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职业抱负调查研究论文作者:王丽娟指导教师:陆林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提交论文日期:2008年4月多日论文答辩日期:2008年6月夕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中国重庆2008年4月目录摘要Abstract1问题提出1.1职业抱负的涵义1.2职业抱负的测量1.3职业抱负的有关研究1.3.1职业抱负的发展研究1.3.2理想职业抱负和现实职业抱负的差异1.3.3影响职业抱负的内在因素1.3.4影响职业抱负的外部因素1.4以往研究的不足1.5研究设想与假设1.6研究的意义2研究一: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维度建构2.1目的2.2方法2.2.1被试2.2.2材料2.3开放式调查结果2.4大学生职业抱负结构的理论构想2.5形成初试问卷3研究二:大学生职业抱负正式问卷的编制3.1目的3.2方法3.2.1被试3.2.2研究材料3.2.3程序3.2.4统计工具3.3结果与分析3.3.1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因素结构的确定3.3.2大学生职业抱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4研究三: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定量特点及影响因素4.1目的4.2方法4.2.1被试4.2.2研究材料4.2.3统计处理工具4.3结果与分析4.3.1大学生职业抱负的总体特征4.3.2大学生职业抱负在年级等三个变量上的交互作用分析4.3.3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年级特点4.3.4大学生职业抱负的性别特点4.3.5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职业抱负特点4.3.6父母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的职业抱负特点5讨论与分析5.1关于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维度结构5.2关于测量工具5.3关于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5.3.1大学生职业抱负的总体特点及交互作用5.3.2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年级特点5.3.3大学生职业抱负的性别特点5.3.4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职业抱负特点5.3.5父母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的职业抱负特点5.4本研究的不足6结论附录参考文献致谢摘要职业抱负指个体对特定职业的偏好和期望,其中包含着个体对该职业的收入、准备时间、地位等多种属性的认知评估。根据开放式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在考虑未来职业时所考虑的各种因素,结合文献综述,本研究提出了有关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理论构想,编制了反应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大学生职业抱负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通过调查大学生的职业抱负,得出了其职业抱负的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本研究条件下,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大学生的职业抱负包括工作待遇、人际关系、挑战未来、贡献社会、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6个维度。(2)自编的大学生职业抱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总体上看,大学生的职业抱负得分都是比较高的。各维度的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发展前景工作环境贡献社会人际关系工作待遇挑战未来。(4)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在职业抱负的各个维度上得分都大于中间值。他们在挑战未来、贡献社会禾!发展前景等三个维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其余维度和总分都没有显著差异。在挑战未来维度上,三年级得分最高,其次是四年级。在贡献社会维度上,一年级、二年级均小于四年级。发展维度的得分形似V字型,三年级得分显著低于一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5)从总体来看,大学里男女生得分都比较高,女生比男生的职业抱负水平高。其中工作环境、发展前景和抱负总分等方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其余维度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别。(6)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工作待遇、人际关系、发展前景和抱负总分上有显著的差异。在工作待遇上,低收入家庭组水平最低,而中等收入家庭组最高。在人际关系维度上,高收入家庭组的抱负水平则要低于低收入家庭组。在发展前景上,低收入家庭组得分最高,其次是中等收入家庭组,而高收入家庭组的得分则最低。在抱负总分上,中等收入家庭组得分最高。(7)双亲的学历层次与子女职业抱负存在关联,其形式类似与家庭收入状况与子女职业抱负的关系。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抱负1问题提出与家庭生活、学习不同,职业既提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表演的舞台。正如演员在开始他们的演艺生活前不免要憧憬一样,我们在走向人生舞台的路上也总在憧憬着未来。与职业有关的憧憬就是职业抱负。职业抱负是一种憧憬,是对于以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取得什么样的职业成就,期待什么样的薪资水平等等与职业有关问题的一种设想。与职业价值观不同,职业价值观是在选择职业,跳槽的时候选择职业的一系列标准。