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东小学办学理念及目标解读基本情况:朱东小学位于莱西市院上镇冯朱东村。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为朱东联中。地处美丽的大沽河畔,镇驻地南五华里处,校园占地面积为19000平方米,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289人,教职工2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8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3人,一级教师8人、二级教师13人,图书总量达到9300多册。在校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学校各类专用教室齐全。计算机62台,开通了校园网,实现光纤入校,教育技术装备进一步加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有6位教师出示莱西市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3名教师被评为莱西市教学能手,16名教师被评为莱西市级荣誉称号,2名教师获青岛市级荣誉称号,教师撰写的论文有30余篇在各级各类评选中获奖或发表。学校倡导“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在校园的宣传橱窗更新布置师生作品、好书推荐、校级读书之星等栏目,墙壁上悬挂读书名言、读书方法及故事等有关读书内容,师生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活动的开展,学校形成了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办学特色。主要荣誉:学校先后荣获“莱西市优秀家长学校”、“莱西市花园式学校”、“青岛市标准化学校”等荣誉称号。一、办学宗旨:1、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我们的教育信念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小学阶段要打好德行和文化的根基。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仁爱之心。 3、培养学生要适应时代潮流,具有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一流意识、法制意识、整体意识、长远意识等现代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4、培养的学生必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达到身心两健,为未来的远航奠定基石。二、办学理念: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化优质教育。“让农村孩子能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是我校建校之初就定下的教育梦想和奋斗目标。这句话是号角,是航灯,是精神支柱,是力量源泉,引领我们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勤俭治校,创新思维,独辟蹊径。“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为我校的软件与硬件、外在与内在以及人、事、物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将按照这一办学理念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相信一定会收获满园的春色。三、学校气质:学校有书香之气,教师有书卷之气,学生有书生之气。书香,这种校园所独有的气质,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品位。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书声、梅影,勾画了校园的文化精神,师生徜徉其中,深受熏陶与滋养。书香的校园必然有一群书卷气的教师。教师的人品高、学识博,是书香校园的一个高标杆。学校将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潜心读书的教师团队,在广泛的阅读和交流中,教师疏离了浮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一批充满才气的优秀教师,以书卷之气熏陶学生,把校园书香浸润到学生心坎上。一所书香的校园,必然有着其鲜明的校园文化和特色。这所书香弥漫的梅园并将以其非凡的文化力影响着一代人,熏陶着一代人。四、办学目标: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特色浓。 环境优:1、校园规划合理,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划分明确,保持整洁。绿化、美化、文化校园,营造浓郁的书香气息,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 2、校园建筑、景点样样精致,处处育人。德园、梅园交相辉映,文化墙、宣传板报亮点频现,书香班级各有千秋,营造浓浓的艺术环境,展现厚实的文化底蕴。 师资强:1、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加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通过外派进修培训、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压担子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4、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育人理念; 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千百年前的古人且把习惯看成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况我们今天的现代教育?新课标在定位现代课程标准时,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体化。其中,方法是教与学灵魂,掌握方法尤为有效和重要。无数的现实验证了好习惯、好方法才是达到最理想顶峰的有效途径。因而,我们确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育人理念。 校训:真诚、和谐、求实、创新校训是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概括。我校的校训有四个词组成。真诚-希望每一个人都学会真诚,并且拥有真诚,懂得待人待物用真诚。让真诚永远与我们相依,相伴到老!坚持用真情,真心,真爱!对待自己的每个朋友。 和谐-是学校工作的终极追求。学校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使之成为师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和谐教育中的学生体验着校园生活的发展愉悦,和谐教育中的教师感受着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求实-是创新的基础,是立身处事的作风。求实就是求是、求真,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唯书,不唯上,但唯实,更唯真。治校、治教、治学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伪,朱小人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讲究实效,干出实绩。 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已有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只有创新才能进取。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创新意识,使认识和行动更符合事物的规律。教师创新新教法,学校要的是创新的管理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创新人才。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 求实、创新揭示出一种“科学方法”,体现了大学精神,又具有时代意义。 校风:求真、求美、友爱、诚信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透射出学校师生的思想状态。 “求真”是坚持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没有这种状态,人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成功。将“求真”作为校风,意在要求广大师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求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人类试图达到的更高境界和谐。求美的本质在于追求人的生命之美。将“求美”作为校风,意在勉励师生们在求真和向善的基础上,努力奋斗拼搏,通过诚实劳动,展示积极向上的生命之美。 “友爱”,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它集中体现于仁爱、互助、团结、协力,成为维系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公德准绳和行为规范。友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已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系统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诚信”诚实守信,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教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严谨-严谨是一种治学做事的态度。我校倡导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方针。学校管理不马虎,教师教学从细处着眼,要求学生学习、做事也要从“严”字开始。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善教”,要求老师循循善诱,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从知识结构到信息传导手段,从学生的技能培养到心理健康疏导,要求老师做一个合格的复合型人才。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爱生,是教师的本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对学生也是潜移默化的职业精神教育。学风:多思、善问、自主、乐学学风是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它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方法和习惯。“多思”:“学而不思则罔”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学习争辩为常事,与老师探究不以为过。敢于坚持真理,好读书,但不死读书,重知识,但更重能力,求得真知。“善问”:敢于发问,善于发问,在不断发问中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自主”:要求每位学生能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调节不断改进学习策略。“乐学”: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校倡导学生学而不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要为做大事、成大器而储备知识,练就才能。理想教育,名人故事,注入学生永恒好学的动力。领导作风: 以人为本 率先垂范 团结奋进 务实创新 春秋时期管子的“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古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既勤政又廉政、既干事又干净,这是最基本的为政之道。我校把“以人为本 率先垂范 团结奋进 务实创新”理解为管理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