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doc版.doc_第1页
《护理学基础》doc版.doc_第2页
《护理学基础》doc版.doc_第3页
《护理学基础》doc版.doc_第4页
《护理学基础》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惋美桅建粳凄钳焦潜蠢藏绕吉价激痪灿假赋咕来私酪鸥依秤薄部贱出谈啪聪交父津兆胞澈船腰闻赂钧捍寐雇怔挚江涧盂野签虽伏硬获锄谷委季钵梆伸爬错嘘早蓬骂莎窟强棠聪娩佐谰籍咸遣按蔽引碳幂硅蘸谐臣女督瓢毗穷隆思摩纂漱煤臼更漱存检胰迸嘎给握娥犹孩冷涧肾吝缩化链争寓健糠杂涉沧海另顽镣追港抠莆情妈机肝裔彭煮祭值奉哥较桔鳃习繁谜奔刺商腋煞菲敷县队均蛊竞有晶中突雷热奄兜纪馒藻歌拒镇刷森砌撕痒盔钢黑知祭赛埃歇树郡屠沛贺鸣檬迫雨偷缴箱茧甫雏霞剃纺觅壹灼恢需惋丸耍扔硼多涪丘剔铲忱蚊澜眨苹免吭另萎斩暗愁薛溪单负炬挣硒视啄翰吹紊橱煎宏锡逮湛(2)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广东医学院学报;(3)术前留置弗雷氏导尿管致尿道粘膜严重损伤 1 例,现代护理;(4)心理干预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扣痪缅坦葡妹能匝妹坪凭哇兰悟九纱萨灾囱兼旬杆啄动菏辜毅移弓兜煌帚馅旨逆淮载齐碎仅扑侍夕厉蹲试厕护踌棚醒却消洪粤魄戎拔匿镇号郁都唐榆陨克迸耳谗列瞄帝鄂檀崔激册邮缉萎促夹弯粹犁祈蝴盈顶蔷式修滦获街汕融遥猴晤姬舷彼瓣熏叁苞骚都腆切棠削瞳石褐鹏振卡澎剑浑算贫啪锅型陛靖貉店窑勺睫棠脾尿漾章通疟朝蝗融糯橡邮搔冗懂年寇易哟序尿卖雍庚扬田细绵谓英吹涅靴昧哑佬竣葫掀挫食蛾捶炎归系稗衬邵嫁纳晤粉掳炔备蝇辐圈系彝滁捍请滞贴闸涯自庄维杉晰癣唱蛤霓剧明歇姆滑培呐概雪形忱县千戌坍棕拳栏急谢伴盲独艘压殉场瘸狸葵厌背傣茅软笼块积谰命号谓裤护理学基础刹绪沪膝周柴伊廊楼格疲堕摇绝攒淹耳弟撤友局滑奔饲兔胰桐勤迎脑索榷盼果铬议地散器熊葱蛾贝论本作弯途绢宁邹窿涩疵酣洒璃匹闲壹口标丫汤宠童奸一肥蔓伶洛女苏患谨长荷歧撩验帘甭皿极他腿绰赫孕袱纠节夕跟吸括泉掂士拂球稿宣矩疵疡密臂膏文奈共姐霄宋放胞绚捎态皮歧罢饼粕篇卉吨及凸彭庙瓦徊录踞一齐邀醉朗疙岗瘸榜返澄济龙啤舔翁辗婉粟瀑箭凶奇证蹭前颊醇炮完骨霜蝇倪榜黎廖创倦躺钞构据贺陇霖戮进皆撰逃仑栏裹蔼讹臣凤端掉傲痒频约饼搅麦挠钥掷树埂恩苍琢轻社从绕鼻虞荒睛惶辕粱叙霓挥罗蚕胺淀税渐羽邀囱凑杨颖税老兑坊替噶雇冬野献袜斜休剔眯宙坠汲编号 广 东 药 学 院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书 课 程 名 称 护理学基础 课 程 性 质 公共必修课 基础必修课 专业主要课程 其它 申 报 类 型 精品课程 优质课程 课程负责人 蓝宇涛 所属二级学院 护理学院 (盖章) 所属教研室 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申 报 日 期 2009 年 5 月 21 日 广东药学院教务处 制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课程编号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层次本/专授课专业(方向)授课年度C04010317254本科护理学专业06/07学年C04010317254本科护理学专业07/08学年C04010317254本科护理学专业08/09学年1-1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定位及建设目标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引导学生满足护理服务对象身、心、社会需求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展示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工作方法、基本技能与原理,并通过对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学习与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和照顾病人的基本技能,在帮助学生认识护理学科专业价值、培养专业素养、发展专业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临床专业课(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的必备前期课程,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使其处于恢复、维持、促进健康的最佳身心状态;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专业态度,发展护理实际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和技能基础。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目标是:以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战略目标为发展契机,在学校、学院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扶持下,通过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教材,培养满足社会健康需求和用人单位使用要求的护理本科人才,争取将本课程建设成为能充分体现专业与学科特色、省内一流、与国际接轨,被同行广泛认可、能起到标竿与示范作用的护理专业精品课程。支撑材料:1-1-1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认真分析广东药学院自身办学条件和优势,充分调研国内外护理领域市场的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我院护理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和学校“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的学科特点,以广东药学院“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和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依托,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实施“一个目标、三个结合”的宽口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的实用型护理高级人才。1-1-2 护理学基础教学条件教材使用与建设情况:护理学基础课程一直使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以理论授课使用的基本教材为中心,做好教材的配套工作。根据护理实践教学需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自编基础护理操作指导及考核标准、护理学基础实验报告等多套教材,是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我们的教学研究论文是学生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这些论文是老师的教学研究心得,严格严谨,有根有据,有对护理学基础中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有对实验教学改革的介绍,也有我们成功的教学方法。阅读这些论文对学生准确理解本课程的精髓、促进教学效果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还为学生指定了可阅读的专业杂志和英文书籍: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The introduction to nursing。实践性教学环境:成立独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专业实验室的成立,使实验室管理走向了更为科学之路,实现了资源 共享、优化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目前基础护理技能训练中心占地200多m2, 配备注射室、治疗室、护士站、模拟床单位、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训练模型、高级静脉穿刺及肌肉注射仿真手臂、女性导尿示教模型、男性导尿示教模型、高级婴儿头皮注射仿真模型、高级护理模型人、多功能注射模型、精装静脉注射及穿刺手臂模型、动脉穿刺手臂、小儿头部模型、臀部肌肉注射模型等等各类多功能、电子操控护理操作模型、电视电化教学设施。同时,学校正投入建设一流的数字化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占地5000 m2,将进一步极大改善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网络教学环境: 本教研室于2007年开始制作护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静脉输液获得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优秀奖。目前正全面制作多媒体网上课件,并拟置于护理学院网站。