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等级Document class普通General浙江华泰电子有限公司ZHE JIANG HUATAI ELECTRONIC CO.;LTD文件编号Document no.HT-QM-01制/修订日期Established Date2011.6.06版本/版次VersionA1文件名称Document title管理手册页 数Page第 125 页 共 125 页管理手册文件分发单位总经理室研发/工程部管理部品保部生产二部生产一部资材部采购部生管部文控中心销售部核 准Approve管 理 代 表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制 订Establish文件修订记录表版次修订内容修订日期修订者目 录1.1颁布令51.2管理代表任命书71.3员工代表任命书71.4适用范围81.5管理体系基本框架81.6管理手册管理办法92.0术语和定义103.0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4.0管理体系要求124.1总要求124.2文件要求134.2.1总则134.2.2管理手册134.2.3文件控制144.2.4记录控制155.0管理职责175.1管理承诺17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75.2.1目的:确保明确、理解和满足顾客要求175.2.2内容:175.3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185.4策划185.4.1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85.4.2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系策划185.4.3环境因素及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195.4.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05.4.5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205.5职责、权限与沟通215.5.1公司的组织架构(参见附录二)和管理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215.5.2职责和权限215.5.3协商和沟通265.6管理评审265.6.1定期评审265.6.2评审会议265.6.3管理评审计划275.6.4评审的内容275.6.5跟踪检查275.6.6评审小组276.0资源管理296.1资源提供296.1.1增强顾客满意度296.1.2资源296.2人力资源296.2.1人力资源配置296.2.2能力、培训和意识296.3基础设施306.4工作环境307.0产品的实现327.1产品实现的策划327.2与客户有关的过程327.3设计开发337.4采购34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35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357.5.2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确认357.5.3标识和可追溯性367.5.4顾客财产367.5.5产品防护367.5.6环境管理运行控制377.5.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运作控制37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397.7信息交流(协商与沟通)397.8应急准备和响应408.测量、分析和改进438.1总则438.2监视和测量438.2.1顾客满意438.2.2内部审核控制438.2.3过程的测量和监控448.2.4产品的测量和监控448.2.5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测量和监控458.2.6合规性评价458.3不合格品控制468.4数据分析468.5改进478.5.1持续改进的策划478.5.2纠正措施478.5.3预防措施479.0附录一: 程序文件清单499.1附录二: 公司组织架构图509.2附录三: 要素对照表519.3附录四: 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529.4 附录五: 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549.5附录六:厂区平面示意图559.6附件七:程序文件清单 56GB/T19001、GB/T24001、GB/T28001、QC08000四个管理体系要素与本手册的对照表GB/T19001(QC080000)GB/T24001GB/T28001本手册4.1/5.5/5.5.14.14.14.1/5.05.1/5.3/8.54.24.25.35.44.34.35.45.2/7.2.1/7.2.24.3.14.3.15.45.2/7.2.14.3.24.3.25.4.45.4.14.3.34.3.35.4.15.4.2/8.5.14.3.45.4.57/7.1 7.2 7.34.44.47.55/5.1/5.5.1/5.5.2/6/6.1/6.2/6.2.1/6.3/6.44.4.14.4.15.56.6.24.4.24.4.26.25.5.3/7.2.34.4.34.4.37.74.2/4.2.24.4.44.4.44.24.2.34.4.54.4.54.2.374.4.64.4.67.58.34.4.74.4.77.884.54.58.07.6/8.1/8.2/8.2.1/8.2.3/8.2.4/8.44.5.14.5.18.24.5.28.2.68.3/8.5.2/8.5.34.5.34.5.28.54.2.44.5.44.5.34.2.48.2.24.5.54.5.48.25.6/5.6.1/5.6.2/5.6.34.64.65.61.1颁布令本管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及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QC080000:2005标准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专业标准编制而成。本管理手册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产品及服务相关的管理。