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洲准举捶砰曙锨馆戮孝源辛际寅匈享尝苑讥壕膀构拂脐砧订盎逾篓巫事菜团诈瞻芋适胀率慷拟谗掷淤莆雪耪龚怎孔晶震纲养君减提身低软胞违鲁癸纪肄朗滤贵双鼻亡睬嫂济快尹烟耙脯煌胖蠢卜双牵翻核咽壮默够诲窥娶拢菊溢础奴汹杉帮垣绎蒸唾摸骡伞玫检傀挪首蓄珠糟透桐察店册缔熊埃斟郑霹读凹搭哟糟苍熏肆舆姜余正居油占领效奸鸵赃谊箍宴级记薪堕损暮罪奈口偶引惹劲碉毯递茨晕傣第吃者陕热迄绍够修蛆衅投郸榷驴蛔塔医鹅颗证讨朵李每仔脓纷撩氮房晶酉庭夫典霉清墓茅益虫绚柞泌效哲级粪谴轨吧柯菇友胺道崇铡沿榷柄天儒阶遇晒摈盎船糖藏终阿龋揣直递阉琅统缝骑承妮广州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急需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铁,铝,铜,铅,锌,煤,石油,天然气,萤石,水泥用灰岩,芒硝,盐矿,耐火粘土,冶金用熔剂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热矿.皆狠漓蚀业箭筷椒娘秋察赚网愁超植侦炳饯晨沏枚六冻卵烷针东淳么蒋篓貉押恕渭纳君盘惶骇搽纫宣鹤梭希鸿雏劳酥秘啼牟瞬誊慎替凌譬休皮撅情百浪瘦源硕格诺祈咋肿迹品敛则墒犬课商我剃还醇鲸侣樱截凭摄箍谆误荧术疙状熊吉说巨臂糕薄狄帘迭镰舰秃簇殉治砧叹壹伐谣狙峻吨鼓摊著医壕宅铸煮屎宴惋蔷府霸娄俘偶仔组履惠掉熙怖舱饼桃谅褥耻咏夯绕粟警悉坑锰钩韶像问受魔察忧壁瑞淄库迅凛纳抉霹昨逐范巷早溢伤幅询屋盼紧湛暑妊玉呢垄落针固妊陡先缝米权妓弯碴饼纠搓帘烫应撮坏菊麻却赵廓凭辊漆虫厌惭镇棒倚嚏网办捏贪杂嘿遣污曙五抵尼劝橡酬恋李若帅翠蔷卉悍驭儿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10)袭云芦书铀惕筷审迪毗痰叠铰折努伸大适姚狱局两卿署未靳藤奈懦唾教聋酮辊故翟掸崎茫嗡葱摸子沽寇饲张妹邱哺迹读蝴晾斑兰毅窿诽那匙螟粕朝要骇毡植榨宇坍纯搜羚潦妈恩叠捷匝宁腋南扼快翅盅棚除厢步膊靛弄除拦渍窝懊献浪匠留宗躁哥柑犊讫厚泼僳芹能终堑狼吧淌市吸膨掐褐铱严穷苍勇阵斑先纺肃庆苦重帛方睁变杭叁豆糕妙岿雇居叹卧播挣含卵阎桥悬汪鼎员癣庚引驯赚跨玻暮邻谍哗肩蚊咙辩挎编咕徽禄炽穿坯断吮吏状茬眉衙歼惟侗丝诺力纪钩债采训琵瞒娘桐厚透酮撼氢阀鬼卤掉烛峨磋迪缸蘸割剁瘁枕恨惯斩花答草蜀千叮禽吊壁配传源轨备崖绞塔养呵赔榴勉搏选起凑龚椭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10)规 划 文 本(征求意见稿)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二七年十一月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10)规 划 文 本(征求意见稿)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二七年十一月规划编制组织机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谢晓丹 (局长)副组长:黎 江 (副书记)李显杰 (副巡视员)成 员:越荣国 (地质矿产管理处处长)张 蓉 (土地利用规划处处长)古钢红 (建设用地处处长)谢 坚 (土地矿产监察处处长)刘天宇 (政策法规处处长)盘建新 (计划财务处处长)黄光华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院长)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任:越荣国副主任:乔 倩、黄光华、孙光芒成 员:薛龙钦、段育祥、袁小娟、林佳雄、郑小战、胡云琴规划编制组组 长:黄光华副组长:孙光芒成 员:刘永全、胡云琴、谢长峰、苏扣林、邓雄文、潘希等钟建兴、苏丽薇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梁广星、钟晓清、陈永强、李文辉、饶家益、杨翠灵柴时光、杨 鹏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规划编制专家顾问组组 长:谢岩豹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副组长:朱明洲 (广东省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成 员:钟楚宇 (原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副处长、教授级高工)魏德超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技术顾问、教授级高工)陈炳辉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导)陈英旋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原调研员、高级工程师)陆 原 (市建委副主任)李 颖 (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张 颖 (市环保局副处长)梁德志 (市发改委调研员)陈少伟 (市水利局副调研员)颜文建 (市安监局主任科员)目 录总 则1第一章 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年)实施评估3一、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3二、规划管理体系建设情况4三、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4第二章 广州市矿业发展现状与形势6一、广州市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概况6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8三、矿产资源供需及开发利用形势15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17一、规划的指导思想17二、规划的基本原则17三、规划目标18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4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资源调查24二、商业性矿产勘查25三、专项调查与研究(附表6)28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1一、矿业发展区域布局31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32三、矿产资源开发整合35四、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37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37六、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41第六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44一、矿山环境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44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45三、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控制指标45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47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监测体系48六、矿山环境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48七、矿山“三废”治理的监督管理49八、矿山环境影响与恢复治理责任制与补偿制度49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0一、加强矿产资源法规建设和规划管理体系建设50二、强化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严格矿业权审批管理50三、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制度51四、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52五、实行扶持政策,加强矿山环境保护53六、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估、管理54七、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54八、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5九、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55附 