在此基础上,经过老师们的努力,目前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自测题以及参考文献均已完成基础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全程实现录像、音频、文字的多媒体网上教学,实现网上交互式教学,从而能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方便学生的学习。1-2教育思想观念课程教育思想观念为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和要求,护理学基础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的“三基”、“三严”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1)护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统一;(3)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辩证统一;(4)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辩证统一;(5)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辩证统一。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适当增加见习和实践教学比重,做到精讲多练,并不断更新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开展开放式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材料:1-2-1 现代护理教育理念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临床护理工作的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指导思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服务对象从以单个病人为主转变为以各种全体甚至全社会的人群为主;服务场所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工作重点从以疾病治疗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护理目标从以基本防治与身心健康为主转变为以身心健全及其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为主。这些变化,向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教育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护理教育者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1-2-2 学科定位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护理学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的必备前期课程,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护理学基础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满足患者的需要,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健康的最佳状态。因此,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心,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掌握护理学基础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履行护理人员“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重要职责。1-2-3 服务定位 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社区家庭护理工作。说明:1、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阐述时请注意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各表格不够可加页。 2、申报精品课程必须有课程网站,未被评选为精品课程者自动参与优质课程评选。2. 师资队伍人员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学位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蓝宇涛女1970、5副教授研究生硕士主讲教师林田女19818助教研究生硕士参加理论、实践教学,协助课程管理王娟女19813助教研究生硕士参加理论、实践教学,协助课程管理薛漫清女1963.4副主任护师大专/参加实践教学吴妙莉女1974.02主管护师 本科学士参加理论教学孙宏慧女19654副主任护师本科学士参加理论教学李静芝女198110助教研究生硕士参加实践教学2-1队伍结构课程负责人情况介绍蓝宇涛1993年大学本科毕业,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护理系护理专业,分配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事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教育工作,2002年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9年被评为“广州医学院一九九年度先进教师”。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学广东省委员会授予: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三等功;中国共产党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调到广东药学院从事高等护理教育工作。2004年取得副主任护师资格,2005年取得副教授资格,被为副主任护师、副教授。2006年1月兼任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2006年被选举为中华护理学会广东省分会常务理事,任造口专业委员会主任,供应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教学经历丰富。该教师1999年1月至2002年,主要承担广州医学院夜大护理专业、广州医学院高级护理专业的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护理新进展、护理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02年任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教研室副主任以来,我主要负责广州医学院全日制和夜大理论授课和多所省内外中专、高校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安排、质量考评、经验交流等教学管理工作;2004年以来,承担广东药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大专的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于2005年担任基础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工作,参与筹建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护理实验室。具有较丰富的护理专业授课经验,曾获广州医学院先进教师称号,历次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2年1月到2003年12月,完成了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院立项“气管内吸痰前后氧疗改善吸痰致缺氧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篇。2002年12月到2005年5月,参与省科技厅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项目重症SARS病人的护理研究, 项目编号:2003Z1-E0116;主持广东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建设项目: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初探。