现行的管理手册作为本公司落实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职能和开展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纲领,是公司全体员工遵循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公司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最低限度要求,一经发布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执行。现行的管理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保证能力的证据及第三方认证的依据。本管理手册现予批准颁发并于2011年6月06日生效,望本公司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总经理: 浙江华泰电子有限公司 2011年6月06日1.2 管理代表任命书为保证全面贯彻(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本管理手册完善本公司的管理,现任命李嘉和先生为本公司的(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负责:a、组织、建立和维持管理体系工作;b、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c、提高员工满足顾客、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的意识;d、就(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相关各方联系。总经理: 浙江华泰电子有限公司2011年6月6日1.3员工代表任命书根据公司工会会议决定,特任命杨启旭先生为公司的员工代表,具体履行以下职责:1.参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重大事件的讨论,代表员工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2.深入员工基层,了解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对有困难的员工向工会报告;3.参与安全事故的处理,代表员工提出事故处理意见;4.监督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病防护、劳保品的发放、女工利益或未成年人安全健康等事项。总经理:浙江华泰电子有限公司2011年06月06日1.4适用范围A)本管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QC080000:2005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描述依照这四个标准所建立管理体系的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提供查找相关文件的途径。B)本管理手册规定公司业务范围内的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控制要求,以证实公司提供合格产品、服务的能力及对环境安全问题实施管理的过程与结果。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绝缘垫片、精密模具、注塑产品、五金冲压、模切、LED灯具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的提供。1.5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持续改进客户满意风险危害因素及法规信息处理客户要求 代表增值活动 代表信息流输出输入管理责任产品和服务的实现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运行控制1.6管理手册的管理办法1.6.1目的范围对管理手册进行控制,确保覆盖并满足GB/T19001、GB/T24001、GB/T 28001和QC080000标准的要求和使用场所为最新有效版本。适用管理手册的控制。1.6.2概述管理者代表按照GB/T19001、GB/T24001、GB/T 28001和QC080000标准要求编制管理手册,确保管理手册的描述满足GB/T19001、GB/T24001、GB/T 28001和QC080000标准的要求。A)总经理审批管理手册。B)体系运作的改变,要对管理手册进行修订,应向管理者代表申请,总经理审批,并对手册的版本状态要重新进行标识。C)文件的修订号为/,前面数字代表版本号,从A开始,文件换版后为B,后面数字代表修改次数,从0开始,文件修改后加1D)修订采用换页方式。章节修改后,其修改章节版本版本/版次改变。其它未修改的章节页次版本/版次不变,当修改涉及到相当数量的章节,或修改超过10次时,管理手册的所有版本/版次号改变,所有章节修订版次号恢复到“0”状态。其修改记录要填入文件记录修改表中。E)管理手册修改后,将修改部分章节页次下发到各部门,收回作废的旧版本处理,并保存作废的原版。F)管理手册即使没有更改,每年至少对管理手册进行一次评审。G)只有印有“受控文件”印章的管理手册为有效版本。作为参考使用的质管理手册不盖任何印章,并不一定反映现行版本状态。H)DCC负责发放管理手册,保持发放记录。I)需要管理手册作为参考使用时,由需要使用人员向管理者代表申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作为非受控文件发放。2.0术语和定义2.1公司管理手册采用GB/T 19001:2008标准术语。2.2公司管理手册采用GB/T 24001:2004标准术语。2.3公司管理手册采用GB/T 28001:2001标准术语。2.4公司管理手册采用QC080000:2005标准术语。3.0公司简介浙江华泰电子有限公司系港资高科技企业,下设大功率照明灯、精密模具、精密注塑五金、垫片模切产品四大事业部。华泰电子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各类人才250多名,公司1988年成立,初期主要为三洋、三星、松下、LG、爱默生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配套的垫片、模切产品等精密零部件。为了使企业得以提升,在2003年投入大量资金从瑞士、德国、日本引进大批世界最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和生产设备,成立精密模具事业部和精密注塑、五金事业部。公司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于2006年投入巨资成立大功率LED照明事业部,并引进了全套美国技术和设备,完成了从封装、电源驱动到整灯的高度专业化大功率LED照明灯产品的生产。