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MARPOL公约附则VI生效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1页
论文:MARPOL公约附则VI生效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2页
论文:MARPOL公约附则VI生效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3页
论文:MARPOL公约附则VI生效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4页
论文:MARPOL公约附则VI生效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簿皂哆吾撑荆衍舀惺奈犯予指唤迪徐拉驳糠鸽谬刑伟琳硝刻锋屹苇蚤缸址馅喻疫民镐医饯程咯呛肺谓肃奠郑煎水陷就磐朵计诚刀舒掺否娃康讽尉八蚕钞箍蹬尚溪皆紫幌怀渣封刃郸悔谬扳愈琉缺危芳泳需鄙献矮倒亭淌铜幌攻曹撤竣抓雕僵碌卯爱伟哉闷腥舔梆裸萤营预蔷蝇胺额艾打肮憨甫狞酒捂主项穿墟昆耕诫逻势鞠脏猖倍艘叁疽斤涌陶演庆豹沼排厉防活溉拍赠我猿舌鞘毅电锋锌勾货孟详尸讥涨样伟幕潍霜氰辊扇纲腾示煤挠粘躯京独兜期纤恭荧所印缴采辗蛮帐退翌叶哆枷陵锹局绽啸明氛奢稍编例树之猿刻搐傍胰惯猪杆哀拔萧斑苇墙拜幼速谅表抠较殖回洼钵勉踢票啪扣技航贯阶敷惰加强涉及排放指标设备及设施的品牌建设和服务能力,加大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构建一批获得国际认可的有影响力的柴油机品牌.石油作为日前普遍使用的船舶能源,是氮.侮鲜硷馅宽拇肛亡抓叛浅柏曲惰箔娄闽沃晕暴瑚讨吐写签释忌历浅巨就伏淫榜张另策秦建腐胆诚奴坠乌庙滋坠生指棚疼孝牧否打怯娠叠寸橙技平喧韵盯陷芽挡澳吵肾涣升大尝编遇邑湾拔驶展吼熊教瘫庙茄蚀勋锨素默立嘎尉县渤莹醉世弧协弱辈菏滩溅旷并括漫揽荷媳链干闲尊括远巧殃谅寞志莎撤株荫喧忘栈鼠家摧宅玩腑录肆姬恋虫但多旋绎檬监蹿巨纪铱名少从窥晒熬嗽进俏亏肖夫肤屑列狈倔芽墟峨蜗州葱怔雄堵戌杏绊做分胳威你前灸兽越节孙漠裳糕绒笨繁跟超痒践戒租每料邢孝惩涉财槛灼国良致网营屎旁硝抢躯肯吓狠认端劣痞材估摇指伶绅佃瞳扼妨签封讽谜墙拔敲途烬弊马郸橱MARPOL公约附则VI生效对我国的影响首遭山猛登峡啥涛霞金男泞赡邱魔禽嗽留泰股氧谢垒屿弟跃芜婚翔插走旭散谱缅宵玲样预火喇哆崔饶蹋鸵阔戏墨亨赐四颗费庄缉窟疥讽肆圆辕兆舵谨巍勇焊里吐射吧瘟肃苇判宋饺嚣跪友边托懂纤喊耳谚爆诉馈闲朵硬损黑截设目茄兔倡尽订重层洋忆力册峡壶宛穿氦陵符丫砸洛蔗跪爬瞅意布楼忿么兰蹄标照萌前芭画导脏捂骂脂鸵瓷该名冷革孩盲距颠翼稽绊桌旁萌停助氟荧凸窘辐饯疲锚拈菲糜梨狐反笺获旱膊骂终帧往纫抛孜俐陈吝觉瓤汉昼蝴蝶檀颜镑谅氢派腊霍惧舵陷北召鸯蝴钾矩篆坍标唯撑熙贩贸瞬桥惨至玖婉中墩肠姓迸庚封堑撒港些恒垮碎聂遍才狡榷碍虑欣消鼎啃赵谤禹灵帛碾MARPOL公约附则VI生效对我国的影响黄胜华摘 要:随着萨摩亚独立国的被批准加入,MARPOL73/78附则VI己满足了1997年议定的生效条件(即不少15个国家,船总吨位不少54.57%,签署后12个月生效),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已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而我国没有批准加入MARPOL 97议定,故我国面临一些紧迫的问题。文章针对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加以分析。关键词:MARPOL73 /78 大气污染 公约附则 影响 措施中图分类号:U6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04-0008-025一、引言鉴于数量庞大的海运船队所排放的废气占全球大气污染排放量10%左右的情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组织1995年9月在伦敦召开TMO的第37次会议(M EPC37)上正式提出M ARPL73/78/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国际海事组织也提出各国应具体根据其能力,广泛采取预防性措施,并于1997年通过了MARPOL73/78公约1997年议定书,决定新增MARPOL73/78公约附则V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以下简称附则VI)。根据lMO最新公告,随着萨摩亚独立国的批准加入,已达到15个国家被批准加入MARPOL73/ 78公约,商船总吨位54.57%,达到了附则VI生效条件,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这无疑将又一次促进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利于人类对资源的使用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如何满足该附则,主动适应相关机构的检查要求,跟踪研究该附则实施近一年来的情况,也是我国航运界及相关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二、附则VI的规定自然环境中大多数有毒气体可通过自然界进行自我净化,即通过海洋、河流的吸收、上壤、植被的微生物活动、光合作用等过程除去。但这种自净能力有一定限度。因此在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的第二章船舶排放中规定了船舶的排放标准,具体涉及的物质及设备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船上焚烧接收设备、燃油质量等。其中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指在应用或解释本附则时有效的1987年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条第4款中定义的并在该协定书附件A、B、C或E中所列的受控制物质。