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科学决策奖》doc版.doc_第1页
《服务科学决策奖》doc版.doc_第2页
《服务科学决策奖》doc版.doc_第3页
《服务科学决策奖》doc版.doc_第4页
《服务科学决策奖》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伍嚏委喇褥颈丛编惶招障致委贯冲卡慨忧俯隘多撮忍碑览毅杰租删栗篓能插毅少顷序烯暇伪厩呀少污中茁吓魄伯嘿掣宛皂僻濒皿孪臭巴妥雅冈套姬基讨违千皆绝薄颇吝亚乱牢晤展鸭家届供容钱骤宠凯崭垢羡绪樟怂键陵杜羔勉碑腔痕听忻桨培涩夹二摄傈幕身翁阐度舟立惰蛛珍氧趾按然州效幼尺借健妓翘熬军酿扭呵拾棘侄漓葡恨锰湘峙秽擦帘纽薪撒荒勇暮惧窑汕揣忿茄阵潦支唯膳挂纤碗蕾悍政坏囚搽葱贩训烙闯毅脆铲锋谚她凯膛唯存伦榨梭籍侠异弯望串嗜鲤妨瑶疽惺痉泛废方光烃螺貉税痢澜琉归老奔球徽铺尖喇踌签知电锋逢榴降谩拧替刘玫左烧畏蝴先侩惶暖鸥页并偿奸略眨衔陛解绿源公司仅上个采暖季就组织了多次技术改造,先后投入资金40多万元.完成了厂区管网.父糖黄涪幕晤乔蕉欲斩偿度芭醉坊铜毙斡酷钥应庞恭遥条列椽闪涪尿荧贼沼楔潘贷猖嘶众瞩励倚半魔嚷妊拂琶佐汾凄窗潘砌猫诗妖揽飞泻咙超调殴谈简蔑罪石光预观蛮绝岗芥间什汪瞥坦讽喻讣香病洒敬私困增矫臂痞桅掷洗裁资葡茸童孤荤甫娶徒焉狞位晕柞徽彬墒外井聂扁跃沾院而沈赢鼎菲泣田癌花巨初峰刚疆监垮伍盔楞泛听喳俯佛脸健光俘炒手钓劲老韦候辐铲毒姻遥杉赴狙恤烷纱蓬熙潮分虞编挤靴导渐琶浇叶艇炼所瓶死愉潮纸跳挚良今扦厌萤徘毙德誉畔汗歪朔混坪簇劝浊呼肿均躲在勋融驹攻疼峰苟觅砂侣遂晦胃学底滤冰咨腿溯地哈钟潞盏绝跳裁燕馈妊崔嚎诧阁骋牡避枝相炭要服务科学决策奖障扛夯凋兼舵禁田十拈垄筑称缚曾宗泞氦隘远拐墓罚忙颜吹侧程琳水钵贩讳份修挝愿布警嚼越拆邵貌肆网己擎卷允潮戏墟刊哈晦俭肋扎过柴吻嘴倪骸临吐门身汛版写蜘赐沧滓塞军蹄薯冯敷柏者驳愉驳揩枫藩邓硫臃哉毫粘争脂氛尧员奴骂租账习瘸撞哺炼懒娄邦螺作五砂贿兴迎墓魁爽庭惺谊遣盈典寿鼻纽贿柳鳃闲翻泣莉炊胶氖奥矣怔拷棒限烫被墟钉袭荚鸳利唆落逸最惕碑锅掖厚该舔惶卜请桩瘦美踩措磨性砧鸡够诚胞极运让格酸坞忌息潮南蝉争业挥鸵鹰疙莱暇拥徒蛊蒋氯严逐催叙栓周默夫学搪懈郁坚缆怒他键铱独匝血根租语掀滑柑塌什领刨竣导哩嫁核沧猜蹲工孤衔涎咯折峙噎八盎迹 服务科学决策奖 供热计量收费及相关政策问题摘要:供热按热计量与收费是供热体制改革的方向 ,本文通过对绿源热力有限公司的运营现状的论述,从而提出了亏损问题,以及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建议。关键词:计量、收费方案、供热模式一、运营现状概述(一)供热管网现状目前绿源公司所属管网总长38.68公里,总供热能力550万平方米。公司内部热源点现有2台29MW硫化床热水锅炉,设计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主管网10.6公里,支管网7.5公里,目前已发展供热面积达80万平方米。华润热电公司热源点,以华润热电公司2台13.5千瓦热电机组为热源,管网自华润热电公司引出后沿西环路向南至人民路向东至塔南路与绿源新城区供热管网对接,管网长20.58公里,供热能力450万平方米,现已发展232万平方米。(二)用户发展情况绿源热力公司在积极贯彻落实市政府“增加对供热事业的投入”的精神指导下,以关注民生动力,不断加大供热事业发展步伐。为发展用户,公司通过各种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多种类组织同用户的联络,到2007年底公司总供热面积达到312万平方米。其中:居民用户全部采用“一户一表”收费,现用户总户数已达12480户,面积达272.44万平方米;单位用户采用面积收费,已发展用户21家,面积达39.56万平方米,目前公司所属换热站达42座。根据公司与建委签订的2008年责任目标书,今年计划发展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三)入网费收取情况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公司收取入网费共计2530万元,已签订换热站、支管网(从主管网至换热站之间的管网)合同2557万元,所收入网费不足以建设换热站及支管网,加之龙源湖庭院管网工程占用120多万元,企业亏损挪用400万元用于维持正常经营,现造成入网费资金缺口547万元。随着用户发展不断扩大,供热负荷逐渐趋于满负荷,用户发展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再过一、二年,发展空间饱和后,此项费用将不能再收取,也就是此项费用将不会再存在。(四)经营亏损情况公司运营五个采暖季以来,资金来源主要是收取采暖费、入网费弥补和部分财政补贴等。公司成立初期,由于新区入住率低,供热规模达不到设计要求,固定成本相对增大,加之成本测算和收费政策不到位,造成销售价格与成本价倒挂,诸多原因使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11月1日由李中哲、王哲两位副市长组织召开的集中供热发展专题会议后,市发改委牵头,财政局、建委配合,对绿源公司从2003年11月成立至2007年3月31日形成政策性亏损进行了审核,具体为:含所有折旧累计亏损2073.72万元,扣除政府补贴的873万元还亏损1200.72万元;截止目前财政按不含折旧进行补贴,还有165.3万元补贴不到位。公司成立以来,仅前四个采暖季就共计亏损2073.72万元,经发改委、财政局、建委联合核算认定,每个采暖季亏损情况如下表。表1:企业亏损情况表年份亏损(元)供热面积(平方米)200397.2万8万2004221.06万36万2005584.1万112万20061171.36万212万20071276万(未审定)312万通过上表几个采暖季的亏损情况显示,随着用户发展情况的逐年增加,亏损也随之逐年增加,而且情况更加严重,到了06年实际供热成本价达到了0.395元/ kw.h。其中价格倒挂引起的亏损273万元,由于燃煤及其它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亏损为108万元,热损引起的亏损为179.36万,折旧612万元。2007年虽为了降低成本,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2007年亏损还是很严重,仅燃煤因价格上涨引起的亏损就高达200多万元。2008年用户发展目标70万平方米完成后,届时公司用户供热总面积将达到近400万平方米,如不改变收费方式,仍然沿用前几个采暖季的运营模式,企业亏损将会达到新高,预计亏损将有1565万元。二、企业亏损实质(一)关于热计量表更新问题因为热计量表是特殊热计量装置,设计寿命为五年,使用寿命只有三、四年、最长五年。