华泰电子秉着“以顾客为中心 经营理念,不断提升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产品现已畅销全国,并远销德国、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深受三洋、三星、松下、LG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欢迎。华泰电子坚持不懈的追求品质零缺陷。经过与各大巨头进行技术合作,公司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和管理队伍,产品已通过CE、TUV、3C、UL等多项安规认证。华泰电子现有管理部、工程研发中心、财务部、资材中心、品保部、第一生产中心、第二生产中心、工程部、营销中心等部门,公司按照GB/T 19001:2008、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和QC080000:2005标准建立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公司全体员工在总经理的带领下,通过规范内部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增强研发力量、加强过程控制来确保公司产品质量,从而达成顾客满意。展望未来,浙江华泰电子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将不懈努力,寻求高效更贴心的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华泰电子在大功率LED照明光电事业领域我们将努力发展成为在国内仍至全世界的领跑者。工厂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楼桥上汇工业区联系电话 真:0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4.1.1公司按照GB/T 19001:2008、GB/T24001:2004GB/T 28001:2001和QC080000:2005标准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予以持续改进。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适用的范围是绝缘垫片、精密模具、注塑产品、五金冲压、模切、LED灯具涉及的人员包括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及代表公司工作的所有人员,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范围不包括财务部。为了实施管理体系,各部门依以下几方面满足这一要求。4.1.1.1)识别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识别的时机是:4.1.1.1.1对已规定过程发生问题时或不顺畅时;4.1.1.1.2对将要规定新的管理过程时;4.1.1.1.3对引入新的管理方式的过程的适用性进行评审时。识别时所用到的方法(如统计方法)由识别的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管理体系建立和改进过程识别活动有关记录应反映在体系的相关记录上,如文件的定期评审记录、问题原因的分析记录等。4.1.1.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所有的管理人员应以“过程方法”(即将所进行的工作涉及的活动和资源以最合理的方式加以明确的方法)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识别每一活动、记录、设施、方法的必要性后,明确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并将所需要的过程顺序和各过程的相互关系形成文件。4.1.1.3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要的准则和方法。每一过程的输出应是下一过程的输入,为使过程结果(输出)达到规定要求,各部门在制定文件化的程序时还应确定确保过程实施的控制方法和输出的判断或接受准则以及判断的方法。判断准则在不能定量时应能做出定性的判断。顾客要求应在所有的过程输出上得到体现。见“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章节。所有的控制方法和判断准则都应形成文件。对一些无须形成文件的过程,应对其输出也要规定接受准则。4.1.1.4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控。在对过程形成文件的同时应对过程的输出(如记录、报告)需要形成文件的地方应加以规定,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传递,以便对过程进行监控。见“5.5.3内部沟通”的章节。4.1.1.5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4.1.1.6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以上16是管理体系的策划,其结果是应能满足GB/T 19001:2008、 GB/T24001:2004、GB/T 28001:2001和QC080000标准要求和满足公司需要的完整的有效的管理体系。4.1.2公司按照GB/T 19001:2008、 GB/T24001:2004、GB/T 28001:2001和OQC080000标准的要求管理所有已被识别和形成文件的过程。4.1.3本公司针对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将得以识别,本公司的外包过程是表面处理、委外加工、运输外包。针对此外包过程,公司将对其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符合公司的相关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1.1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包括:4.2.1.1.1方针和目标;4.2.1.1.2管理手册;4.2.1.1.3形成文件的程序;4.2.1.1.4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等;4.2.1.1.5记录4.2.1.2本公司管理体系程序包括:4.2.1.2.1GB/T 19001:2008、 GB/T24001:2004、GB/T 28001:2001和QC080000:2005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程序;4.2.1.2.2本公司所要求的文件以确保有效运作和对过程的控制。4.2.1.3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程度应视以下情况而定:4.2.1.3.1公司的规模和类型;4.2.1.3.2过程的复杂程度和相互作用;4.2.1.3.3人员的能力。