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测培训要点一.doc_第1页
卫生监测培训要点一.doc_第2页
卫生监测培训要点一.doc_第3页
卫生监测培训要点一.doc_第4页
卫生监测培训要点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监测培训讲义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童自兵一、卫生监测的概念卫生监测:系指卫生监测机构运用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的方法,对食品、饮用水、化妆品、消毒杀虫药(械)的卫生质量,以及人们生产劳动、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卫生学评价。二、卫生监测的主体及适用范围四川省卫生监测管理办法第二条各级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劳动职业病防治所(以下简称卫生监测机构)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食品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消毒杀虫药(械)等施行卫生监测,都应遵守本办法。卫生防疫站未更名之前,卫生防疫站行使卫生监督、监测职能,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在涉及卫生监测部分都提及到防疫站,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涉及卫生监测时都使用卫生监测机构这个名词术语。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的卫生监测工作。卫生监测机构必须经计量认证取得实验室资质,其检测结果才具有法律效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经计量认证合法有效的卫生监测机构。三、实施卫生监测时所适用的依据(一)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六)商场(店)、书店;(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第十二条 卫生防疫机构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职责:(一)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二)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指导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三)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第七条 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令(251)号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公共场所分为甲类场所和乙类场所。甲类场所包括:(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乙类场所包括: (一)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医疗机构候诊室外的室内区域、学校教学生活场所、写字楼、营业厅及国家机关提供公共服务的办事场所等; (二)网吧、幼儿园、青少年宫等。第八条甲类和从事经营服务的乙类场所单位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众健康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管理的范围和体检的项目的变化:条例规定了公共场所管理的七类二十八种,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车马店基本不存在,许多公园由过去实行门票制管理,逐渐对游人进行开放,对其实行卫生许可的必要性已不在,办法所以把车马店、公园删除,不再纳入公共场所管理范围;但办法新增两款八种乙类场所,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网吧、幼儿园、大于200平方米的营业厅等。乙类场所实行备案制度。办法明确规定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对乙肝病毒携带未做严格规定。监测依据: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包括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发证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时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所进行的卫生监测,促使巩固提高。评价依据:GB9663967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二)、食品卫生监测 食品卫生检测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四条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第六十条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目前餐饮服务业管理现象参差不齐,四川大部分地区仍然由卫生部门代管。我区由卫生执法大队代管。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食品餐饮行业(包括乡镇各类学校食堂)的餐饮具消毒及城区餐饮具集中消毒效果监测。检验和评价依据:GB14934-94餐(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食物中毒概念: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二、食物中毒特征虽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三)消毒卫生监测:2001年11月23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四川省消毒管理条例,条例自二二年五月一日起施行。自卫生部1992年修订消毒管理办法以来,我国首部地方性消毒法规。第十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定期组织消毒卫生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消毒卫生监测频次、数量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收费标准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四川省卫生厅2010年1月制定四川省消毒卫生监测要求,巴州卫发(2010)60号文件全文转发四川省消毒卫生监测要求,要求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托幼机构等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的监测频次:每年2次;监测范围、检验和评价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四川省托幼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卫生监测费我们目前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财政厅川卫计发(1996)第065号文件执行。我们在日常消毒卫生监测中,由于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监测频次未达到国家卫生要求,消毒卫生监测费按照采样的数量和检测的项目收取一定的费用,大家也知道现在高昂的租车费、检验的试剂费、还不算人力费,在监测工作中实收监测费用也低于应该收取的监测费,我们所收的费用全额上缴财政,基层消毒卫生监测工作目前面临怎样一种状态?做,亏本,不做,失职,责任所在,不得不做。近年来,卫生部持续加大对医院感染管理督查力度,各类新规范、新标准和指南相继出台,国内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不断丰富,医院消毒和感染管理已经成为医院评价的重要内容。个别医疗机构负责人不学法、不懂法、自以为是,不为单位长远考虑,不图发展,总认为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是小事,不足为患,认为监测可有可无,对正常的监测工作进行抵触,认识不到位。有些单位做得非常好,非常重视消毒卫生监测工作,对检测不合格及时查找原因,排除卫生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单位管理质量。(四)、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版)1、监测频次;对供水人口2万以上的场镇全年监测4次,2万以下的场镇及自备供水学校每年监测2次。2、检验和评价依据: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及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四、基层卫生防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