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当前,由于受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各种矛盾冲突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处于经济体制转换各种矛盾的交织点上,处于利益调整与个人承受能力,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金钱诱惑的矛盾之中。这种情况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活跃、无序和多元共生的鲜明特征。一、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精神活动,是精神家园的脊梁和支柱,为个人发展明确目标,为民族进步凝聚力量。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会很痛苦,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家园。大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心态是科学、合理、高尚的。他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科学的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然而,在各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理想与信仰也存在着许多混沌的甚至是不正确的东西,金钱意识、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等较明显,政治意识和国家观念淡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也被更多人接受,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也有所表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较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有指向性的参照系,我们做了关于大学生信仰心态的调查分析。调查发放问卷 1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1432份,调查的对象包括从大一到大四学生,其中男女比例为 1.34:1。l、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在理解上存在一些肤浅、模糊以至错误的认识。例如,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分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观点持赞同态度达 26.1% ,对“ 社会主义前途很渺茫”持同意态度的达 15.3% 。甚至有大约 10% 的学生认为“ 马克思是英国人”。这说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还缺乏了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够坚定,缺乏信仰、信心与信念。2、在政治取向上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例如,有42% 的学生入党的动机“ 具有很大的功利性”,认为是为了就业和个人前途。而对“ 大学里的学生党员比一般同学的思想觉悟高些”的观点持赞成态度的仅占28% ,而持反对意见的竟达到 44% 。这说明,部分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自己成长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想参与政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也说明部分学生党员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3、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普遍的信仰危机”。赞成这一观点的人占 48.4% 。他们说“, 一个人一定要有信仰吗?许多人不一定有信仰,但他们却一样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不少同学认为,只要有理想就可以了,信仰是可有可无的。“ 信仰有落后与先进之分吗? 一些人不信仰共产主义,但他们却一样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反,一些党员尽“管 信仰共产主义”,却做出了诸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腐败之事,成为人民的罪人。这又如何解释?”这说明,信仰的缺失和对其的模糊认识确实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二、大学生信仰不成熟的表现及特点1、崇拜心态与信仰的崇我性崇拜是信仰的心理基础,可以说信仰的任何心理过程都是在崇拜的牵引下进行的。此次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崇拜表现出一定的自我中心性。一些大学生在选择崇拜对象时,信奉歌德的话“: 对于男人来说,世界就是自己。自我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如果自我不存在,世界就不存在。因此我崇拜我自己”。还有的学生认为“: 如果我崇拜了谁,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成了谁的奴隶”。一些大学生信奉尼采的“ 上帝死了”这句格言“。 我崇拜我自己”成为校园内颇为时髦的一句口头禅。这些同学往往以怀疑一切,唯我独尊的心态来审视一切。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面前迷惘了,无从选择了,甚至头脑中“ 一片白茫茫”的。有的同学感到“: 现在我根本说不清我自己信仰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多变性。由于一些学生的崇拜是出于功利或从众心理,因此,能够理解或半知半解或不能理解的观念、思想都成了他们的崇拜物,结果在大学校园内还常常出现对崇拜物走马灯式的迁移现象:今天谈自己信仰存在主义,明天或许又对存在主义不感兴趣。2、信仰选择取向的杂多性改革开放以来,信息的全球涌动,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呈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性的影响,使各种思想加速汇集、漂流,在大学生面前表现出纷繁复杂的排列状态。应当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不仅仅表现为各种思想、观念的平行排列,更多的是传统的、转型的、西方的各种古往今来的思想的叠加。如我国传统的“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西方的宗教、科学、人权思想等等。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状态中,这一变化的重要方面是反映在崇拜物的多元性上。在大学校园里,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都有市场,马列著作、黑格尔、弗洛伊德、老庄哲学等各种理论都可在大学生思想园地占有一席之地,政治家、科学家、球星、影星、歌星等,只要是名人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 3、价值取向的短视功利性大学生价值观的短视功利性直接影响信仰心态,表现为信仰心态的“ 漂浮性”。价值取向的短视功利集中体现在他们价值观的“ 利已”性上。