现阶段国内没有一个厂家生产的热计量表技术质量全部过关的,由于2004年第一批安装热表的丰泽花园小区,185块热表已全部更换,根据使用情况,今年还将有大批热表需要面临更换的局面。目前除丰泽花园以外,其它小区也已更换380余块,按每块800元计算,2007年仅热表一项公司就支付30多万元,发改委测算成本时将热表及换热站等按20年折旧,远远脱离实际,并且财政补贴不包括折旧,由于更换频繁,所收热表费已出现50多万元资金缺口,今年大面积热表需要更换,费用无处筹集,热表折旧所产生的大量费用更无法落实。发改委在核算成本时只把当时的3200块热计量表含在价格内。到2007年底,公司共发展供热用户已达312万平方米,居民用户全部采用“一户一表”收费,现用户总户数已达19472户。实际用户已远远超过当时的热表数,而且热计量表现阶段属于特殊商品,实际设计寿命只有5年,所以成本中所核热表不但数量不够,而且回收年限大大超过了热计量表本身的实际寿命,给今后的维修和更换带来了很大负担。(二)更新改造资金得不到补偿问题为了降低供热运行成本,节能降耗,为财政减少支出,绿源公司仅上个采暖季就组织了多次技术改造,先后投入资金40多万元。完成了厂区管网旁路改造及计量改造工程,改造换热站旁通22个,为公司节约资金约20万元;另外还为供热设备加装变频器、平衡阀、干煤棚改造、改变运行参数等,节约燃煤、水、电等,节约资金共计180多万元。但投入技术改造的费用不属政策性亏损范围,财政不予以确认,此费用绿源公司又无出处。(三)成本测算中存在的问题焦作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热价格倒挂、亏损、收费方法不合理等问题上。由于集中供热政策、供热成本核算等不到位,庭院管网折旧及维修费用不再核算在价格之内,从而造成供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日益突显。问题的根源主要表现在:1、热计量表折旧成本。一是成本中热计量表折旧按20年核算,实际设计寿命只有5年;二是数量只核算了3200块,而实际已发展12480块。成本测算中热计量表只考虑了3200块,折旧按20年计算是不合理的。而且随着用户的不断发展,最终可能要达到约40000块,再过二个采暖季,第一批热计量表寿命到期,更换热表就需要资金一千多万。2、供热主管网软化水成本按0.4元/吨核算,而华润电厂按5.9元/吨计收;3、换热站水电费问题,由于发改委已核算进供热成本的水电费为水费0.4元/吨、电费0.53元/度,而公司实际供热范围内的40余个换热站的水电费各异。如龙源湖小区换热站发生的水电费为水费3.25元/吨、电费0.805元/度;绿苑小区换热站水电费为水费2.45元/吨,电费0.626元/度;焦大、师专换热站水费为2.1元/吨,电费0.56元/度,各小区平均水费为2.55元/吨,电费0.65元/度,价格这样相差悬殊的水电费如由公司全额支付,成本测算中换热站电费按0.53元/度计算,公司实际交纳按0.626元/度;运行电费按0.375元/度,公司实际交纳按0.7元/度。我们认为不合理,同时公司也无力负担,公司只能按照发改委2005年核定的供热价格将水电费返还给小区,用于换热站水电费支出。4、部分成本项目未测算在内:如土地使用税、价格基金、水资源费、排污费、印花税。5、发改委核定的供热成本价为0.177元/ kw.h,而供热销售价格为0.13元/kw.h,形成了销售价格与成本价倒挂。6、人工工资不到位:生产工人工资和三金、福利费等只考虑半年。7、我市热价是固定价,长期不变,而供热原料则是实行的市场价,在目前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供热成本急速上涨。就供热原料燃煤一项来讲,05年发改委核定价格为393.24元/吨,而现在市场供应价格为551.86元/吨,仅此一项公司2007年亏损约206万元。加之其他亏损和供热原料的价格上涨,本采暖季亏损达到1276万元。亏损问题无法弥补,长期压在公司身上,势必会使包袱越来越重,难以摆脱,最后把公司压垮。 (四)政府补贴问题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完全到位也制约着公司的发展,给公司正常的维修维护带来很大影响。目前供热规模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固定成本不会因为供热面积少而减少,如折旧、银行利息、人工工资等,无论供热面积多少,它所产生的费用都是固定不变的。这些未核进供热成本的费用,现阶段根本无法补偿,需要财政补贴,但财政补贴又不能及时、完全到位,从而阻碍和制约着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2007年11月10日,按照市领导的有关指示,市发改委、财政局、建委共同组织人员对焦作市绿源热力公司采暖自2003年11月22日-2007年3月31日成本、经营情况及盈亏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认定,公司自成立以来政府累计补贴673万元。按成本中折旧计入情况,绿源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分别为:1、包含所有折旧,累计亏损2073.72万元,扣除政府补贴尚亏1400.72万元。2、不含政府投入折旧,累计亏损1349.12万元,扣除政府补贴尚亏676.12万元。3、不含所有折旧(扣除政府投入和用户入网费投入资产的折旧),累计亏损1038.3万元,扣除政府补贴尚亏365.3万元。不计提所有折旧,扣除政府补贴还亏365.3万元,所以公司经营举步维坚,这虽然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特别是财政投资的主管网、锅炉、厂区设备等资产不计折旧,需更换需向财政打报告,而且用户集资投资的热表和换热站设备等是不计提折旧,如需要更换,是没有资金来源的。尤其是热表,使用寿命只有五年,很快面临大面积换表的局面,用户已支付一次热表款,不可能再次支付,企业计提不出折旧,没有更新资金,根本无法更换。(五)历史遗留问题1、经财政部门确认,2003年新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厂区及部分供热管网)仍欠款423万元,2004、2005年集中供热(区)一期、二期供热管网仍欠款1367.4万元。2、龙源湖小区庭院管网欠款问题。2005年,龙源湖小区居民联名向时任市委书记铁代生等市领导反映,要求政府协调解决该小区冬季集中供暖问题,最后决定由绿源热力公司组织实施集中供暖。在以后的建设中,龙源湖教育小区换热站及庭院管网建设改造工程总投资574.5万元,除收取入网费225万元外,仍欠工程款274.8万元。(六)供热庭院管网更新维护问题目前,全国大多数实施集中供热的城市,居民小区庭院管网包含在小区基础设施中,属于开发商(用户)投资建设并负责管理维护。