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身体力行中的一种标准。而职业抱负只是一种设想,可能并未被执行过,如中学人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的幻想。职业抱负能否变为现实除了依赖于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外,还依赖于现实环境的限制。例如,小朋友长大后想当解放军是一个职业抱负。其背后隐藏的职业价值观是保家卫国。最终能否当成解放军,至少还得依他的身体条件是否合格,当年是否征兵等条件而定。职业抱负是个体职业心理动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个体的理想、信念、成就动机等密不可分,是个体人格结构中起驱动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支配着行为朝向所要达到的自标。职业抱负不仅与个体职业生活道路有密切联系(sehoon,x.和5.Parson:,2002),也与其创业取向有密切联系(Schmitt一R。dermund,E.v.A.,F.w.vondraCek,2002)【2。但对于这样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却知之甚少。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职业抱负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还不太了解。研究显示,职业抱负在小学时就有萌芽了。到中学时,更是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陈幼平,2005)3,。那么大学生的职业抱负是什么样的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对此,尚未见有文献来回答。根据我们的日常观察,我们可以推测大学生的职业抱负应该比中学生、小学生更稳定。而且在就业教育的引导下,也更具现实性。而且研究大学生的职业抱负本身就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很好的素材。1.1职业抱负的涵义抱负(aspirati。n)指个人的志向或愿望;也指个人在某方面对自己期许将达到成功的目标(张春兴,1992)4。基于这一理解,职业抱负(occuPationalaspiration)即是指个体在职业方面的志向和愿望。GottfredS。n认为职业抱负是自我概念中的职业印象(image。f。CC。pati。n)。职业印象包括:工作者的人格特征;他们所做的工作;他们所过的生活;该工作的奖赏与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对不同类型人的恰当性等(侯志瑾,梁湘明,2005)闹。不仅如此,在许多描述职业抱负概念的文献中,相关术语常常被替换使用。这些术语包括兴趣、偏好(Preference)、选择、计划、期望和目标等。其实,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考虑,这些术语存在很多细微但很重要的差别。己有研究发现指出不同地使用这些术语产生了重要的不同的实验结果(如Cairo,19826,;Heilman, 1979,)。总的说来,研究者对职业抱负这一概念并无一个统一的界定。这可能与职业抱负概念本身不太明确有关。如果仔细分析文献中的相关术语,便可发现有两个含义最常出现:即偏好和期望。偏好(preferences)指的是某个职业的吸引程度或是可感知的个体与某职业的兼容性;期望(expectations)指的是个体感知到的进入某一职业的可能性。Phillips,工M.,eooper, w.E.,J:,&J。加son,J.T(一995)的研究也表明偏好和期望作为界线和妥协过程的产物,被综合称成职业抱负8。所以职业心理学家往往认为职业抱负中包含着个体与特定职业的相容性,以及个体对得到该职业可能性的评估,而且这两者大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如果以个体对有关阻碍和机遇的认识程度为标准,职业抱负可以分为期望或现实抱负和理想抱负(Baly,19899,Sloeum,1974o,Gottfredson,2002”)。概而言之,职业抱负指个体对特定职业的向往和期望,是在任何给定时间中个体的最好的职业选择,其主要成分是偏好和期望。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之一。根据个体是否考虑现实因素可将其划分为理想职业抱负和现实职业抱负,也称职业期望。理想职业抱负是个体在没有现实限制的条件下对愿意选择做什么职业的设想;而现实职业抱负是个体预想他们自己实际上可能会做什么职业。1.2职业抱负的测量测量问题与研究方法交织在一起,始终是影响研究进步的重要因素。对职业抱负,有开放式和结构式两种测量方式。这是依据研究者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本身的性质来划分的。在开放式测量中,研究者往往会向被试提出一个开放式问题,如“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等。在这种测量中,被试可以自由的说出或写出他所向往的特定职业的名称,研究者再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开放式测量的优点是研究者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其缺点是量化程度比较低。所谓的结构式测量,往往指被试的回答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研究者可以向被试呈现特定的职业名字,被试则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来选择所向往的特定职业的名称或类型。因考查对象和目的不同,其呈现方式各异。常用的方法包括职业名称列表(如。Keefe&Hyde, 1953”;Reid,1995【” ;Houzhijin,20024)、素描图画或照片(如seheresky, 1976”;肠emaine&sehau, 19796)、录像呈现(Franken, 19837)和故事(H而s&Satter,19818),以及象征成人男性或女性的玩具(HamS&satter,1951sj)等;数量也不一致,如短的有s个(eann&Gamett,19549);长的达126个 (Houzhijin,2002),甚至更多。对结构式测量的结果,研究者一般用特定职业或职业类型所对应的社会声望分数来区分抱负的差异。职业声望是社会群体对职业地位差别的一种主观评价。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职业声望的评价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或较高的一致性(Inkele:&R。