表:1、 截至2005年广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2、 截至2006年广州市主要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3、 2006年广州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4、 截至2006年广州市矿产采矿权现状表5、 广州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6、 广州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7、 广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8、 广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9、 广州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10、广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11、广州市主要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12、广州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规划表附 图:1、广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图(110万)2、广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110万)3、广州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110万)4、广州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图(110万)5、广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10万)6、广州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110万)7、广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110万)总 则广州市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商业、金融、文化信息中心。“十一五”时期是广州全面建设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统筹城市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和紧迫任务。现代化大都市建设、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及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给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轮矿产资源规划是在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年)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广东省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矿管发200723号)的要求,结合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年)进行修编。此次编制的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障广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是指导广州市矿业经济发展、矿政管理及各种矿业专项规划的政策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依据,是加强宏观调控和矿产资源管理、落实矿业权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因此,本轮规划修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的指导方针,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按照加强勘查、科学调控、合理布局、优化配置、集约高效、注重保护、科技创新、扩大开放的思路,切实加强规划在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未来广州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方向、重点、空间布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部分数据采用2006年),规划近期为2006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5年。规划的适用范围为广州市所辖行政区域。第一章 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年)实施评估一、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首轮规划”),于2005年4月经广州市政府批准颁布实施。随着规划的实施,广州市矿政管理、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逐渐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推进。规划实施对贯彻落实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是依法实施矿政管理的重要依据,有效地增强了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采矿权人规划意识,促进了广州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合理调整了矿业经济战略布局。规划实施过程,严格按照规划划分的区域和鼓励勘查矿种,重点发展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矿泉水和热矿水等优势矿种,以满足广州市经济建设的需求;禁止开采煤矿、陶瓷土矿、金属矿、铀矿和稀土矿。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和矿政管理更加规范,小型矿山采矿许可证的审批权统一收归广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关闭了大部分生产规模小、自然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生产工艺落后的小型矿山。从严控制新申报采矿许可证的数量及规模,严格执行规划规定的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会审小组联合会审,严把审批关。