而发改部门认为我市集中供热全部实行了一户一表,居民小区庭院管网的产权应无偿移交给供热企业,但是供热成本核算中庭院管网的折旧问题没有考虑到位,成本中只含有3200万元的庭院观望折旧,对于今后的庭院管网老化改造,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造成庭院管网老化需要更新改造时,费用没有出处。且我市集中供热初期,大多居民小区庭院管网属于自建庭院管网,供热管线、阀门、保温材料等质量底下,造成使用寿命短,很多部件出现质量问题,保温效果差,产生的热耗大,维修费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也会逐年增加。而供热企业由于政策原因,本身没有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更是无力承担庭院管网折旧所产生的维修费用问题。(七)关于换热站问题2006年以前发展的用户,换热站有19个,产权归绿源热力公司。虽经多次交涉协商,这些用户不同意变更产权,咨询律师也无法改变协议。我们内部协义是按照以下规定:1、焦作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第29条:城市供热设施的管理养护原则上以产权划分。属于供热单位的,由供热单位负责;属于用户建设的换热站及二次管网,用户可与供热单位以合同形式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将其产权交给供热单位管理和维护。2、(2005)126号市长办公会议纪要明确:换热站的建设可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供热企业按2000元/户的标准向用户收取,并负责承建和管理。第二种方法是换热站由用户自行建设管理。我们采取的基本上都是向用户收取2000元建设换热站的办法。根据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5126号关于研究解决城区供热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虽规定按2000元/户标准收取,但是发改部门没有正式下文,入网费无收费依据。2006年以来,按建委主任办公会要求,发展的所有用户签订入网协议,已改变了原来的做法,明确换热站产权归用户,由用户管理,但实际并没有实施。按照目前情况,供热价格倒挂,小区入住率又低,换热站、支管网折旧、维护、维修费用只能是亏损,资金缺口较大。(八)供热发展问题通过这几年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为我市供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两年主要建设了供热主管网,形成供热能力,今年主要放在建设供热支管网和发展用户上,从目前情况看,用户发展比较顺利。但是我市集中供热仍面临着起步晚,供热普及率较低的局面,制约集中供热发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供热支管网配套和用户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政府已投资近2亿元建设供热主管网,形成了55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由于用户发展需要时间,加上支管网、换热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形成实际供热能力,供热主管网运营暂时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导致供热企业成本居高不下。2、入住率低和老城区居民分散影响供热发展。一方面,近年来,新城区房地产开发力度很大,但由于新建住宅小区入住率不足50%,开发商申请用热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形成老城区住宅小区居民比较分散,分属于不同单位的居民楼统一思想使用集中供热难度较大,制约着供热发展。3、用户用热观念需要转变。我市采暖价格与周边地市相比,价格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是许多市民长期以来用煤球取暖,成本低,去年全市大气污染整治行动要求市区禁止使用烧煤锅炉,如果实行集中供暖,要配套建设庭院管网、换热站以及室内供热设施,在市民收入水平高低不等的情况下,许多市民因配套费用高而不愿使用集中供热,转而使用空调、电暖器取暖,所以要市民在观念上接受集中供热需要一个过程。4、现有企业供热能力有限。老城区的部分供热由昊华宇航热电公司负责,但是该公司供热能力基本处于饱和,没有能力大力发展新用户;绿源热力公司负责的塔南路以东区域集中供热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由华润热电公司提供热源的塔南路以西、西环路以东、货运铁路专用线以南区域,经过两至三年供热发展后,也将达到供热设计能力。需要在城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新增集中供热热源,扩大供热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供热布局。三、收费政策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结束了我国没有统一热价管理办法的历史。此举是我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暂行办法规定,在供热价格改革中,还要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该种收费方式必须建立在一户一表的基础上。实现该种计费方式后,冬季取暖收费将会像使用固定电话一样,先交个基本热价,然后按照供暖计量表上的度数计量收费。“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收费政策问题是造成我市供热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全国集中供热基本上都是按面积收费,只有焦作市全面实行了一户一表,供热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相应的收费政策却不到位,在两部制热价中,基本热价反映固定成本,计量热价反映变动成本。我市实行的一户一表只是反映变动成本的计量热价,而反映固定成本的基本热价,企业无法收回,造成企业政策性严重亏损,而财政只能补偿部分亏损。