551,19562。;Treiman,19772,)。学者将其解释为在工业社会中,由于社会结构相似,工业社会的功能作用大致相同,这就导致了类似的职业分类和职业声望。在国外,学者还编制了标准的转换表(如NakaO&TreaS,199022)将特定的职业及其类型转换为职业声望分数。问卷法是结构式测量的方法之一,问卷法即编制问卷来研究职业抱负。吴谅谅,李宝仙 (2001)以凌文轻等人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为基础,通过有关的专题访谈编制了职业期望问卷,包括三个因素:声望地位和稳定性因素(Fl)、内在价值因素(FZ)以及工资待遇和权力声望因素(F3),共21个题目圈。F1大多涉及工作能带来的社会声望地位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感觉;F2大多涉及工作的内在价值,是工作本身给工作者带来的价值,如能发挥自己才能等;F3大多涉及工作的工资待遇和权力声望,是工作给工作者带来的直接报酬和提升发展的机会。但该项研究只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而未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信效度考查。结构式测量与开放式调查各有优缺点。用职业名称列表所作的结构式研究,虽然可以搜集到容易统计的数据,但它将被试可能的选择加以限制,使被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况且研究者所限定的职业名称往往难以涵盖所有职业,这就可能导致名称列表这把尺子的长度不够大,因而难以搜集到被试的全面信息。相对而言,开放式调查能弥补这一缺陷,但其结果往往又难以量化,或者量化程度不高。如果不用具体的职业名称,仅考虑职业的诸多属性,并以这些职业属性编制成问卷,则可以规避开放式调查的量化困难,又可以避免罗列职业名称而穷尽的尴尬。所以结构式问卷既综合了开放式调查的优点,又综合了结构式调查的优点。1.3职业抱负的有关研究1.3.1职业抱负的发展研究虽然有很多研究者对个体的职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不少理论,但是专门针对职业抱负的理论却较少。关于研究职业抱负的理论是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侯志瑾,梁湘明,2005)【5。Gottfredson认为,职业抱负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3一5岁)是大小和力量取向 (orientationtosizeandpower)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大与小对人进行分类,知道职业是成人的主要任务,工作是成人世界的一部分。第二阶段(6、8岁)是性别角色取向(。rientati。 ntoSexr。le)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性别角色意识。这一阶段儿童的职业抱负主要反映在他们认为什么工作是与一个人的性别相符合的工作。第三阶段(8一13岁)是社会评价取向(。rientati。nt。 SoCialvalue)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对社会评价非常敏感。他们能够意识到教育、职业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知道存在着职业结构的社会分层,并懂得职业分层影响着人们如何过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第四阶段(14岁以上)是内在的、独特的自我导向(。rientati。 ntotheinternal, uniqueSelf)阶段。这个时期的个体虽然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特征、价值观等的看法还不十分肯定,有时甚至会出现自我认同混乱的情况。但他们更看重他们希望实施的、与他们内在而独特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工作类型,对他们个人而言,就是他们的职业兴趣。如果说前三个阶段都是拒绝不能接受的选择,那么第四阶段就是找出那些可以接受的选择。这些选择是他们认为最喜欢的同时又是最可能进入的职业。虽然该理论勾勒了个体职业抱负的发展轮廓,但还有待完善。通过对于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对有关职业抱负的发展的研究概述如下。职业抱负的出现时间问题。传统观点认为高中之前的个体是没有职业抱负的,因为个体的教育和职业计划要等到高中才明确起来,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目标设定等甚至要等到大学阶段的中晚期。但实际上,有研究表明职业抱负在儿童早期就已经萌芽。随着儿童职业意识的萌芽,他们就梦想职业选择,作尝试性的决定,然后基于对自我和环境的现实评估选择职业 (Ginzbergetal.,1951)z4。研究表明,3岁的儿童就已经表现出了职业偏好(o,Kee免&Hyde, 19532;vondracek&Kirchner, 197425)。职业抱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问题。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显示,在动态性的同时,个体职业抱负的发展确实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TriceandKing(1991)26发现,在初次的访谈中,74%的儿童给出现实的职业选择作为他们的第一选择,8个月后这一数字上升到89%。而且在8个月以后的访谈中有46%的个体做出了与初次访谈中同样的现实性选择。事实上,这种稳定性可能会持续到成年。Trice和 Mcclellan(1993)2v的研究发现,个体在6岁到17岁时的职业抱负和他们14到20年后的真实职业之间有很强的一致性。在国内,陈幼平(2005)研究了中学生的职业抱负,发现中学生职业抱负可分为五个维度:工资待遇和权力声望、社会价值、人际交往、轻松和悠闲、成长与发展幻。研究告诉我们,职业抱负是有阶段性的。换句话说,与其它心理特质一样,职业抱负的发展也是动态性与阶段性的辨证统一。而在不同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构。以大学生为被试,将巧5种职业制成职业列表,采用回溯研究的方法,Leung和 Harmon(1990)发现,随年龄增长,无论在性别类型的偏好上,还是在职业的社会声望方面,选择的范围都增大而并非减小,直到18岁开始稳定。这说明在范围限定的过程中,可能同时有扩大职业选择范围的过程发生,而不像Gottfredson认为的那样是一直缩小的。