导从各个方面对科学探究进行研究,那么,研究的成果势必将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质性落实,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以往研究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利于将科学探究付诸于更本质、更有效的实践。一、对文献的统计本文采取的是对近五年来(20042008)三种中等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化学科学探究”为关键词在主题中进行搜索,继而从中选择与高中化学教学有关的文章,总计203篇,其中中学化学教学参考78篇,化学教育65篇,化学教学60篇。再结合对部分文章采取与原文考证的原则,对所有文章从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内容方面,分成了理论研究、探究实验教学研究、探究要素及能力研究、教学评价研究、探究习题研究、探究方法研究、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探究教学设计研究、探究教学策略研究和其他方面研究,共10个方面,具体见表1:表1 有关高中化学科学探究研究内容的统计相关内容篇数百分比相关内容篇数百分比理论研究157.39%探究方法研究2110.34%探究实验教学研究5527.09%探究教学模式研究146.90%探究要素及能力研究104.93%探究教学设计研究5326.11%教学评价研究62.96%探究教学策略研究2210.84%探究习题研究83.94%其他方面的研究41.97%注:百分比是指占总篇数(203)的百分比;总篇数累加超过203,为研究内容相兼之故 由以上统计科看出,有关高中化学科学探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探究实验教学、探究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分别占了27.09和26.11%;其次是集中在探究方法研究和探究策略研究方面,分别占了10.34%和10.84%;比较少的是在习题和评价方面的研究,仅占了3.94%和2.96%。其中,有关探究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又分成了结合实验的教学案例设计、结合化学史实的教学设计、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教学设计以及其他方面的教学设计,共四个方面。具体见表2:表2 有关高中化学探究教学案例设计方面的内容统计结合实验结合化学史实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结合其他篇数36764百分比67.92%13.21%11.32%7.55%注:百分比是指占教学设计总数(53)的百分比;总数累加超过53,为研究内容相兼之故可看出,在探究教学设计研究方面,主要是集中在结合实验探究的教学案例设计,占了总教学设计的67.92%。在研究方法方面,分成了经验分析法、调查分析法(没有数据支撑)、定量分析法(有调查统计数据、实验研究等)、其他方法,共四个方面,具体见表3:表3 有关高中化学科学探究研究方法的统计结合分析调查分析定量分析其他方面篇数1716242百分比84.24%2.96%11.82%0.99%注:百分比是指占总篇数(203)的百分比可见,在研究方法方面,最主要的是运用经验分析法,占了84.24%。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由以上统计可看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广泛;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科学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内容多经验少理论由上述统计可看出,在所有有关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研究内容方面,以教学案例设计和探究性实验为主,这两项占了整个研究内容的53.20%。但教学设计大都是基于自己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即使是标明了的探究性实验设计,也大都是教科书上的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实验的一个新名称而已。对化学科学探究理论的研究不多,仅占了7.39%,在为数不多的理论研究中,有突破性和建树的文章更是少,比如从化学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化学科学探究进行研究的文章只有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8期上的一篇。2、教学设计多实验少概念由表1可知,在研究内容中,探究实验教学研究占了27.09%,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教学案例设计又占了案例教学设计的67.97%的绝对优势。而对其他方面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相对较少,如对探究性习题的研究仅占了3.94%。至于化学科学概念、化学科学思想、化学科学方法的探究性教学研究更是聊寥寥无几了。3、科学探究重形式轻实质由表1有关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研究内容的文献统计可知,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研究占了不小的比例,三者共28.08%,通过翻阅文献可知,在方法研究方面,主要是集中在对探究程序的一般方法的论述上;在策略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探究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实施策略的研究;即使是比重占很大一部分的内容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其实施途径一般也离不开这样几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或收集证据、给出解释。也就是说,过去大多数的科学探究更多是倾向于对外在探究的“形式或模式”的模仿上,并没有还原其本质的内涵。当然,不可否认,这些探究过程是科学家常常需要经历的过程,但是遵循一定的探究过程,未必是真正体验了科学探究,如果不赋予探究的深刻内涵,其形式本身也没有什么价值可言。4、研究方法多定性少定量由表3可看出,以往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定性的思辨,包括定性分析和调查分析(无数据),共占了87.20%。而定量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方法运用较少。这样,势必使得研究结果缺乏一定的可信度。三、对分析的思考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的教育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赋予极大的热情,全身投入到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中,科学探究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除了时机不成熟以外,归根到底是因为广大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本质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只知道一些探究的模式化的程序,而不真清楚科学探究的本质内涵。不理解科学探究的实质,就只能使科学探究停留在表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探究的本质做深入的探讨,以利于我们将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四、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追问1、什么是探究探究最原本是指儿童探索自然界的好奇心。