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X+一样+谓词”的复杂谓语结构分析裴雨来 (西安外国语大学 汉学院 710061)提 要:现代汉语中,“和X+一样+谓词”结构表现出各种复杂的现象,比如“和张三一样高”与“和张三一样喜欢宠物”都正确,但他们的否定形式:“和张三不一样高”正确,“和张三不一样喜欢宠物”却不正确。这类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至今未见详细的讨论,文章结合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和X+一样+谓词”是复杂谓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这一结构的相关问题。关键词:和X+一样+谓词 复杂谓语 否定辖域一:引言与现代汉语中“和X+一样+谓词”相关的结构曾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参见陆俭明 1985、刑福义 2003b、李剑峰 2000、肖奚强,郑巧斐 2006等),但这些研究对如下例(1)所示的现象均很少涉及。 a. 我和张三一样高 a. 我和张三不一样高 b. 我和张三一样漂亮 b. *我和张三不一样漂亮 c. 我和张三一样喜欢宠物 c. *我和张三不一样喜欢宠物例(1)中,(1a)、(1b)、(1c)三句的结构相同,但三句的否定形式却只有(1a)合语法,(1b)、(1c)两句都不成立,要表达类似的意义,需要将否定词“不”前提到“和X”前,得到“我不和张三一样漂亮”、“我不和张三一样喜欢宠物”。从结构上看,(1a)、(1b)、(1c)三句并无不同,一般来说,在没有语用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三句的否定形式可接受程度也应该相同。很显然,(1b)、(1c)不成立并不是因为表达的意义奇怪、不可接受等语用原因,类似的意思翻译成其它的语言是完全正确的,见例(2)而且,来自欧美的留学生常常会出现类似(1b)、(1c)的错误。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否定形式(1b)、(1c)两句的可接受程度呢? a. She is not as beautiful as Mary. b. The girl is not as loving the boy as June.我们详细考察了汉语中与例(1)有关的现象。发现,如例(3)所示,与(1a)类似的“和X+一样+谓词”结构中的谓词仅限于“大、高、远、长、厚、宽、深、重”等比较特殊的形容词。与其它形容词相比,这些形容词可以受数量词修饰,见例(4);与这些形容词意义相对的形容词,也不能进入“和X+一样+谓词”结构,见例(5),这也与其它类形容词肯定/否定意义都可以进入这一结构不同。 a. 这根尺子和那根尺子一样长 a.这根尺子和那根尺子不一样长 b. 这条河和那条河一样宽 b.这条河和那条河不一样宽 c. 这个坑和那个坑一样深 c.这个坑和那个坑不一样深 d. 这个包和那个包一样重 d.这个包和那个包不一样重 a. 一尺长 b. 两米宽 c. 五米深 d. 三斤重 e.两个月大 a. 我和他一样高 a.*我和他一样矮 b. 张三和李四一样大 b.*张三和李四一样小 c. 这个房间和那个房间一样干净 c.这个房间和那个房间一样脏。 d. 这个演员和那个演员一样漂亮 d.这个演员和那个演员一样丑。根据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认定是(1a)中的形容词与(1b)、(1c)不同,导致例(1)现象的出现。到此,我们似乎已经解决了例(1)所代表的问题。事实上,这样的分析只是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只是转移了问题,而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当代语言学强调,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解释,即挖掘真正控制某种语言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高”类形容词否定词只可以出现在“和X+一样”与“谓语”中间;而其它情况,否定只能出现在“和X+一样”前面。本文将主要讨论这一问题。二:复杂谓语我们认为,例(1)的现象是复杂谓语(complex predicate)在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反映。复杂谓语通常是指一个小句(clause)中所包含的两个或更多的述谓性成分(predicational elements),这些述谓性成分只相当于一个谓语(predicate as a single element)(Mller 2002,Butt 2005,Baker & Harvey 2010,Butt 2010)。例(6)中的述谓性成分paint和green在同一个小句内,所以是复杂谓语结构;例(7)中的述谓性成分paint与green分别在两个小句中,所以其中不包含复杂谓语。复杂谓语普遍存在于世界各种语言中,汉语中同样存在,比如述补结构、被字句等(参见Huang 1988,Huang 1992,Huang 2008等)。 I have painted the house green. I have painted the house and so now it is green.复杂谓语的构成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合并”(merger)和“同标”(coindexation)两类。