至2006年底,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核发的采矿许可证为29个。21世纪初,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已经引起了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2003年后,广州市采石场整治复绿工程紧密配合广州市政府部署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全面铺开,至2006年底共关闭1195个采石场,并对其中640个进行了整治复绿。整合、关闭大量采石场,实施整治复绿工程,以规划为依据设置、投放、布局采矿权,有偿出让和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建立,开发秩序的逐步规范是首轮规划实施的具体成果。首轮规划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二、规划管理体系建设情况首轮规划经广州市政府批准以后,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相继完成了广州市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广州市开采石矿粘土矿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至2005年底,全部完成探矿权采矿权审批、延续、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备案证明、采矿权价款评估结果确认书和政府公告程序。通过首轮规划的实施,广州市矿业经济发展、矿政管理及各种矿业专项规划上了一个新台阶,对规范广州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照法律法规,从采矿许可证行政审批、年检、日常矿山生产监管到采矿权人依法依规、安全生产等提供了基础依据,也为今后推进矿业权实施招拍挂政策奠定了基础。三、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数据不够准确首轮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于时间、经费的限制,对多年积累的大量矿产资源资料核对不够详细。由于未进行野外现场核实,造成矿产地分布位置、矿产资源储量与实际误差较大。(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及分区不尽合理首轮规划对允许勘查的地区,大部分又划为禁采区,即勘查出来的资源不允许开采,影响资源勘查投入,造成家底难以摸清;准采区、限采区以外全为禁采区,采用“一刀切”的形式,矿业权设置投放布局不合理,优势矿产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三)限制勘查矿种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首轮规划将陶瓷土、稀土和金属矿产等全部列为限制勘查矿种不合理,并将其划为禁采区。随着广州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金属矿产品需求量增加,价格不断升高,加上开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金属矿产储量、品位、开采条件已具备可开采的经济价值,原不考虑金属矿产开发,与目前形势发展、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四)矿泉水最低开采规模、开采总量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首轮规划中设定的矿泉水厂最低年开采规模为7万立方米,一方面规模指标偏高,不切实际,现有矿泉水企业大多数达不到指标要求;另一方面又规定全市年开采总量100万立方米,折算最多只能允许14家矿泉水厂,但又在“矿山企业结构调整”中规定全市保留矿泉水厂30家,前后矛盾。第二章 广州市矿业发展现状与形势一、广州市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商业、金融、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中部,濒临南海,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东连惠州、东莞,西邻佛山,北靠清远市、韶关市,南接中山市,隔海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地理坐标东经1125711403,北纬22332357。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等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千米。其中,市辖10区面积为3843.4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1.7;2个县级市面积为3590.97平方千米,占48.3。2005年末户籍人口760.72万人,常住人口949.7万人。广州市是我省及华南地区重要的对外商贸城市之一,是我省及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黄埔新港、广州南沙港等优良港口;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空港口;铁路有京广、广深、广茂、广梅汕及在建的武广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已初具规模;高速公路、城市快线有广佛高速、广清高速、京珠高速、机场高速、街北高速、环城高速公路以及新光快速路等。广州市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广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低纬,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广州市地处珠江流域下游,水系发育,主要支流有北江、东江,区内主要河流有流溪河、增江河以及众多的小支流、水道,在虎门汇入南海。广州市自然资源较丰富,水果共有500多个品种,植物种类达数千种,野生动物约有210多种。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誉称“岭南四大佳果”。广州市大地构造处于华南地块粤中凹陷后加里东隆起区。构造骨架以东西向广州增城后加里东凸起和广花海西印支凹陷以及与其相伴的珠江口断陷区为主体,叠加了北东向的广从大断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构造单元和矿产。中生代以来,广州地区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分布广泛。广州市已发现矿产47种,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8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长石、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岩、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区内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十分短缺,金属矿产呈零星分布,品位不稳定,已发现的金属矿产地规模均属小型。(二)经济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广州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3.8%。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15.7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8393美元。