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ww.CRTER.org马文辉,等. 镁金属生理作用及其调节骨代谢效应镁金属生理作用及其调节骨代谢效应马文辉,张英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51)文章亮点:1 此问题的已知信息: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医学材料,但镁金属在生理环境下的快速腐蚀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另外,镁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机体的许多生物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文章增加的新信息:文章从镁金属的应用进展、镁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综述。可知可降解镁合金是一类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新型生物移植材料,并且,镁是活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阳离子之一,是每个生物学过程所必需的一种辅助因子,镁缺乏可引起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多种疾病,它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骨的转化。3 临床应用的意义:通过此综述有助于较全面地了解镁金属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前景。但关于镁材料的性质及镁对机体生理活动和骨代谢调节的机制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予以阐明,同时,了解镁离子对骨生理的影响,对于镁金属的临床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镁;生物降解;腐蚀;调节;细胞活性;成骨细胞主题词:生物相容性材料;镁;腐蚀;综述基金资助:河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12966116d)摘要背景:镁是一种高强度的轻量金属,可在生物环境下降解,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医学材料。但其在生理环境下的快速腐蚀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另外,镁在许多生物学反应及骨代谢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回顾总结镁金属的应用进展及其在体内的生理作用与机制,并对其调节骨代谢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总结并归纳发表于相关核心期刊上的关于镁金属材料研究及镁调节细胞生理和骨代谢的文献。对于以镁金属作为辅助材料或未将镁作为细胞生理调节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则不予参考,另外,特别关注镁对骨代谢相关细胞生理调节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可降解镁合金是一类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新型生物移植材料,并且,镁是活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阳离子之一,是每个生物学过程所必需的一种辅助因子,镁缺乏可引起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多种疾病,它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骨的转化。但关于镁材料的性质及镁对机体生理活动和骨代谢的调节机制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了解镁离子对骨生理的影响,对于镁金属的临床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马文辉,张英泽. 镁金属生理作用及其调节骨代谢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432-439.Development in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and bone metabolism of magnesium Ma Wen-hui, Zhang Ying-z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urgery, the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Orthopedic Biomechanics i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51, Hebei Province, China)马文辉,男,1973年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汉族,河北医科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创伤及组织工程材料研究。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44(2014)03-00432-08稿件接受:2013-11-02 Ma Wen-hui, Studying for doctorat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urgery, the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Orthopedic Biomechanics i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51, Hebei Province, ChinaAccepted: 2013-11-02AbstractBACKGROUND: As a lightweight metal wi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similar to natural bone, a natural ionic presence with significant functional roles in biological systems, and in vivo degradation via corrosion in the electrolytic environment of the body, magnesium (Mg)-based implan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erve as biocompatible, osteoconductive, degradable implants for load-bearing applic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Mg, as a critical mediator of cellular growth and activities regulation, is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intracellular cation wher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zyme function and trans-membrane ion transport.