合并是指多个述谓性成分在句法操作中整合为一个整体,表达某个意义,如例(8)中述谓性成分“gankarrany”和“jurlg”合并为一个谓语的现象。 jurlg ga-n-karra-nv Push 3sg.S-lsg.O-PUT-PP She pushed me. 她推了我例(8)来自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Jaminjung语(Schultze-Berndt, 2000)。其中,“jurlg”是一般所说的“同动词”(coverb),这个动词的意思是“push”,但它不能单独出现,也不能承担时、体、人称等曲折变化;“gankarrany”是一个限定动词(finite verb),这个词独立使用时意思是“s/he put me (in/on something)”,其承担了时、体、人称等曲折变化。当“jurlg”与“gankarrany”共同构成一个小句时,“gankarrany”的功能与轻动词(light verb)类似,仅表达某种非常概括的意义(a very general meaning)“使某人发生位移”,而“jurlg”则表达了某种更具体的意义(a more specific meaning)“使某人发生位移”的方式(manner)。两个谓词性成分合并构成复杂谓语,于是,整个小句表达的意义等于两个动词的意义之和她以推的方式使我发生位移。另一种构成复杂谓语的方式“同标”则是指:在句法操作中,小句中的几个述谓性成分通过他们的论元成分(argument)部分或全部相同实现同标而连接在一起,各自保留自己的身份,而并不“合并”成一个谓语。前文中例(6)就是同标构成复杂谓语的例子,“paint”的内论元与“green”的外论元相同,都是“the house”。以下的例(9)与例(10)也是同标构成复杂谓语。例(9)、例(10)都是太平洋南部的瓦努阿图共和国(Republic of Vanuatu)所使用的Paamese语(Crowley,2002)。例(9)中动词“ni-suvulu(爬)”与“ni-hiitaa(下降)”的外部论元相同,都是第一人称单数,形成同标,于是,两个动词构成小句中的复杂谓语。 ni-suvulu ni-hiitaa netano 1SG:DIST.FUT-climb.down 1SG:DIST.FUT-descend down I will climb down. 我要向下爬例(10)中动词“ni-uasi(打)”的内论元“vuasi(猪)”与动词“hee-mate(死)”的外论元相同,形成同标,他们同样构成小句中的复杂谓语。 inau ni-uasi vuasi hee-mate 1SG 1SG:DIST.FUT-hit pig 3SG:DIST.FUT-die I will hit the pig to death. 我要把那只猪打死另外,汉语中的述补结构也是同标构成复杂谓语。比如“张三刺破了皮球”中,动词“刺”的内论元与另一个谓词“破”外论元同标,都是“皮球”。以上说明了语言中复杂谓语构成的两种方式,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分析“和X+一样+谓词”结构的相关问题。三:“和X+一样+谓词”结构我们认为,在由“和X+一样+谓词”结构构成的这个单句中,“一样”是形容词,所以包含“一样”与另一个“谓词”的结构是复杂谓语。在详细分析这一复杂谓语结构之前,我们首先观察例(11)。 a.我不和他一样喜欢宠物 b.我不和她一样漂亮 语感调查表明,例(11a)、(11b)的意思分别是“他喜欢宠物+我不和他一样+我不喜欢宠物”、“她漂亮+我不和她一样+我不漂亮”。这说明两点:第一点,否定词“不”同时否定了“和X+一样”与“谓词”二者,即否定词的辖域(scope)同时包括“和X+一样”与“谓词”,其在句法上的位置必须高于(c-commend)“和X+一样”与“谓词”;第二点,结构中“谓词”的外论元是句子的主语。另外,我们注意到例(12a、b)正确而例(12c、d)不正确,这说明“和X+一样+谓词”结构中,“和X”并不是“一样+谓词”结构整体的附接语(adjunct),而只是“一样”的附接语,即“和X+一样+词语”的结构并不是“和X一样+谓词”,而是“和X+一样谓词”。 a.我不和他一样 b.我不和她一样 c.*我不和他喜欢宠物 d.*我不和她漂亮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主语+Neg(不)+和X+一样+谓词”的结构为(13a),其肯定形式的结构为(13b)。 a. S b. S Subject Complex Predicate Subject Complex Predicate Neg(不) Complex Predicate 和X一样 谓词 和X一样 谓词结构(13)中,成分“和X+一样”的外论元与另一个成分“谓词”的外论元同标,都是句子(S)的主语(Subject)。结构(13)对“和X+一样+谓词”的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汉语中包括例(1)在内的各种相关现象。例(14)(即前文中例(1)b、例(1)c)不正确是因为,如果否定词出现在“和X+一样”中间,那么其他在句法上的位置将处于“和X+一样”节点以下,低于“谓词”,这样其否定辖域就不可能包括谓词,这与句子对其否定辖域的要求相冲突。 a.*我和张三不一样漂亮 b.*我和张三不一样喜欢宠物至于前文中“高”类形容词做谓语的情况,见例(15),经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其结构与(13)所示的“和X+一样+谓词”结构只是表面上相同,事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a.