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综述.doc_第1页
谢伟—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综述.doc_第2页
谢伟—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综述.doc_第3页
谢伟—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综述.doc_第4页
谢伟—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综述谢 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摘 要:农村初中生辍学是当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是学校教育、家庭、社会、学生本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分析好,有助于预防学生流失,更好地巩固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全民族素质。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正文:一、农村初中生辍学是一个严重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8,尽管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各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农村的初中生。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采取了奖、助、减、免、罚、法等众多措施,力图控制农村初中辍学率,但收效并不很理想。居高不下的农村初中辍学现象,不但是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农村初中生辍学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农村初中生辍学制约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1】二、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的分析(一)导致农村初中辍学的教育因素1、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低辍学“表现在初中,根源在小学”。从教育角度来讲,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严重短缺,教师水平低,造成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差,小学毕业生的总体水平达不到接受上一级教育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由于小学阶段学习负担不重,即使学习差点儿的学生,也能适应但。是到了初中,课业负担、升学负担加重,这时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22、农村初中教育质量低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师素质普遍偏低,致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基础不好,成绩较差,到中学后学习跟不上,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感到读书没意思而辍学。3、学校管理僵化、学校生活单一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管理过严。例如,某农村初中实行“全天禁出制”,学生早晨5:30起床,晚自习到22:30,学生感到“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一点自由也没有”。学校没有课外活动,校内生活单一,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对学生没有吸引力。34、校点布局调整不当的影响很多农村乡镇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在进行校点布局调整工作中,很多地方未充分考虑当地的客观情况,校点调整不当,加重了学生的家庭和学习负担,从而造成了学生流失。45、农村教育资源贫乏调查结果表明: 农村初中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方面与城市初中差别较大, 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开设课程必备的设施标准。在被调查的农村学校中,只有部分中学和中心小学有微机室, 基本上没有语音室和电教室。许多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卫生室设备陈旧且数量少, 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新; 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仅仅围绕教科书进行, 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没有吸引力。56、课程设置的原因(1)课程资源的“城市取向”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然而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考虑课程资源时,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课程专家都明显地忽略了民间课程资源的开发。沉重的升学压力、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霸道的必修课和软弱的选修课等因素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只学习必修课和升学考试所考的科目。这样,就使得“农村课程” 无区别于“城市课程”,使得主要以显性课程资源为源头的“城市课程”,占据了“农村课程”市场。这一切实质上使得民间课程资源处在了国家课程和乡土课程发展视野之外,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是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2)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取向”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尤其是主要课程的设计在不断强化学科的专业性,推崇“窄而深”,导致学科分量不断加大,深度不断加深。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已不再具有“基础”的特征,“难、繁、深、多”的内容和要求越来越偏离学生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种取向使学生失去了部分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实现兴趣、爱好、特长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恰恰是以牺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这种弊端,正是学生负担日益加重以致产生厌学、逆反等心理,导致的结果是许多学生辍学。(3)课程标准的“城市取向”学校中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乡村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成为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者,并进而对上学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同时,对升学无望的农家子弟及其家长来说,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脱节也使得教育的吸引力大大减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城市取向”促成了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4)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取向”一些新“课程标准”无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程资源开发建议”的陈述上,都基本以城市和重点学校为对象。现行的课程政策只给责任,不给条件,成千上万落后地区的中小学和薄弱学校连校本课程的概念都没听说过,基本的教学都难以维持,校本课程开发更无从谈起。从这一角度看,强势群体取向”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又一原因。67、教师的教育方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负。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 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强调苦学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过重的课业负担,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令学生苦不堪言。学生学习成绩差,老师和同学歧视、讽刺挖苦、冷落疏远、压制打击等不公正待,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自尊心的严重挫伤,导致他们对教师及其相关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但他们的不恰当行为又往往增加了学校、教师、同学对他们的反感。在此情景之下,他们的归属、接受、支持和爱等情感需要也就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自尊水平进一步降低,自我价值感出现危机。在如此恶性循环中,这类学生逐渐形成焦虑、自卑、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最终的选择也往往是辍学。7农村教师队伍是令人担忧的,一些老师学历较低,年龄老化,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民转公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由于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致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学生难以适应,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加上个别教师缺乏耐心,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后进生越来越赶不上优等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8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至深,或为了一己私利,部分老师对学生特别是差生鄙视、冷漠、不信任。不问青红皂白,先是劈头盖脸的肆意痛斥和贬损,再是粗暴的“强制执行”。学生自信心降低,自尊心受到伤害,激起抗争或报复行为,产生厌师情绪,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从而厌学、辍学。师生关系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敌我矛盾”,而极点就是对学生的体罚,农村中学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普遍存在,手段之多、性质之恶劣已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9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机制,使部分教师产生急功近利的行为。