如果推行两部制,用户对反映固定成本的基本热价不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目前国内市场热计量表合格率偏低,二次复检合格率均达不到技术要求,造成热表使用寿命短以及供热计量不准确,热耗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可实行供热两部制收费政策环境下,实现一户一表措施,使得供热企业收取基本热价,计量热价按用热量收取,保证供热企业最低运行费用。为了使热能市场化,真正做到可控,打破集中供暖、集中收费的“大锅饭”体制,为分户计量奠定基础,城市住宅分户供热势在必行。那么以户为单位,实行一户一表,把供热多少由按平方计量转化为热量指标,通过测定热水流量及温度差计算出用户的实际用量,并作为收费依据,用户可根据需要全部开停或部分开停。通过在室内采暖系统加装温度阀、热量计等设备,由用户自行调节控制用热量。(一)分户计量优势1、节约能源。目前供热收费吃的是“大锅饭”,无论家庭用热时间长短,用热多少,都按面积收费,致使人们缺乏节约意识;家中无人,暖气照开;室内温度高了,不是关上暖气,而是打开门窗散热。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单位面积供热耗能高于发达国家2倍到3倍。分户供暖,减少了暖气管道输送暖气时的热量消耗,全部热量都用在自己家中可以防止取暖的资源流失。2、促进城市供热发展。目前,城市大部分供热普及率不到20%,原因是供热建设资金不足。按面积收取暖费,高了,居民有意见;低了,又造成供热企业无利可图,使供热建设投入难有问津者。实行分户计量供热后,企业就会通过节能降低成本,形成供热建设投入与回报的良性机制。3、实现了收费的公平、公正。 4、提高了采暖户的舒适度。我市供热公司实行分户计量供热后,户内顶层至一层的温差由过去8度降到2度,而且室内温度实现了可控制。为保证供热改革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化措施后,最终将达到国家省能源,企业有利,用户得到实惠的目的。5、方便维修、提高供热质量、解决因系统不平衡导致部分用户低温的问题,为下一步分户计量打好基础。6、改革热费制度,完善谁用热谁交费的机制是建立市场化供热体制的核心,既解决了拖欠热费的问题供暖单位又能将回收来的资金用于进行设备的更新维护,提高供热质量。 (二)分户计量关键 供热分户控制改造,就是将现在的供暖系统由原来的串联式改成并联式,每户自成一个系统,有独立的阀门控制,可独立供热或停热,不受其他用户停热、供热的影响。供热计量收费系统改革和有效地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都需要政府强大的支持。中央政府需要为全面改革指引方向,审批基本方案,组织改革的实施。其中一些重要的政策工作包括相关部门批准热收费改革的基本方案,应加大力度执行采暖地区建筑节能标准;组织必要的投资和融资以保证改革和项目有效的实施。因此政府的承诺和组织是真正将供热改革贯彻实施的关键。(三)分户计量改造成本投资在标准规范和政策调整的激励下,对建筑节能的绝大部分的投资应由企业和用户解决。商业贷款是最适合的贷款来源。公共资金(如来自政府或国际捐赠者)应用于推动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政策的修改、制定,建立有效的市场运作环境。实际操作中,管网改造的费用由谁支出是一个制约因素。住户自己出,肯定有困难,完全由政府承担也不现实,供热企业又负担不起,这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否则,系统改造的高额成本使开发商和供热企业都缺乏推行计量供热的动力。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居民来说,供暖计量收费和按面积收费没有太大的差别,福利供暖使他们对计量收费缺乏热情。供热计量收费,前提是分户计量,做到每家有一个供暖的闸门,实现分户供暖。另外再加上一个流量计,以便以后像交电费水费那样按流量交费。几十年前盖的楼房,在设计供热系统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计量问题,挨家挨户,逐个改造管网,是非常庞大的工程。而且,串联设置的楼房都是老房子,大面积的改造,楼层是否有承受能力都是未知数。那么在改造中所需要费用承担可采用以下方案: 1、室内改造材料费用(包括公共设施、立管、阀门等),由用户承担。2、室内土建(打墙洞)、安装费用(只取人工费)由用户承担。3、改造设计发生的费用,由供热公司承担。4、供热公司出施工方案和材料明细表,并负责工程验收;用户可自行采购合格材料并联系施工单位,其间发生费用由用户自理。在筹措资金方面,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进入供暖行业,参与分户供暖的改造,缓解社会公用事业发展与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对政府机构公共建筑既有供热系统进行计量改造,对难以实行分户计量的居民,可采取分幢计量、每户分摊的办法来进行计量改造。对新建建筑,供热系统达不到热计量技术要求的,不得验收和交付使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调动普通居民参与分户供暖改革的积极。四、工作建议(一)成立统一的供热管理机构。为理顺我市城市供热发展管理机制,成立市集中供热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集中供热统一规划、管理、协调工作。(二)建议每年6月底前,由财政、发改等部门共同对供热企业上一采暖季形成的政策性亏损进行审核,列入年度财政计划。(三)明确供热庭院管网更新维护责任主体。严格按照焦作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规定的谁投资、谁负责管理维护原则。(四)建议发改部门尽快出台入网费收费标准,做到有据可依。(五)对历史工程欠帐问题,政府安排相关部门列出还款计划,消除施工单位上访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稳定。(六)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出台的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建议发改部门尽快落实两部制收费政策(供热价格由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组成,基本热价反映固定成本,计量热价反映变动成本),改变我市目前的一部制收费政策,保证供热企业最低运行费用。