28总而言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职业抱负需要具体阶段具体分析。3.2理想职业抱负和现实职业抱负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的成熟,个体慢慢地意识到他们的职业抱负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他们既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也会感受到来自环境的限制。在cook等 (1996)29l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考察了2一8年级贫民区男孩的职业抱负和期望的发展。结果发现,不管是贫民区男孩还是经济条件优越的男孩,其职业抱负都一致地高于职业期望,抱负和期望之间的鸿沟在高年级比低年级更大。而且对贫民区男孩来说,其抱负和期望之间的鸿沟更大,且其随年级的增长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没有证据表明在某一个年级水平上鸿沟突然中断、停止。但另外一些研究则得出了不同的结果。Helwig(2004)的一项从2年级到12年级(相当于高三)的纵向研究发现,在高年级,职业抱负和期望相似30。另一项对非裔美国青少年母亲的职业抱负的研究也表明超过半数的(64%)学生在他们希望得到的工作和他们相信自己将拥有的工作上面,没有差异,即其理想抱负和现实抱负之间的差异为零(Hellenga等,2002)川。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取样偏差引起的。在国内的研究中,陈幼平,郑涌(2007)考察了我国中学生的理性抱负与现实抱负的差异,发现总体上中学生的职业抱负水平较高,且理想抱负显著高于现实抱负,而且男女生有差异。川但没有对理性职业抱负向现实的职业抱负转化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于大学生的职业抱负的研究几乎没有。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3影响职业抱负的内在因素影响职业抱负的内在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种族、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以往研究较多地考察了性别角色定型对儿童的职业选择的影响。这可能是受了Gottfredson职业抱负发展理论的影响。因为性别角色论是该理论的重要观点。一些研究表明,女孩的职业抱负水平比男孩低(Looft,一97la35,一971b36);女孩比男孩的职业成就期望更低,特别是在高地位和男性气质突出的职业上(Adams&Hieken,19843,;Miller&stanford,198738);而且职业偏好范围更狭窄(PhillipS,eooper, andJohnson1995)8,。较近的研究指出性别和职业的性别类型与职业兴趣模式有关(Lapan,Adams,Turner,&Hinkelman,2000)39,:男孩对更适合男性的工作有更多的兴趣,而女孩倾向于那些更适合女性的工作。但另外的研究则发现男孩比女孩更愿从事具有性别定型的职业,女孩比男孩更向往非传统职业(Franken,1983,;white&ouelzette,1980o),而且女学生的职业抱负水平更高(Mau&Bikos,2000)汇l。另也有研究甚至认为,儿童的性别角色作用是非决定性的。比如Trice等人(1991)绷的研究发现,在儿童所认同的和首选的职业选择的范围上,8一n岁的男孩和女孩之间没有差异。这些研究的差异提示我们,可能并不存在一个能够统摄一生的模式。这些研究没有得出一个结果一致统一的结果,但却丰富了职业抱负的研究。有些研究是涉及种族差异的职业抱负研究。一项研究表明美国亚裔学生比任何其他种族的学生群体有更高的教育抱负,黑人学生的抱负则很低。黑人和白人的男学生比西班牙裔和本土美国男学生有更高的抱负。对每一个种族间和同种族的群体,女学生都有比男学生显著高的教育抱负(Mau,1995)剑。但美国的研究并不能适合中国的情况,因为从民族构成、以及民族政策等方面来看,中美两国都存在极大的差别。也有很多研究探讨了职业抱负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中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和控制点这几个方面。研究发现,和低抱负的高中生相比,具有较高抱负的高中生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Lay&wakstein,1985d3;Mau,19952,)、较高的自我概念(earpenter&western,1982)“以及偏向内控(Mau,1995)减2。这些学生认识到高地位工作的重要性,并花更多的时间考虑他们高中毕业后的计划(Shepard,1992)弓5。同时,职业自我效能(即完成特殊的职业任务的信心)和职业计划、职业探索效能与青少年及成年初期所考虑的职业范围有显著相关(o Br1en等, 1999,6;Rotberg,Brown,&ware,一9876,);与职业兴趣的水平(Bores一Rangez,ehureh,sZendre,&Reeves,1990汇络日:ehureh,Teresa,R。Sebrook,&Szendre,一9929,)和追求职业相关任务的信心(AhrenS&oBrien,1996)50也有显著相关。3.4影响职业抱负的外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的价值取向、学校因素、家长的期望、家庭经济条件等。Gottfredson的研究表明,儿童对社会价值的觉知是其职业抱负形成和现实化的重要原因。 Gottfredson(1981;1996)认为:在3一5岁的时候,儿童对职业的认识主要依据周围的成人所具体化的大小和权力;在6一8岁儿童开始从性别角色差异和他们对工作世界的理解(感知)来选择职业,此阶段的儿童倾向于选择与其性别角色一致的职业;从9到13岁时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们周围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差异,开始认识到工作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水平,于是开始据选择职业抱负;14岁及以后,由于内部因素(包括职业兴趣和个人需要)的作用,社会价值开始失去其某些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可能是,感受到的社会价值和内在因素一起决定了个体的职业抱负。Leung和 Harmon(1990)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点28。