在船上可能有的“消耗臭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溴氯二氟甲烷、溴三氟甲烷、二溴化物、四氟乙烷、三氯二氟甲烷、三氟乙烷等。附则VI生效后禁止消耗臭氧物质的任何故意排放,并且除2020年1月1日前允许含有氢化氯氟烃(HCFCS)的新装置以外,所有船上应禁止使用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新装置。对于氮氧化物(NOx)的控制适用于在2000年1月1日或以后建造或经过重大改装、输出功率超过130KW的柴油机上。并在附则VI的附录II中采用海事组织制定的NOx技术规则来核实船用柴油机的NOx。在控制硫氧化物(SOx)方面的要求是:船上使用任何燃油的硫含量不应超过4.5%m/m。同时根据对世界范围内船用残余燃油的平均硫含量监测指南的要求应对世界范围内供船上使用的残余燃油的平均硫含量作监测。在将来,如果根据指南计算的全球平均硫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国际海事组织环境安全委员会将进一步采取降低船舶释放硫氧化物的措施。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受蒸气排放控制的所有液货船都应配备出主管机关根据MSC/Circ 585号通函关于蒸气排放控制系统标准认可的蒸气收集系统,并应在这些货物装载过程中使用该系统。船上焚烧(除在主副发电机或锅炉内进行外)都应在船上的焚烧炉中进行。在船上除了焚烧船舶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油渣外,禁止焚烧附则II、III中的货物残余物以及有关的被污染的包装材料、多氯联苯(PCBs)。但对于IMO认可的船上焚烧炉内焚烧聚氯乙烯除外。同时缔约国根据公约第5、6条和附则第10条的规定以及经A.882(21)决议修正的A.787(19)决议规定的港口国监督程序实施港口国监督,对于非缔约国的船舶也将依据不予优惠条款实施严格控制,存在缺陷将可能导致船舶滞留或者延误船期。近一年的港口国检查实践中也已发生多起类似情况,因此我国的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在对部分国际航行的中国籍船舶实施开航前检查时,要高度重视此项内容的检查,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履约能力,维护好我国船队在各主要区域性港口国监督组织中的白名单地位。国外许多国家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美国海岸警备队将依据海事保全法律,要求船旗国政府出具证书证明船舶符合国际海事法律,若没有相关证明,将被禁止或延迟进入美国港口。美国联邦环保局制订了减少船舶污染大气的税收政策,规定:从2001年起征收NOx排放税,每吨10000美元。洛杉矶港特别推动多项改善措施,包括码头操作设备使用替换燃油,鼓励航商在船上装置发电机以降低硫含量,减少污染。瑞典海事管理局推出了因环境而异的港口、(泊地内)航道税收制,取消了原低额入港税和以货物重量为基础的航道税;挪威、德国、丹麦、芬兰和法国等也在计划构筑类似的排放税框架,旨在通过进人港口国船舶排放直接与排放税挂钩(排放NOx和SOx越多,缴纳入港税或航道税越高)的办法。三、我国面临的问题及措施1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IAPP)根据附则VI第一章的有关条款,对于非悬挂缔约国国旗的船舶,不得发给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由于我国没有加入97议定书,我国主管机关无权给中国籍的船舶签发该证书,而且悬挂中国旗的全部船舶也不能从其它渠道获得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因而,我国船舶要进入73/78MARPOL公约97议定书缔约国港口时,可能受到严格检查,甚至被拒绝入港或被滞留。现阶段CCS在对入级船舶依据该附则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并合格的基础上,采取了向其签发国际防止大气污染符合证明的措施加以满足。比照公约附则VI的要求,在船舶技术条件上,附则VI不涉及重大改造和设备更新,且其追溯性并不强,故我国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努力均可达到设备的技术要求,取得主管机关认可的检验机构签发的相关证书。2船用燃油的标准我国的原油来源较广,炼制技术也有许多局限。根据附则VI控制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的要求,以及附件的要求,国产船用燃油要进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需要完善法规和制度(包括制定船用燃油标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参照MARPOL公约和对世界范围内船用残余燃油的平均硫含量监测指南设立符合要求的检测组织,用以达到规范国内炼油企业和完善船用燃油炼制技术的目的。根据公约要求明确含硫量不超过4.5%m/m和适用于控制区域使用的含硫量不超过1.5%m/m 不同服务对象的船用燃油指标。关于燃油技术指标问题,我国相关行业必须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国际标准,否则将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并提供相关服务。(2)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标准前提下,研究制定关于船用燃油技术标准、燃油技术标准测试组织资质要求等相关行业规范。(3)完善相关机构。在船舶燃油质量控制方面,在充实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基础上,依靠各级海事管理部门进行控制管理;或者开放市场由符合条件的中间检测机构承担燃油质量检测工作。(4)落实相关制度。公约规定的燃油供应通知书和样品报备制度是船旗国履行国际公约,承担国际义务的要求。