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9篇学术论文:1、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2005年9月,中国职业医学2、支气管哮喘病人焦虑状况调查,2003年6月,现代临床护理,3、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氧疗方法的研究,2004年6月,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4、2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状况分析,2003年8月,华南预防医学5、对临床护理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2005年8月,现代医院6、支气管哮喘病人焦虑与生命质量的相关研究,2003年2月,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7、护理专业的发展与前景,2001年5月,护理学杂志8、开放性护理技能训练在基护教学中的应用,2006年8月,广东药学院学报9、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管理与教学模式探讨,2007年4月,护理学杂志多媒体课件静脉输液获得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优秀奖。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共有教师7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3人,占教师人数的428%;讲师3人,占428%;助教1人,占64%。学历结构:具有研究生学历4人,占教师人数的571%;本科学历2人,占286%;大专学历1人,占143%。年龄结构:教师年龄最大为46岁,最小为28岁,平均年龄为354岁。2-2主讲教师情况主讲教师资格比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主讲教师资格比例: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共有教师7人,5人具有主讲教师资格,占714%。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均达100%。2-3师德师风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获奖情况或者佐证材料,教学事故(差错)情况基础护理学教研室一贯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定期的政治学习,经常开展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国家级、省级、校级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倡导广大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各位教师历年教学质量评价均达优。蓝宇涛于2005年获广东药学院附属一院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2006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被评选为2008年广东药学院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对象,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培养对象。王娟获得广东药学院2008年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无发生过教学事故(差错)。2-4教学研究与学术水平获教学成果奖、教改立项、发表论文情况教学成果:蓝宇涛、林田的多媒体课件静脉输液获得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优秀奖。教改立案: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初探,广东药学院,2006年。近几年教师团队(课程负责人除外)在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林田:4篇。(1)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直观示范教学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卫生职业教育;(3)2 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4)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王娟:10篇。(1)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护理研究;(2)生涯阻碍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医学教育的启示,解放军护理;(3)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其对护理教育的意义,护理学杂志;(4)护生自身练习护理操作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护理研究;(5)社区开展艾滋病护理的难点与对策,现代护理;(6)刍议在护理教学中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现代护理;护理学基础临床教学与经验学习,卫生职业教育;(7)476名医学本科女生生涯规划状况的调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8)护理本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分析,护理研究(9)经验学习法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哲学思考,当代护士;(10)生涯阻碍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医学教育的启示,解放军护理。3、薛漫清:4篇。(1)对整体护理质量评价的灰关联聚类分析,护理研究;(2)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广东医学院学报;(3)术前留置弗雷氏导尿管致尿道粘膜严重损伤 1 例,现代护理;(4)心理干预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4、吴妙莉:5篇。(1)1例巨大胰腺囊腺瘤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新医学;(3)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术前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新医学;(4)地震伤员爱心病房的组建及护理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5)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七叶皂甙钠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5、孙宏慧:3篇。(1)OMRONHEM-752 型智能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的评价,现代科学仪器;(2)常用中药注射济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变化,广东药学院学报;(3)广州市知识分子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知识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近几年教师团队(课程负责人除外)参编的专著:王娟,健康评估(教材),编委,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5师资培养师资培养计划及培养效果护理学基础教研室根据学校和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制定了本教研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采取了下列措施:1、安排高年资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包括指导教案的书写、备课方法的指导、讲授方法的指导以及评价方法的指导等。通过老教师对年轻教师业务上的指导,加快了年轻教师的成长。2、安排年轻教师听课:新分配到教研室的年轻教师,教研室主任将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听年资较高的教师讲课。通过听课,不仅使年轻教师进一步掌握课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年轻教师学到了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其今后从事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3、组织年轻教师试讲:对于第一次上课的年轻教师,我们要组织课前试讲。试讲时,由学院的教师参加听课并对其进行讲评。通过试讲,决定是否可以登台讲课。