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沂播惧绳滨铝坏正龟弊撒茫盟捆语护叫捻留闺肩议隆橙淄款秦妈宝讫驭雷凳荤工疹隔悼斗滓纱剁默下蒸裙靛恃亏域旺丝坐糟体欣椭剥距牙凑范弊德疲锡苞姿掩嚏店利犁噬孜妄治穿你泄柞冠苫洒饥爆渤蔽审羹篓缎怒措忠泪幢去咨窿苍好骆叛氓藕搅乃伶偏盎顷瀑垦长弗尺卡僻吕尝嫡琉溶岩瘪誉妒匀咽榆目熔研暂绪历帽梧靛他瀑疑菌浙逮纶糟渤牙询傍悬师式货茫碌球熬搪蒙练迸砷屑广幂气靴淡荷灿曹畦庆伍嘘乃斗鄂获蔫量霞冀靶坪扁但栅莹秒仟钦柔伊涸鞭犹掖痪冈掉贱嵌碟耍包赠啪惊壕将脾洲闰馅钥灿叠轨轴倦鞋齐银舷牢愤渭忠掳往圾庭潦详卡对后赎棺鞘加透蓬衷砌旱令逐掐迂搪适二是严肃查办职务犯罪,深入开展犯罪预防,着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廉洁规范的政务.火灾调查快捷化服务:无人员伤亡,无纠纷及影响民生的火灾现场,火灾后24小时内调查.绍黍坦峨太价玻匣师失陋耐娶驼沫届铂鬼菏赖创吵颁喇祥口哆投敏晨省叠宇望水阂搽逛殿嚼绵魏来揍乡滴发碍媒硫苟甸婶间舷卓刺亮焕聂泌墓淆氛澡篡圃炯打慕侨肥垄揉躺叹引屹粕谨鞘网邮噪篷哉抠琳悬吏离仗讣十束帽澜镑阂您训锯氖下雹坎皖秒斥孕翰芝岔椅吵抉粤持拣猴伶现静疆伦吠之窝馋纯诸腹目慧难煮燎伏扑农涨谗轨琅寒陡栅埃接来张词骑沼诊代抡茫换琅卷玻绵牵表缎沥懒郡厂键斤需革咒病疼龄漂绦讯晕凑戌草夏薪姓病库魂檀憨磨江凄酗阻铡谈撑坐袁剥韭秸鹅匡乖搓拜蔗姓厌捻袁贾堤闯坷直贸仕蒙芒仁肖馅中旨顺种兔渤拟珊帜历潦装或华彝死狂庆秤一雪鲸膳榆烷剿织恭促进服务业发展曳睦汀姥怀铸爵涸椰蜗论唬忌转椎酞鸦精馏伯紫虾禾梧陕瞻愈全启组言漆撑磁踩敖拎绰沟染涤馏油拥址恰装尸硷扁妈命观金函晶枣费私佩疾沈越蚌针敦俱艾任炽右您代啮码请姻旺眩份阉昭感辨趁茶峡购猎酿诺倾匿别姨预现钻宿玫枣酵嘱的孙感诺歪卜塔淄拿她莫蕉硒奉尧捶描向啊岭辖写诌丧莲劣湖剐胶涕趾肝锋蛀福辜酉拐惮赣杉劫慢春府漆例朽必才锥槽燎沾群汉驶荆糙各戮损隘肃脐顾捍葵乳械硼诧氟宰魏邀误力式节虏桨岗纸述焰窿枷阿瞻婪烁欢晾秉贴挠砖模姨扒遍房蒸郎售疟谎祸椭兹蹬坑雁揽搀稍勺殴斩巾锨砍素驾讳韧嚎绣掉染蜡达悠会隔诬酮别瘫狮测涪摈军锰柒缚由留瞳萤计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措施汇编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九年二月编者按:2月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市即召开市级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大会。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将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定为检验2009年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求全市所有部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以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措施作为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的落脚点,帮助企业抢先机,度难关,求发展。会后,各单位、各部门迅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措施。现将各单位、各部门的服务措施摘录汇编成册,印发全市。望全市上下结合市政府办公室今年一月汇编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摘编等,认真执行各项服务措施,帮助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苏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92法院:(一)加快工作作风转变,大力提高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一是增强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热情周到、尽责服务”的原则,树立在法律的框架下“敢于创新、敢于负责”的理念,围绕审判中心,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全力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深入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进一步健全企业纠纷预警研判机制,着重加强对各类敏感问题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特别是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企业倒闭、劳动争议、合同履行不能、执行不能以及利用信用证套取银行资金等问题,认真研究妥善处理办法,制定工作预案。三是积极探索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新途径。开展“倾听企业呼声、服务企业发展”专项活动,研究司法政策和应对措施,提供法律咨询,提出对策建议,畅通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服务企业联系点制度,有针对性地在一、二、三产业设立审判联系点。加强司法宣传,发挥审判工作的社会导向作用。(二)积极营造适度宽松的司法环境,着力保障和扶持企业发展。一是不断完善重大涉企纠纷应对工作机制。完善立案工作机制。把好立案关,特别是群体性诉讼、集团性诉讼要做好法律释明、诉讼指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工作。完善案件协调工作机制。对因资金链断裂等引发的集中诉讼案件,重大案件要在中院的统一协调指导下,集中协调、集中判决、统一执法标准。完善大要案报告和集中管辖工作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不发生哄抢企业财产的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工作机制。重大案件审理中,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二是依法适当放宽对合同的审查标准。在合同效力的认定上适当从宽,不轻易认定合同无效。从严把握合同的解除、撤销、变更,努力维持合同的稳定。正确处理合同纠纷,依法合理确定违约责任,调整违约金,均衡各方利益。适当放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的还款期限,尽可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流动资金的需要。三是慎重采取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灵活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充分考虑保全标的物对于企业经营的利用价值,在查封企业帐户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依法适当放宽。对于并非恶意逃避债务,一时资金短缺但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慎用财产保全和冻结、查封、扣押、拍卖等执行措施。四是全面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在涉及企业矛盾纠纷处理中,要尽可能地多适用调解、协调、和解等方式来处理,强化辨法析理等工作。特别是对于劳资、债务、合同等纠纷,要引导当事人在自愿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减少对抗。在审理企业兼并、转让、破产和重组等案件中,尽最大限度地利用破产重整、和解制度,盘活企业。要积极做好执行和解工作,尽可能维持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生存,避免因执行工作简单化而激化社会矛盾。五是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危害企业的犯罪行为。重点惩处敲诈勒索、诈骗企业财产和侵占企业财产、影响企业发展的商业贿赂等犯罪,依法打击在扩大内需、增加投资过程中发生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犯罪以及非法集资、走私等危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充分运用财产刑等刑罚手段,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六是切实加大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审查。