4.2.1.4本公司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文件体系,随时视情况改变而做出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实际情况和发展要4.2.2管理手册公司根据GB/T 19001:2008、 GB/T24001:2004、 GB/T 28001:2001和QC080000:2005标准,综合描述公司管理体系的政策。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手册的组织编写和修改,总经理负责审核,批准。管理手册包括:4.2.2.1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剪裁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4);4.2.2.2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的篇幅不长的时候,直接写在管理手册里,当程序文件较多或较长时,管理手册就应概括性地描述这些程序的政策,通过引用关系将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连接起来。4.2.2.3管理体系包括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在描述管理各方面或各过程的关系时,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体现他们的顺序以及相互作用。这种表达的主要方式是:在管理手册里利用标准的条款对有关联的部分进行衔接;当同一层次的若干个文件是表述管理的整个过程时,则通过的相互引用关系表达横向顺序;当不同的层次的若干个文件是表述管理的整个过程时,则通过上下之间的引用关系表达纵向顺序。4.2.3文件控制4.2.3.1管理体系运作所要求的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适用的外来文件。4.2.3.2为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适用管理体系内所有文件进行控制。所有的文件都规定了审批的职责和权限。文件在发放前必须经过具有审批权限人员的的审批,必要时更机关报再审批,DCC集中保管和发放文件,保留原版文件。4.2.3.3确保对过程有效运作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4.2.3.4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4.2.3.5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及时撤出失效的文件。4.2.3.6所需保留任何已作废文件以加盖“作废”印章作为标识。4.2.3.7为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以下(但不限于)文件为受控文件:4.2.3.7.1管理手册;4.2.3.7.2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包括其他外来文件);4.2.3.7.3程序文件;4.2.3.7.4作业指导书。4.2.3.8管理手册的控制见本管理手册“1.6管理手册的管理办法”。对国家、国际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控制见本管理手册5.4.4。4.2.3.9程序文件程序文件详细定出各项管理活动的过程。4.2.3.10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归口管理的程序文件、检验规范、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修改,保持各活动场所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记录版本变更情况,保存及保持最新版本的记录。4.2.3.11DCC在文件发放前确保文件得到审批,每次发放都要填写并保持“文件分发管制表”。4.2.3.12受控文件标志有受控文件章,为其他目的(如让外界了解本公司)的文件则不必盖有受控文件标志。4.2.3.13文件与资料的修改文件与资料的修改应由文件修改提出人提出申请,按该文件的原审核职责进行审批。DCC应将修改情况在“文件修改申请表”和“文件修订记录表”注明修改情况,修改的文件应填写并重新发放,收回旧版本。4.2.3.114各部门主管负责适用的外来文件(包括有关政府、客户、供应商提供的适用资料图纸等)的接收,将接收的外来文件交DCC登记在“文件总览表”( 法律法规则登记在“法律法规一览表”中)并在该表中确认资料的有效性。需要发放时则填写“文件分发管制表”对外来文件进行的发放和回收管制。4.2.3.11管理者代表每年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并按评审结果修正所用的文件。4.2.4记录的控制4.2.4.1为证实符合规定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适用于管理体系记录进行控制。4.2.4.2记录在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中做出规定。4.2.4.3记录的空白表格由DCC保存空白表格。所有的通用记录表格都用唯一的名称,以记录表格的名称作为记录的标识,由DCC列出“记录一览表”。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在该表中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并对表格样式进行审核,由管理者代表监督记录保存的执行情况。4.2.4.4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管理体系记录的收集,并按记录的分类进行整理及保管,保证记录不被损坏与丢失。确保记录方便查阅,按保存期限要求对其进行标识、保存与处置。4.2.4.5管理体系记录应存贮于适宜的环境中,以防损坏、变质或丢失,其存贮方式应便于查阅和存取。记录应保存在适当的地方,以免损坏,丢失和变质。4.2.4.6所有的管理体系记录都应真实、清晰和完整。记录内容不可以修改,若因写错等原因需要修改时,应在修改处签上修改人的名字及日期。4.2.4.7任何部门若对通用记录格式有任何增加或删减,应通知DCC进行备案,DCC对增加、删减或修改的记录表格及时通知其他使用的部门以免误用旧的表格。4.2.4.8合同要求时,管理体系记录可提供给顾客及其代表查阅。4.2.4.9管理体系记录可以任何媒体形成出现,这些记录也应标识清楚。