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physiological role and mechanism of Mg, and to review its regulation of bone metabolism.METHODS: Papers addressing application, physiological and bone metabolism regulation of Mg published in core periodicals were reviewed. Studies in which Mg were used as an assistance materials, or articles regarding cell physiology in which Mg were not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were excluded. Literatures concerning the regulation of bone turnover by Mg were given special attention.433 P.O.Box 1200,Shenyang 110004 RESULTS AND CONCLUSION: Mg alloys are cytocompatible materials with adjustable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and show their potential as biodegradable implant materials. Moreover, Mg is abundantly distributed among the body and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cells. Mg deficienc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clinical disorders including osteoporosis. But it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what specific biochemical process is activated by Mg2+ to regulate cellular activity and bone turnove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f the precise mechanism are valuable t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g.Subject headings: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magnesium; corrosion; reviewFunding: the Major Project of 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No. 12966116dMa WH, Zhang YZ. Development in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and bone metabolism of magnesium.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4;18(3):432-439.439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0 引言 Introduction镁是一种高强度的轻量金属,可在生物环境下降解,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医学材 料1-4。镁支架用于心血管领域,可对血管提供机械支撑,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再狭窄5。再者,镁金属的力学性质近似于骨组织,并具有骨引导作用,植入体内后不仅可促进周围骨的附着生长,提供初始固定和承载作用,而且,材料可完全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6-8。另外,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体内含量第二的阳离子,在许多生物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回顾总结镁金属的应用进展及其在体内的生理作用与机制,并对其调节骨代谢的研究进行综述。1 资料和方法 Data and methods1.1 资料来源 检索人:第一作者。检索时间:2013年6月。检索文献时限:1990年1月至2013年6月。检索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中文关键词为“镁,生物降解,腐蚀,调节,细胞活性,成骨细胞”。英文关键词为“Magnesium, biodegradable, corrosion, regulation, cell activities, osteoblast”。检索文献类型:与镁金属材料研究及镁调节细胞生理和骨代谢相关的文献。共检索到198篇相关文章。1.2 资料筛选及评价纳入标准:论据可靠,观点明确,所述内容应与检索目的密切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核心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以镁金属作为辅助材料的研究。未将镁作为细胞生理调节的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及重复性研究。1.3 资料提取 共检索到198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上述筛选标准,并以近5-10年文献为主,排除88篇内容与本文目的不符的文献,选取110篇密切相关的研究文献。2 结果 Results2.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对采纳的110篇文献归纳总结,有关镁金属的研究与应用的文献37篇,有关镁调节细胞生理活性的文献32篇,有关镁对骨代谢影响的文献41篇。2.2 镁金属的临床应用进展 最早将镁应用于临床的报道可追溯到1907年,Lambotte9用纯镁制成的钢板来治疗1例胫骨骨折患者,但由于纯镁降解过快,术后8 d便降解并产生了大量的皮下气体,手术未成功。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陆续有不少学者针对镁金属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虽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但是,镁金属在生理环境下的快速腐蚀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如不能很好地控制镁合金材料的降解速度,则其力学稳定性将不足以支撑到骨折愈合10-15。