社会转型时期,容易出现个人与社会正常关系被扭曲的现象,用个人否定社会成为这种扭曲的一个典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导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大学生的信仰缺乏坚定性,容易受到干扰,以至于“ 漂浮式”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一是以感觉取代思考“, 跟着感觉走”“、 一切顺其自然(” 大学生人生信条语),凭感觉在茫茫世界中摸索;二是以社会现实取代人生理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被日益浓厚的市场气息所包围,人格和信仰都趋于市场化。大学生所生活的象牙塔也受到市场风潮的影响,随波逐流,人生选择不再由信仰引导而以“ 市场化的社会现实”为引导,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看到,大学生信仰迷茫与社会许多现实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腐败现象的忧虑使他们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出现放弃长远而只顾及眼前现象。4、面对未来的困惑性由于大学生自身好奇、乐于实践的特点,因此他们成为探索科学的主力军。然而,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成果是有限的,容易使大学生陷入“ 已知越多,未知越多”的怪圈,以至于对于科学开始怀疑,已有的科学精神开始动摇,转而追求一种对未来的虚无的解释状态,于是,宿命论和宗教暧昧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开始浮现。由此又出现迷信性。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大多都是由崇拜经过加工选择后转化成的, 其间五彩缤纷的崇拜中存在大量神秘的东西,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也程度不同地呈现出迷信色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各种充满神秘主义、唯心主义的宗教、迷术文化在大学校园开始走俏,出现一个又一个热点。据笔者调查,在大学生当中,看过有关禅宗、命相、星相“、 血型与性格”、“ 血型与婚姻”等书籍的学生在 70% 以上。从 易经、 观人术、 世界 49 迷到 大气功师、 手 大预言1999 人类大劫难,从 转法轮到 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等等,一些学生对这些具有超现实性、非科学性、神秘性的书籍都倍加青睐。一些大学生阅读这些书籍有的是出于好奇,出于无聊;有的则是面对现实困惑不解,厌倦现实或逃避现实从中寻求精神寄托。一些大学生认为“ 对现世的追求是功利的,有人说的好听,什么精神信仰、精神追求,其实都是幌子。真正重精神的人是不会争名夺利,此岸世界的事情令人恶心。 真正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只能在彼岸寻找” 三、大学生主流信仰的培育大学生信仰的塑造是用共产主义信仰对大学生以往信仰进行完善、改造或对他们未形成的信仰进行塑造的过程。在当今世界,多种思想、观念、信仰并存,一元化的信仰状态己不复存在了,社会的群体信仰呈现出一元主导的多元化状态。因此,大学生信仰重塑主要是对主流信仰或主导信仰的培育。大学生是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辨别能力的群体,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一种质疑和逆反的心理。他们不会简单地接受一种思想,所接受的思想必须是他们所认同的,而且必须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因此,培育共产主义信仰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1、结合实际,分类指导信仰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对各个阶段的人来说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注意两个特点,一是大学生普遍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应注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状况采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例如,大学一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来讲思想还不够成熟,情绪波动大,以情带教效果可能会更好;而高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迅速,思想较成熟,因此,理性的阐述加之以情感的感染,培育效果会更好。价值澄清法、辩论法等方法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大学生自己在比较和辩论中选择科学的信仰,尊重其人格、尊重其选择,加以恰当的引导,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较好的方法。2、把信仰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信仰培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高等院校各科教学都是信仰培育的重要渠道。全方位、全动员、全投入地营造信仰培育氛围,是高等院校大学生信仰培育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这需要得到学校全体教师对信仰重要性的认同,愿意并努力践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涉及到对教师评价的问题,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在这里就不论述了。总之,这是信仰培育的难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3、拓展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往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有许多是可以借鉴的,但如果仅停留在原有的方式方法上,势必落后于时代而使教育陷于弱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开拓信仰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21 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使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更易于被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所接受。调查中“, 你认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最好采用哪种途径”,35.87% 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大众传媒。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努力发掘它的潜力,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在高校德育中要始终如一地大力进行信仰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通过教育的途径大张旗鼓地、旗帜鲜明地灌输给大学生,使之从知与理解到认同与接受,然后升华为信念信仰,最后变为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