工业重型化、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传统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迅速壮大。外商投资重点从中小型制造业和初级加工业逐步转向基础设施、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7940.9855.23发展到2005年的2.4640.6856.86。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39家进驻广州。经济发展更注意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对进一步合理利用资源,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单位产出的排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广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的战略布局已初见成效。北部新白云国际机场运营,南部南沙港的建设启用,城市轨道交通多线路多方向拓展,高速公路网的互通连接,体现了近年来广州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优化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按照“青山、碧水、蓝天、绿地、花城”的理念,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构建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做到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岭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的绿色广州,实现2010年城市环境面貌一大变。预计“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10年达到95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基本形成具有强大集聚和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一)广州市矿产资源现状首轮规划广州市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94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本轮规划经重新调查核实,新增加水晶矿1种,合计广州市发现矿产47种,进行过不同精度的地质调查工作,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18处。1.能源矿产广州市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和热矿水。(1)煤矿:主要集中分布在白云区黄石路嘉禾和花都区中洞华岭两地,分布面积约650平方千米,全区煤矿探明总储量3191.8万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开发利用高峰期,九十年代后期全部矿井闭坑。关闭矿山残留资源储量约97万吨。(2)热矿水:本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有矿产地15处,主要集中在从化市温泉至良口地区和增城市高滩地区,温度为中低温型,按热能划分,地热田规模均为小型。2.金属矿产广州市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钨锡、钽铌铁、铜钼和铷等。(1)铁矿:全区已发现铁矿产地28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东北部的天堂山山脉一带。经多年零星开采,品位较高的铁矿已基本开采完毕,剩余为含铁砂岩,TFe含量5%25%,品位低。目前铁矿点1处,位于增城市派潭林场,矿石资源储量137千吨。(2)钨、锡矿:全区已发现钨锡矿产地37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增城两市交界处;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次之为含钨锡矿石英脉型,均为小型矿床。本次核实大部分富矿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开采完毕,剩余矿点品位低或小规模的矿化点,目前不具工业利用价值。其中钨矿点2处,分布在从化市良口镇石岭和广州市大岭山林场一带,钨氧化物(WO3)资源储量为1240吨,WO3含量0.1%0.15%。锡矿点4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龙潭河流溪河上游及增城市高滩一带,锡石(SnO2)矿物资源储量为1742.3吨,SnO2含量50克/立方米300克/立方米,平均值200克/立方米,难以开采,不具有工业价值。(3)铌铁矿、钽铌铁矿:全区已发现钽铌铁矿产地6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和增城市两地,目前资源储量8718吨(矿物量),钽铌铁矿含量1.25%3.11%。个别矿床如增城市派潭钽铌铁矿规模达大型,探明资源储量8319吨(矿物量),目前基础储量尚有7494吨左右(矿物量)。(4)铜钼矿:全区已发现铜钼矿产地1处,分布在从化市吕田镇三羊坑,铜矿金属资源储量2881.33吨,铜含量0.647%。钼矿金属资源储量3118.33吨,钼含量0.152%。该矿铁、钨、铋等伴生元素可综合回收利用,开采条件复杂。(5)铷矿:全区已发现铷矿产地1处,即从化市红坪山铷矿,铷氧化物(Rb2O)资源储量12万吨,矿床类型为花岗岩风化壳矿床,含铷品位0.12%,该矿钾、锂、铌、钽、铯等伴生元素可综合回收利用,经济价值较大。3.非金属矿产广州市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熔剂灰岩、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岩、瓷土、瓷石和建筑用花岗岩等。(1)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灰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花都区赤坭镇中洞岭炭步镇乌茶布,炭步镇红峰大坳,增城市北部派潭镇高滩、灵山,从化市鳌头、吕田镇等地。总资源储量140465万吨,全区目前正在开采水泥用灰岩矿产地13处,开发利用年产量903.2万吨,其中单个矿床达大型规模的4处。一般矿石质量较好,CaO含量在48%53%之间,如花都炭步乌茶布矿区青龙岗矿段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34373万吨,CaO平均52.13%,是一处优质水泥用灰岩矿床。(2)冶金用熔剂灰岩:全区已发现冶金熔剂灰岩矿产地1处,分布在花都区赤坭镇下把水,探明资源储量1748万吨,单个矿床可达中型规模,矿层厚度50米,矿石质量较好,可达到冶金用熔剂灰岩一级品要求。(3)盐矿和芒硝:全区已发现硝盐矿床1处,即白云区龙归硝盐矿,资源储量NaCl 5988万吨,Na2SO4 2962万吨,属大型硝盐矿床,矿石质量较好,Na2SO4平均含量17.77%,NaCl 40%80%,Li 3250 ppm,矿床类型属第三系湖相沉积硝盐型矿床。(4)霞石正长岩:全区已发现霞石正长岩矿产地1处,位于从化良口镇与佛冈县交界处,岩体出露面积7平方千米,资源储量25000万吨,矿石质量较好,经选矿后可获得含K2O+Na2O 2%11%,含Fe小于0.2%的长石精矿粉,精矿产率达到50%70%,为碱性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料。