4.2.4.10供方的记录、法律法规记录和当地环保、劳动部门对公司进行的环境、劳动卫生监测记录也应按上述的要求进行控制,并贮存于各相关部门。4.2.4.11超过保存期的记录需要处理时,应填写“记录销毁清单”申请表经部门主管/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同意后方可销毁。4.3参考文件4.3.1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4.3.2记录管制程序5.0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1.1公司提供的证据:最高管理层对持续改进管理体系之承诺,提供以下方面的证据:5.1.1.1就满足客户、法律法规及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向组织传达;5.1.1.2制订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5.1.1.3建立管理体系;5.1.1.4进行管理评审;5.1.1.5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5.1.2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中,公司坚持以下基本准则:5.1.2.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1.2.2领导作用5.1.2.3全员参与5.1.2.4过程方法5.1.2.5管理的系统方法5.1.2.6持续改进5.1.2.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5.1.2.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5.1.3通过PDCA循环完善、改进管理体系。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目的:确保明确、理解和满足顾客要求5.2.2内容:5.2.2.1管理层的主要的责任之一就是让公司全体员工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观念,这是公司永恒的理念,是对顾客的首要守则,企业文化的基础。所有的员工在这方面应都得到经常的培训,以使他们的质量活动行为得到约束,以实现顾客满意为总的质量目标。为此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必须耐心聆听顾客的意见,各层次的人员都要重视顾客的意见,识别和关注顾客潜在的需求。管理层通过以下活动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5.2.2.1.1对收集的顾客资料进行统计和评审5.2.2.1.2顾客的总体需求作为管理评审的内容5.2.2.1.3顾客满意度评审5.2.2.1.4举行有顾客参与的活动。5.2.2.1.5直接听取顾客意见。5.2.2.2公司将客户对产品的所有明确和隐含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目的的要求。5.2.2.3公司在明确客户需求和期望,应考虑与产品有关的义务,包括法律、法规要求。满足顾客要求见“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和“8.2.1顾客满意”5.3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3.1总经理负责制定组织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确保:5.3.1.1适合于相关方的需求和要求,与公司的生产或服务和经营活动相适应;5.3.1.2适合于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5.3.1.3包括公司各级人员对持续改进、满足规定要求及污染预防的承诺;5.3.1.4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满足规定要求的承诺;5.3.1.5为制订和评审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5.3.1.6形成文件,对内在各部门进行交流,使全体员工理解和坚持贯彻执行;5.3.1.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经员工代表评审并可为公众所获取;5.3.1.8在每年的管理评审时对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进行评审,以保证其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5.3.2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和传达,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传达至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包括公司各部门在职员工、为公司提供运输服务的外包方、本公司的供应商及公司客户和周边居民等。其它具体控制按本手册4.2.3条规定进行。5.3.3公司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见附件。5.4策划5.4.1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5.4.1.1为实现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风险及其它因素。5.4.1.2由本公司管理层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符合方针和包括满足客户和相关过程的要求的原则,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目标、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相关部门及人员传达并保持其有效性,各部门根据需要制定本部门的目标。5.4.1.3管理者代表每年管理评审前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年度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并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提交管理评审,以确保目标指标持续有效。5.4.1.4本公司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见附件。5.4.2管理体系策划5.4.2.