重视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等素质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因材施教不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部分学校对学习困难学生缺乏责任心与爱心,管理不严。10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仍是课程实施的主宰者。课程实施的“专制性”使得学生被“边缘化”。我们发现,学困生是否转化为“辍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学困生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教师由于教育观念陈旧、职业道德缺失以及升学压力,对处于厌学的学生缺少关爱和帮助,是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118、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率低,也是造成初中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12(二)导致农村初中辍学的家庭因素1、家长的观念部分家长法制观念淡薄,未认识到保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一种法律规定,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子女上学态度消极,拉子女后退甚至逼子女辍学回家。13农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比较严重,并有广泛的影响力,认为女孩早晚是要嫁出去的,是人家的人,供其读书无用,导致辍学学生中女童多余男童。14在当前,农民送子女上学读书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跳农门”。当看到子女学习成绩不好而升学无望,跳不出农门时,便丧失信心,让子女辍学。152、经济能力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所承担的教育成本明显上升。16农民认为子女读初中直接成本较高,机会成本太大,原先固有的对教育的期望收益正在明显下降,使子女读中学越来越是一笔不划算的投资。17在一些贫困家庭,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往往因为支付不起必要的教育费用而辍学。183、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19由于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多子女家庭很难使适龄的子女全部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在辍学的学生中,多子女家庭占有相当高的比率。20当前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产生了隔代教育问题,产生了不少问题孩子,使他们过早地流向了社会。21父母离异或家庭的其他意外变故,受到冲击的首先是学生。22(三)导致农村初中辍学的社会因素应试教育造成全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成风,并在舆论上对农村初中学校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无奈弃学。23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现在不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仅财力、物力不足,而且人力也不足。24基础教育现有规模和发展速度与教育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是中国教育发展中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它使农村初中学额巩固率一波三折,控辍工作步履艰难。25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不成比例,国家教育预算内经费和教育总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很低。26一般农村初中教育中还充斥着“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成为制造差生、加剧差生分化程度的根源。27大中专学校招生实行“并轨”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而是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或双向选择,这使部分学生家长及学生产生了误解,认为上学不上学无所谓,早晚还是自谋职业。 28辍学打工和经商致富的个体户效应广泛扩散到农村各个角落。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深化与高校扩张潮汹涌,都促成农户原有固有的教育期望收益正在发生重大变化。29一些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甚至国营单位在用人招工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反馈给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他们在深恶痛绝腐败现象的同时,对继续求学失去信心。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中途辍学的原因之一。30有得执法部门对违法招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置若罔闻,姑息、迁就、包庇、纵容,甚至充当了他们的保护伞。31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很不成熟,易受学校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目前农村初中学校周边环境令人担忧,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网吧、台球室等场所较多,学生一旦迷上这些场所,就会无心学习,最终导致辍学。32社会、政府、法制部门参与程度不到位。人们对义务教育法的法制观念不强,有法无人执行,使义务教育法显得苍白无力。33乡政府责任不清,在控辍问题上该担负什么使命不甚了了,误以为巩固学额纯属学校内部工作,政府没有干预的必要。34无论预防差生还是治理辍学生都应遵循“学校为主、家庭为辅、社会配合”的基本原则,力求实现“预防为主、执法为辅、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最终目的。35(四)导致农村初中辍学的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厌学日趋严重,这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上升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厌学是农村学生最普遍的心理障碍。36厌学的原因:一是学生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惧怕,升学无望而厌学;二是少数教师直接或间接歧视排挤差生,导致学生厌学;三是有的学生根本不爱学习。37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对大部分学生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38比较薄弱的小学文化基础与系统的、艰深的初中教学要求形成了反差。一大批满怀希望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才知道学习绝非像小学那样轻松自在,39导致学生厌学。他们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学习成绩差;他们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缺乏能力,因此就采取自暴自弃、旷课的方式逃避学校生活,最终走向辍学。40 另外,为了激起农村初中学生的求学热情,更为了解决中专、技校的生源问题,近几年某些普通中专技校降低了入学标准,甚至可以提前入学。然而这种作法恰恰使人们更为怀疑念书的价值,让人心里没有低,反而客观上助长了辍学现象的蔓延。41因为学习障碍、疾病等原因辍学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尽管这些原因所占权重不大,但是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予以及时解决。42三、结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和“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民的孩子创造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通过提升农村的人口素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3我们应该从影响农村学校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入手,找出解决策略,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联合起来,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使农村教育事业能够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参考文献:1刘国瑞.治理农村初中辍学是一项系统工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1,(4):12-152 15杨丽明,吕雪川,王秋,孙仁安.抚顺市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调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60-613 5 18 19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2):1-54 24王生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4,(12):44-476江丽云,孙利.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教育探索,2003,(12):21-237徐灵芝,游涛.农村初中生辍学心理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26-278 32郭庆娟.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6):63-659郑蕾.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安徽农村科学,2006,34(7):1461-146310周民书.遏制辍学须用科学的疏导方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1,(3):27-2811郭浩.课程视角:贫困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J】.教育导刊,2007,(1):30-32,6212 20 26 31仝文义,王乃霞,宋吉顺.中小学生辍学屡控不止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3,(3):53-5513毕永良.农村初中辍学率回升现象透析【J】.中小学管理,2003,(12):4414王景英.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7-13216王书军,李英.农户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约束条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7,(1):116-11817 29柳企丰.西部农村初中高辍学率的经济分析与对策【J】.四川财政,2002,(6):24-2621课题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4,(5):13-1622 25 谭咏梅.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1,(2):12-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