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1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2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3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4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一旦养成健康的品格,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教师可以一劳永逸,学生也必定终身受益。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打好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关键。基于此,我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学习习惯放在较重要的位置,并探索语文教学在学生品质的形成和习惯养成中的教学模式“三感一读”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呢?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感一读教学法是一种集读、写结合,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我们教师除了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之外,还应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必要的心理规律。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多,在掌握了一些特殊学生的心理及个性特点后,我制定了特殊学生特殊对待的策略,对于他们的习惯要求和养成方式也是区别对待的。开学初,我要求学生上课静心听讲,可总有个别学生难以克制。林淼就是其中一个,摇摆课桌,“呵呵”怪笑,而且还会大声承认“是的,就是我”。其实这个学生很有个性,若是在当场对他进行教育,他总会表现的“人来疯”一般,但假如我与事后再找他谈起此事,他的态度通常都是积极的。因此,我在处理这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时,总是先采取冷处理,事后再进行教育,并提出阶段性的学习习惯要求。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加以指导。我要求班级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因此开学第一天,我就在课堂上进行了预习方法的指导。我指导学生按“三读”的方法预习,即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再读课文,读通句子:三读课文,读懂内容,提出质疑。初次指导之后,我又特地几次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当场预习,以检查学生预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我平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较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学会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孩子们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即常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疑惑,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班有一位 “学困生”王凯旋,二年级时他从其他学校转来,学习特别差,行为习惯也不好,每次作业他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住。可学语文时,他都能按我的要求去做,特别是学写批注。后来有好几次,他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同学们都怀疑他是抄工具书的。事后经过调查核实,他哪有什么相关工具书呀,他特别爱看书,只不过是日积月累后,他的分析和感悟能力越来越强了而已。他的作文也是文通字顺,别有特色。这足以证明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不好的功课。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感一读教学模式中的对比阅读从不同角度对文章所涉及的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不断在阅读中丰富自己对主题的认识、感受,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语言,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阅读带给人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大量阅读的关键。作为老师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学生读书很难以理服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学生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如果学生不喜欢看书怎么办?专家认为,这需要老师们的耐心。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老师说给他听、念给他听是有必要的,最好念学生自己想看的故事书给他听,不要强迫学生接受大人的选择,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多半讨厌看见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老师可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字体要大一点的,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念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并鼓励学生把读后的感受说出来。无论学生最后说的如何,都对他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阅读终将变成学生的日常习惯。三、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三感一读”教学模式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训练写字,对于学生写得字,师看过之后要用放大镜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步点,老师要夸奖学生、鼓励学生、并慎重地保存起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习惯。四、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学会思考的习惯。“三感一读”教学模式的感动环节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先在小组内解答,组内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记录,班内解决。每个学生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学生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学生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假如学生最初问你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的回答,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忽视学生的好奇心,慢慢的学生就不会再向你提问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你的手里。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会的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会的就记下来查资料,然后共同学习,从中老师们也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知道蜻蜓六条腿;知道蜗牛有几千个牙齿,而且长在舌头上;知道了比目鱼一只眼睛随时会变颜色。对于老师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来解决。每位做老师的都应该多鼓励学生提问题,学生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五、发言议论的习惯“三感一读”教学模式要求鼓励学生敢说,敢议论,不怕说错。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敢说的习惯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一要创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使学生真正敞开思想、畅所欲言。二要明确要求,不可漫无边际,还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色,言之有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鼓舞性、感染性。三要加强训练,从易到难,从短到长,循序渐进。四要持之以恒,不可间断。六、摘抄、背诵的习惯“三感一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词句、段落、篇章,不妨动笔抄录下来,便于以后翻阅。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写作十分重要。郭沫菪先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如果学生们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顺手拈来,任凭吞吐。摘抄是一种行之存效的好方法。虽然有时老师也安排同学们摘抄一些段落或篇章,但是,仅仅靠在课堂上练习几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摘抄,并逐步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 特别好的句、段、篇也可以花些时间把它背下来,力求将别人的文字逐步变成自己的文字。换句话说就是摘抄要与背诵相结合。如果能边摘抄边背诵,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摘抄的文字,充分利用初中年龄段的记忆优势,将摘抄的文字背诵下来,就能使自己的语言积累更加厚实。背诵不仅是语言能力训练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多读乃至背诵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意义的深刻理解。不仅如此,背诵还有助于语汇的积累和运用,名言警句熟记于心,待为文需要时,呼之而出,随意驱遣。摘抄不仅是一种语言积累的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七动手写作的习惯。“三感一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以后,都要选取课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放飞自己的心声,进入小练笔乐园,可以写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和联想,可以续编故事,可以搜集资料为课文补充材料,形式上可以写诗歌散文,也可以唱歌、画画,把自己的感悟展现出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写作也相同,有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从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看,每学期写了不少作文,教师也精批细评,但事倍功半,质量仍难见提高;有的同题作文一写再写,结果仍是旧瓶旧酒,未见突破。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学生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无法在良好的写作习惯中获益。提高写作的能力关键之一就是要勤动笔,生活中的真、善、美,人生中的喜、怒、哀、乐等等都是通过笔端展现出来的。有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总之,我校“三感一读” 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