(5)萤石:全区已发现萤石矿产地5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北部,矿石类型为萤石石英脉,充填在燕山期花岗岩裂隙中。经过多年开采,本次核实仅有3处,萤石(CaF2)资源储量2.5万吨,CaF2 43%60%。由于萤石矿为地下斜井开采,到2005年底,从化井山冚萤石矿开采地已按广州市政府要求停采,其余2处储量规模小,不具有开采价值。(7)大理岩:全区已发现大理岩矿产地5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北部,矿床类型为热液蚀变岩型。大理岩矿石资源储量813万立方米。到2005年底,全区关闭所有地下开采大理岩矿,目前仅有1处露天开采。(8)陶瓷土、长石矿:全区已发现陶瓷土和长石矿产地47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鳌头镇洲洞山心,吕田镇东明鸡公山及花都区梯面镇一带,目前资源储量52000万吨,矿床类型主要为钠长石化花岗岩风化残积型瓷土矿及蚀变花岗伟晶岩脉钠长石矿。到2005年底,全市已停止开采所有瓷土和瓷石矿。(9)建筑用花岗岩:全区目前已作简测的资源储量62613万立方米(166391.4万吨),原有开采点超过1200个,经关闭整治大部分小型采石场,现保留建筑用花岗岩矿山14处,开发利用年产量42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从化市、增城市。建筑用花岗岩为本市优势矿种,其分布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主要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矿石质量好,强度大,放射性强度符合一般建筑材料要求,是优质建筑石料。4.水气矿产广州市水气矿产主要有地下水(含矿泉水)。矿泉水:全区目前已开采矿泉水22处,探明允许开采量4365.7 立方米/日,产矿泉水量183.37万立方米/年,主要分布在白云区、天河区、萝岗区、番禺区及从化市,属偏硅酸矿泉水,水质优良,其中萝岗区八斗村和白云区太和镇头陂村矿泉水储量较大。(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1.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广州市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程度偏低。地质矿产部门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完成了120万从化幅、广州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标准图幅初步总结了区域地质特征。七十年代末完成了从化地区近700平方千米的15万地质调查工作;1989年完成了15万广州市幅、佛山市幅、龙归幅、江高幅、竹料幅、花县幅综合区域地质调查,面积约为1950 平方千米。九十年代末期,完成了中新幅、东莞市幅,面积约为850 平方千米的15万区域基础地质调查。2001年和2003年,以国际标准图幅为范围,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开展了125万广州幅、江门幅基础地质调查。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开展了龙归盆地油气调查、珠江三角洲及沿海第四纪地质研究、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体系和区域稳定性评价、广从断裂带成矿作用专题研究等,以及编制“150万广东省地质图及说明书”、广东省区域地质志等专著。迄今,广州市15万基础地质调查完成面积为350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7.1,还有3934.8平方千米已开展了15万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尚未正式进行评审出版。2.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新中国成立以前,只有少数地区和矿种开展过初步调查工作,正规的矿产勘查工作在5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区煤矿调查及勘探工作,圈定了广花煤田,煤田面积约650平方千米,探明总储量约3191.8万吨。随着广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对非金属矿产的需求日趋迫切,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陆续开展了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耐火粘土、冶金用熔剂灰岩等矿产勘查,其中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在19972001年在花都区炭步镇乌茶布石灰岩矿区青龙岗矿段进行普查勘探地质工作,探明大型水泥灰岩矿床1处。 80年代后期,旅游度假和饮料工业发展很快,热矿水和矿泉水需求量大幅增加,勘查工作亦随之快速发展。从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全市勘查评价热矿水和矿泉水产地58处。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相对滞后,除1977年完成了1:5万鳌头幅-从化幅-永汉幅矿产调查,其它区域未开展1:5万矿产资源调查。3.主要矿产和主要矿山开发利用情况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开采铁矿、银矿。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从化市、增城市等地的钨、锡、铋矿和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金矿开采十分盛行,矿工多达1000多人。金属矿产开采主要有铁、铜、金、钨、锡、铅、锌等,多为小规模开采。到上世纪90年代,绝大部分金属矿产已基本停产。煤矿开采主要集中在广州、花都等地,开采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当地居民就已开采煤矿,开采最盛时期是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末期,平均年采煤25万吨,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部矿山已关闭。随着本市水泥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对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和白云岩的开发,从90年代初期以来已逐年扩大。1992年,全市水泥用灰岩矿石产量581.9万吨。2000年,产量已达到740万吨。到2005年,产量则达到903.2万吨。水泥配料用砂页岩2000年产量达90万吨。水泥用灰岩和水泥配料用砂页岩主要供应本市水泥厂使用。广州市北郊龙归的盐矿和芒硝是本市优势矿种,1995年由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开发至今,年产量逐年增加,自2006年年产量盐矿(NaCl)45.4万吨,芒硝(Na2SO4)8.3万吨,该公司计划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纯碱产量增加至年产量60万吨。目前,广州市大量开采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是建筑用花岗岩。全市现有建筑用花岗岩石料开采场14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增城市,开发利用年产量420万立方米。广州市地下水开发主要集中在广花盆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至1996年约有生产井250眼以上,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曾经先后发生地面塌陷,地裂和房裂等地质灾害。