近十几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金属制造工艺的发展,在镁腐蚀速率的调整和材料性能的优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许多新型的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力学特性的镁合金被开发出来,例如镁-锂合金、镁-铝合金和镁-钇合金等。Gu等16对9种不同元素与镁形成的合金进行分析,发现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质和耐腐蚀性及腐蚀产物的细胞毒性均与所加入的元素有关。Witte等17-18研究了4种不同镁合金植入豚鼠体内后对局部骨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移植物的降解主要与其合金元素的成分有关,在金属降解表面形成活性磷酸钙的聚集,进而导致移植物周围矿物沉积率增高和成骨增加,同时,矿物的沉积也可有效减缓金属的腐蚀降解。Kannan等19报道镁合金经过表面钙喷涂后可明显降低其降解速率,而对金属的力学性质无明显影响。Li等20的研究表明,Mg-1Ca合金的力学性质和耐腐蚀性良好,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生物移植材料。Zhang等21报道,镁-锌合金在生理条件下的腐蚀速率明显减低,体内试验也显示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重要器官无毒性作用,并且在材料周围未发现氢气的聚集。Wong等22在镁金属表面涂布一层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膜,借此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Xin等23发现,在镁合金表面进行氢化非晶硅涂层可明显降低材料的腐蚀速率,增加材料的强度,是一种优化材料性质的有益选择。Xu等24报道,对镁-锰-锌合金进行磷酸化处理后可明显改善材料的抗腐蚀性。Zberg等25的研究发现,镁-锌-钙合金可明显减少氢的形成,并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但有研究发现,一些稀土金属元素可能会引起细胞毒性,尤其是长期作用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全身反应,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铝有关26。另外,人们在多功能降解材料的研究方面也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27-28。Tie等29报道了一种多功能的可降解镁合金材料-镁-银合金,这种材料不仅改善了金属的腐蚀和力学性能,而且通过利用银在化学状态下的抗菌活性使合金具有了良好的抗感染能力。Paton30和Necula等31的研究也表明银涂层或含有银的镁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Bosetti32和Hardes等33报道,含有银的合金并没有细胞毒性,相反,加入少量的银,会改善金属的细胞相容性。尽管银在人体内的聚集和代谢机制还不甚清楚,但是Drake等34证实含银金属在体内释放的阴离子较低,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很小,因此镁-银合金相较于含有其他重金属的镁合金来说更安全,可以用作生物移植材料。对金属移植物在体内腐蚀过程的认识是现代生物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是体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此类研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大多数实验均是在体外模拟生理条件下分析材料的腐蚀性质和机制,这也被认为是了解材料生理腐蚀行为的基础35-36。Witte等17将镁合金在动物体内的腐蚀过程和体外标准环境下的腐蚀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金属在两种条件下的腐蚀速率趋势有所不同,在体内的腐蚀速率明显较体外的低。Jang等37分析了3种主要生理体液成分及其浓度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体液成分的差异会导致镁合金腐蚀行为和腐蚀产物的不同。当溶液中有HPO42- 和Cl-存在时,磷酸盐会诱导形成致密的非结晶磷酸镁腐蚀层;而当HPO42- 、Cl-和Ca2+共存时,则会在镁合金表面形成磷酸钙和羟基磷灰石沉淀,从而可限制金属局部的腐蚀,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另外,加入HCO32-可加速材料的腐蚀速率,并随着碳酸氢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HPO42- 、HCO32-和Ca2+同时存在时,会由于不溶性羟基磷灰石的形成而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2.3 镁的生理作用及机制 镁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微量元素,其中有50%-60%存在于骨组织中,细胞外间质中的含量不足1%,其余的均位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第二的阳离子。而在细胞内的镁中,有95%与带负电荷的分子相连,如核糖体、质膜和ATP等。有超过300种酶的功能受镁的调控,包括与ATP螯合成MgATP、为酶提供催化作用、以及为酶提供特殊的结构等38。镁还可参与离子通道的调节,例如它能在钾和钙进出细胞的跨膜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不难想象,镁缺乏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如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骨矿物代谢疾病39。成年男性镁的推荐日摄入量是420 mg/d,而实际的平均摄入量是323 mg/d,成年女性镁的推荐日摄入量是320 mg/d,但实际的平均摄入量只有228 mg/d,因此日常生活中镁摄入量不足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40,从青春期的少年到老年人都存在镁摄入不足。据估计,10%的老年女性镁的摄入量低于 136 mg/d。老年人胃肠道和肾脏的保镁功能较年轻人明显减退可能也是引起其低镁的重要原因之一41-42。另外,与镁丢失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吸收不良)和导致肾脏失镁的药物都会加重人体镁的缺乏39。