人是天生的探究者,婴儿自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理解周围的世界,这就是探究中最基本的东西。对人类来说,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情况时,需要去尝试猜测发生什么并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包括用观察、搜集、装配以及合成信息的方法来反映围绕着我们的世界;发展和使用工具去分析信息和产生模型;核对和重新核对我们所猜测的将发生的事情以及与早已知道的结果相比较;基于我们学习的新的东西,我们改变原来的思想。这种复杂的思维能力,帮助早期的人类搜集食物和逃过危险,组成我们所指的探究能力。2、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定论。一方面,它具有历史性,例如,“Science”一词最早的本意是“知识”。当今称谓“科学”的“自然科学”早期和哲学融在一起;另一方面,自从17世纪以来,科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到了20世纪以后,对于究竟什么是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以石里克为代表的早期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的标准就是,凡是实证的知识,通过经验的或观察实验证明的知识就是科学的,反之都是形而上学的、非科学的;在波普尔眼中科学是猜测性的假说;库恩把科学理解为一种约定;拉卡托斯则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论述到:“仅当一个理论比其先行理论(或与其竞争的理论)具有超越的,业经证认的经验内容,也就是说,仅当该理论能够导致发现新颖的事实时,它才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所以,科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从上述科学概念的发展来看,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假说,但稳定性强于可变性;(3)科学有着自己独特方法论体系,这些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模型化、数学化、推论以及检验等;(4).科学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5)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包括科学精神的规范和社会制度及发展程度对科学的制约性。3、什么是科学探究从词语构成来讲,“科学探究”似乎是“探究”的子集,探究有多种,科学探究是人关于科学方面的探究。但事实上,如果这样认为的话,我们就抹煞了科学探究本身固有的属性,也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当今理科教育中重视的“科学的中心环节是科学探究”,不可能真正做到“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了。那么科学家究竟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学生如何才能做到象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1)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在科学家看来,首先,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这些方法包括观察、测量、分类、推测、预测、假设、调查、说明资料,以及交流等等形式;其次,科学发现的过程是多样的,不存在固定的程序或逻辑体系。比如许多重要的科学贡献都曾是“由错误的假说所引发的错误结论,对于失败实验的错误解释,或者是意外发现。”当然,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思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规可循的。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第二,要界定这个问题是什么;第三,什么才是支持结论的证据;第四,对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的证据进行权衡,抽象,然后才能得到结论;第五,通过科学研究得到的结论,可以迁移到日常的其他领域中得到有效应用;第六,科学作为一种解释,是无止境的,一项研究只能解释一个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本质,为了全面深刻解释事物的全部,需要做其他方面的研究。(2)学生的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学生的科学探究归根到底是一种学习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一方面是人探究本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更要关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精神。(3)科学探究教学的常态化涵义笔者认为,科学探究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系列的活动。凡是有助于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活动都是科学探究教学的组成部分。同时,科学探究教学中,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也不仅仅是理性方面的,它应该是动手、动脑的能动的整体活动。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进行局部科学探究活动或完整科学探究活动。这一个或几个要素,是科学探究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这几个基本单元,不能认为是构成事物不能再分的“原子”,而应被看作是一个个小的整体,这些小的整体发育生长,成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系统,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同的要素组合形成不同的模式,而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科学探究不是僵化的模式,也不是科学方法简单的应用,学生只有针对不同的问题,能够自觉地设计科学过程,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法,掌握这些形式背后的思维品质才是科学探究真正的内涵,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才能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事实上,在所有有关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以及自然辩证法类的书籍中似乎很难大篇幅地找到有关科学探究的模式论述,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模式可以概括科学家是如何探究世界的;给出一个或几个探究模式也许更多的是理科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科学探究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更多的是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五、结论在对科学探究现状分析及科学探究本质理解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予科学探究于常态化的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探究内容和固定的探究程序及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是当今世界理科课程改革的方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参考文献:1应向东.