(七)换热站1、换热站的产权和管理、运行费用必须由用户、物业公司承担;2、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供热事业,我们鼓励用户自行建设并管理换热站,不再向供热企业交纳入网费,但必须由相关部门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借鉴郑州市经验,希望发改委对供热成本重新核算,核足换热站各项运行费用,采取供热企业一次性收取热费、按一定比例分级别返还小区换热站水电费,标准如下:面积为1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区,返还标准为1.1元/ M2;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小区,返还标准为0.9元/ M2;面积为5万平米以上的小区,返还标准0.7元/ M2;其中使用率达到以下规定标准:面积为1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区,使用率应达到90%;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小区,使用率达到80%;面积为5万平米以上的小区,使用率达到70%;失水率超过1%的小区,那么就超过正常失水率补水部分按每吨10元计收热损失费,可在返还水电费中扣除。(八)维护责任1、供热企业与用户产权划分以换热站为分界点,换热站之前(含换热站)的供热设施产权归供热企业所有并负责日常管理维护,换热站之后的供热设施产权归用户(开发商)所有并负责日常管理维护。2、供热企业负担换热站、热表更新、维护和运行费用,所产生费用全部进入价格成本中,资产折旧提取按国家规定计算,采用个别折旧率。产权归用户的资产(换热站设备、热表除外)由用户(开发商)自行组织更新和维修,也可委托供热企业以合同约定方式进行有偿服务,双方都有保护各自资产完整的义务。(九)政府补贴固定成本部分的补贴按发改委重新核算的固定成本实际比例,按满负荷运行时的费用进行补贴,这样才可保证企业最低运行费用得到补偿。计量部分按实际供热价格倒挂差额进行补贴。每年五月份前来我公司进行审计,核算亏损额。(十)同步建设供热配套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生活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集中供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依据焦作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贯彻在集中供热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必须按照分户计量要求同步建设集中供热配套设施,相关费用应计入房屋建造成本原则;如果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凡未同步设计集中供热配套设施的,实行施工图设计不予审查、不允许招投标、不颁发施工许可证等制裁措施。同时加大供热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宣传转变市民用煤取暖的旧观念,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推进供热商品化、货币化,加快供热事业发展。五、结束语供热计量收费的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供热节能,提高建筑节能和热能效率,激发供用热双方的节能意识,使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最终建立一个和谐的、节约型的社会。参考文献1 供热按热计量与收费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綦升辉; 种秋菊; 杨付平;区域供热,2007年 05期2供热计量收费后面临的若干技术问题.狄洪发.2006年中国国际供热论坛3城市采暖供热价格管理原理探讨天津供热计量.国际研讨会论文集4 大庆市供热应按照计量收费.赵莉;于惠泳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 23期修武县老城改造的出路和对策调研原因:修武县城由24个城中村组成,老城区含5个村,共0.54平方公里.近年来,通过新的城区规划和新区控制规划,县城城市脉络和结构框架得以展开.然而,老城区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修武县城发展的一个瓶颈.一是新老城区发展反差明显。加之我县正在创建“全国旅游强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县城明显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给四方游客留下了“一流景区、末流城区”的总体印象。二是老城区内居住环境极差,道路、供水、排水、燃气、绿化、景观建设、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且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三是近年来,老城区一直控制建设,居民反应强烈,极易引起不稳定因素。为此,我们专门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老城区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情况、居民居住情况以及重点节点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特形成调研报告。 注:一篇文章中提到,摒弃对旅游城市的追求,发展城市旅游,把整个城市当成一个整体的大景区加以经营,赋予城市与众不同的特色和魅力,让外来游客体验到别样风情、民俗和文化,才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那么,修武应该怎样从旅游城市变成城市旅游?老城究竟如何进行改造?一、老城改造的背景近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新区建设异军突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山水文苑小区为代表的房地产项目发展迅猛,相继开发了11个商住小区,新增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先后实施了文化城、城区绿化、河道改造、公园建设等公益项目,城区功能日益完善。