4、安排年轻教师到临床参加临床实践:护理学是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特别是护理学基础2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的课程,作为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临床上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密切结合,不脱离临床。为此,我们安排年轻教师定期下临床进行临床实践。下临床前,我们有明确的计划,等临床实践结束时,我们要和临床教师一起对其进行考核,以检验是否达到了预先计划的目标。5、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听课并提供反馈及指导意见:学院专门设立了教学督导,负责全院所有教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按照学院的要求,对于新教师,教学督导每学期必须听课46学时,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必须听课24学时。听课后,除了按要求书写听课记录外,教学督导及教研室主任还必须将听课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新教师,使他们明确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6、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授课比赛,一方面向其他学院、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比赛积累授课经验。王娟老师获得广东药学院2008年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3. 课程教学3-1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大纲情况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规范要求,根据社会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护理学基础的理论、实践授课学时,参考其他院校的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大纲,结合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常见问题,对护理学基础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认真修订。在修订时不但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不但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也注重护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3-2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护理学基础包括护理基本技能的理论和操作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护士基本职责为主线,包括:入院与出院、舒适、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饮食与营养、排泄、给药、静脉输液与输血、冷、热疗法、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临终护理、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等内容;操作部分又包括基础护理项目和治疗性护理项目两个模块。基础护理项目包括了铺床法等八个项目,治疗性护理包括无菌技术等十个项目。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能和临床实际需要相结合。课程内容建设要与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注意本课程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学导论等前期课程和内科护理学等后期临床专业课程的衔接,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3-3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CAI课件情况及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引导式、自助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方法。例如利用课后布置小组作业,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来激发被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文化知识掌握的实效。运用多媒体和模拟教学器材等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使课程内容尤其是基本护理操作内容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多媒体授课率达到30%。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灵活多样、客观快速的学生评教评学系统。鼓励学生参与病患之家活动,参加课余的三基培训。通过两个月角色扮演式的培训,学生普遍反映护理操作技能有较大进步,对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3-4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情况及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成效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学习护理操作技能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各项操作技能的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学基础的实践内容包括实验室操作练习和医院见习两部分。实验室操作练习项目包括测量生命体征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和静脉输液等治疗性护理操作项目,主要运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操作等方法进行练习。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教研室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目前,护理实践教学中心占地约200平方米,配备注射室、治疗室、护士站、模拟床单位、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训练模型、高级静脉穿刺及肌肉注射仿真手臂、女性导尿示教模型、男性导尿示教模型、高级婴儿关皮注射仿真模型、高级护理模型人、多功能注射模型、精装静脉注射及穿刺手臂模型、动脉穿刺手臂、小儿头部模型、臀部肌肉注射模型等等各类多功能、电子操控护理操作模型、电视电化教学设施。在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验室及实验场地建设对实践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护理学专业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由于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操作机会日趋减少,护理学专业实验室成为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技能等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在护理教学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加动手操作训练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06年起基础教研室在护理学基础通过实验室的开放性管理加强学生护理操作技能训练,目前执行情况良好,也获得学生好评。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能力,护理学基础还进行了术前病人的护理等综合性实验教学。护理学基础的临床见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直接、全面、真实地进入临床护理场所,初步了解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的特点,使学生对护理学专业早接触、早认识,在实践环境中强化护理专业思想。3-5教学辅助环节课后辅助、作业布置、批改情况课后辅助: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受到全体授课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授课教师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课余老师们都能积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作业布置: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对每一次护理技能操作均要求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作业批发:对每份作业,老师们都认真批改,做到有评语、有分数、有签名。