家长的期望也会影响到子女的职业抱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通过教育态度表现出来,并传递给子女。MarjoribankS(1995)发现,父母的期望以及青少年对其父母育教态度的知觉与青少年的抱负有中度的相关闹。而在父母的期望中,母亲的期望对学生的抱负影响最大(wi1Son&wilson,1992)56。另外,研究也发现学生对父母期望的赞同与他们自己的抱负有正相关(Smith, 1991)571,若父母的期望随着时间发生积极的变化,则对学生抱负的影响也比父母期望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更大(Shepard,1992)28。当然,影响学生抱负的不仅限于父母的期望,其他重要他人的期望也与学生的抱负有正性的联系(Farren&P。11ard,1987)58。而且影响子女的不仅仅是家长的期望,几乎养育中方方面面都会对子女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Bryant,B.K.等,2006)59家庭经济条件也影响职业抱负。较早的研究(Sewen,Haller,&StrauS,1957)发现来自较高经济地位家庭的男孩和女孩更可能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职业(pr。feSSional。Ccupation:)6。,。另一些研究(AlbreCht,19766;Awender&wearne,19906,;Miller&Stanford,195738,)表明:来自于较低社会经济家庭的儿童倾向于选择性别定型的职业。而c。k等(1996)绷的研究中也发现经济地位较高的男孩具有更高的抱负和期望;来自贫民区的男孩职业抱负和期望从二年级就开始反映出在成人所从事工作中存在的种族和阶层差异;对贫民区男孩来说,在所考察的各个年级,职业抱负和期望之间的差距更大。来自学校的诸多因素也会影响个体的职业抱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阅读、数学及科学能力等对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Farrell&P。11ard,198758;Ha:ris,197063)。学校环境方面(Marj。ribanks,198555,;wizson&wi一S。n,199256,)和青少年知觉到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wi1s。n&wi1SOn,1992)也与学生的抱负有关。有研究表明(He1Wig,200430,),约三分之一的高中高年级学生报告在他们的职业兴趣的发展中,某个老师给了他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个人因素都不是在真空中对个体的职业抱负单独产生影响。在大多时候,二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共同影响着职业抱负。Lent认为近因因素(例如种族特征、性别、残疾/健康状况、种族划分)通过提供或限制职业准备和雇佣机会来直接影响年轻人的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过程;远因因素(如父母、教师和学校专业辅导者提供的背景支持)则通过学习经验对年轻人职业相关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望发挥中等的影响,主要是调节与职业相关的兴趣、意图、目标的形成。64j65欧贞延 (2007)运用路径分析探讨了在教育和早期职业取得的过程中,父母的社会阶层以及个人努力透过学业表现与重要他人影响的中介效应。叫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结构因素会影响重要他人(教师、父母、好朋友)对被试的学业表现、个性特征进行评价;进而影响被试的职业抱负和教育抱负。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这些因素只有在被个体知觉到时才会产生影响。至于个体会知觉到哪些因素则是另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了。1.4以往研究的不足回顾以往研究,研究者探讨了范围广泛的话题,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第一,取样范围比较狭窄。由于西方学者对职业抱负探讨较多,国内研究者探讨较少,因此,研究对象自然是来自国外的多。并且国外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儿童,对青年,特别是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很少。第二,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内讨论职业抱负与个体心理特征的关系。第三,未形成具有整合力的框架或者观点来整合职业抱负的各种影响因素。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如关于性别的影响,研究结果矛盾之处甚多。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职业抱负的城乡差异、民族差异等影响因素考虑较少。如果能考虑这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因素,对于提高研究职业抱负的生态效度很有帮助。1.5研究设想与假设根据前面的文献综述,本研究将具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l)探讨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结构;(2)编制大学生职业抱负问卷;(3)探索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特点。我们的前提假设是,大学生职业抱负既有与中学生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的研究假设有(l)大学生职业抱负具有多个维度;(2)大学生职业抱负具有规律性的特点。1.6研究的意义对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l)可以检验和完善已有研究所提出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2)能够探索我国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丰富和发展职业心理学。同时,对我国大学生职业抱负进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特别是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以及相关的测评工具。