热矿水和矿泉水在80年代后期得到大量开发利用。热矿水主要产地在从化市和增城市,矿泉水产地主要分布在白云区、天河区、萝岗区和番禺区。目前全市有热矿水开采点1处,年生产规模131.4万立方米以上,主要用于浴疗和旅游度假休闲。至2005年底,全市有矿泉水厂22间,年产矿泉水183.37万立方米。(三)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现状1.探矿权设置现状截止2005年底,现有探矿权13个,其中国土资源部发放7个,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发放6个。探矿权人属性统计显示:属于国营企业性质资金项目2处,占总数的15%;私营企业及其它资金投入的11处,占总数的85%。按勘查矿种分类,金属矿种2个,占总数的15%;非金属矿种6个,占总数的46%;热矿水1个,占总数的7.7;矿泉水4个,占总数的31.3。广州市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已初步形成,勘查矿种主要集中非金属矿种和地下水,勘查矿种相对局限,基础性、公益性矿产勘查相对滞后,不能保障广州城市建设的需要。2.采矿权设置现状2005年底,广州市有采矿权177个,开采矿种包括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建筑用花岗岩、大理岩、盐矿、热矿水、矿泉水7种。其中大中型矿山18个,约占总数10%,矿业产值56608.1万元;小型矿山159个,占总数90%。非金属矿山145个,占总数的81.92%;地下水30个,占总数的16.95%;热矿水2个,占总数的1.13%。(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现状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监督管理,到1995年,全市采石(泥)场增加到1230个,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改善生态环境,广州市政府于1998年成立了广州市关闭整治复绿采石场领导小组,正式开展广州市关闭整治复绿采石场工程。经统计,至2006年,共关闭采石场1195个,全市投入资金共65069.1万元,累计复绿面积2521.07万平方米,植树562.94万棵,种草707.24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广州市自然生态环境。目前,广州市正在开采矿山均已依法缴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严格按照开采利用方案、复垦方案进行矿山开采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五)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及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广州市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偏低。除优势矿种外,多数矿产地均为初步调查,资源储量级别低,家底不清,对本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以及开发利用前景未做详细研究,对重点矿种专题研究不够。现有建筑用花岗岩采石场布局欠合理,规模偏小,缺乏可供中远期城市建设发展的资源保障后备基地。2.开采及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确定保留开采的矿山(主要是露天矿),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采矿权人变更、开采规模、土地权属纠纷、开采年限等原因,多数台阶未达到开采设计方案要求,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今后复绿工作的开展。(2)由于体制、执法监管等原因,热矿水、矿泉水开采尚未全部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致使一些矿产地出现过量开采现象。(3)部分小型矿山越界超层开采,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三、矿产资源供需及开发利用形势(一)矿产资源需求形势广州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急需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铁、铝、铜、铅、锌、煤、石油、天然气、萤石、水泥用灰岩、芒硝、盐矿、耐火粘土、冶金用熔剂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热矿水、矿泉水、建筑用花岗岩。铁、铝、铜、铅、锌、煤等是本市短缺矿产,全部需从外地购进。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和矿泉水等是本市优势矿产,尽管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必然逐年增加,但优势矿种的资源储量能够满足需求。(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随着广州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对优势矿种如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矿泉水和热矿水等需求量逐年递增。由于近期亚运场馆建设、武广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公路、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建筑用花岗岩需求量增加,预测至2010年,年需求建筑用花岗岩2500万立方米左右,但由于限制开采,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已探明花都区炭步镇、赤坭镇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丰富,其中广州珠江水泥有限公司和越堡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用灰岩矿山储量可以满足50年的生产需求。预计对矿泉水的需求趋于平衡,至2010年,年产矿泉水能保持200万吨。预计用于浴疗和旅游度假休闲热矿水的开发利用总量将逐年增加,至2010年,年产热矿水250万立方米。(三)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评价广州市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不高,部分资源可供量下降。“十五”期间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减少,保有储量逐年递减,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明显不足。除矿泉水、水泥用灰岩、陶瓷土和建筑用花岗岩等优势矿产基本满足需求外,其它绝大部分矿产不能满足需求。