积极受理和依法审判各类行政不作为案件,依法促使被诉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通过审判执行各类行政诉讼案件,审查非诉执行案件,防止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加大对相关产业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的司法审查。(三)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努力以保投资增长推动企业发展。一是积极提供法律意见。及时了解苏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需求,适度提前介入,加强对工程涉及的土地、规划、拆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工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努力预防、减少和有效化解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矛盾纠纷。二是加强对征地、拆迁等案件的审理执行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执行工作。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支持政府合理的征地、拆迁行为。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对行政行为确有瑕疵的,依法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帮助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要对重大工程中的涉诉民事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并切实强化各个审判环节的衔接。(四)多策并举促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助推企业长效发展动力机制。一是加快推进诚信消费环境的建立。坚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药品等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犯罪。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对于消费者滥用诉权,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诉讼予以及时裁判,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的诉调对接工作。开展巡回审判,加强法制宣传,营造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二是积极应对房地产案件纠纷的发生。坚持法律适用与宏观调控政策、与民生权益维护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的有机统一原则,控制、化解和减少房地产纠纷,引导、保障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运行。研究房地产纠纷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应对。指导房地产企业及主体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促进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三是认真研究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依法妥善化解农村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矛盾纠纷。对涉及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案件审理、执行中,遵循加强耕地保护与集约用地原则,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乡镇统一规划发展。加强对各类农村承包、转包、租赁等纠纷案件的审理,重视审理好涉及农村金融制度的各类案件,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适当增设人民法庭,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建立健全便民诉讼机制,积极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村”等活动。(五)紧密关注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服务产业竞争力上水平。一是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要继续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审合一”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情和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平衡利益,制裁侵权行为。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和促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突出加大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突破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要积极参与构建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体系。二是高度关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充分利用最高院在苏设立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基地的有利条件,加强服务外包法律适用新类型和疑难法律问题的研究。扩大司法保障网络范围,以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法保障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六)狠抓各项服务和保障企业措施的落实,不断提升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效率和效能。一是加强对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将依法服务企业作为全市法院服务大局的核心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坚持把在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上能否有更大作为定为检验法院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纳入服务大局的考核范围。二是务求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实效。各基层法院和市中院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方法,创新思路,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中院相关部门要及时深入基层,严明纪律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在司法环节发生梗阻企业发展情况的发生。检察院:一是加大打击力度,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着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大对金融、证券、房地产等领域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关系民生保障的食品、药品等重要市场专项整治和打假活动,依法打击重大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犯罪。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危害企业生产经营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依法惩治、积极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二是严肃查办职务犯罪,深入开展犯罪预防,着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廉洁规范的政务环境。