随着20世纪中期单层细胞培养技术的出现,对于细胞增殖和生理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这种细胞培养技术使人们能更好地观察和计数细胞,更容易研究不同成分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生长因子和非特异性刺激因子刺激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是通过一系列的协同反应来实现的,而镁在协同反应许多关键步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磷酸化反应中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化需要MgATP的参与。另外,镁对于启动蛋白合成及接下来的DNA合成和细胞分裂都是至关重要 的43-44。Rubin 等45-46观察到焦磷酸可与镁结合,随着焦磷酸浓度的增加,游离镁的量明显减少,进而细胞蛋白、RNA和DNA的合成会减少。另外,他还发现,钙减少可抑制大鼠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但是加入镁后会纠正这种状况,相反,由于镁缺乏引起的细胞DAN合成抑制并不能被钙所纠正。因此,作者认为镁是细胞增殖中的必需元素,并且它对细胞蛋白和DAN合成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的浓度。Schreier等47的研究也表明,镁对细胞蛋白和DNA合成的影响呈钟形曲线,类似于纯化核糖体无细胞合成蛋白的生成曲线。Terasaki等48发现,蛋白合成速率对于镁浓度的变化非常敏感,细胞中游离镁浓度的微小改变即会导致蛋白合成速率的变化,并且镁引起的蛋白合成变化要较DNA合成改变提前数小时。当细胞内镁浓度轻度增加时,细胞会通过增加蛋白合成以及随后的DNA合成来主动地将镁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这样既刺激了细胞增殖,又调整了镁的平衡,突出显示了镁在细胞生长这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镁浓度过高,则细胞就不能通过蛋白和DNA的合成来降低胞内镁浓度,进而会引起细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镁对DNA的合成并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在不同细胞,DAN合成增加前存在一个5-12 h的延迟期。在生长因子刺激细胞的早期主要出现尿苷的磷酸化反应,而这一反应是细胞尿苷摄入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镁可以增加细胞对尿苷的摄取,增强其调节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且能反馈抑制尿苷激酶49。研究显示,镁是通过蛋白激酶的级联反应来调节细胞蛋白和DNA合成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激活膜上胞质一侧的酪氨酸激酶,活化PI3-K激酶,进而激活mTOR激酶,后者可引起参与转录起始的两种蛋白的磷酸化反应,增加核糖体蛋白和延伸因子的合成,从而刺激蛋白合成和随后的DNA合成。上述反应中的大部分蛋白激酶的活化都需要镁的参与。镁的升高可增加MgATP,激活mTOR,因此促进转录的启始,加速细胞通过G1期,开始DNA的合成和有丝分裂50。Lau 等51将镁注射入非洲爪蟾蜍的卵母细胞来研究其对蛋白合成的影响,发现注入低浓度的镁即可刺激蛋白合成,并且随着镁浓度的增加,刺激作用增强,其整个作用过程表现为钟样曲线,这一结果反映了镁在激活细胞蛋白合成中的重要作用。细胞内游离的镁仅占总镁含量的很少部分,细胞总镁的增高会导致游离镁的增加,并且后者增加的幅度与前者不成比例。生长因子的刺激可使细胞的总镁含量增加10%-20%,并且在细胞周期的G1和S期会一直保持这种增高的趋势52。游离镁的量可利用细胞内镁敏感受体Mag-fura-2来测定。Grubbs53发现,肌细胞经表皮生长因子刺激后,游离镁可在20 min内由最初的 0.32 mmol/L升高到1.4 mmol/L。Ishijima 等54的研究也显示,利用胰岛素刺进3T3细胞,会使镁在30-60 min内由起始的0.22 mmol/L增高的0.35 mmol/L。尽管由于Mag-fura-2从细胞内的渗出,会导致超过1 h后所测的游离镁浓度不可靠,但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游离镁会始终保持增高的水平。游离镁的增加可能主要是由连于细胞膜内表面的镁释放而来的,而总镁的增高可能是由于细胞膜上钠/钾ATP酶泵活性增加,加强了对镁的转运。镁是许多生物反应的重要辅助因子,钠和镁的反向转运对于维持体内镁的动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另外,最近研究表明,细胞内镁离子的水平还受细胞外镁内流量的调节。促有丝分裂因素的刺激可激活细胞外的镁内流,使细胞内的镁含量增加到启动蛋白合成所需的最佳水平。因此,细胞外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内流可促使细胞内的离子平衡,这可能有助于细胞增殖55-59。TRPM是近期发现的瞬时受体电位家族亚群的成员,在哺乳动物细胞,它是一类非电压依赖的钙离子通道,有8个不同的表型,分别被命名为TRPM1-860-63。而TRPM6和TRPM7是参与镁调节的两种主要跨膜蛋白,它们兼具激酶和离子通道两种活性,可在细胞内镁和ATP水平的调节下激活阳离子(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流入,其中TRPM6蛋白负责整个机体镁平衡的调节,而TRPM7则可能主要调节细胞内的镁水平。再者,TRPM7与细胞增殖和生存有关,增加细胞外镁含量可改善因TRPM7缺乏而造成的细胞生长障碍64-67。此外,TRMP6基因突变的患者会由于镁吸收障碍而表现出遗传性的低镁症68。概括来说,对于生长因子刺激细胞增殖的机制尚无统一认识,可能的机制是增加细胞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激活细胞内钾、钠、镁、钙这4种主要阳离子的功能;或是改变细胞内的pH值69。而镁在细胞增殖和各种生理反应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到底镁通过哪些特定的生理化过程来加速蛋白合成的启动和激活酶的作用,目前还不能确定,其详细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2.4 镁对骨生理的调节 镁占骨骼矿物质含量的0.5%-1%,对于骨骼来说,并不属于微量元素。它既可通过参与骨代谢调节的激素和因子来影响矿物质和基质的代谢,也可直接作用于骨本身。不同物种的骨骼中,镁含量差异较大,每公斤骨粉中的含镁量为150- 440 mmol。人类骨镁含量大概为每公斤骨粉中含镁 200 mmol左右,比大鼠的低30%-40%。人类髂嵴皮质骨单位质量的镁含量较松质骨低10%-20%70。目前还不清楚骨镁含量是否存在地区差异,但饮食中镁的摄入量直接影响骨骼中镁的含量,并且年龄与骨镁含量呈负相关。镁缺乏会对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显示,低镁会导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和细胞活性降低,进而引起骨生长停止。另外,低镁还会导致成骨减少、骨质疏松,增加骨脆性。镁缺乏导致骨骺生长板变薄,同时由于低镁引起骨盐沉积结晶增加,从而使生长板中骨盐的百分比增加71。但是,在鸡和大鼠,并未发现镁缺乏会引起骨代谢的异化作用,相反,却会抑制骨吸收,增加皮质骨厚度,有时还会诱发骨膜下增生或骨膜纤维瘤,这种严重低镁引起的不寻常反应可能是继发于甲状旁腺素和维生素D代谢因子分泌减少和/或骨反应降低的一种间接作用结果。