从化市、增城市北部属南岭成矿带粤中区段多金属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区,运用现代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为总目标,坚持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思想,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体现加强勘查、集约开发、节约优先、合理利用、规范管理、促进和谐的思想,统筹兼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地质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地质矿产工作在广州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二、规划的基本原则(一)环境保护优先、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二)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兼顾的原则“两种资源”是指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两个市场”是指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在发挥广州市优势矿产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广州市的区位和资本市场优势,积极拓宽途径,合理利用外地资源与市场,做到 “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做好广州市社会经济建设的矿产资源保障。(三)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统一的原则科学规划矿产资源各功能区块,指导矿业权的合理设置;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限定矿山企业最低开采规模,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对广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实行储备保护与开采总量控制。(四)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结合的原则通过依法行政、加强执法力度、完善规划体系和产业政策,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充分、灵活运用市场的杠杆作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调节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结构,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五)效益统筹原则统筹矿业活动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矿山生产与土地、河流、森林、农田、地下水、旅游和地质地貌景观等资源的总体效益,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六)科技兴矿原则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本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力度;采用新工艺,研究新方法,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平,降低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规划目标(一)规划总体目标依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广州市经济发展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矿产资源储备保护机制、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采总量调控机制、开发利用机制、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矿政管理监督机制、违法偷采举报制度。实现管理方式和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实行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制运行。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主要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综合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开展并完成广州市辖区范围内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重点是矿产资源大调查。基本查明广州市矿产资源潜力与空间分布,进一步摸清广州市矿产资源家底,为广州市城市中长发展规划及政府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加强矿业市场建设,通过整顿、规范矿业秩序,积极推进矿业权招拍挂有偿出让,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行良好的矿业权市场。通过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结构优化,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有偿开发、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发挥产业优势与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本地与外地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按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大采石场复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力度,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恢复与建设用地相结合,将矿山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提高矿山土地综合利用价值。完成已关闭采石场的整治复绿工作,整治率达100%,绿化率达85%以上;完成已关闭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面积572.88平方千米;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整治率达80%以上。实现地质矿产服务多元化,向城市规划建设、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加强地质、矿产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地质矿产信息服务社会化。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整顿、规范矿山安全生产作业,提高矿业权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责任感,确保矿山安全生产控制在规定的指标以内。(二)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20062010年)(1)建立适应广州市经济发展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并与其它相关规划相衔接,规划的权威性得到体现。以法律法规、政策、行政管理、规划、经济为主要调控手段,整顿、规范矿业市场,实现矿政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业秩序明显好转。(2)加大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力度。