我和张三一样高 a.我和张三不一样高结构(13)中的“和”是介词,“和X+一样”构成状中关系。而例(15)中的“和”并不是介词,而是连词。连词与介词的根本区别是连词所连接的两个连接项可以互换,而并不影响句子的语义。例(16a)与(16a)句意完全不同,前者是“李四不喜欢宠物而张三喜欢宠物”,后者是“张三不喜欢宠物而李四喜欢宠物”;但(16b)和(16b)的意义完全相同。这证明由“高”类形容词作为谓词的“和X+一样+谓词”结构中,“和”是介词。 a.李四不和张三一样喜欢宠物 a.张三不和李四一样喜欢宠物 b.李四和张三不一样高 b.张三和李四不一样高另外,例(15)中的形容词“高”事实上也并不与“一样”构成复杂谓语。因为“我和张三一样高”并不隐含主谓结构“我(和张三)高”,只隐含“我和张三一样”的意义,即“一样”和“高”并不共享相同的论元“我”这完全不符合复杂谓语的两个述谓性成分某一论元同标的要求。所以其并不是复杂谓语结构,而只是一般的单谓语结构,“一样+高类形容词”整体相当于一个谓语。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例(15)类句子的结构为(17)。 S Subject Predicate A 和X 一样+高类词根据(17),“高”类形容词构成的“和X+一样+Y”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我和他同意/我和他不同意”等句子同属一类,其中的“和”都是连词而不是介词,否定词位于主语(“我和他”)与谓语(“同意”)之间构成其否定形式。“和X+一样+Y”有例(15)的表现,也就并不奇怪了。除了以上所列出的种种现象,以下的例(18)同样可以利用复杂谓语来解释。 a.我们一样喜欢宠物 b.*我们不一样喜欢宠物与本文讨论的“和X+一样+谓词”结构不同,例(18a)中没有出现介词短语“和X”,因为述谓成分“一样”对其主体不能是单一个体的要求,句子主语也必须为复数。虽然有这些不同,但例(18a)无疑是复杂谓语。这样例(18a)的意义基本上等于“我们一样+我们喜欢宠物”。根据前文对否定辖域的认识,对这一意义进行否定得到的意义应该基本上等于“我们不一样+我们不喜欢宠物”这便是例(18b)可能表达的意义,这种意义解析的结果恰恰解释了(18b)不正确的原因:“我们(都)不喜欢宠物”说明我们“一样”,而不是不一样。但这种我们“一样”的解读与句意的另一部分“我们不一样”相冲突。同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种互相矛盾的意义,句子当然不可能正确。要化解这种冲突,只能用多个分句来表达,即“我们不一样,有的喜欢宠物,有的不喜欢宠物”。四:结语汉语中与“和X+一样+谓词”结构有关的语言事实其实有三类: a.我和张三一样高b.我和张三一样喜欢宠物c.我们一样喜欢宠物根据本文的分析,以上三类结构中,(19a)与另外两类存在本质的区别:(19b)与(19c)都是复杂谓语结构,其中“和”是介词,述谓性成分“一样”与“谓词”外论元同标;而(19a)只是普通的简单谓语结构,且其中的“和”是连词。(19b)和(19c)区别的句法体现为是否存在介词短语“和X”这一附接成分,这一区分直接影响了句子的语义表达。例(19a)、(19b)、(19c)的区别正是他们在具体语言表现上的不同的内在原因。借助复杂谓语的分析,我们发现了汉语中三种表面上看起来相同的语言事实,事实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引入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本文所讨论的语言事实一直是汉语中一个很复杂的现象,相对于欧美各国家的语言来说,也是非常独特的一种现象也因此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我们将这一结构分析为复杂谓语结构,在加深了我们对这一结构认识的同时,还可以解决语言本体研究及应用需要中的诸多问题。关于复杂谓语,目前仍存在大量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对汉语自身的独特特点的深入发掘,必将为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为普遍语法系统的完善提供更多的支持。注释 刑福义(2003a)中曾专门讨论这类形容词,明确了其与其它形容词的区别。 意思是说在Jaminjung语中“ga”表示“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n”表示“宾语是第一人称单数”;“karra”的意思相当于英语的“put”;“ny”表示过去分词。 意为在Paamese语中,“ni-suvulu”是将来时第一人称,词汇意义为“爬(climb)”;“ni-hiitaa”也是将来时第一人称,词汇意义是“向下(descend)”。 意为在Paamese语中,“inau”是第一人称单数;“ni-uasi”为第一人称单数、将来时,词汇意义为“打(hit)”;“hee-mate”是第三人称单数、将来时,词汇意义为“死(die)”。 如果是“一样”与“谓语”整体的附接语,去掉“一样”得到的句子应该还是合语法的。比如句子“他小心翼翼地拿钥匙开门”中,“小心翼翼”是“拿钥匙+开门”整体的附接语,所以去掉整体中任何一个得到的“他小心翼翼地拿钥匙”与“他小心翼翼地开门”都是合语法的。 至于为什么“一样+高类形容词”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谓词的问题,因为与本文结论关系不大,我们将另文详细说明。 