高镁也会对骨生理造成不利影响。Leidi等72的研究显示,高镁会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矿物基质的沉积,并降低成骨细胞分化标志物-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他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的镁通过对转运蛋白的竞争抑制改变了细胞内包括钙离子在内的多种阳离子的浓度,进而产生对细胞代谢的影响。骨盐沉积结晶障碍、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生长板增宽、骨骼变得短粗,导致骨软化样表现。也有报道显示,镁过量会刺激小鼠的骨吸收,而与甲状旁腺素无关70。Yun等73发现,高镁会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贴壁,并且随着镁浓度的增高,细胞的矿化水平明显降低。关于镁缺乏和过量对人类骨生理的影响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镁摄入量缺乏与骨质疏松有关。关于镁缺乏引起骨量减少的机制存在不同的解释。镁可促进骨细胞的分裂生长,因此它的缺乏可能引起骨形成减少。镁还能够影响晶体的形成,低镁可导致更大、更完整的晶体形成,从而影响骨的强度。另外,镁影响甲状旁腺素分泌的模式通常与钙的作用方式类似,它可与甲状旁腺细胞上钙敏感的受体相结合,引起细胞内钙的增加,进而减少甲状旁腺素的分泌74。Fatemi等75的研究发现,血清中甲状旁腺素的水平随着红细胞内游离镁水平的降低而减低。除此之外,低镁还可扰乱磷酸肌醇系统和/或降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导致骨和肾脏的抗PTH作用,而通过镁的增加,可使机体的甲状旁腺素反应恢复正常76-78。以上这些资料表明,镁缺乏不仅破坏甲状旁腺素的分泌,还损害PTH对肾脏和骨的作用。文献75,79报道,低镁患者的血清1,25(OH)2-vit D水平也会降低,可能的原因是PTH作为1,25(OH)2-vit D合成的主要调节因子,它的分泌障碍导致其刺激 1,25(OH)2-vit D合成的作用丧失。Risco等80的研究还发现,肾脏1-羟化酶是一种镁依赖性的酶,因此,低镁也可直接破坏1,25(OH)2-vit D的代谢。此外,低镁引起的血清1,25(OH)2-vit D水平降低,可减少钙的肠吸收,引起钙缺乏,增加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Saggese等81报道,对于存在低镁的糖尿患者,低钙并不能引起血清1,25(OH)2-vit D水平的增高,补充镁后可改善这种状况。Welsh等82利用大鼠模型所做的实验也发现,在镁缺乏的情况下,血清1,25(OH)2-vit D水平对低钙并没用反应。因此,目前已经清楚,镁缺乏可破坏体内钙的平衡,引起血清PTH和1,25(OH)2-vit D水平的下降,补充镁可纠正这些生化方面的异常,由于甲状旁腺素和1,25(OH)2-vit D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以及骨钙素与胶原的合成,因而,纠正低镁可增加骨的生成。正常情况下骨的重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破骨细胞分解旧骨,同时成骨细胞合成新骨进行替代。这种吸收和再建的平衡保证了总骨量的稳定,维持了骨的完整和强度。成年人每年有大约25%的松质骨被吸收和重建,而皮质骨只有3%被重建83。Gruber等84的研究显示,由于松质骨的表面积和和骨转化率均较皮质骨高,因此它对低镁的敏感性更强。成骨细胞不仅可分泌骨基质成分保证骨生成和组织矿化,并且还可产生破骨细胞分化所必需的蛋白,因此,它的增殖、迁移、分化和分泌功能的协调对于维持骨生理的动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损害成骨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因素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引起骨量减少和骨脆性增加,更易于发生骨折85。Park等86-87的研究显示,镁离子可促进成骨细胞附壁,增加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合成,另外,还使成骨细胞转化因子以及主要的成骨细胞基因表达增加。Jeon等88发现,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可抑制ERK1/2通道导致细胞内镁的减少,进而影响骨的矿化,导致骨量减少。该作者还发现牛磺酸通过激活ERK1/2通道引起细胞内镁离子增高,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89。研究表明骨的生长修复及再建都受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系统可能是通过不同的神经肽类递质调节骨组织的代谢活动90。镁可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而NMDA受体的活化可诱导神经递质的释放,例如P物质91。细胞外镁的减少将降低受体激活所必需氨基酸的阈值水平,引发神经源性反应,导致T淋巴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诸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92-97。P物质是神经肽类物质之一,它可增加骨髓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98。这些细胞因子,无论是系统释放的,还是局部骨的微环境产生的,都会刺激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活性,增加骨吸收99-100。许多研究发现在镁缺乏的大鼠或小鼠,体内P物质、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的量会明显增加,这些细胞因子会增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破坏骨吸收和骨生成的动态平衡101-103。破骨细胞的形成与3种成分有关,即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核因子kB活化受体、骨保护素。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与核因子kB活化受体结合可刺激破骨细胞前体的分化,增加破骨细胞生成,而骨保护素在骨内主要由成骨细胞产生,可阻止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与核因子kB活化受体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生 成104-105。Rude 等106的研究发现,低镁可使小鼠体内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含量增加,骨保护素含量减少,导致破骨细胞增加,骨量丢失。