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为确定实现质量、环境、HSF、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所需的资源得以识别,实现服务、项目或合同规定要求应采取的措施而进行策划,基本要求:5.4.2.1.1配置所需的资源、规定职责和权限;5.4.2.1.2确定和配备必要的设备、资源和技术;5.4.2.1.3策划应与管理体系的其他所有要求相一致;5.4.2.1.4制定运行控制和接受标准、确定适当的验证活动;5.4.2.1.5规定过程并确定输入、输出,确定并准备所需的记录;5.4.2.1.6确定产品的特性和要求5.4.2.1.7确定和配备必要的控制手段;5.4.2.1.8确定需要的作业;5.4.2.1.9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改进;5.4.2.1.10必要时制订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计划5.4.2.2当现有管理体系文件不能满足某些服务规定的要求时,应编制服务管理计划,服务管理计划中的一般性要求可引用本管理手册及支持性文件或国家法规的规定,对新增的或特殊要求应做出明确规定。5.4.3环境因素及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5.4.3.1部门主管负责服务工序、基础设施、检验测试(包括检测设施)、原材料采购、设备更新、维修保养、包装、产品使用、服务等服务全过程的信息,确定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或产生安全危害的要素(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及所有进入服务现场的人员及活动),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危险源识别表”5.4.3.2管理者代表组织人员按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管制程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制程序对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进行评价,并编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及“危险源辩识调查表”,在考虑以下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及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记录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表”中。并对其进行定期、及时评价和更新。5.4.3.2.1法律法规、标准有明确规定;5.4.3.2.2国家或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对环境或人体有害的因素;5.4.3.2.3行业方针或惯例;5.4.3.2.4相关方的设诉;5.4.3.2.5经济上的压力;5.4.3.2.6资源和能源的使用;5.4.3.2.7对将来的考虑(如法律等)。5.4.3.3环境及危害影响评价结果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5.4.3.4评价每年度进行一次,必要时可适当增加。5.4.3.5对新产品按同样要求进行环境及安全危害影响评价。5.4.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4.4.1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信息收集。管理部每年至少一次通过以下渠道获得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最新版本,并登记在“法律法规一览表”中,并负责保持获取渠道。5.4.4.1.1温州市环境保护局;5.4.4.1.2温州市劳动局;5.4.4.1.3温州市卫生防疫站;5.4.4.1.4温州市技术监督局5.4.4.1.5有关的质量、环境、劳动保护杂志、报纸等出版物、5.4.4.1.6相关的互联网站;5.4.1.1.7其它(如客户、供应商等相关方)。5.4.4.2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评审和传达5.4.4.2.1管理者代表每年组织一次评审、确定适用于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和服务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有效性,将评审结果记录在“法律法规一览表”中,报总经理批准,并及时确保最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在组织内进行有效传达。5.4.4.2.2公司的环境/安全因素识别评价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公司制定的重大环境/安全因素时应对这些因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相关条款要求进行识别,管理部在对各个部门进行的环境因素调查及适用法律法规清单中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评价记录。5.4.4.3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由管理者代表存档,必要时发至各有相关部门,并保持最新版本。5.4.5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5.4.5.1基本要求环境及安全管理方案应明确实现环境安全目标措施的责任部门、方法和时间表,并予以保持。对所有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均应制定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并定期评审和修订。建立和评审目标及指标时,应考虑法津法规、风险及其他因素。5.4.5.2管理者代表为实现环境安全目标指标而组织起草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征求各部门意见,在遵循体系标准前提下对环境安全管理方案修订。5.4.5.3各部门有关负责人根据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规定实施,并可在必要时制定本部门的环境安全管理方案。