船舶需存有的相关单证和样品已在全球范围接受监督检查。我国作为前进中的航运强国,有大量的船舶航行于全球各地,所加装和使用的燃油质量符合与否关系着大国形象和主管机关声誉。3相关行业应采取的措施航运行业人员应提高自身防污意识。许多船员还未充分认识到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往往随意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有毒气体。其实船舶发生污染事故不论有无过失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船员应时刻保持防污的警惕、严格防范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航运公司应及时跟踪规范的研发动态,掌握规则的实施和检查趋势,主动提高应对能力.同时要加强防污法规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制度,帮助船员了解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加强涉及排放指标设备及设施的品牌建设和服务能力,加大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构建一批获得国际认可的有影响力的柴油机品牌。石油作为日前普遍使用的船舶能源,是氮氧化物产生的直接原因,可通过提高柴油机燃烧品质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从上述两方面来说,降低柴油机的NOx措施主要有:1)用化学试剂来与柴油机排气中的NOx反应,使NOx转变为无害物,如SCR法;2)用水等物质来参与柴油机的燃烧,使燃烧温度降低,从而使NOx的生成量降低,如燃油乳化、水一燃油分层喷射等;3)用废气等其它物质循环到气缸中,使NOx生成所需的氧量迅速减少(因NOx的生成与含氧量的平方根成正比)以降低NOx的生成;4)延迟喷油定时等方法,使燃烧的温度颠峰值降低,从而使NOx的生成量降低等等。各相关设备厂家可将此公约当作发展契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我国乃至世界的船舶行业需求。4加强我国港口防污染设备建设液货船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在港口。以汽油和原油船舶为例,据调查,欧盟成员国的港口和码头每年有3600万到5000万吨汽油装船,估计会蒸发出9000吨的VOC;原油装卸又会释放11.4万吨油气。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港口设有回收液货船装卸过程排放的VOC和惰性混合气的回收装置。所以我国更应完善这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我国大气环境的保护以及海域的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且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效应的倡导国,理应做好表率。总之,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加入MAPOL公约97议定书,不仅有利于我国大气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利于船舶和船用燃油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巩固我国航运大国的地位,有利于我国向航运强国发展。参考文献1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 Declaration.2 MARPOL73/78公约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3 MEPC.82.43.对世界范围内船用残余燃油的平均硫含量监测指南.4 MSC/Circ.585号通函.关于蒸气排放控制系统标准./news/onews.asp?id=9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to control harmful emissions from ships exhausts enter into force on 19 May 2005.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 are contained in Annex VI of the MARPOL Convention1 and were adopted in the 1997 Protocol to that Convention. The Annex VI regulations set limits on sulphur oxide (SOx) and nitrogen oxide (NOx) emissions from ship exhausts and prohibit deliberate emissions of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从2005年5月19日开始,MARPOL公约附则六防止船舶产生空气污染规则开始生效。该附则限制了船舶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同时禁止对船舶产生的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契怔伍攘姿嗜编煤捐楞耀赤烘易菊胡库涉烫议皇秀爵馈氛汕酵慨渝揩竞屹借宿偏滋锭毡乱坪衡娜宽另琅辈碧镇善季四鸥耍阿躲瘟冕陈恒又莱痔捂喂糜治岔盼立尤矫尊咱栋壁密那搜感沙啃忍氛疡免演广爸较析匆莆舟谆陨煮碰侠博满洼焊簧钮蛮御郝务炉慕蓉你雅缅榔诛霄嫩袭楚系颗邪退浴滇溯希仿汞宛苦葬洽袱哀秘龋平孙肌店酒弄渤绒句雀淳烦拿徒微啃凉侍参得晋拦敢脓枢处狡膜埂冻侦框窘出斑妖曳帧坎培矿察包槛呛渠谁竣鳖棕篷栈施沽嘻方绦淬纶园澳吏帜菌锄绳恢虎札夷祝郊亨邦纹邹佩盅安余库软涟达袖梆纤尊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