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史上芦山的红色印记.doc_第1页
长征史上芦山的红色印记.doc_第2页
长征史上芦山的红色印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史上 芦山的红色印记 长征期间,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先后在1935年6月和1935年11月进入芦山,并在芦山建立红色政权,为芦山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6月29日,红军后人傅晓钟、倪延华、梁宁宁和陈军等人来到芦山县,参观芦山红军遗址,感受红军精神。傅晓钟、倪延华、梁宁宁和陈军等四位红军后人中,有三人的父亲曾参与长征,曾在芦山战斗过。傅晓钟是红四方面军原政治部主任、中共四川省委原书记傅钟之子,倪延华是红四方面军原参谋长倪志亮之子,陈军的父亲曾参与红四方面军长征。梁宁宁的父亲是老红军、解放战争烈士。据介绍,陈军是成都某红军后人艺术团负责人,此次是他邀请三位红军后人到芦山,见证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感受红军精神。当天,红军后人与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研究芦山红军文化。“我为芦山传承和发扬红军精神所作的努力而感动。”在交流中,傅晓钟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芦山,芦山的红色文化很丰富。”随后,在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人员的陪同下,红军后人到芦山县红色遗址了解当地红军文化。长征时期中共四川省委遗址罗纯山下,彩旗飘扬。青衣江畔,赞歌悠扬。走进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芦山县城,处处可见红军留下的红色遗址。“芦山共有革命遗址遗迹74处,首批挂牌26处。”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骆志勇带着傅晓钟一行,来到骆家营。芦山县委党校门口挂上了“中共四川省委遗址(1935、111936、2)”的标识牌。“这是1935年红四方面军南下在芦山县建立的省委,是最早公开挂牌成立并以中共四川省委命名的中共四川省委遗址。”骆志勇说。傅钟当时担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随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等住在城外十多里的任家坝,但天天要骑马到城里工作。芦山城里的四川省委,是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建立的最后一个省委。骆志勇向傅晓钟介绍了傅钟在芦山开展革命工作的情况,自中共四川省委成立后,许多地方党政干部积极努力发动群众,对当时红军之作战会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尤以粮食之供给,表现成绩更大。1936年2月,傅钟随红四方面军北上。“你的父亲在芦山工作了4个月,为革命作了不少贡献。”骆志勇说。1955年,傅钟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现在,芦山县结合灾后重建沿江路改造工程,拟恢复迁建位于县城周边的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苏维埃等重要革命遗址,整合县委党校资源,在红色遗址群纪念馆内建红军文化和地震灾区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在芦山县委党校外的稻田边上,还有一面仅存的墙。墙上长着荒草,难掩墙内曾有的辉煌,而旁边的小路向远处延伸,仿佛也诉说着一段令人昂扬的历史。“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芦山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南下芦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在芦山县城内设立了党、政、军、后勤、保卫等严密、高效的组织机构。至今,城中仍保留着大量的红军时期的历史遗迹,她是芦山县城的重要精神财富,在文化、观念上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芦山人。2007年,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驻地、红三十军军部遗址被批准为第7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骆志勇给大家介绍说。如今,这些红色遗址遍布在芦山县城周边及各乡镇,不时会迎来红军后人或是旅游者的参观。骆家营的记忆6月29日下午,芦山县城外,龙尾山下,骆家营的村民们正举行着酒宴。骆志勇带着红军后人登上一户正在修建的4楼平房房顶。往下望,大约2000多平方米的老屋群映入眼帘,三道天井,四重四合院,构成深深院落。骆志勇说:“这处老屋民房与当时的史料描述十分相像。当时省委机关多个部门,占的面积应该不止党校那一处,这应该算其中的一部分。”中共四川省委从1935年11月中旬建立,到1936年2月撤离期间,曾多次举行党的会议,发展党、团员。据相关史料记载,1936年1月16日至21日,中共四川省委举行了由6个县苏维埃代表300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省苏维埃代表大会。