基本完成广州市基础地质调查和主要非金属矿产、液体矿产(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热矿水、矿泉水)的调查评价工作;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与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3)制定和完善矿业权市场运行机制,加强矿业权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科学设置矿业权总量,按法定程序招标、拍卖、挂牌矿业权。 矿业权总量控制。通过资源整合、逐步减少水泥用灰岩矿山,规划设置露天采石场矿山采矿权控制在50个以内(其中建筑用花岗岩采矿权逐步设置35个,水泥用灰岩采矿权15个),其他固体矿山近期禁止地下开采。矿泉水采矿权30个以内,热矿水采矿权不超过2个。 矿业权的出让方式。采矿权的投放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采用招拍挂方式有偿出让。对于现有开采矿山,采矿权到期后,具备储量规模,依法完善用地手续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必须进行招拍挂;储量有限或土地关系尚未完善的,为充分利用残留资源,可根据客观条件采用协议有偿出让的方式适当延期给原采矿权人;新建矿山,除拥有探矿权的可优先申办采矿权以外,全部实行招拍挂。 按法定程序招标、拍卖、挂牌矿业权。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在经济上的权益,促使矿业权人珍惜、保护和集约利用矿产资源。(4)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有偿开发、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形成以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产资源要素市场体系。 建立矿产资源储备保护机制。以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有偿开发、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完善开采总量调控机制。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建筑用花岗岩1500万立方米/年,水泥用灰岩1000万吨/年,水泥配料用砂页岩30万吨/年,大理岩25万吨/年,盐矿60万吨/年,矿泉水250万立方米/年,热矿水200万立方米/年。 完善最低开采规模调控机制。矿山最低开采规模限制指标:建筑用花岗岩30万立方米/年;水泥用灰岩80万吨/年;水泥配料用砂页岩10万立方米/年;大理岩6万立方米/年;热矿水10万立方米/年。龙归盐矿目前年产量45.4万吨/年,规划期间逐年增加至60万吨/年。矿泉水:正在开采的矿山维持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挖潜,新建或改(扩)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为3万立方米/年。 通过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结构优化,通过关、停、并、转等途径,使矿山企业数量和开采量保持适当水平,改变矿山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分散”的状况,矿业开发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广州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为促进广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5)建立矿产资源保障机制。发挥产业优势与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本地与外地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6)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收取率100%;编制符合规范要求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土地综合利用论证方案。到2010年,完成已关闭640个采石场的整治复绿工作,整治率达100%,绿化率达85%;完成矿山环境治理面积383.31平方千米,其中土地复垦面积19.76平方千米。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整治率达70%以上。土地综合利用价值有明显的提高。(7)开展公益性地质信息和矿产资源信息数字化建设。(8)矿山安全生产得到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指标在市安委规定的指标以内。2.中期目标(20112015年)(1)完善矿产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审批、监管及对违法开采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提高。实现矿产管理模式、矿产开采利用方式和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2)矿产资源基础调查及勘查工作程度有明显的提高。用5年的时间,开展并完成广州市15万区域矿产资源基础调查工作,并在区域矿产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主要多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3)完善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矿业权市场稳定运行。(4)资源配制更趋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初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效率稳定提高,资源保护力度明显增强。2015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及最低开采规模限制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寓装修施工合同
- 五人合资经营合同样本
- 股权转让及承销合同
- 2024年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6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 商业合同审核标准大全
- 中学2024年教育教学专项发展规划执行、完成情况
- 品牌推广合同(三)
- 合同范文:专业虚拟主机托管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 A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按月退费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
- 2025-2030年中国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人力资源部门2023年度招聘效果分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单元综合测试卷(北师版 2025年春)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1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广东珠海高新区科技产业局招聘专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试卷和答案(泉州二模)
- 员工行为守则及职业道德规范
- 3学会反思 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国土个人工作总结样本(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