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专 业: 经济学0401 学生姓名: 一 学 号: 04100 指导教师: 冬冬 开题时间: 2008年4 月11日 21日 说 明一、开题报告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2课题主要工作(设计思想、拟采用的方法及手段)3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预计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4 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二、撰写要求1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2报告内容一律用A4纸打印3大标题用三号仿宋(加粗)、小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20磅、页边距上下2.3厘米、左右3厘米。4.上交时间为毕业设计第六周。5. 参考文献至少15篇三、诚信承诺书、指导教师评语要求1. 诚信承诺书附于正文参考文献后2. 诚信承诺书要求手写签名3. 指导教师意见附于最后,200字左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人类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为此付出的生态代价也是巨大的。全球气温升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各种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等等,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的是“资源产品污染物”的发展路线。通过大量的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其特点是高投入、低利用、高污染。而循环经济它是以物质封闭循环流动为基本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一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循环经济的微观层面有效的发展路径解析,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使循环经济的应用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得到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持续的高速发展,现已基本进入了工业化加速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疑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对.的研究对构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效地保护资源,缓减资源瓶颈制约,遏制环境的恶化,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 诸大建(2000)认为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是针对工业化运行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简称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冯良(2002)认为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发展经济,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李赶顺(2002)认为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济活动。王成新(2002)认为循环经济是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曹凤中(2002)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型态的经济。冯之浚(2003)认为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可定义为是物质闭环流动性(closing materials)经济、资源循环 (resourc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人类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吴季松认为(2003),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靠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与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马凯(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我国目前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理论的探讨,没有涉及到微观、实践的层面。同时,国内学术界对基于循环经济的微观层面有效的发展路径解析,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归纳,以及微观上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的研究尚显不足。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1964)认为“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以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下,重构经济系统,把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近似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减少和杜绝废弃物排放,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德国经济学家(1998)重新定义了循环经济概念,确立了“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再循环(Recycle) ”的3R原理的中心地位。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求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流程变成一个循环流程,形成一个相对闭路的物质能量流,即在资源开发阶段考虑合理开发和资源的多级重复利用;在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阶段考虑面向产品的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设计思想;在生产工艺体系设计中考虑资源的多级利用、生产工艺的集成化标准化设计思想;生产过程、产品运输及销售阶段考虑过程集成化和废物的再利用;在流通和消费阶段考虑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和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在生命周期末端阶段考虑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废物的再回收、再循环。Graedelte&A.haque等(1995)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施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具体表现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论文的主要工作1、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入手,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对循环经济理论充分研究、分析和提升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且通过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引出循环经济的特征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循环经济理论概述,从技术范式、经济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概念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明确循环经济的基本定义和内涵。第三章:循环经济模式探讨。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了解之后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循环经济实现模式进行了总结归纳,这部分主要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后实证研究做铺垫。第四章: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开展“3+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即在充分发挥辽宁省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大、中、小循环和资源再生产业。第五章:结论,概括论文基本结论。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模型分析、理论分析和具体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图表分析等对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研究: (1)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是对事物同异关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该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比较研究”,是对同一事物的历史形态进行较,按时间序列的纵断面展开,使我们不仅从相对稳定状态来研究事物,而且从发展变化状态来研究事物,从而弄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另一类是“横向较研究”,是对同时存在的现象进行比较,按空间结构的横断面展开的,强调的从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中研究事物的异同,分析其原因。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循环经济和新型循环经济的对比研究,得出更符合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2)模型推导法。本文旨在探索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涉及资源开发者、处理者、消费和废料处理者,以及不同层次上的系统构成。因此运用模型推导能更好的显示方面的关系和流程。(3)理论研究和具体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没对齐对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辽宁省的典型案例分析,将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互动研究,理论研究是实证研究前提和基础,实证研究是对理论研究的应用和检验,即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充实和完善理论。3、创新之处本文试图构建一个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体系的框架。为了说明我国是以牺牲环境的方式来获得经济增长的,文章将以辽宁省为例来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四、完成课题的条件 通过对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相关循环经济研究机构等渠道的充分利用,广泛收集有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资料,掌握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且在每周的与导师的见面交流会上与老师探讨所遇到的问题。形成初稿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完善,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出贡献。五、毕业论文的实施计划第一周:确定论文题目,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第二周:查阅与论文相关的英文资料,对英文资料进行翻译。第三周至第四周:初步拟定论文提纲,组织论文结构。开始拟定开题报告草稿。第五周至第六周:写开题报告,对开题报告草稿进行修改,完成开题报告。第七周至第十四周:根据论文提纲,撰写并完成毕业论文。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整理装订成册。第十七周:提交论文,准备。第十七周:答辩。 六、参考文献1姜国刚,刘 强,陈 晶.从主流经济学角度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 2007-07(363):11-14.2毛萍,康世瀛.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绿色经济,2007:58-60.3肖华茂.面向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J.经济纵横,2007:119-121.4肖华茂.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绿色经济,2007.5肖华茂.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6(1):3-7.6黄韬,江永众.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府导入策略J.经济研究,2007(5).7阮晓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利益导向J.理论经纬,2007.8武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市竞争力提升J.市场经纬, 2006(13):49-55.9王健,韩倩,郑学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和谐经济理论政策J.中国经济评论,2006-2,6(2):1-5.10缪丹.用循环经济思想构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5.11左红英,杨忠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业务流程再造J.绿色经济,2005:77-80.12赵玮.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J.科研管理,2005,26(2):50一55.13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5,(2).14于建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J.环境经济杂志,2005(l):71一72.15刘富贵.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及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8).16诸大建,藏漫丹,朱远.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一资源与环境,2005,(6):8一12.17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4.19季昆森.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J.决策咨询,2004(7).20吴季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J. 循环经济,2003:28-30.21冯良.关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节能与环保,2002(9):18一21.22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J.世界环境,2000(3):31-33.23陈锐,牛文元.21世纪的理想经济模式J.中国发展,2002(2).24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25肖焰恒,陈艳.生态工业理论及其模式实现途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100一103.26Roberts B H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Ecology Principles and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industrial Parks: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 2(81 0):997101027Graedel TE & Allenby B R .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