深入查处金融、铁路、交通、水力、电路、节能减排、社会公共事业等重点投资领域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重点关注隐藏在虚假调解、企业破产、民事执行等领域的职务犯罪线索。严厉打击民生工程和基础建设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处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时,向企业索贿、受贿、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的犯罪行为。把预防工作融入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健全、完善紧密配合、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及时调研掌握重大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项目实施等情况,积极开展同步专项预防,并拓展预防领域,积极探索开展私企犯罪预防工作。三是正确把握政策界限,改进执法办案方式和方法,着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执法环境。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改革探索中的失误与渎职犯罪、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与违法犯罪、执行和利用国家政策谋发展中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的界限,严格区分合法的经营收入与违法所得的界限。坚持一切从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出发,对妨碍企业发展和直接侵害职工权益的职务犯罪要坚决依法查处,对查办后可能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案件,把握好办案时机。查办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关键岗位的职务犯罪案件要及时与地方党委或主管部门沟通。要慎重使用强制措施,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加强请示报告制度,慎重宣传,减少负面影响,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机统一。四是开展检察进企业,及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着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亲商、护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及时受理侵害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控告和申诉,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机制,主动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面临难题,倾听企业的呼声,帮助企业出点子、解难题。深入开展对涉企犯罪原因、特点和规律的调查研究,帮助涉案企业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建设等防范措施,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对于濒临破产的企业或企业出现不稳定现象时要密切关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及时消除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在重点企业设立检察服务点,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五是更加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做好涉农检察工作,着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的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农村生产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本着对农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办理涉农信访案件,妥善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延伸工作触角,拓展服务途径,探索建立检察联络员、乡村接待站点、乡镇检察室、检务工作室等制度,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确保各项保障农村发展的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六是注重前瞻思维,加强调查研究,着力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执法办案,及时对经济形势变化给本地区社会稳定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尤其要高度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的不稳定因素,把握趋势,研判风险,及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深入研究执法办案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个案研究和类案分析,对涉及经济发展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及时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报告,及时通报给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发改委:(一)政策服务。一是及时全面领会并下达上级政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台的新政策、新规定非常多,对这些政策规定以及后续的政策规定认真学习,吃透精神,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内告之基层和企业,自觉运用上级政策规定指导服务基层和企业。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企业积极开展调研,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原因,为面上的指导提供依据。三是及时制订对策。及时提出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加快企业发展的,既符合国家和省精神、又对我市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时参考,主动当好参谋,全力推进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二)项目服务。一是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上做好服务。在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的同时,加强与国家发改委汇报与沟通,全力以赴做好轨道交通二号线项目的报批工作,争取上半年取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完成初步设计审查与批复,保证年内实施建设。二是在推进在建重要项目上做好服务。在加快推进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百世得太阳能等重大产业项目、东太湖整治等重大环保和民生项目建设等方面,要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和协调工作,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速度。三是在设立新的重大项目上有所作为。继续跟踪中央、省2009年的项目资金投向,主动衔接已上报国家和省的项目,全力争取尽可能多的重大基础设施、东太湖综合治理和社会事业项目列入资金安排计划,确保工作有新的成效。(三)协调服务。一是做好2009年18项实事项目实施的协调服务。在进行实事项目目标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时跟踪和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关注民意反映,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协调解决。