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5):64-682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5:38-70省前中教科研 课程建设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课型试题编拟课孙东升 “学科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设计,强调的是一种“对话”过程,是将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中几个为我们所熟悉的阶段(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评价)整合在一起、适时发生交互作用、动态发展的一种设计形式。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通过揭示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案,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内在的依存关系,去设想并体验快速学习某一尚未存在的东西的一种过程。 在求稳的心态支撑下,现行的高三数学教学基本上还是讲、练结合的模式.常常听一些老师发些牢骚:这个题(或与其相似的题)我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了,学生怎么还考不出来呀?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 笔者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故把在教学中研究并实践了一种新课型试题编拟课,介绍给大家,请指正。何谓试题编拟课,通俗地说就是教师寻找合适的题源,在教学过程中模仿试题编拟的过程,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体验的过程中,既复习了相关的知识,同时又能初步感受试题编写的用意和技巧,从而让学生能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提高复习的质量。1 课前准备阶段1.1 考试说明对导数的基本要求考试说明对导数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数的概念。(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掌握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3)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高考数学关于导数的要求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导数的基本内容的考查.关于导数基本内容的考查包括考查导数的概念、求导公式和求导法则等;二是关于导数的简单应用的考查.高考数学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的试题最为常见,包括求函数的极值、函数的单调区间,证明函数的增减性等;三是关于导数的综合应用的考查。主要考查导数知识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解决应用问题。本节课实施的前提是在完成相应的基础知识复习。1.2 寻找合适的题目载体在解题教学中,除了必要的形式化训练外,通过整理和反思,主要应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任何题目,其解答方法都是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物,并且,越是简单的题目,学生越容易体会到相应的思想方法2。诚然,数学复习教学离不开题目的学习,但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显得非常关键,尤其是在目前减负增效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结合近几年各地高考以及模考试题,本节课我选择了这样一个函数,试图以它为复习的载体,尝试探究导数试题编拟的意图及方法,并借此回顾复习导数应用的几个方面.为此,课前要求学生从图象、单调性和极值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2 导数试题研究案例下面是教者的一堂课导数试题研究的实录。创设情境师:请一个同学谈谈你是怎么认识函数的。学生上来板演,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抑或学生回答,教师板演,并作适当的完善。生1:首先该函数的定义域为。下面来研究它的单调性和极值.,令,注意到,解得。列表如下:极小值由此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由极值的定义,不难知是函数的极小值点,极小值为。师:很好,该同学对怎么利用导数的知识求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有了比较扎实的掌握.那么你能否借助以上的知识,再来研究一下这个函数的图象呢?试一试。生1:画出函数的图像,如图1。点评:情境是体验的一扇窗口,是体验过程的门户。学生与生俱来探究的需要和不断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创设情境,还应注意沟通学生的新旧经验,起点不能太高。整合知识师:应该说,上面讨论的都是导数作为工具使用的基本层面。但如果就这样处理,似乎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最基本的“对话” 层面,对于我们高三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否再来丰富这个这个题目呢?或者说,再借助其他一些知识,作一点知识的整合呢?生2:可以设置一个对导数几何意义考查的问题: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师:还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吗?生3:由图1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因此再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于是应有下面的解答,即。图1师:这样的设问是否有点单薄呢?再给一个上界总行吧!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函数的图象,再找一个函数,使它也在上为增函数,但同时实数的取值也有一个上界。可以从我们最熟悉的基本函数入手去寻找。试试看。生4:我找了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如,从而可以把问题调整为:若函数与在区间上均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师:很好,请你给出解答过程。生4:因为,又,所以当时,;当时, 。即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又在上递增,在上递减.欲与在区间上均为增函数,则,解得。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努力,现在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一道题目。已知函数,。() 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若函数与在区间上均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学生感叹:原来题目也可以这样整合,我也可以编拟!点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的材料越鲜明、越具体、越贴近学习者的“经验”,体验的过程就越快捷、越深刻。