2研究一:大学生职业抱负的维度建构2.1目的综合文献分析结果、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收集编制大学生职业抱负问卷所需要的条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初测问卷。2.2方法2.2.1被试利用上公共课的机会(时间2007年4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在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调查了142名。其中男生98人,女生44人;一年级86人,二年级40人,三年级和四年级8人。2.2.2材料一张开放式问卷,问题包括:1、如果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任何工作,你想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样的?2、你认为你30岁以后,实际从事的工作将会是什么样的?要求被试对工作的特征进行描述,并举例说明。2.3开放式调查结果对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类整理,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考虑未来职业时所看重的条件可以归为如下几类:(l)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包括对物质报酬、福利待遇等的期望。比如:单位福利好、工资高、高薪、能挣钱、奖金多、收入较高、很好待遇、工资中等、赚钱最多、有固定收入、受到人的赏识等等。(2)对社会贡献的期望。体现了大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贡献社会,建功立业的期望。包括为社会大众服务、能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改良社会风气、振兴中华民族、促进了行业发展、为国效力、对国家有贡献、对祖国有益、对国家有帮助、对社会有利、对社会有贡献、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让身边的人都赞扬我等。(3)对声望地位的期望。包括在社会舞台上获得声名威望的种种期望。当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与所谓的“待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声誉、对工作单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自己在单位有身份、有权力、在单位和工作岗位上有很大影响力、显示自己的管理和领导才能、使自己能够出名、有较大的权力、管理者,负责人、从事领导者的工作、能影响事局、有影响力,有权威。获得他人尊重、得到他人崇拜、受到人们尊敬的、能得到上级和同事的赞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高、得到社会认可等。(4)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包括在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的诸多方面。比如自己在同事中间受欢迎、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同事的帮助、工作中人际关系单纯和谐、自己与领导、同事关系融洽、同事关系融洽、能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人际交往不复杂、不要与太多人打交道、周围的人际关系单纯、多与其他人交往、上下级关系融洽等。(5)对工作环境与条件的期望。包括对工作环境的种种要求和设想。工作环境条件良好、工作既不太紧张,又不太放松、没有劳累、轻松、悠闲、使自己身心愉快、给自己带来乐趣、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能到处游玩、不枯燥乏味的、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自由,不受太多的拘束、自由自在、稳定、竞争公平、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被淘汰,不被解雇、工作稳定、收入稳定。(6)对发展前景的期望。包括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种种憧憬。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够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能开动脑筋、有竞争力、能展示自我才华和能力、能发挥自我的才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刺激、有挑战性、有自主决定事情的能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自己发展有益。等等。2.4大学生职业抱负结构的理论构想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根据开放式问卷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基本构想。即大学生职业抱负6个维度;工资待遇、社会贡献、声望地位、人际关系、工作环境与条件、发展前景。2.5形成初试问卷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专家意见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初试问卷(见附录)。问卷共35个条目,并随机排列。评分采用Likerts点量表记分,极其重要记5分、重要记4分、有点重要记3分、无所谓记2分、不太重要记1分。被试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在考虑自己将来的职业的时候,对某一条目所代表的工作特性的期望水平和看重程度越高。3研究二:大学生职业抱负正式问卷的编制3.1目的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因素结构,确定大学生职业抱负的正式问卷,获取大学生职业抱负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指标。3.2方法3.2.1被试在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sn份。