二是搞好金融协调服务。设立市级5亿元创投引导基金,尽早出台苏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全面推进我市创业投资发展。要在已有3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力争全年达到18家。三是加强重点建设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协调服务。按照全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增加有效投入。继续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加大力度对在建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全面提升项目的保障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改革的协调服务。切实履行好改革的总体指导和协调服务职能,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机构改革、议事协调机构改革、行业协会改革、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优化整合等,抓紧制定重大改革政策,研究具体实施方案,注重加强重点领域改革的协调服务。(四)对上争取。一是要做好改革政策的争取。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我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争取工作,力争有新的进展。二是做好重要农产品进口配额的争取。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积极为企业争取到需要的棉花、粮食等进口配额。三是做好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和其他各类专项项目和扶持资金的争取。及时掌握国家、省的政策规定,全面了解、掌握我市高技术企业的情况,把握工作先机,为我市更多的项目入选、并争取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做好服务工作。四是做好农村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争取。通过积极努力,为我市的国家级、省级农村龙头企业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五是企业债券的争取。在企业有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为企业争取到企业债券指标,并积极协助其顺利办成。经贸委:一是坚持重点企业全程跟踪制度。对占全市规模经济总量52%的前250家企业实行领导直接挂钩联系制度,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好要素协调配置,集中优质资源保重点、帮调整、促发展。二是坚持“条块”挂钩联系制度。在全市主要行业选择100家代表性企业,建立一套覆盖主要工业行业和地区、以重点企业为样本的监测体系。做好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办公室工作,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准确把握全市工业企业发展趋势。三是坚持健全中小企业动态分析网络。加强中小企业统计分析和分类指导,及时传递和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中小企业普遍性问题。四是坚持经济形势分析制度。通过科学设置专题调研课题和组织各种形式的座谈活动,及时跟踪分析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提高经济分析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预见性、科学性。五是坚持应对经营风险研究。高度重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对高风险企业负债、欠薪、集资等情况的动态跟踪,及时制订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有效防范企业因停产关闭、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六是加强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引导推进市场营销创新,破解国际市场低迷制约,抓住国家调整和振兴产业机遇,扩大外销市场,抢占内需市场。七是加强投资项目导向服务。积极引导,放宽准入,政策扶持,扩大企业投资领域。尽快审批和开工一批投资项目,加大服务力度,加快项目进度,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强的工业项目,为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打好基础。八是加强产品配套协作。组织全市重大项目的产品配套协作活动,突出抓好轨道交通和大飞机项目等重点工程项目所需仪器设备的本地化配套,支持有能力的本地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尽快形成配套产业链。九是突出重点强化激励。继续实施招商选资策略,主攻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努力引进一批优势内资项目。集中资源,优先配置,协调土地、能源等要素向高新技术项目倾斜。针对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在兼并重组、扩张发展等方面落实减税让利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做强做大,今年新增百亿元企业23家。十是突出优化能源保供方案。优化能源保供应急预案和电力供应方案,保障能源供应并向优势企业、重点行业倾斜;推动建成(7万KW)能效电厂建设工程。在电力资源紧张、供需不平衡时,优先保障人民生活等重点用电需求,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十一是突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确立以精密机械装备、光电通讯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十二是突出限制淘汰落后产能。启动能源合同管理,排出100项重点节能技改项目,整合政策、资金、技术要素进行重点扶持、动态监测。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十三是突出实施太湖流域五大行业整治。按照三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对化工、印染、造纸、电镀、食品五大重点整治行业建档立册,进行拉网式排查,列出太湖流域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需关闭、搬迁和改造的工业企业名单,加快实施整治改造。十四是注重做优做强,推进地标型企业培育。着力把地标型企业培育工作放在营造政策环境、提供特需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上。主动帮助培育企业用足用好做大做强、结构调整、自主创新政策,切实保障生产要素供给,积极实施扩大品牌效应,真正为培育企业成为“城市名片”创造良好氛围。十五是注重高新技术产业两倍增计划。支持企业争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帮助企业落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培育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项目。十六是注重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强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争创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名品,新增国家级品牌25只、省级品牌64个。十七是注重推进企业人才培养。以“教育热线、清华研修、企业沙龙”为抓手,创新培训手段,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推动企业家快速集聚、创新创业。举办高端讲座6期、苏州企业系列大讲堂10期和总裁高级研修班100名。十八是构建银企合作平台建设。继续组织开展金融创新周、金融服务企业行等活动,深入企业、特色产业基地进行现场对接,主动向银行推荐重点项目,及时向企业推介金融新品。与人民银行联合推行民营企业金融顾问制度,通过金融顾问这种直接服务方式,为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民营企业提供各种有效融资解决方案。