Crespi等107研究表明,镁可引起成骨细胞分化标志物cbfa1的表达增高,刺激成骨细胞合成骨钙素和型胶原,同时降低核因子kB活化受体配体/骨保护素比率,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Abed等108-110发现,TRPM7通道可参与调节成骨细胞内镁的平衡,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刺激成骨细胞对镁离子通道TRPM7的表达,促进镁离子内流,增加成骨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且,细胞外的镁浓度对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低镁会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和迁移。另外,细胞外镁浓度还可直接调节TRPM7的表达和活性,后者参与维持细胞内镁离子的平衡并调节成骨细胞的增殖,因此,低镁会抑制人成骨细胞的增殖。3 讨论 Discussion总之,镁是活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阳离子之一,是每个生物学过程所必需的一种辅助因子,它参与调节上百种酶的作用及各种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的活化。镁离子还是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和pH值的重要调节因子,而后两者是细胞收缩、分泌、运动和增殖的主要决定因素。再者,镁还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骨的代谢。另一方面,可降解的镁合金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移植材料,其在生理环境下的降解产物也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和发挥作用。但是关于镁材料的性质及镁对机体生理活动和骨代谢调节的机制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予以阐明。作者贡献:第一作者构思并设计本综述,同时分析并解析数据,所有作者共同起草,第一作者对文章负责。利益冲突:文章及内容不涉及相关利益冲突。伦理要求:无涉及伦理冲突的内容。学术术语:生长因子-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是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作者声明:文章为原创作品,无抄袭剽窃,无泄密及署名和专利争议,内容及数据真实,文责自负。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1 Staiger MP,Pietak AM,Huadmai J,et al.Magnesium and its alloys as orthopedic biomaterials: A review. Biomaterials.2006; 27(9):1728-1734.2 Witte F,Hort N,Vogt C,et al.Degradable biomaterials based on magnesium corrosion.Curr Opin Solid State Mater Sci.2008; 12:63-72.3 Hort N,Huang Y,Fechner D,et al.Magnesium alloys as implant materials Principles of property design for Mg-RE alloys. Acta Biomaterialia.2010; 6:1714-1725.4 Pollock TM. Weight loss with magnesium alloys. Science. 2010; 328:986-987.5 Erbel R,Di Mario C,Bartunek J,et al.Temporary scaffolding of coronary arteries with bioabsorbable magnesium stents: a prospective, non-randomised multicentre trial.Lancet. 2007; 369:1869-1875.6 Witte F. The history of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implants: A review. Acta Biomaterialia.2010;6(5):1680-1692.7 Witte F,Hort N,Vogt C,et al.Degradable biomaterials based on magnesium corrosion.Curr Opin Solid State Mater Sci.2008; 12:63-72. 8 Witte F,Feyerabend F,Maier P,et al.Biodegradable magnesium-hydroxyapatit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Biomaterials.2007;28(13):2163-2174.9 Lambotte A. Lutilisation du magnsium comme matriel perdu dans l ostosynthse.Bull Mem Soc Nat Chir.1932; 28:1325-1334.10 Troitskii VV, Tsitrin DN.The resorbing metallic alloy Osteosinthezit as material for fastening broken bone. Khirurgiia.1944;8:41-44.11 Znamenskii MS.Metallic osteosynthesis by means of an apparatus made of resorbing metal.Khirurgiia.1945;12:60-63.12 McBride ED.Absorbable metal in bone surgery.J Am Med Assoc.1938;111:2464-2467.13 Troganov GB,Savitsky E,Mikhailovich T,et al. Magnesium-base alloys for use in bone surgery.US Patent no.3687135, 1972. 14 Serre CM,Papillard M,Chavassieux P,et al.Inuence of magnesium substitution on a collagen-apatite biomaterial on the production of a calcifying matrix by human osteoblasts.J Biomed Mater Res.1998; 42:626-633.15 Zeng RC,Dietzel W,Witte F,et al.Progress and challenge for magnesium alloys as biomaterials.Adv Eng Mater.2008;10: B3-B14. 16 Gu X,Zheng Y,Cheng Y,et al.In vitro corros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binary magnesium alloys.Biomaterials. 2009;30:484-498. 17 Witte F,Fischer J,Nellesen J,et al.