尤其是在与学生旧经验相冲突的情境下,学生产生了更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习者更会极具积极性主动性地去体验。师:我总感觉题目还是比较单薄,你还能再丰富一下吗?生5:我这样编拟:已知函数,() 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已知函数,若函数与在区间上均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师:完全可以这样编拟,不过你这样的处理,有点偷工减料之嫌。(限于时间,教师不再要求学生继续发挥)图2师:请同学们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作出函数和的图像,如图2。从图像上看,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两不同的交点,求解交点坐标是比较困难的。考虑特殊情形,即将函数的图像向下平移,得,使与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的值是多少呢?生6:当与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此时两曲线相切,切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解,设为,两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是同一条直线,于是有,即.考虑到,解得,此时,。师:你能继续设计一问吗?生6:可以的,设计如下:若方程有唯一解,试求实数的值。师:很好.其实本问题的解答也可这样进行:原方程等价于,令,则原方程即为。 因为当时原方程有唯一解,所以函数与的图象在轴右侧有唯一的交点.又,且,所以当时,;当时, ,即在上递增,在上递减,故在处取得最小值,从而当时原方程有唯一解的充要条件是。 至此,可以编拟出如下一道考试试题.已知函数,。() 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若函数与在区间上均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若方程有唯一解,试求实数的值。点评:在高考“指挥棒”下的现行高中数学教育是“烧中段”式的,它不但取掉了数学的“头”,数学的来源,而且砍掉了数学的“尾”数学的应用,使本来以提高学生生存能力为目的的数学教育反而远离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3。在现行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三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试图通过大量的数学例题习题的教学,使学生通过例题习题的学习,掌握基本知识.但是这些例题习题都是试题编写者们精心设计的,尽管有些例题确实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可在学生眼里仍然是“冰冷”的,是没有“人生气息”的,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根本无法也无从知道试题编制的意图,以及所用的知识,这也就造成学生不能从宏观上把握试题的命脉。要让学生实际地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就必须把数学教育根植于现实学习之中,还数学以应有的、实实在在的“仆人”身份。拓展研究师:如果说刚才通过我们的努力,结合知识点,一起编制了一道具体的数学试题,那么下面我们能否再在刚才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呢?比如说,能否考虑对参数的考查,使参数贯穿于试题之中呢?师:应该说是可以的,下面是我的处理.在解析式中设置参数,即,为实数.第一步 先研究此函数的最值.,考虑到定义域是,因此若,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无最值;若,极值点为,函数有极小值,也就是最小值。至此,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取不同的值时,函数的最值不一定存在;二是由于基本初等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一定存在,在开区间上不一定存在,而本函数的定义域却是。鉴于此,可以考虑重新设置一个区间,如1,+,当然这样的改变,也就直接导致了对参数的讨论标准和过程的改变,故有如下的解答:若,则,因为在1,+上连续,所以在1,+上是单调传递增函数,所以当时,;若,令,得.当时, 在1,+上连续,在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当时,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时,取得最小值,所以, 当a1, x1时,f (x) min = a 2 aln=a a lna.综上:第二步 再次研究函数的图像由第一步的研究可知: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不妨先令,则。这样函数的图像如图3所示。作直线,若该直线与函数图像相切,又会有什么情形发生呢?设切点,则该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因此切线过点,故有;另一方面,两式相加得:,解得.同时两式相减还可得.yxO图3第三步 再来考察函数。,故至多有一解.显然。这表明。由,解得 ,即直线与的切点的横坐标为。反之,当时,则切点横坐标为。而这不正表明方程“方程有唯一解”的充要条件是“”吗?至此,又一个导数试题诞生了。已知为实数,函数.(1)求在上的最小值;(2)若,试证明:“方程有唯一解”的充要条件是“”。点评: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了科学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那就是:以发展意义为先,而不是以行为训练为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关注学习者的意欲状态,既要关注基本学习目标的实现,更要为伴随学习过程而产生的游离目标留出空间.3 反思一是这种课型只有在知识复习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进行实施;二是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本课例中所选试题是高三二模考试的一道题,如果直接拿来讲解,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它仅仅是一道高难度的题目而已,只要设法会求解,而不尝试去理解题意和编制的方法、意图,这就不难理解题目做了很多,但没有什么印象,以至遇到相类似的题目时,一点方法都没有,甚至都无从下手;三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尝试,经常性地渗透这种课型的教学,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并且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我相信只要教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坚持不懈,长此以往,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定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参考文献:1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 裴新宁 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 7-5041-3060-52/jiaoyulunwen/xuekejiaoyu/200907/310098_2.html(下接第24页)收集资料,甚至可以走上街头去观察各色各样的人,并与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等,真正做到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活水”。