其中西南科技大学525人(一年级170人,二年级137人,三年级102人,四年级116人;男生428人,女生97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286人(一年级132人,二年级53人,三年级61人,四年级40人;男生134人,女生巧2人)。将数据随机分成两半,数据a有被试409人;数据b有被试402人。数据a用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数据b用作下一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2.2研究材料初步编制的大学生职业抱负问卷(以下简称CSOAQ问卷)。初测问卷共35个项目,采用Likerts点量表记分,“极其重要”记5分,“重要”记4分,“有点重要”记3分,“无所谓”记2分,“不太重要”记1分。被试得分越高,表示对某一条目所代表的工作特性的期望水平和看重程度越高。3.2.3程序先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求取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因素结构,再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在交叉样本中验证该因素结构的合理性。然后求得正式问卷的信度指标。3.2.4统计工具用 SPSS11.5forWindowS和 AMOS7.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3.3结果与分析 3.3.1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因素结构的确定 3.3.1.1因素分析的适当性检验因素分析适当性最常用的方法有KMO(Kaiser一Meyer一Olkim)检验和Bartlett球型检验。Bartlett球型检验考查变量间的相关性,这是进行因素分析的先决条件,若显著,则适宜于做因素分析。统计学家建议:KMO系数在0.9以上非常适合于作因素分析,在0.80一0.%之间为比较适合作因素分析,在0.70一0.80之间为可以作因素分析,在0.6一0.7之间为一般,在0.6以下则不适合作因素分析。本研究参与因素分析的变量为36个,变量间的相关特点用Bartlett球型检验,其值为3512.806,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KMo系数值为0.877,说明比较适宜作因素分析。3.3.1.2大学生职业抱负的因素结构的提取及命名对样本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lec。mponents,PC),在不进行旋转的情况下求得初始的因素负荷矩阵,然后根据以下两个标准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1)经验。剔除表述不明确,理解有歧义的项目。(2)因素分析理论。根据因素分析理论,项目的因素负荷值表示该项目与某公因素的相关,项目的因素负荷值越大,说明该项目与公因素的关系越密切,若某公因素与某个项目间的相关很低,则该因素反映的心理特质就不能由此项目推知。项目的共同度事实上是各项目的效度系数的估计值(即项目在各个公共因素上负荷值的平方和),它反映了项目对公因素的贡献的大小。因而,在保证项目在某一特定公因素上负荷值较大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保证其有较高的共同度,这样该项目对这一特定公因素的贡献大,而对其它公因素的贡献小。因此,根据各项目的因素负荷值和共同度的大小可以推断该项目区分度的好坏,以便对项目进行评价。以此为根据,确定删除项目的标准:l)题目的最大载荷值小(。(0.40);2)共同度小(hZ(0.16);3)概括负荷(Substantiall。ading)小(a/hZ工作环境贡献社会人际关系工作待遇挑战未来。总休上看,他们都比较重视。但大学生在憧憬未来职业时对各个因素的重视程度并不一样。相对而言,他们对发展前景、工作环境最为重视。而我们平常看重的工作待遇则排在了后面。4.3.2大学生职业抱负在年级等三个变量上的交互作用分析以年级(NJ)、性别(XB)和家庭经济状况(YSR)为自变量,以大学生职业抱负各维度及总分为因变量构建了一个多元方差分析模型。为了便于解释,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我们只考察三个变量的二阶交互。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见表6。表6显示,除性别与家庭经济状况在挑战未来变量上边缘显著外,其余交互作用都不显著。所以,后面我们主要分析各个背景变量的主效应。4.3.3大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轻印刷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调味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葡萄酒包装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有机氟化工产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贵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合肥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
- 2025年阿克苏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2025年乌鲁木齐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2025年中高压变量叶片泵项目发展计划
- 素质教育希望之路
- 医院处方笺模板
-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8100字(论文)】
- XX学校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实施方案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课件全套 第1-5章 概述-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案例解析
- 法律尽职调查所需资料清单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紧急电话的用途》
- 118种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 英语四线三格Word版
- 幼儿园行政工作制度
- 广州新华学院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法期中试卷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