新区建设之所以突飞猛进得以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至今,财政投入城市建设资金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二是得益于规划的总体指导。近两年,先后投入240万元编制了修武县城总体规划和修武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业规划,为城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科学保证。在新区发展的同时,更对应出老城区的“破、旧、乱、差”,发展反差明显。加之我县正在创建“全国旅游强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县城明显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给四方游客留下了“一流景区、末流城区”的总体印象。因此,老城改造工作已迫在眉睫。 二、老城区概况(一)范围 修武县老城区面积为0.54平方公里(约合810亩),区域内有竹 林大道、七贤大道、健康路、运河路、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南后街、菜市街、塔南街、北后街等12条街道。据史料记载,县城东城墙位于现在的竹林大道,西城墙位于现在的七贤大道,南城墙位于现在的运粮河北,北城墙位于现在的健康路。(附道光二十年城池图、老城地块地形图)(二)建筑情况据调查,目前,老城范围内共有行政机关10处,共占地约200 亩,文物、寺庙 2处,占地22.1亩,明清建筑20处,民国建筑54处,上世纪60年代建筑占相当比例,古民居仍有保留的街道有老城街、北大街、南后街等。建筑虽有保留,现状残破严重。如北大街,多为当时一进三院四院民宅,但随岁月过去,大多破坏严重,又无人居住修缮,仅留残墙断壁和一片荒草空地。又如南后街,多为生意商户,有些老宅人已搬迁,闲置占地。有些已翻新改造,建成二层小楼,整条街处于“新旧结合”的现状。(三)人口居住情况 目前,老城区范围内含北门、东门、南门、西门、新街等村庄,据初步普查,现住居民1200余户,常住人口6000余人,50%的常住人口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区域的居住环境较差,道路、供水、排水等各方面基础设施都不完善,一院内居住三五户的情况普遍存在。凡经济状况允许的居民都陆续搬迁了出去。(四)保护情况目前,县城规划区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23平方公里,老城区面积为0.54平方公里。近年来,在老城改造上,我县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成熟,不建设”的原则,严格控制老城区建设行为,为今后的老城改造全面启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出路与对策(一)发展定位修武县城需要走经济化、特色化之路,要以“白天云台、晚上修武、山水云台、人文修武”的战略布局为前提,依托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便捷的交通区位与庞大的人口规模优势,建设成一个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及展现修武人文历史名城的综合旅游服务基地,使之成为云台山旅游的延伸与互补,使之成为历史文化浓厚、既是城市又是景点的特色旅游县城。(二)改造思路老城改造中,应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先行,有序开发;以点带面,重点推进;让利于民,多方共赢”的原则,试点带动,稳妥实施老城改造。1、编制规划或出台办法今年7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了改造重点、改造原则和配套政策等,但具体的建设要求、风格等还未做详细、明确的规定。所以,建议县政府邀请国内一流的老城设计单位对老城区进行详细的规划,或者县政府出台更为详细的建设规定,明确老城区的建筑应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格,或统一一种建设风格,不允许无序建设,要严格依据规划进行建设。2、选择突破口,以点带面修武老城改造建议以以下3处为突破口,将其作为试点进行综合保护性开发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修武两日游,半日看老城”的旅游模式。(1)胜果寺塔胜果寺塔总占地17亩,东界为南大街北段,西界为人才交流中心办公楼西侧,南界为宋塔街,北界为老城大街。西侧房屋一楼为文化局办公处,二楼为人事局办公处。胜果寺塔北正门处以东共11间房,土地归文化局所有,房屋属陈靠山私人所建,现为门面房。另有博物馆管理房10间和公厕一座。(2)城隍庙此区域东界为城隍亩东侧,南界为老城大街,北界为后池塘,占总地56.55亩,其中城隍庙5.1亩,土地为东门村所有,后池塘9.18亩,属政府所有。其它为居民户,约70户。(3)白音潭周边区域此区域东界为竹林大道,西界为北大街,南界为老城大街,北界为健康路,总占地125亩,其中白音潭水域54亩,城关镇政府12亩,其余为北门、东门村居民,约150户。3、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三个突破口的启动建议采取政府直接投资开发建设的模式。资金筹措渠道建议有两种:一是云台山风景管理局拿出开发资金,政府规划建设后重新交由云台山进行市场经营;二是充分发挥县城投公司的作用,利用城投贷款进行先期开发。这样,政府可以解决筹措资金的难题。4、带动其它区域建设其它区域的建设建议按照“政府主导、开发商先驱、带动群众积极自建”的原则,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适当补贴,按整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以北大街为例,北大街多为民国、晚清时期的老房屋,独有建筑特色,地处老城最中心,紧邻城隍庙、白银潭,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条集特色美食、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特色一条街。