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孝观念孝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docx_第1页
儒家仁孝观念孝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docx_第2页
儒家仁孝观念孝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仁孝观念:孝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学而篇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少孔子三十三岁。“状似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孔子晚年著名学生。论语记载有子言论仅四章,但对理解孔子思想都很重要,特别是“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至今常被引用。子游曾称赞:“有子之言似夫子也。”(礼记檀弓上)百善孝为先(资料图 图源网络)此章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一个人做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却好冒犯上级,这种情况极少;不好冒犯上级,却好作乱造反的,从来没有。君子为人处世从根本处着力,根本确立了,“道”(思想体系)就会在心里扎根。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两种品德就是“仁”的根本啊!有子明确提出孝弟是仁的根本,是道的土壤。这是对孔子思想很好的总结,完全可以代表孔子观点。仁的含义十分丰富,但说“爱人”(颜渊篇)是其核心则无疑问。而爱人首要的就是“亲亲”(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爱自己的亲人。爱亲人,主要是父母爱儿女,即慈;儿女爱父母,即孝;弟弟尊重兄长,即弟。前文已述,孔子未强调上对下的慈爱,所以有子也就只强调下对上的孝爱,自然还有弟。孝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资料图 图源网络)孝弟为什么是“仁之本”?孔子未深谈,有子所论亦很简单。反倒是后来的孟子找到了一个探讨的切入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离娄上),不能得到父母的赞许和欢心,不配做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下),杨朱主张一切为己,就是目无君主;墨翟主张天下同仁,不分亲疏,就是目无父母。无父无君,就是禽兽了。尽管孟子言辞激烈,如此抨击墨子也不妥当,但他说人与禽兽不同之处,就是爱父母、尊敬父母、顺从父母,能得到父母的赞许和欢心,基本上还是对的。愚以为,孟子的观点可以得到现代学者理论的证明。动物学家、人类学家、伦理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慈爱为人类和许多动物所共有,而孝爱只为人类所独有。也就是说,孝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最突出标志。这正是早期儒家再三强调孝爱的首要原因。现代学者区分人与动物,不只一个标准,如大脑容量和智商高低、思维能力强弱、使用和制造工具水平,等等。但这些标准都是相对标准。研究证明,黑猩猩的智商相当于三四岁幼儿,具有最初级的思维能力,会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因而,人性与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