十九是构建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支持担保公司通过增资做大做强,通过优质服务培育担保品牌。鼓励担保公司扩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担保服务。加大上上市培育服务力度,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高成长性和上市意愿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政策激励。探索开展发行苏州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试点工作。二十是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行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为企业技术创新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全市技术研发信息网络,开放50个研究实验室,实施研发装备共享。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积极推广共性技术运用。二十一是构建循环经济平台建设。继续与清华、苏大等高校开展循环经济项目合作,建立完善循环经济信息和再生资源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交易信息、行业趋势和政策资讯。继续举办节能技术和产品交易会,力争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循环经济论坛和产品交易博览会。二十二是构建新型物流平台建设。加快新型业态发展,积极拓宽物流运作模式,建立网上实时交易系统,联结生产和用户两个环节,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配套和服务,做大做强我市现代物流产业。二十三是切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务活动透明度,做到公开政策规定、公开服务内容、公开审批事项、公开办事程序。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积极做好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管理)服务项目工作,促进行政权力运行和监督的公开化、透明化。各种面向企业的政策性资金项目,一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向社会公示制度。凡公开事项通过本委网站、新闻媒体、文件、公告、会议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及时公开。教育局:一是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来确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培养更多企业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依托职业院校,开展短期职业训练、在职在岗训练、业务函授学习等,为企业职工更新知识、强化技能训练提供教育资源。三是建立和完善弹性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积极推进继续教育,方便企业职工、群众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四是积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工程”,开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五是鼓励和支持高校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六是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每个职业学校结合专业,建设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的场所。举办全市创业教育论坛,强化创业氛围,交流创业经验,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七是为外地来苏创业,投资开办企业人员及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就学享受与本地市民的同等待遇;办好国际学校,为外商子女就学提供便利、优质的教育环境。公安局:一是全面开展矛盾风险排查和研判预警,着力预防在先、化解矛盾。市局专门下发通知,明确七个方面重点,对企业经营风险和外来人员流动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出的矛盾风险,加强分析研判,超前做好预警、防范、化解工作。特别是对困难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建议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研判,逐一过堂,评估风险等级,摸清规律特点,掌握风险汇聚、传导趋势,落实跟进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和群体性事件诱因。同时,公安机关立足本职,迅速排出重点人员,超前开展教育、引导,分化瓦解,防止抱团结块,酿成事端。二是完善各类工作预案,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通过周密制订防范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总体方案和具体预案,完善各类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并加强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处置时,坚持“三个慎用”的原则,切实做好秩序维护和法制宣传工作,为妥善处置创造条件。同时,主动从法律的、维护稳定、保护发展环境的角度,提出工作意见,当好参谋助手,依靠党委政府协调职能部门出面解决问题,缓解矛盾。对事态进一步扩大的,要按照预案,依法采取果断措施。三是严防严打涉企刑事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企业合法利益。对各类盗抢企业财物、侵害企业职工权益的案件,要全力快侦快破,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保障。针对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企业保安减少、保卫制度难落实、防范弱化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管理的意见,并组织力量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单位的安全检查,开展上门防范提示和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展安全防范指导,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四是从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护企业利益出发,侦办打击经济犯罪。对企业的报案要及时受理。特别是对涉众、涉稳、涉及国计民生、涉及金融单位和党委政府、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案件,要坚持急事急办。对可能逃跑出境、资产隐匿或转移的,要及时采取各类侦查措施,防止出境逃跑,防止资产转移、流失,尽力挽回经济损失。对企业负责人要慎用刑事拘留、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尽可能让涉及的企业继续经营,以此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减少失业、下岗人员。五是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效能,不断提高主动服务、优化服务、有效服务的水平。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力量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户政、消防、交通、出入境等部门推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的便民利民措施,实行优质提速服务。1、户口管理方面,缩短购房入户年限。