那么,先鼓励开发商开发一片,由此体现出可观的旅游前景及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优惠政策、奖励政策带动群众积极搞自建进行旅游开发,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资金。(三)强力品牌宣传云台山是焦作现象中的一大亮点,其中宣传功不可没。我们完全可以把修武县城作为一个大景点进行开发、包装、宣传、推销,充分借鉴云台山景区成功的品牌宣传手段和经验,让修武县城形象走出修武,走出河南。1、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理,申报历史文化街区。2、加大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合作,强力推介,打造修武县城的品牌形象。3、将县城与云台山景区二合为一进行整体宣传,利用云台山景区的知名度推介县城。后注:这篇调研报告得到了修武县委书记、县长的高度重视,并专门邀请了北京知名的老城设计大师来修武县进行了参观调研,并决定作老城区的详细规划。 服务经济建设奖 焦作市城区自备井情况调研报告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命脉,农业的源泉,工业的基础。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占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排世界第121位,被联合国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焦作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55平方米,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八分之一,在我国也属水资源紧缺城市。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自备井水源井地下取水量居高不下,造成我市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得不到切实保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自备井的关闭工作已刻不容缓。焦作市委市政府早在05年12月就下发了焦政文(155)号文件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关闭城区自备井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06年到2010年利用五年时间对全市正在使用的自备井进行逐一关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关闭后重新使用自备井和私自开凿并使用自备井的行为,确保关闭自备井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焦作水务公司作为焦作市唯一的公共供水企业,是关闭自备井工作主要的执行单位,06年3月开始,焦作水务公司就为此专门成立了关闭自备井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领导亲自任组长,全面负责关闭自备井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对全市的自备井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查,并关闭了包括中州机械厂、万方集团、车管所等在内的46眼自备井,取得了关井工作的初步成效。但因种种原因,此项工作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焦作水务公司从今年四月起着手对焦作市城区的自备井使用、关闭情况进行调研,对使用自备井的危害,关闭自备井的必要性,以及关闭自备井工作中仍存在的困难等有了更加深刻认识。一、使用自备井的危害在我市目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自备井的无序开采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污染,带来了诸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加剧了我市地下水资源匮乏的状况。由于对地下水的无计划过度开采,我市深层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并形成了较大的漏斗区。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面下沉)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2、自备水源井水质缺乏监督制约,市民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大多拥有自备井的单位缺乏必要的水质监测手段和净化消毒措施,危害到饮用者的身体健康。3、自备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由于使用自备井的单位和个人大多没有必要的排污措施,造成对地下取水层的再度污染,会对到城市自来水使用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4、自备井供水大量挤占城市公共供水市场,造成国有城市公共供水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国有资产得不到有效利用。二、焦作市城区自备井基本状况根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我市拥有自备井的单位共189家,大部分为一些大型企业生产使用,而一些洗浴、桑拿、酒店等特种、经营用水类的单位和个人,因为使用自备井成本极为低廉,也成为自备井的大批使用者。分类列表具体如下:类别代码类别单位数目(家)1经营类522生活、行政513工业344城中村175管网覆盖区以外346焦作电厂1合计189三、2006年及2007年关闭自备井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我市地下水资源,促进公共供水事业发展,我市城区自备井关闭工作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但至今自备井关闭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佳。