根据前文分析中所确认的事实,仍将“高”类形容词构成的“张三和李四一样高”概括为“和+一样+谓词”似乎不妥,所以这里将其单独概括为“和X+一样+Y”。 根据前文分析中所确认的事实,仍将“高”类形容词构成的“张三和李四一样高”概括为“和+一样+谓词”似乎不妥,所以这里将其单独概括为“和X+一样+Y”。 比如“那个孤儿的爸爸工作很努力”不正确,就是因为“孤儿”与“爸爸”的意义相互冲突。参考文献1 Baker,Brett and Mark Harvey. Complex predicate formation A. In Amberber Mengistu and Brett Baker (ed.). Complex Predicates: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Event structure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2 Butt, Miriam. Complex Predicate Compendium. Talk held in Tromso, 2005. www.hum.uit.no/a/svenonius/papers/Butt05ComplexPredHO.pdf3 Butt, Miriam. The Light Verb Jungle: Still Hacking Away A. In Amberber Mengistu and Brett Baker (ed.), Complex Predicates: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Event structure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4 Crowley, Terry. Serial Verbs in Oceanic: a Descriptive Typolog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5 Huang, C.-T. James, Y.-H. Audrey and Li Yafei. The Syntax of Chines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6 Huang, C.-T. James. Wo Pao de Kuai and 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J. Language, 1988(64):274-311.7 Huang, C.-T. James. Complex Predicates in Control A. In Richard K. Larson and Sabine Iatridou (ed.). Control and Grammar C. Dordrecht: Kluwer, 1992.8 Mller, Stefan. Complex Predicates: Verbal Complexes, Regulative Constructions, and Particle Verbs in German M.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2002. 9 Schultze-Berndt, Eva. Simple and Complex Predicate in Jaminjung M. Nijmegen: Catholic Univesity, 2000.10 李剑峰.“跟X一样”及相关句式考察J. 汉语学习,2000(6):71-76.11 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医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手术室与病房交接流程
- 教育培训机构宣传规范与风险防范
- 2025地暖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果木种植购买合同范本
- 2025煤炭供应合同
- 2025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协议书
- 2025经济师道路运输行业合同管理与纠纷预防备考资料
- 2025标准实习生劳动合同模板
- 2025翡翠首饰买卖合同
- 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综合考复习题
- 石家庄市存量房买卖合同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设计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高一离子方程式书写专题训练及答案
-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如何有效管理90-00后新员工技巧方法-123课件
- 第十三讲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人教版语文能力层级-·-教材-·-中考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音乐学科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测验考试题目
- OEE记录表格(设备综合效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