第六,重视对选修教材及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享受终身阅读的乐趣。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的补充和拓展,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我个人觉得多读几篇好文章的效果要好过多做几道练习题。所以,在相关教学之余,我经常建议我的学生再看看读本上相关主题的文章,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比如在教学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时,可以建议学生阅读选修教材上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等。当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基础的字词在阅读中自行解决,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并能做好旁批和摘抄工作。再如,在教学苏洵六国论时,可以让学生参看读本上苏轼、苏辙的六国论,同时教师可以补充清代李桢的六国论,通过比较四篇文章在观点、主旨、立场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别人的观点,同时也学会要全面地分析问题。不仅仅是选修教材、高中生必读名著,其他好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美文环球文摘等,好的书籍文化苦旅人间词话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等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和学校,应该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乃至文学素养。中国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等待我们开启,世界各国有无数优秀的文学殿堂等待我们光顾,我想语文教师要做的除了所谓的应试指导之外,更应带领孩子们走上喜爱并享受语文乃至文学的幸福道路!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赵新伟摘 要:江苏省普通高中政治教学要求指出:“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本文拟结合文化生活文本内容,立足于文化生活的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开发课程资源,以彰显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保证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文化 生活 课程资源一、来自文化生活教学的挑战高中政治新教材命名为“生活”,经过两届模块教学和高考的洗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泉。”面对文化生活这一必修模块,却又让我们产生诸多困惑。首先,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文化生活这一新的模块内容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带来了挑战,从而给教师的专业活动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如何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其次,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看。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则文化生活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相比较而言,学生感觉“文化”离他们的“生活”有点遥远,内容比较抽象和理性,这给文化生活的学习带来了难度。最后,从文本内容看。作为新开设的课程,文化生活与初中政治课相互街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其他科目教学相互支持,但相比较而言,文化生活不像其他模块的“生活”那么具有逻辑性,较多内容理论性强了点,生活味淡了点,体系构难把握,使教学尺度难以把握,教学过程面临许多困惑。二、让文化生活更时代性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把学生视为文化中的人,把课程真正当作一种有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本”和精神食粮,用以熏陶学生的心灵,随着新课程观的建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呢?“经历是一种财富”,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味文化,在文化中感悟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重点开发了以下三个课程资源:一、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传承中华文明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表明要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和世博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从这个角度,利用奥运会和世博会来开发课程资源,正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从理论逻辑看,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与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等内容紧密相联。从生活逻辑看,我们在开发资源时,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赏析奥运、世博公益广告,文明中国迎奥运、世博。“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有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这是同学们在搜集奥运和世博公益广告的基础上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最有震撼力的公益广告。在搜集、赏析、评选的基础上,我要求每位学生拟一条以“讲文明、树新风、迎奥运”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效果良好,有的学生甚至把它做成了FLASH和MV,凸现了文化生活课堂的育人价值。(2)会徽、吉祥物、奖牌、火炬,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世博文化的结合。奥运会是世界体育和文化的盛会,世博会是世界文化的盛会,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正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世博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的特色。它们都深深打上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体现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文化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奥运和世博得到完美展现。