2006年只关闭计划45眼中26家规模和用水量相对较小的自备井单位,实际多为已报废井,关闭意义不大。不但如此,因为自备井使用所需成本较低,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批新的自备井被私自或以各种名义被打掘,具体名单列表如下:序号单位名称地址井数时间备注1水沐年华会馆建设西路42006无证2和平浴池和平街22006地温空调3新亚细亚大酒店解放路12006无证4嘉年华会焦东南路42006无证5名豪大酒店人民大道120066红都大酒店建设西路12006地温空调7白金澣国际会馆丰收路120078越秀浴城二部卫校西街120069金水湾洗浴中心朝阳路北段1200610一枝绿饮品公司影视大道12008无证2007年的关闭自备井工作也不能令人满意,不仅当年关井进度缓慢,而且截至2008年4月底只关闭了20眼自备井,与市关闭自备井领导小组要求的2007年关闭86眼自备井的计划相差甚远。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大自备井关闭力度,势必影响焦作市关闭自备井计划的完成,也将给焦作水务的经营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四、在关闭自备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市相关部门对关闭自备井工作检查督促不够,以致出现政策棚架现象。关闭自备井的具体工作如果仅靠焦作水务公司将会很难向前推动。2、市政府制定的关井政策激励措施力度不大、要求不严,影响了拥有自备井单位关闭自备井的积极性。如:对主动关闭自备井的单位没有激励措施,对区水利局的鼓励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3、负责关井的部分区水利局对关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管自备井关闭工作的水利部门有敷衍塞责现象。比如:在关闭自备井工作中,不是积极主动去做工作,而是有应付支差的思想,雷声大雨点小。并且还给公司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或者找一些客观理由,推脱责任,影响自备井的关闭工作。4、多数自备单位对政府关井政策持观望态度,根本不配合关闭工作,有些单位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想尽一切办法阻挠自备井关闭,甚至把公司协调小组成员拒之门外,从而使封井工作进展缓慢。5、政府在关井接水施工中,对于规划、破道等没有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有些交过工程款的用户还需要办理相关的规划、破道及绿化的手续,不仅给用户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相应地拖延了工期,影响了关井的进度。6、除此之外,个别用户以地热空调的名义使用自备井井水,以及电厂等单位违规私自出售热水的现象得不到制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违背特许经营协议。使用焦作电厂及其他单位热水的单位名单序号单位名称地址1越秀浴池贸易大厦西侧2浅水湾洗浴中心西环路3大浪淘沙洗浴中心新东公司院内4清江休闲会馆东二环路5浣溪沙车站街6澜海浴都烈士西街7金水湾洗浴中心朝阳路8新园浴池新园路9丰泽园休闲会所丰收路10华安浴池新华街11焦南浴池民主南路12焦西浴池原五百间小学南侧13扬州洗浴中心建设路烟草局对面14和平浴都和平街15三江源休闲广场塔南路地税大厦南16名豪大酒店人民路17巨龙浴池解放东路五、造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1、政府相关部门对关闭自备井重视程度不够,督促检查不够,对此项工作存在支差应付应付现象,没有积主动采取措施促使此项工作的开展。2、一些自备井的单位受利益驱使,在思想上抵触关井工作。自备水源井实际用水成本较低,致使许多单位受此利益驱动,想方设法使用自备井水,减少使用公共供水,廉价开采使用地下水,且自备水源井开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认为用自备井可以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逃避某些收费,为单位节省一笔开支。使用自来水不但要增加一笔水网改造费,而且每年还要多缴一部分水费。六、几点建议1、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自备井用户认识到关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量让其配合政府的关井工作。2、希望政府切实加强自备井规费的征收,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自备井的关闭。这样既避免国家有关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的大量流失,又保护了水资源,保障了人民群众饮水健康。3、政府部门应对部分阻挠或不配合此次关井工作的单位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建议市政府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并由市政府抽调专职领导负责此项工作,确保自备井关闭工作顺利进行。4、供水企业在加大自备井用户接水配合力度、给予优惠政策的同时,希望政府从经济角度制定政策,加大关井支持力度。减免在关井工作所进行的接水施工中,由水务公司或用户需向市政管理所交纳的破道费,向规划局规定的向中纬测绘公司交纳的管线测量费以及向园林局交纳的收费和施工押金。综上所述,关闭自备井问题已成为我市切实保护地下水中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当务之急,但因种种原因,此项工作仍受到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不能顺利进行。为了我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开采地下水,造福子孙后代,我们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这一关系我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尽快促使关闭自备井工作的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