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osion measurements of magnesium alloys.Biomaterials.2006; 27(7): 1013-1018.18 Witte F,Kaese V,Haferkamp H,et al.In vivo corrosion of four magnesium alloys and the associated bone response. Biomaterials.2005; 26:3557-3563. 19 Kannan MB,Raman RK.In vitro degradation and mechanical integrity of calcium-containing magnesium alloys in modified-simulated body fluid. Biomaterials.2008;29(15): 2306-2314. 20 Li Z,Gu X,Lou S,et al.The development of binary Mg-Ca alloys for use as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within bone. Biomaterials.2008;29(10):1329-1344. 21 Zhang S,Zhang X,Zhao C,et al.Research on an Mg-Zn alloy as a degradable biomaterial.Acta Biomater.2010;6(2): 626-640. 22 Wong HM,Yeung KW,Lam KO,et al.A biodegradable polymer-based coating to control the performance of magnesium alloy orthopaedic implants. Biomaterials.2010; 31:2084-2096. 23 Xin Y,Jiang J,Huo K,et al.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cytocompatibility of biodegradable surgical magnesium alloy coated with hydrogenated amorphous silicon.J Biomed Mater Res A.2009;89:717-726. 24 Xu L,Zhang E,Yang K.Phosphating treatment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Mg-Mn-Zn alloy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J Mater Sci Mater Med.2009; 20:859-867. 25 Zberg B,Uggowitzer PJ,Lffler JF.Mg-Zn-Ca glasses without clinically observable hydrogen evolution for biodegradable implants. Nat Mater.2009; 8:887-891.26 Domingo JL. Aluminum and other metal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review of potential therapy with chelating agents. J Alzheimers Dis. 2006;10: 331-341. 27 Yun YH,Dong ZY,Lee N,et al.Revolutionizing biodegradable metals. Mater Today.2009;12:22-32. 28 Atiyeh BS,Costagliola M,Hayek SN,et al.Effect of silver on burn wound infection control and healing: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urns.2007;33(2): 139-148. 29 Tie D,Feyerabend F,Mller WD,et al.Antibacterial biodegradable Mg-Ag alloys.Eur Cell Mater.2013;25:284-298. 30 Paton BE,Kaleko DM,Koval YM,et al.Influence of alloying with silver and tantalum on features of medical- purpose Ti-Ni alloy. Metallofiz Nov Tekhnol-Met Phys Adv Techn.2010;32: 1691-1703.31 Necula BS,Apachitei I,Tichelaar FD,et al.An electron microscopical study on the growth of TiO2-Ag antibacterial coatings on Ti6Al7Nb biomedical alloy.Acta Biomaterialia. 2011;7:2751-2757. 32 .Bosetti M,Mass A,Tobin E,et al.Silver coatedmaterials for externalfixation devices: in vitro biocompatibility and genotoxicity. Biomaterials.2002;23(3):887-892. 33 H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航线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溪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处理与再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药剂学实验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制药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24-2025学年高考全真模拟考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巴中学市恩阳区实验中学2025届初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暑假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长春工业大学《放射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形势与政策(贵州财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主提升机司机培训课件
- 数独比赛六宫练习题道练习
- 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训
- 3号钢筋加工场桁吊安装方案
-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共4页)
- 世界500强企业企业文化(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集锦
- 《QCC对策拟定》ppt课件
- 《管子·弟子职》全文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