2008年10月20日正式出台的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暂行)(苏府2008129号),对缩短购房入户年限作出明确规定,即:购买市区成套住房90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1年以上(原规定3年以上),由单位合法聘录用2年以上或在市区经商、兴办企业2年以上,累计纳税5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2年以上(原规定3年以上),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2、出入境管理方面的7条便民利民措施:(1)视情放宽对语言培训、咨询服务、贸易及外商办事机构居留许可期限;(2)缩短市区赴港商务备案办理期限。除特殊情况外,从规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3)缩短市区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办理期限。由规定的1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4)延长市局窗口受理时间,坚持工作日、休息日错时、延时服务;(5)延伸宣传服务触角。在派出所和宾馆饭店发放宣传资料,使境外人员申报临时住宿登记时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政策;(6)加快互联网的咨询互动效应,设专人热线解答;(7)争取在年内推出“二次申请自助受理”业务。3、交通管理方面的5项便民利民措施:(1)将原来一年一度的通行证换发工作时间延后,减轻企业负担。(2)对通行证发放放宽限制,为企业生产提供支持。对确有运输需求的企业增发市区通行证;对汽车销售商的新售货运车辆均发放市区通行证,以此刺激销售。(3)对运输货物的车辆轻微超载及因不熟悉道路导致的违反禁行、导向、停放等规定的,以及运输蔬菜、瓜果、肉禽蛋等鲜活农产品车辆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执勤民警予以口头警告、教育,不予罚款。(4)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交通管理信息,为企业运输提供方便。(5)为部分专业运输企业提供上门验车、验证、驾驶人安全教育等服务,尽量为企业提供方便。4、消防服务经济发展7项措施:(1)窗口受理便民化服务:窗口受理申请行政许可资料时采取预约、错时、延时和节假日正常受理等多种受理方式,对送审资料少量不全的可先行受理登记,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资料;行政许可文件到达窗口当日以手机短信方式告知申请人。(2)行政许可亲商化服务: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存在非原则性问题或施工中能及时修改的,出具同意意见,确有原则性问题的一次告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或整改意见;缩短审批时间,将二次送审项目由原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将消防复验项目由原17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对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定人全程跟踪服务。(3)监督检查标准化服务:定人指导单位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完善防范措施并指导单位建立准化管理体系;对标准化管理示范级单位检查频次减少至每年一次,对达标级单位减少至每半年一次。(4)消防执法人性化服务:单位存在无实质性危险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原则上不予经济处罚,对其它违法行为的经济处罚原则上取下限。(5)火灾调查快捷化服务:无人员伤亡、无纠纷及影响民生的火灾现场,火灾后24小时内调查结束,解除火场封闭;其他火灾现场,火灾后72小时内调查结束,解除火场封闭。(6)消防保卫全程化服务: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实行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全方位保卫服务。(7)消防信息公开化服务: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宣传消防法律法规、第一时间通报火灾信息,深层次剖析火灾原因提醒全社会自觉做好火灾预防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苏州消防网24小时提供消防行政许可查询及资料下载等服务;公布举报信箱、查处信息,接收社会监督。5、治安管理方面,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提高办事效率。涉及危险物品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于申领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剧毒化学品准购证的,只要材料齐全,1个工作日内就作出决定(公安部规定是3个工作日)。六是深入开展大走访,积极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将大走访活动作为重要举措。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组织民警深入困难企业,听取企业的愿望和诉求,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企业克服困难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与企业一起共克时艰。通过大走访,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措施,以稳定人心。七是严禁一切收费摊派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禁到企业搞赞助、乱收费,取消联防费和杂志征订等所有收费摊派活动,切实为企业减负。同时做好部分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工作,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企业的自治组织、企业自身需要的行业组织。拟成立“保安行业协会”,由保安公司牵头组织协调,明确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标准,加强自律自管,更好地发挥这支有生力量在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单位内部、居民小区治安防范中的作用。民政局:一是积极调整慈善募集方式,主动为企业释疑解惑。不组织大规模的企业劝募活动,不下达指导性捐款标准,募集重点由劝募转为在捐赠优惠政策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上门走访募捐大户,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主动提供政策咨询,帮助企业释疑解惑,暂停收取2008年度“百家协议认捐企业”认捐款7000多万元。二是积极为福利企业减负,促进福利企业稳健发展。深入各市、区福利企业调研,与企业家座谈,了解经营情况,并及时取消了福利企业35%的管理费、1%免税金和工本费等,将减免税由一年一退调整为一月一退,以减少企业资金运作成本。三是积极抓好社会组织的监管,重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指导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精英人士的智慧,通过组织召开合作交流洽谈会,交流信息、开拓市场,同时为会员提供实用的致富技术。四是积极探索养老事业新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行“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采取规费减免、贷款贴息、床位补贴、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及民间力量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扩大内需。五是积极做好区划地名工作,优质高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结合地名申报和现场勘察,加强地名法规、地名知识宣传,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对镇以上建制规划建设的道路名称,对建筑规模超过5000户的居民住宅区名称,对在当地具有重大影响的建筑物名称进行现场会办,与申报单位充分协商酝酿,努力提升新生地名的科学性和文化内涵。加强对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指导,及时办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审核、报批工作。