大会宣布成立四川省苏维埃政府,选举熊国炳为主席。会址舒家大院仍在。这里竹林青青,幽静朴素。虽然部分建筑已经改变,但还留有当年四合院的痕迹及部分老屋。当地老人说,当时,从各县来的代表就在这四合院开会,他们砍下大树,架在院内,敌机从空中看,以为是一片树林,也就不会轰炸了。87岁的骆承益自小就生活在骆家营巷。在他的记忆中,在省委驻地进进出出的人都很平凡,最常见到的是一个“科长”,他负责访贫问苦,同周围的群众关系很好。还有一个女同志,是做群众工作的,很多红军政策都是她来宣传。白天,四合院总是静悄悄的,晚上,说话的声音,马蹄声就透过木板传了过来。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骆家营,在高楼与古屋的争夺战中,古老房屋的建筑群正在逐渐缩小。“县里正在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将这些遗址保存下来,展现红军长征在芦山的精神。”骆志勇说。红三十军军部遗址踏着乡间水泥路,傅晓钟一行来到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这里有一棵千年金丝楠,很有特色。”骆志勇带着众人往山坡上前行。只见一棵金丝楠直矗云天,树干直径有2米多,六七人合抱才行,树高20多米,树冠面积有几百平方米。“一枝树枝长得很像马头。”众人都被这景象吸引,骆志勇说,“传说那像马头一样的树枝是徐向前元帅的战马病死后,埋在树下慢慢长成的。”树下有一水井,井水冬暖夏凉,井水从树根下冒出。如今,那马头样的树枝仿佛回忆着当年徐向前元帅在此的点点滴滴。随后,傅晓钟一行来到一处四合院,上面挂着“红三十军军部遗址”的牌子。“古色古香的房子曾是红三十军办公的地方。”62岁的骆朝群兴奋地给一行人讲起她所知道的红军故事,骆志勇不时地补充,令众人荡气回肠。青龙场战斗一名红军战士手持步枪冲锋杀敌,一位农民飞奔指方向,一名红军吹号手昂首吹号绿油油的稻田里,矗立一座石台,上面是红军雕像,石台上书“青龙场战斗遗址”。参观了红三十军军部遗址后,傅晓钟一行来到龙门乡红星村,参观青龙场战斗遗址和红军长征青龙场战斗纪念厅。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攻打芦山县城,川军杨国桢师固守不出,红军不便硬攻,为夺取芦山县城,改攻县城北20公里之青龙场。5日,红九军二十五师攻占青龙场,隔河与同日经五家口增援的川军石照益旅对峙。7日,红三十军八十八师经太平场、宝盛场、玉溪河、镇西山、钟宝山、五家口,截断尾随石旅的周重生旅增援部队。9日夜,红八十八师从钟宝山向西包抄石旅,同时,红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从青龙场巧渡芦山河;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一个营从王家坝东渡芦山河,三面夹击,石旅不得已丢掉碉堡,沿芦山河向芦山县城败退至甘溪坝、石山寺一带被红军围歼。红军伤亡、俘虏石、周两旅5700余人。朱德在青龙场的战斗是天芦战役中的模范战例中赞扬:“此一战斗彻底消灭了刘湘的主力劲旅,如不重新补充整理,决难恢复他的战斗力。而不仅仅是打垮了敌人,追获一些枪支可比”。站在雕像前,骆志勇介绍说,红军的战斗精神激励着芦山人民,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的施济荣等人,自筹资金,修建了红军长征青龙场战斗纪念厅,在纪念厅里,向世人展示了那一场“模范战例”。红四方面军鏖战芦山小桥、流水、人家村民们在河边的大树下乘凉,聊天。好一幅乡村图画。傅晓钟一行来到芦山县清仁乡仁家村(小地名仁家坝)石家沟,感受着这里的农村风貌,听这里的红军战斗故事。1935年11月2日起,红四方面军攻占芦山城的战斗在县城以北六公里的任家坝展开。任家坝为北面通往县城门户,地势十分险要,北靠险峻的大岩峡,西傍西川河,东依山丘,形成仁家坝的天然屏障。敌军在这里构筑了大量的碉堡、工事。战斗打响后,敌我双方在仁家坝东部边沿地带的曹家山、七里山、尖峰顶等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军曾几次出动飞机助战,在红军英勇顽强的攻势下,仁家坝守敌刘湘军教导师第一旅被红军歼灭。红军向东、南推进,继又在东面青龙场、隆兴场及清源乡天公山(今清仁乡)等战场同敌军激战。5日前后,红军进攻至城下,此时打算败逃的国民党军在城内抢劫,造成火灾。芦山城东南被焚。敌军师部驻地起火,敌军惊恐,防线更加动摇。10日,红军一部攻占了天全县城,协同攻城部队包围芦山。芦山县城守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纷纷向城南芦山岗、飞仙关逃走。11月12日,红四方面军占领了芦山县城。战斗结束后,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王维舟、李先念、傅钟、熊国炳等红军将领先后到达芦山。红军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机关也先后迁入芦山县城及附近地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当时随四方面军行动)驻仁家坝石家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曾驻双河场马河坝(后迁仁家坝石家沟),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苏维埃等驻芦山县城。“当时,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就住在这里。”走进仁家村协和组114号,一个古色古香木质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