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学生在寻找会徽、吉祥物等背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文化素质。从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传播、创新的意义。(3)我能做点什么,让志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奥运会和世博上,志愿服务事业也在不断发展。结合奥运和世博志愿服务工作,我和课代表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内容包括是否了解志愿服务工作,是否愿意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希望参加哪项具体服务,平时如何践行志愿服务理念等10项内容。从反馈的结果看,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志愿者是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佩带微笑圈”等系列活动,让志愿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时尚。二、道德力量,寻找身边榜样今年初,为集中展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战果,中央要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发现这正是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绝好的课程资源,我开始着手组织学生开发诸如文字、音像、信息化等资源,围绕文本内容进行了有效地整合与探究。从理论逻辑看,道德资源的开发与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九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是极其吻合的。从生活逻辑看,以道德模范评选为载体,实现道德资源与文本内容的有机结合,具体过程如下:(1)投上你的一票,选出你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学生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网以及人民日报等相关媒体,了解候选人的事迹,投上自己的一票,308位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彰显了凡人善举的道德人格,深入人心,可亲、可信、可学,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看了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他们不是大款,不是高官,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英雄,而是生活在我们百姓中的平凡人。但是,他们心地善良,品行高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狭隘和渺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与社会的和谐。”了解事迹,上网投票,本身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三观教育。(2)观看颁奖典礼,以“道德”的名义,感受“道德”的力量。两个小时的颁奖典礼,我分两节课让学生看完,掌声、感动贯穿整个颁奖过程,学生在泪水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观看各位道德模范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加深学生对道德模范事迹的直观感受。善行无缰、舍已为人、一诺千金、恪尽职守、大爱无声评审委员会给予道德模范的致敬辞,也是同学们内心由衷的赞誉、最崇高的褒奖、最衷心的致敬。颁奖典礼虽然结束,但正如主持人所说的:这个舞台不易句号,只是一个破折号!(3)寻找身边榜样,用行动诠释道德的真谛。通过对道德资源的挖掘和宣扬,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和信仰,这正是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的现实意义所在。在观看了颁奖典礼之后,我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人开始,寻找道德的榜样,并给这个人写上颁奖词。学生们有评老师的,有评同学的,有评父母的,每一个评选对象的背后都有一个道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折射了道德的光芒,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三、众志成城,凝聚民族精神挫折,是对国家意志的考验,磨难,是对民族精神的砥砺。“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中国不哭,四川不哭”,“中国,挺住”当我们耳濡目染这些感人的话语,当天安门门前万人高呼“中国加油”的时候,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凝聚和升华。5.12汶川地震时候,学生刚好进行文化生活会考复习,我马上和学生全身心密切关注灾区的情况,并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它们是: 寻找一个感动故事 写下一段真情感受 学唱一首抗灾歌曲 发起一次黄丝带行动 布置一次图片展览 吟诵一首亲情诗歌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发起一次真情募捐活动开展的相当成功,每个同学把感动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都打印出来,课代表把它们编印成册,让全班同学共同感受引发共鸣。“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多少情真意切的网上诗歌,让无数人留下了热泪。每一次灾难,都是一种洗礼;每一次危机,都是一种重生。每个班的主题班会都是在泪水中开始,在抗震救灾的歌曲中结束。学生在这场抗震救灾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文化的教育,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是一次心灵的洗涤,远比任何一堂文化生活理论课来得生动,来得真切,来得实在,来得震撼!收获和反思:在倾听与共舞中接受洗礼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学习知识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收获成效的同时,也促使我反思如何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一、共同的收获(1)实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文化生活内容的有效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一个个鲜活的课程资源案例相衔接,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也使学生在感性的案例中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学习和贯彻了党的十七大精神。(2)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位一体。专题式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生活过程中,建设美好精神家园。(3)凸现观点,注重过程,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结合。在开发过程中,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文化生活观点为统领,在个要案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