5.4.5.4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并每年至少一次对环境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公司的组织架构(参见附件二),管理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参见附件四),5.5.2职责和权限5.5.2.1总经理 5.5.2.1.1主持公司的全面工作;5.5.2.1.2任命管理者代表;5.5.2.1.3核准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5.2.1.4批准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5.5.2.1.5批准和颁布管理手册;5.5.2.1.6作为企业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确保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对企业的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负最终的责任;5.5.2.1.7落实组织结构,确保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得到确定和沟通;落实各级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健全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充实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5.5.2.1.8保证为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配备所需的资源与资金;5.5.2.1.9贯彻国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律和法规;5.5.2.1.10主持管理评审。5.5.2.2管理者代表5.5.2.2.1按GB/T19001、GB/T24001、GB/T28001、QC080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维管理体系;5.5.2.2.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体系的业绩以及管理体系需要改进的情况;5.5.2.2.3负责就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与相关方、认证机构进行协调与联络;5.5.2.2.4审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批准重大环境因素/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5.5.2.2.5主持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5.5.2.2.6审核管理手册,批准程序文件;5.5.2.2.7对记录控制情况进行监督;5.5.2.2.8组织对现有文件进行评审;5.5.2.2.9主持内审,任命审核组长;5.5.2.2.10追踪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达成情况;5.5.2.2.11组织管理评审;5.5.2.3副总经理5.5.2.3.1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其分管部门的王作,对其分管部门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纠正;5.5.2.3.2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修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工程验收和试运转工作5.5.2.3.3组织制订、修订分管部门的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5.5.2.3.4监督检查分管部门对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违章行为:5.5.2.3.5协助管理部做好分管部门的质量、环境、HSF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5.5.2.3.6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5.5.2.3.7遇有特别紧急的环境污染情况,有权指令停止生产,并着手进行处理工作;5.5.2.3.8落实分管部门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5.5.2.4品保部5.5.2.4.1依据公司品质方针,制订品质计划及执行;5.5.2.4.2制订各阶段检验准标准;5.5.2.4.3重大品质及环境品质不良事件之预防协调处理;5.5.2.4.4供应商品质及环境品质监督、评审及辅导;5.5.2.4.5统计技术、数据分析应用方法决定;5.5.2.4.6公司内所有测量与监测设备的内外校管制;5.5.2.4.7主导及监督各部门管理体系之运行;5.5.2.4.8废弃物分类与消防、紧急应变管理;5.5.2.4.9开展环保技术研究工作,积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5.5.2.4.9危险化学品的标示、MSDS准备与管理;5.5.2.4.10环境品质(限用物质管制)之委外检测;5.5.2.5管理部5.5.2.5.1年度教育训练规划有执行;5.5.2.5.2人事及教育资料训练建立文件管理;5.5.2.5.3人力资源招聘、入职、培训、考核,考勤、离职等手续办理;5.5.2.5.4负责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的申购;5.5.2.5.5汇集及报告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或上报,确保充分发挥员工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5.5.2.5.6法规收集鉴别;5.5.2.5.7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组织制定环境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5.5.2.5.8相关方(邻居、施工单位、政府。