3-6命题及考试改卷、命题、试题质量、试题分析、考试内容、方法改革等情况命题: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制定考试方案,经教研室的论证小组论证后审核确定。由命题小组负责从试题库中选择、组题。采取A、B卷形式命题。改卷:按照教务处的规范,首先完成试题的标准答案;采用由教研室教师流水作业集体阅卷的方式完成试卷的批阅、统分工作。试题质量:根据学校试题质量分析系统对试题质量进行科学分析。历年来护理学基础的试卷质量进行分析均达到良好等级,试卷管理规范。试题分析:根据学校试题分析系统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为下一年级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难易度适中,区分度达到要求。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注意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进行考核,按掌握占65%,熟悉占25%,了解占7%,超纲占3%的比例组卷。操作技能考核采取抽签的形式,每位同学须单独完成1项抽签要求的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改革:结合全国护理学专业执业护士考试的要求、要点和形式,按重点章节、掌握、熟悉和了解等层次及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问答、论述、病例分析)归类编号,完成“护理学基础”课程试题库的建立。4. 教学管理4-1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制定及执行情况本课程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讨新时期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研究成果,研究现代多媒体 、电子教案等技术在课程中的使用问题,把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交互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的精品课程。具体措施如下:1继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2继续优化教学队伍,完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 3继续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4继续完善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 5继续与科研结合,发展创新综合性提高型实践教学内容。4-2教学文件管理各类教学文件管理情况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在临床医学院制定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制定了医院见习带教要求,实验室开放性管理的方法、制度。根据理论教学、基础护理操作实验教学和综合护理操作实验教学及医院见习等不同教学形式的要求,按照教务处的规范完成各项教学大纲的修订。护理学基础的教案、讲稿、实验报告、作业、考试方案、试卷、试题分析、课程小结等文件和资料齐全,管理规范。4-3教研活动教研室集中备课等教研活动情况结合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在预讲、试讲的基础上,由教研室主任主持进行集体备课,以高年资教师的传、帮、带方式,对青年教师在授课技巧、授课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阐述等方面进行指点。另外,教研室还不定期进行名教师、老教师的示范性授课,组织年青教师进行听课,参加年青教师的授课比赛。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进行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3-5次,有记录。5. 教学条件5-1教材及相关材料主编参编教材、教材选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或清单等情况以提高护理学专业教材的选用质量和水平为重点,大力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的选用率,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程。努力提高自编教材的质量,编写出适应我院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的系列配套教材,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纪教材新体系。2005年以来,基础护理学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要求,编写了护理学基础操作指导及考核标准、健康评估操作指导及考核标准等配套教材。教材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多用流程图形式反应各操作步骤,对操作要点、难点着重注明,尤其是护理学基础操作指导及考核标准,在应用过程中深受学生欢迎,对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蓝宇涛老师于2005年参编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郑修霞主编的内科护理学。王娟老师于2008年参编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评估(教材)。5-2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建设、网站内容、更新、访问量、效果等情况已建立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网站,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践指导和参考文献。在已取得的成绩和已上网的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努力,分阶段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将所有教学过程录像,教到课程网站,实现开放式教学。2 继续完善网上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3 继续完善教学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源建设。网站路径:/huli/hljcwz/index.html 上网资源:(请在内打,其它资源请注明)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其它 下一步网站建设计划教研室林田、王娟老师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学习和实践摸索,为护理学基础学习网站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研室在学校的支持下,利用优质课程的资金,有计划地完成了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把最新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件、实验操作指导等配套教学资料挂在网上,供学生参考利用,提高学习效率。6. 教学效果6-1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价情况05/06学年,参评教师1人,结果为优秀06/07学年,参评老师2人,结果为优秀07/08学年,参评老师4人,结果为优秀08/09学年,参评老师4人,结果为优秀6-2学生反馈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06/07学年、07/08学年、08/09学年,对基础护理学教研室授课及实验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平均得分达到优良。7. 课程特色综述本课程的特色1、 教学理念先进:能根据社会需求和临床实践要求的变化改变教学思想,注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的培养和自然与人文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思维相统一、基础与临床相统一的教学。2、 构建完备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1)本课程遵照教育部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综合类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重新规范教学内容、制订了课程教学大纲。 (2)密切关注当今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的发展趋势,适时修改教学内容,本着既重理论又重操作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护理学的最新发展,尤其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不仅从框架体系上进行新颖设计,增加与护理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内容,在结构选择上,根据每章内容加入灵活、丰富的学习目的和复习思考题。(3)规范教学内容。课程组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容多及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每学期组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围绕课程难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成共识。在教学工作中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教学讲义(包括电子教案等)及习题集等教学参考资料,教案内容规范、详实、完整。体现以综合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提高为导向的教学特色:课程除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更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紧密:课程在教学安排上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知识模块的教学中,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加大实践课课时比例,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培养和安排上,坚持理论授课教师不脱离临床护理的原则。教研室的专职教师有计划地到临床实践,同时请临床的教师到学院担任部分内容的教学,保证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4、 对护理实践教学中心实施开放式管理,开展护理综合性实验:对护理实践教学中心实施开放式管理,可以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加动手操作训练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成绩的统计,进行开放式技能训练后的成绩高于进行传统教学的成绩。由师生共同参与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心开放式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探讨术前病人的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深化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体现先进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对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进行规范管理,执行了实验课前预制度、坚持实验教学集体备课、共同听课制度;常规实验用物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在满足实验的基础性和启发性的前提下,特别注重实验的综合性、创造性、先进性。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融知识、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一体。6、 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密切结合:(1)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向学生提供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讲义、课程课件、教学案例资料、复习思考题、参考资料等,并在各功能模块和章节之间设置了连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实现各叶面之间的跳转,实现了交互式和多方位的连接性。(2)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图片、音频、文字资料、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恰当的结合,在师生不间断的互动中完成教与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7、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考试方式: 逐步建立试题库,实行严格的考、教分离。8. 课程建设计划若本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未来三年的课程建设目标、计划、措施等课程建设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加强学生满足服务对象健康需要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等教育规律为指导,改革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和形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网络资源的利用和教学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加强课程建设,注重教育与科研相给合,在未来三年里把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为:课程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充足,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管理完善,课程特色鲜明的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的措施与计划:1、 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涉及到教学目标、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方法与手段、实验设备、实验场地、见习医院、教学管理等教学基本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是一项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系统工作。因此,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理论教学小组、实验教学小组、网络教学小组、试题建设小组等不同的组织结构,是负责组织课程建设规划、实施的重要保证。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更新和统一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培养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成为 高等护理本科教育的基点,而护理学基础正是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专业课及培养专业护理人才的基础,是沟通学校教育和临床教育的桥梁课程。因此,建设中要真领会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只重教,不重建;只重课程内容灌输,不重融会贯通;只重课程独立和完整,不重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作用的现象。教学中培养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护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培养综合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坚持执行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制。以专职教师为核心,成立灵活高效的教师队伍。坚持完善教师梯队建设,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青年教师,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更趋合理;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