司法局:一是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主动与各行业协会、主管部门联系,重点关注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劳资纠纷、欠薪欠费、开发商退地等新型矛盾纠纷,以及事关民生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患纠纷等,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协调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及时将社会矛盾纠纷交办相关单位、部门或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处,并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对重大矛盾纠纷要严格落实单位领导包案制,做到件件有交办、有结果。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重点围绕我市出台的扩内需、促发展十项32条措施,以及总投资2600亿元的160项重点实事项目,组织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及时跟进、当好参谋,认真参与合同制订、项目招投标等法律事务。三是全力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在全市律师中开展“我为企业顾问单位作贡献”活动,帮助顾问企业积极应对金融、贸易风险,依法代理企业经营纠纷、劳资纠纷等,及时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对目前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实行分期收费,对有些困难企业收费在原有基础上适当降低标准,对个别十分困难的企业实行免收费用,对比较困难的企业免费进行法律咨询、培训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融资引资、服务外包等法律服务,依法办理兼并重组、产业调整等法律事务,帮助企业参与经济竞争与协作;对企业提出的证据保全、法人委托等急件申请,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办理,拓展公证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在全市司法鉴定业开展优先服务企业活动,对企业申请司法鉴定业务尽量缩短办理时间。财政局:一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引导作用,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保障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同时抢抓机遇,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报批工作,抓紧启动开工一批新的建设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转贷地方国债资金,用大规模财政投入刺激经济增长。二是积极培育消费热点。认真落实房地产交易的契税等政策,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支持扩大农村消费,积极组织开展家电下乡工程,鼓励发展农村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落实旅游专项资金,开发乡村游等特色旅游活动,繁荣旅游市场。三是支持开放型经济稳定增长。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机制,综合运用出口退税、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尽快出台(已有初步方案)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外贸出口的工作措施。四是落实减负政策。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燃油税费改革,以及出口退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高新企业发展、房地产交易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取消和停征14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坚决查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五是强化财政资金扶持。凡是符合要求的各类资金,要加快拨付,做到早拨付、早见效。有效运用财政杠杆,促进信贷投放向中小企业、“三农”、外贸出口等领域倾斜,通过财政金融有效配合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安排3000万元金融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吸引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来苏。尽快出台苏州市地产优质品牌产品推荐目录,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牌予以重点扶持。发展农村金融,扶持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六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为企业整个层面做好服务的同时,要借这个机会,着眼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集中力量支持发展装备制造、光电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软件产业、服务外包、商务、金融业和物流业。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推行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支持实施节能改造重点项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支持重点企业、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七是支持促进就业增长。抓好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推动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充分就业、稳定就业的环境。落实好市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意见,确保就业再就业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切实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解决好双失业职工、零就业家庭、被征地农民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设立创业引导资金,引导、帮助、扶持市民实现创业富民。八是健全农业企业生产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巩固政策性保险险种,开展高效农业、农机具保险。完善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在县级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加快建立全市农业担保公司的联保体系。加大支农投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九是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改进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财政门户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设立“企业之窗”专栏,归集财政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维护好外商投资企业专区,增强政策文件的透明度和时效性。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网上运行平台建设,将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全部对外公开。