等)管理体系要求之信息沟通;5.5.2.5.9及时收集处理公司范围内的打印机、复印机废旧墨盒、硒鼓及废纸;5.5.2.5.10废水的管理;5.5.2.5.11环安卫监测或委外监测,并编制评价报告;5.5.2.5.12公共区域的废弃物的管理;5.5.2.5.13废弃物的管理的规划与监督;5.5.2.5.14全公司资源节约的倡导与监督;5.5.2.5.15工厂环保合法手续的办理;5.5.2.5.16负责新、改、扩建项目的环评、三同时竣工验收的工作;5.5.2.5.17负责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监测与处理;5.5.2.5.18负责供水、供电、供气,负责工厂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确保设施和设备符合安全技术要求;5.5.2.5.19作好设备改造检修中的环境保护措施;5.5.2.5.20负责消防器材的维护、更新和管理;5.5.2.5.21紧急应变的规划与训练;5.5.2.5.22环安卫不符合纠正、协调与预防;5.5.2.5.23职工体检与急救设备规划与管理;5.5.2.5.24)做好机动车辆的年检和驾驶员的年审,做好车辆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安全行驶;5.5.2.6业务部5.5.2.6.1合约或订单接受、审查、确认;5.5.2.6.2交期及产品交货管理;5.5.2.6.3建立顾客档案,将顾客的有关资料予以收集保管;5.5.2.6.4负责确认顾客明示或期望的产品安全与环保要求,获取并反馈市场对产品安全和环保发展的动态信息;5.5.2.6.5客户供应品联络事项(含异常通报)处理;5.5.2.6.6客诉案件协调处理及跟催;5.5.2.6.7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5.5.2.6.8客户样品提供与管理;5.5.2.6.9客户环安卫咨询的沟通与回馈信息的处理;5.5.2.6.10协同各部门管控环境品质(限用物质管制);5.5.2.6.11废弃物分类与消防、紧急应变管理;5.5.2.7采购部5.5.2.7.1合格供应商(绿色供应商)选择与定期评估管理;5.5.2.7.2编制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成本核算、跟催交货;5.5.2.7.3采购记录整理与保存;5.5.2.7.4供应商环安卫信息及环境品质(限用物质管制)的沟通与处理;5.5.2.7.5向供应商回馈物料质量信息,办理不合格品退换货事宜;5.5.2.7.6所采购的材料必须具有环保特征,重要的材料要有供应商的检测报告及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证明;5.5.2.7.7负责采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5.5.2.8PMC部5.5.2.8.1依据销售计划、订单、产能状况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排期;5.5.2.8.2追踪及控制生产进度;5.5.2.8.3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的适当调整,生产异常的协调及追踪;5.5.2.8.4生产计划达成状况分析及产能、产量、生产绩效相关资料统计分析;5.5.2.8.5出货品管理与监督;5.5.2.8.6废弃物分类与消防、紧急应变管理;5.5.2.9研发/工程部5.5.2.9.1新类别产品(一般指以前公司没有此类别产品且开发周期较长)设计和开发的策划、控制和管理;5.5.2.9.2制订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进度表;5.5.2.9.3组织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实施,确保开发计划的实现,协调、管理设计接口;5.5.2.9.4组织和实施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更改,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5.5.2.9.5负责生产操作的技术文件、作业指导和工艺规程的制定;5.5.2.9.6建立设备档案,负责设备保养、维修管理,维护在线所用工具、仪器和模具;5.5.2.10生产部5.5.2.10.1本部门之扶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建立;5.5.2.10.2生产设备选用、维护、保养、使设备能正常保证生产能力;5.5.2.10.3员工职前及在职工作技术教育训练;5.5.2.10.4监督生产现场产品识别(特别是限用物质管制)及检验状态标示作业,现场一般机械安全防护设备安全卫生与环境清洁管理;5.5.2.10.5不合格品纠正处理,不合格之纠正、预防措施执行(包含限用物质管制);5.5.2.10.6在生产过程中开展节约能源(水、电、气)、材料及再利用的活动;5.5.2.10.7生产过程中噪音的控制,废气处理系统维护;5.5.2.10.8危险化学品的之管理;5.5.2.10.9人员安全事件与事故的预防;5.5.2.10.10废弃物的分类与消防、紧急应变管理;5.5.2.10.11协同各部门管控环境品质(限用物质管制)之运行;5.5.2.11.仓库5.5.2.11.1产品(原物料、委外品、半成品、成品)收发过出作业之管理;5.5.2.11.2做好帐、卡、物管理;5.5.2.11.3产品储存及出货的搬运;5.5.2.11.4定期盘点及库存物料的维护;5.5.2.11.5根据5S之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浮 合同标准文本
- 中级会计职称保险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商期权合同样本
- 不签订服务合同样本
- 公厕维修劳务合同样本
- 义乌建设平台合同标准文本
- 业务承包配送合同标准文本
- 一手门市买卖合同样本
- 低价车间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代销合同与经销合同标准文本
- 血液透析指征与急诊透析指征
- 送温暖活动困难职工帮扶申请表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 DL∕T 802.1-2023 电力电缆导管技术条件 第1部分:总则
- 《新零售管理实务》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 会务活动策划方案
-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国际经验及中国编制方案的设计
- 青岛宏文国际学校入学考试真题
-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一2024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数学期中素质评估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