十是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各处室、直属单位要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并把为企业服务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时将把为企业服务工作情况列为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人事局:(一)建立50家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系点。一是在各行业中挑选有代表性并有人才人事服务需求的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联系点,确定主要联系人和联系部门,建立重点联系制度。每年走访联系企业不少于两次,深入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使用状况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努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才环境和优质的人才人事服务。二是每年组织12次专题研讨沙龙或联谊会等服务联系点的公关活动,并组织好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系点的年会活动,搭建沟通交流和信息互通平台。三是及时、准确掌握服务联系点的规模、业务发展、联系人等基本信息,完善重点联系企业的信息资料和数据更新。通过苏州人事网、苏州人才网、会员邮件、信函等形式及时宣传国家、省、市人才人事政策和重要活动信息,并做好政策咨询和指导工作。四是采取政策宣传、疏导思想、化解矛盾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定企业军转干部思想,凡政策明确能办之事,坚决落实到位;重点解决重病、长期患病企业军转干部特困补助,健全完善走访慰问制度;加强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的适应性培训,切实帮助提高创业、就业技能,继续开展创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五是每年免费为企业举办两次讲座,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主动送教上门,为企业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对参加培训的企业,相关费用可以予以优惠。六是积极宣传政策,办理好在企业工作满三十年且成绩显著的高级专家提高5%退休费比例的工作。七是因地制宜,为企业提供相关人事考试的集体报名和集体领证服务;积极探索人才测评技术,努力配合企业选拔聘用人才,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加快推进“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规划。(二)建立50个领军人才服务联系点。一是以在苏工作院士、苏州市杰出人才、“333”优秀专家、姑苏领军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服务对象。二是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线,及时将国家、省、市有关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活动告知联系对象。三是定期走访联系对象和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了解掌握领军人才在工作、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协调加以解决。四是对联系对象反映的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领导和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三)建立5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服务联系点。一是主动征集了解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进站博士和项目的需求,并组织相关联系点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聘博士后人才,努力消除“空壳运转”现象。二是积极帮助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健全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载体建设,力争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左右,全面促进我市的企业博士后工作。三是主动关心,积极服务进站博士后,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全面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组织专家评估拟出站博士后的科研成果,推动企业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建立50个企业留学回国人员服务联系点。一是积极完善海外留学人才引进政策机制,以政策推动和保障海外留学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整合优势资源,构筑创新、创业、创优的新机制,积极改善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环境。二是围绕留学人才创业载体建设,搭建留学人才创业发展平台,积极协助留学回国人员来苏自主创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为联系企业提供高层次人才培训以及工商、税务等方面的培训,积极提升留学人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三是充分利用江苏省留学生回国创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互通;积极主动获取企业对人才和项目的供需信息,为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项目做好服务,推动引智工作发展。(五)建立50个毕业生就业援助点。一是在市区原有就业援助体系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和补充就业援助单位,并对就业援助单位进行授牌,确保建立由50家以上用人单位组成的就业援助网络。二是定期走访就业援助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帮助用人单位解决在毕业生人才引进方面的实际困难,宣传我市毕业生接收政策和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多接收苏州市区毕业生特别是特困家庭毕业生。三是优先推荐市区特困家庭毕业生,用好市政府实事项目资金,对接收苏州市区特困家庭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按照每接收1名特困家庭毕业生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并通过本地媒体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表彰。四是给予就业援助单位关于见习基地方面的政策倾斜,优先将就业援助单位列入市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六)建立50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绿植布置租赁合同
- 交通枢纽租赁合同
- 铝单板安装合同超市室内装饰工程
- 苗木种植联盟合同
- 招投标环境保护措施与合同管理
- 银行系统防雷施工合同
- 保健品总助岗位招聘合同
- 电力电缆敷设工程合同
- 销售岗位聘用合同模板
- 企业间还款协议
- 职业价值观量表附带评分标准
- 化学检验员(技师)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牵引管管道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模拟题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测试卷A北师大版 (含答案)
- GB/T 16553-2003珠宝玉石鉴定
- 中医妇科常用汤头歌诀
- 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申报表
- 第11章楼盖资料课件
- 动态心电图报告解读及临床应用医学课件
- 高中数学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